《金鱼》教学案例

来源 :湖北教育·科学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h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刚刚进入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对自己身边的事物和现象怀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渴望通过学习,对那些新鲜、有趣、神秘而富有吸引力的大自然以及生活中的各种事物进行认识和了解。但是,他们这时的注意及兴趣基本上具有明显的无意性、偶然性和不稳定性,常常需要不断刺激与启发,所以一年级科学教学的任务之一就是要有计划、巧妙地启发孩子对周围的自然事物的注意,引导他们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把他们的这种好奇心转化为学习兴趣。
  《金鱼》是人教鄂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一课。本课是生命科学领域的起始课,课程标准中提出的相关要求是:说出生活中常见动物的名称及其特征;说出动物的某个共同特征;举例说出动物可以通过眼、耳、鼻等感知环境。
  本单元重点是培养学生初步学会最基本的科学学习方法——观察和比较。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引领者、组织者转变,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
  那么,怎么使学生掌握观察的方法,从整体到局部有序地、仔细地观察,并在观察的基础上认识金鱼的基本特征呢?我精心设计了看一看、画一画、比一比、说一说、演一演五个活动,使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活动中,学习科学概念及科学探究的方法。
  首先是“看一看”。观察是人们获得感性认识的基本途径,通过用眼睛看,学生能够获得绝大部分关于金鱼外部形态的认识。只有观察金鱼才能认识金鱼,观察得越仔细,认识也就越深刻;观察得越全面,认识也就越完整。
  对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观察是学习科学的前提方法,要想使他们更准确地描述金鱼身体的形态,必须以仔细、有序观察为基础。
  其次是“画一画”。为了使学生更完整地认识金鱼的外部形态,我请学生画金鱼,引导他们把观察到的金鱼画下来,学习实事求是的记录方法,为今后的学习打基础。
  第三个活动是“比一比”。金鱼的种类很多,通过对比不同种类的金鱼,学生能够在观察的基础上认识不同种类金鱼的共同特征,同时也渗透了探究的方法。
  第四个活动是“说一说”。组织学生在观察金鱼的基础上,按照一定顺序说出它们的共同特征。本环节不仅使学生直观地观察到不同种类金鱼的共同特征,同时也检验、加深了对观察方法的认识;不仅为下一节课《观察猫和兔》打下了基础,还更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方法。
  第五个活动是“演一演”。我要求学生把观察到的发现用肢体动作表演出来,并及时记录观察到的信息,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材第三部分是开放式学习活动——出示了金鱼取食的图片,要求学生观察金鱼在水中的各种活动。教学之前,教师了解到很多学生都有喂食金鱼的经验,但没有细心观察过金鱼是怎么获取食物的。基于此,我首先请他们分享经验——在喂鱼食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在试讲时,学生都非常期待观察金鱼取食,但是出乎意料的是,金鱼根本不吃,只是在水中不停地游动。在课前,我也没有预设到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因为在家里我也养了金鱼,每次喂食还能听到金鱼取食发出的声音。
  此时,我和学生只能静静地边等待边观察,我们发现金鱼像是很想去吃,但似乎又害怕一双双注视着它的眼睛。我和学生意识到这一点后,向后退了半步,终于,它在水中游动了大概十分钟后找机会吃下鱼食,学生高兴极了——他们不仅看到它是“吞”着取食,而且发现金鱼在遇到外界刺激时的反应,更高效地完成了学习。
  美中不足是,本节课的内容相对一年级学生而言,时间有限,如果用两课时来完成,就能给学生充分观察的时间,学生就会有更多收获,更完整的认识。
  反思
  本课五个中心活动都注重学生的实践,让他们在活动中直观地观察金鱼的外部特征,描述金鱼的运动,并将运动与身体各部位联系起来,为建立“鱼”的概念奠定基础。
  本课我还注重为学生创设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不断解决学生的需要,灵活地选择教学内容和组织形式,消除一年级学生对课堂和新知的恐惧。为此,课堂中切实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引导他们从自己的认知水平出发,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内容和方式,与同学进行有效合作并促進共同学习。
  北京市密云县太师屯镇中心小学(101504)
其他文献
结合钱江新城二期综合工程,介绍了钻孔灌注桩围护施工时遇到障碍物,针对障碍物的清除实例,阐述了拉森钢板桩方案设计、施工过程等方面内容,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不管是兼职科学课教师,还是专职科学课教师,不管是刚刚接手科学课教师,还是有着多年执教科学课的教师,都面临着这样的问题:要当好小学科学教师,应该通晓哪些知识?具备哪些能力?具有什么样的素养?要回答这些问题,必须先了解一下新课程运作系统的构成以及小学科学教师在新课程运作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1999年和200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先后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单元概述  绝大多数二年级学生都知道: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然而,学生的这种认识是常识性的、概括性的、观念性的,他们对地球家园的认识还需要进一步深化、细化和具体化。《我们的地球家园》单元从以下几个方面加深学生对地球家园的理解和认识:  1.地球为人类和其他生物提供了各种自然资源  基于日常生活中的亲身经历,学生可以用举例的方式说明地球提供的具体资源及资源的作用。他们有了这些具体的
近期,笔者对江苏省小学科学特级教师沈宁执教的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4课《测量力的大小》的第一部分“认识弹簧测力计”的教学视频进行了认真观摩,受益匪浅,
科学实践这个概念为我们打开了一个新的窗口,其内涵需要我们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去理解、实践、体会。在准备教学《磁力大小会变化吗?》一课之前,我仔细阅读了教育科学出版社编辑
通过不同掺量石灰石粉或相同掺量不同细度的石灰石粉在混凝土中的应用,对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强度、耐久性能进行比对,得知石灰石粉掺量在10%时使用效果最佳,随着石灰石粉细度越细
<正> 值此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之际,我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谈谈基本建设投资与再生产现论的关系,作为学习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体会,以纪念伟大导师马克思。 一、基本建设是社会再生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什么是再生产?马克思下了一个完整的确切的定义,他说:“生产过程不问它的社会形式如何,总必须是连续的,要周期不断地重新通过相同各个阶段。一个社会不能停止浪费,它也同样不能停止生产。所以,每一个社会生产过程,只要是不断联系中,作为一个不断更新的流通来看,便同时是生产过程。”(《资本论》第一卷、第619页)
在走进户外之前,不妨先做一些特定的练习活动来培养情绪,然后再去观察、记录和思考。以下是几个建议:独自一人或与其他人一起集中讨论“什么是自然观察家”。思考自己做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