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建模”探究世界 资源开发启迪思维

来源 :学习周报·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00G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科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面对小学生思维方式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教师可以采用建模方式让孩子在做中实现自然现象、规律的再现,培养学生在建构自然现象过程中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促进学生思维方式全方位发展。
  关键词:思维方式;建模
  小学生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处在不断的形成过程中,所以对形象直观的事物比较容易接受,抽象的事物往往体现出束手无策,导致认识事物的本质、规律有相当大的难度。小学五年级学生对地球与宇宙中的自然规律理解起来有困难,难以在脑海中形成抽象画面,造成理解困难。为了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中直观感受到这样的规律,我们经常会用“建模”的方法来处理。让学生在科学课程中尝试利用模型来建立学习认知,学会运用模型来理解规律、掌握规律、运用规律。简单来说,在宇宙空间教学中做到:体现对接学生思维发展的需求、适合学生认知世界探究能力水平、贴近学生的生活需求,就能够启发学生科学思维。接下来就以五年级下册三单元《谁先迎来黎明》为例,阐述如何体现着三方面的。
  一、科学教学活动资源开发应对接学生思维发展的需求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总想感受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在小学生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凸显的特别强烈,他们总有千千万万个为什么?如果教师在设计科学课程时,不向这种需求提供资源和平台,也不积极去思考学生的探究学习过程和问题处理方式,活动设计也缺乏认识的乐趣,这种思维发展的需求就会逐渐消失,那么学生思维的提升道路也一道被堵住了。因此课堂教学资源必须围绕学生思维需求开发,将学生的思维发展的需求与教材资源开发结合起来,激发学生主动探究需求。
  《谁先迎来黎明》一课中,地理位置是本堂课中影响黎明的一个重要因素。教材是选用的是北京和乌鲁木齐这两个城市,并且先通过地图了解北京在乌鲁木齐东方,然后再处理后面的地球转动决定谁先迎来黎明。这两个城市不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所以我选择莫斯科代替乌鲁木齐,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对问题的争论,让学生有理由推测,将学生之前概念暴露出来,然后针对学生的需求来提供指导。既尊重了学生对自己疑惑知识的需求,又正好抓住学生学习的方向,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最终培养学生养成寻找证据充实论点能力。
  二、教学的模型建构要适合学生认知能力,提升科学探究分析能力
  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教学的效果关键也是学生,因此教学活动必须围绕学生的认知水平、认知条件、认知方法来设置。学生的对科学的探究认知是有规律可循的,大体过程是这样的:大胆推测—寻找证据—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为了适应学生对谁先迎来黎明研究,我适当调整了模拟实验的探究方法,其目的是给学生建立模型,从而突破难点。
  教材的设计是让学生分组围成一个圈,每个学生代表地球上的一个城市。学生在围成圈转动的过程中,通過观察谁最先看到太阳来判断谁先迎来黎明。这样的模拟需要具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影响活动过程中学生积极性。为了准确的把握教材本体知识,开放适合儿童认知的探究实验,可将教材模拟实验进行改进,为学生提供小型地球仪(直径3-4厘米,提前标志地理位置)和灯泡。学生用地球仪模拟地球,用灯泡模拟太阳,学生在整个探究过程中被调动起来了。实验可以让学生更清晰地了解转动方向影响谁先迎来黎明,这样的实验就更具真实性和科学性。实验的设计发挥科学器材探究问题的直观性,适合儿童的思维和认知规律,培养了学生思维的逻辑性、严密性,促使科学思维的全面发展。
  三、教学活动设计应该贴近学生生活需求,让孩子主动学习
  在学生的世界中学习最大的动力来源于情感,而情感则来源于学生对生活中科学现象真相的求知欲,喜欢科学、喜欢学科学,这都是他们带着感情色彩在学习。老师在设置活动时如果是按照学生意愿来,不但可以缓解学生被迫学习的压力,缓解老师和学生之间矛盾,还可以让学生大胆的与老师交流自己的观点。
  在探知物体相对运动,从身边事例还原真相教学过程中。通过生活中学生们耳濡目染的天文现象太阳的东升西落,生活中经历过的游戏体验旋转木马,将知识探究与生活场景联系起来。让孩子在愉快辩论、感受中学习。真正的课堂就应该是开放的,孩子的精彩发言会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教学目标虽然是唯一的,但是前进的道路却可以是丰富多彩的。正是因为有这些不同层次的活动,将科学课中学生对科学的精神一步步演绎出来。这才是学生自发的学习。
  总之,科学课堂不应该是为了达成目标而设计教学活动,而应该是在基于学生的学来设计成长进阶,最终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谭劲.《轻轻课堂概论》[M].广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1.5:110-118.
  [2]郁波.《科学》五年级下册[M].教育科学出报社,2002.79-81.
  [3]龙婷.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8:170-171
其他文献
摘 要:道德与法治课教师要千方百计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只有让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的学习产生兴趣,学生各方面的潜能才能被挖掘出来,获得好的教学效果。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课;学习兴趣;培养方法  新课标要求转变教学方式,让课堂活跃,让学生说话。而初中生对生活的认知还比较肤浅,对于成长的需求并不明了,因而课堂缺少激情,兴趣淡漠。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帮助学生成长,道德与法
期刊
摘 要:“动手做”是一种课堂教学模式,它由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里昂·利德曼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首先提出。它提倡手脑结合,理论和实践并重。物理知识的学习,不是单纯的理论传授,而是重在学生的活动、探究和实践。理论讲解确实可以使学生进步,获取知识,但和通过学生的实践、“动手做”而得来的知识相比,理论讲解获得的知识只是记忆性的内容,学生容易遗忘。因为学生没有经历过探究的过程,没有获得新知识时的那种喜悦。长此
期刊
摘 要:小学数学老师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容易养成严肃认真的行事作风,而这种特质会导致数学老师在兼任班主任的过程中容易给学生带来一定的沟通压力,且数学老师在处理学生事务的过程中也或多或少存在灵活变通能力不足的问题。本文探讨作为班主任的小学数学老师应该如何做好学生管理工作。  关键词:小学数学老师;班主任;角色  引言:  小学数学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严密的行事风格,使得他们比较适合兼任班主任工作。然而
期刊
摘 要:读图是一种能力,尤其在现代这个形形色色的社会中,掌握这种能力,可以对图像进行解读、创造、运用。对于美术学生来说,这是一项必备的能力。且新课标明确指出,高中美术课程要以培养学生的审美为核心,这不仅关乎着他们的创作,更关乎着他们的创作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学校致力于在鉴赏教学中培养学生这种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对其它学科学习的热情,同时陶冶了情操。  关键词:读图能力;高中美术;鉴赏教学  引
期刊
摘 要:生活素材在教学应用中主要通过选取具有普遍性、效果明显的现象或者器材配合教学过程进行理论阐释,由此使学生在生活素材展示基础上进行理论学习及实践探究等。初中物理教学在内容上与实际生活较为贴近,可通过生活素材的应用,引导学生更好地进行理论学习。  关键词:生活素材;初中,物理教学  引言:  生活素材主要指现实生活中常见的、具有普遍意义的事物或者现象,在教学应用的角度上可以通过生活化的视角展示,
期刊
摘 要:近年来,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教师和家长对学生的关注度日益增长,但这种关注更多的局限于对学生考试成绩的要求上。这就造成历史课堂教学不得不将重心转移到对基础知识和考试重点、难点的讲解与巩固上,而对于很多的课外知识以及探索活动不能得到有效的实施。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内容过于单一,思维比较固化,难以感受到历史学习的乐趣。对于历史的认识局限在十分浅显的层面,缺乏通过历史学习提升自我的兴趣。因此,改进
期刊
摘 要:在新的教育时期,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已经逐渐成为高中地理最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基于此,教师需要不断创新教学实践活动,对教学策略进行优化,并通过更加多元化的途径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培养。为此,笔者会在本文中谈一谈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培养。  关键词:高中地理;思维能力;教学策略  高中地理新课标明确指出:“地理核心素养是地理学课价值的集中体现,为了更好地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落实核
期刊
摘 要: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课程,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过程中越发重视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作用与价值地位凸显。教师应从提高学生核心素养出发,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研读教材,深挖内容,搭建平台,把知识和理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不断获取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三观,提高自身核心素养,实现自身全面发展。  
期刊
摘 要:随着全球化趋势不断加深,未来推动世界发展的必要因素依然是合作共赢。在通过交流互相学习,来推动各国发展的大背景下,精通双语并能熟练使用的人才成为当下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随之我们的外语学习与教育侧重点也在改变,作为外国儿童学习母语的主要方式,自然拼读在中国少儿学习英语方面自然不能忽视。  关键词:自然拼读法;小学英语;教学实践  众所周知,少儿时期是孩子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但根据调查发现,
期刊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融入游戏教学,是现阶段最有效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游戏教学的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老师的教学水平。游戏教学以发展学生积极学习的态度,使学生学会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游戏教学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等多项自主学习意识的提升。游戏教学有效地运用到地理教学中,能够使学生增加学习兴趣,从而爱上地理的学习。  关键词:游戏教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