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的情商培养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j_23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活动是智慧与情感融合在一起的、人类追求文明的活动。要想提高教学效果,培养人格健全的学生,就应该重视对学生的情商培养:以发掘学生情感潜能为突破口,以情促知、以知增情、情知并茂,完善为人涵养,健全性格素质。那么,如何在开发学生智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情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呢?
  一、 利用教材中的情感美,以情激情
  中学语文教材所选的文章,多是名篇佳作。从内容上看,有的体现祖国山河之美,有的体现炎黄子孙的人格光辉。教学中,教师应仔细研究教材,深挖教材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情感,使学生产生感情上的共鸣,以此进行情商教育。如八年级下册的《背影》,是朱自清的一篇叙事散文。文章记叙了特定情景中父亲的背影,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深情至爱,也抒发了作者对父亲的思念之情。“背影”事小蕴深,聚光到一点“泪眼”看背影,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就非同一般。我让学生朗读相关的段落,对他们说:“读这篇文章,我不禁想起了我的父亲对我的关爱。同学们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其实,父母们对我们的爱是多方面的,大都在日常细微的事情上自然地流露出来。”学生听我这么说,有的点头,有的陷入沉思。我让他们自由发言说说对家,对父母的认识。这时,学生们纷纷畅所欲言。最后我启发学生:家庭是生命的起点、人生的慰藉和社会的细胞,我们要关爱父母,孝敬父母。这样的教学让学生从作品中体会蕴藏的深刻的思想内涵,使学生达到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转化的目的。
  二、 运用心理暗示,激发学生的情商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暗示,对学生心理产生影响。例如,我会通过言语对学生进行勉励,暗示学生:“你能够学会的” “你自主学习能力很强”“你的基础比较扎实,要掌握学习方法”。在教学中也常常以表扬鼓励为主,“很精彩的回答”“有独到的见解”之类的评语。教师对学生的肯定和赞赏暗示了学生的能力,学生感到快乐和信心十足,对学习的热情更加高涨。在一次课上,一位学生上台进行演讲,内容是讲一个成语故事,在演讲时,由于基础不扎实,出现了几处错误,引起全班同学的哄堂大笑。这位学生讲完后,我在讲评时,故意忽略他的错误不提,而对他演讲的优点,如声音洪亮,沉着稳定,不受干扰等大大表扬一番,使这位表情沮丧的学生深受鼓舞。我观察到他以后上语文课表现得特别出色,成绩也渐渐提高了。实践证明,用暗示法激发学生的情商,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 倡导合作学习,在合作中培养情商
  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法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新时期教改提出新的学习方法中,就包括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群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现在的社会越来越需要加强合作:人与人的合作,人与自然的合作,群体与群体的合作。今天的学生从小就应该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在课堂上,我根据教学内容设置思考题让学生小组讨论,开展合作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与同伴交流沟通,倾听他人意见与想法,为了共同的目标探讨研究,统筹规划。有时他们会争得面红耳赤,语言激烈。这时候我会引导他们,要根据小组中同伴的优势与弱势来安排任务,要妥善处理学习中出现的争执和冲突。学生在活动中相互支持、相互配合,遇到问题共同协商解决。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不仅解决了课堂上的问题,实际上也是情商教育的过程,培养了团队精神,同时也让学生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得到提高。
  四、在写作中培养学生的情商
  写作是学生披露对社会、对人生的情感的有效途径。学生在作文中,直接或间接地表述着个人的思想情感。今天的中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有的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有的经受挫折的心理素质差,有的社会责任感不强,有的取得一点成绩,就得意自大。这些都是情感意志品质不健全的表现。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耐挫品质,百折不挠的性格,纠正学生认识上的偏颇,化消极情感为积极情感。记得有一次,学生在作文中写道:“我在家中是个可有可无的人,奶奶嫌弃我,爸爸讨厌我,弟弟嘲笑我,就连家里养的狗也对我特别的不友善,我还能在家里立足吗?苍天啊,你对我太不公平了!”看到这段文字,我联想到该生近段时间上课走神,不按时交作业等情况。在课后,我单独找到她谈话,对她进行心理疏导,告诉她:人生中困难和挫折都是暂时的,只要勇敢地去面对,就一定能战胜它。在作文批改中,我也经常鼓励她,有针对性地对她进行思想教育。慢慢地,该生心里的结解开了,重新树立起对生活的信心,人也变得活泼开朗。实践证明:写作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的双向活动,它搭起了师生间情感交流的桥梁,同时也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心理培育的有效渠道。
   责任编辑邱 丽
其他文献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而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是新课程理念实施中的一种全新的学习方法。在中学进行探究性教学时,教师要让学生经历过程,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在思维和推理中诱导学生进行科学的探究。化学反应规律是前人在实践基础上总结的科学结论,教学时还要注意让学生了解化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魅力,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   下面以苯酚的化学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明确了“识字为重点”的思想。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探索和推进识字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机遇。基于网络环境下的
改革开放以后,音乐美育逐渐恢复,并已正式植入音乐教学体系之中,经过多年的美育教育实践,我国音乐美育成绩斐然.本文试就近几年的音乐美育教育中音乐思想之传承和立美创造,以
文章以佳木斯大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实行EGP+ESP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为例,论述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引入ESP教学,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实行EGP+ESP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一、什么是学习策略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学习策略已经成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和外语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O’Malley和Chamot两位研究者根据认知过程和认知活动的类别对学习策略进行了分类: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情感策略和交际策略。  1. 认知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更有效地识别、保持和提取信息而采取的策略,与语言材料有直接关系。  2. 元认知策略方面,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知。因为不同的学习者
课改的冷静回首,让我们猛然醒悟:过于花巧、耗时耗力、偏重于形式的“华而不实”、“热热闹闹”的数学课已经成了有效教学的“绊脚石”.我们不禁掰心自问:如何在简单的课堂教学中演绎出有效教学的精彩呢?近期频频推出的“名师课堂”也清楚地指引了课改的新方向:“朴实中见华美、简单中见高效!”既传承许多传统的教学模式,也标新立异地追求更多的自我超越、自我创新,力求教学简单、高效而又富有创意.  课改需要反思,数学
在学校的教育中,生物学科对培养人的“生命意识”具有独特优势,生物科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和热爱生命的态度和积极进取的健全人格、阳光心灵。  一、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  1. 让学生感悟生命来之不易  利用生物学科教材相关内容进行生命教育。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生命是自然界中最奇妙、最富魅力的一种现象,是大自然恩赐的珍贵礼物。让他们感悟到生命来之不易,进而敬重生命、珍爱生命
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互动,因此英语课堂评价的要素应该包括教师和学生,而不是传统课堂的教师是评价的“主宰”。  一、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评价  1. 激发学生参与课堂评价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有效地诱发动机,强化动力。在教学中笔者注重利用英语科实践性(practical)、趣味性(fascinating)强这些特点来激发学生参与课堂评价的兴趣。在培养学生评价的起始阶段,主要采用实物演示、
泰美镇位于惠州市风景名胜区象头山山麓、东江之畔,是一个依山傍水、风景秀美的现代化新兴城镇。近年来,泰美依托丰富的土地资源和山水资源,充分发挥紧靠惠州市区的地缘优势,大力
在目前的课堂教学中,由于受教学功利思想的影响,又有现成的网络和教参等资料,使许多教师的教学研究常侧重教学方法,而对教学目标关注不够,出现了失去指导和评价价值的无效教学目标,尤其是在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个目标上.如“通过等差数列概念的归纳概括,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等这类目标说的是教师做什么,不是学生学习的结果,而教学目标需要描述教学后学生在知识、技能、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方面的变化.又如“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