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草原

来源 :河南教育·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adzj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教育报》记者站工作会议的召开,成就了我们飞向呼伦贝尔大草原的梦想。
  2009年7月12日,我们抵达草原第一站——满洲里。这方早年虽破败不堪却为中国革命作出过巨大贡献的“鸡鸣三国”之地,让我们油然而生敬意。如今,满洲里成了我国最大的陆路贸易口岸。这座融入了俄罗斯元素的北部边城,到处耸立着哥特式或巴洛克式建筑,五彩斑斓,风情万种。
  一路走下去,我们看到了久违的蓝天、白云、碧草、苍松和绿染的山峦;我们聆听了牧歌声声、溪流潺潺;我们走近了骏马、奶牛、绵羊、猎犬和静静的湖泊;我们感受了草原的广袤、绵远、润泽和可人的气息;我们品奶茶,饮美酒,与篝火同舞,和牧民攀谈……
  几千公里的路程,如行画中,如坐春风,没有丝毫倦意。
  室韦,这座鲜为内地人所知的北部边陲小镇,因其宁静、自然的原始风貌而魅力四射。据说,这座历史悠久的小镇是蒙古族的发祥地。我们没有时间去考察现存的历史遗迹,而是来到了静静流淌的额尔古纳河边,河对岸俄罗斯人居住的村庄清晰可见。
  在镇子里漫步,路两边是木栅栏围起的院落和被称为“木刻楞”的民居,院落里有菜园和堆放整齐的柴火垛,周边绿树环绕,青草遍野,一派田园风光。
  和当地居民聊天得知,室韦是中国唯一的俄罗斯民族乡镇,不足2000人的镇子里,俄罗斯人的后裔占了大半。人们和谐共生,书写了中俄两国人民世代友好相处的不朽篇章。
  在草原的每一天,我们都被生态草原的神奇和草原淳朴的民风感动着,体验着人生不可多得的另一种幸福和快乐,内心充满了对呼伦贝尔的挚爱,涌动着几乎无法遏制的诗情。
  和我同居一室的治军先生多次感叹:“这景色,实在是太美了,没见过,没见过。”一路上,他时不时地会重复吟唱那首他中学时代的歌:“呼伦贝尔大草原,朵朵白云飘在我心间……”神态如梦如痴。
  有言道:“得闲便是主人。”能闲下来做一回自己的主人,对我们这些新闻记者来说,实属不易。而治军先生则把这难得的清闲几乎全部用于了他的诗歌创作。他每天都在用手机不停地写——车上、枕上、厕上……写完一首就发给我们分享。5天时间,竟写了近40首。
  陈强和炳德先生也都是业内的资深新闻人,他们的新闻作品不但见报率高,还屡屡获奖,而诗作却不多见。此次草原之行,同样拨动了他们心底那根诗的琴弦。
  诗因情至——爱情、亲情、友情、离情,情由境生——环境、心境、处境、情境……就诗歌创作而言,什么样的情境,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诗歌。古今中外,大凡如此。
  地球是人类的家园,面对人类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极具艺术生命力的诗歌已经被远远地边缘化了。作为诗的国度的古代中国成了现代人遥远的梦想。
  著名文艺理论家、苏州大学教授鲁枢元先生认为:文学的力量亦即人的精神力量,原来是根植于天地自然之中的。所以,当天地自然蒙受贬抑、伤害、羞辱、遗弃的时候,文学艺术也就失去了它的根本,也就必然衰败枯萎下去。
  爱因斯坦也曾发出过深沉的叹息:那无可忍受的生态灾难熄灭了艺术的纯真声音。
  以牺牲人类生存环境为代价的现代文明,不仅破坏了生态环境,也扼杀了诗意的存在,这不能不说是人类的悲哀。
  一位叫阿文的诗人在他的博客中写了一首诗——《森林里的挽歌》。诗的开头这样写道:“一派衰景/散发着原始的吼叫/树桩、倒木、折翅的枯叶/在滥砍滥伐的斧头下/发出一声哀叹……”
  我们这些被钢筋混凝土包裹着的都市人,早已让闹心的噪音、污浊的空气麻木了神经,何以生出诗意来?
  而我们看到的呼伦贝尔大草原,确为一方美丽的生态净土,那种透着原始野性的自然风貌,人与动物、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存状态,震撼了我们的心灵。置身这天人合一的境地之中,怎能不其情悠悠,其乐融融?怎能不让人思潮翻卷,生出缕缕绵长的诗情?
  呼伦贝尔诗人七角马在《草原哟草原》中抒发了这样的真情:“草原,海的胸怀/绿波潮起潮落……”
  从“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描绘,到“绿波潮起潮落”的比喻,人们读出了草原绵延不息的生命,驰骋了无尽的想象,产生了“袖里乾坤”的效果。这便是诗的力量。
  7月16日,我们来到了草原之行的最后一站——海拉尔市。晚餐,我们选择了一家面馆。边吃边聊,兴致颇浓。席间,我们萌生了合出一本诗集的念头。治军先生说:“这是件大好事,它可以成为我们这次难忘之旅的心灵的记录,同时,也能让更多热爱呼伦贝尔的朋友分享我们的快乐。”于是,大家你一句,我一句,就诗集的结构、内容安排、书名以至装帧设计议论开来……
  是美丽的呼伦贝尔大草原催生了这些不成熟的诗行,它当是志的言说、情的迸发,浸润着我们对美好生活深深的爱和由衷的渴望。同时,我们企望用诗的形式唤起人们正确的生态观,保护好我们的生存环境,让我们的地球不再蜕变而逐步成为荒漠,让绿色成为地球生命的永恒。这更是教育的义务和责任。
  美国作家亨德里克·威廉·房龙说得好:“我们拥有同一星球,我们是伙伴和朋友,我们所有人都应对人类世界的幸福美满担负起共同的责任。”
  感谢中国教育报刊社社长史习江先生在百忙之中为诗集作序,感谢诗词大家王綬青先生为诗集题写书名,感谢河南教育报刊社美编室主任张涛女士对诗集的精心设计,感谢为诗集的印制和出版付出辛劳的所有的朋友们。
  (作者系教育时报社总编辑)
  责编:晓 岚
其他文献
众所周知,思政课中的马列主义是非常枯燥的,那些深邃的理论往往不易为学生所接受,学生也很难在实际生活中加以应用。为此,在日常生活中就需要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再教育,这种继续教育正如理工科的实验环节一样,是思想政治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更强调与实际相结合,以实践为载体,进入大学生真实的生活,开展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对此,处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前沿的辅导员,有着天然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将思想政
期刊
贺信一  河南省作协、省文学院、省诗歌学会、研讨会组委会:  辛卯初春,郑州古都,人杰地灵,诗歌研讨,宾朋满座,风流儒雅,可谓盛矣!均为治军先生志贺!  盛世昌诗,古今同揆;三元伊始,名家辈出;唐诗纪事,盛美并臻;入宋尤甚,千古流传。华夏昌盛,光昌伟丽,大振吟风。改革开放,峰回路转,万象更新。四海之友,无分耆少;挥毫击节,必写心声。  高君之作,才思敏捷,质高量丰;高山流水,奇观异景,纷至沓来。人
期刊
话题背景:  2010年硕士研究生考试已经结束,考生人数再创新高——140多万。对于每一个考生来说,考试结束就意味着另一种生活的开始。而注定的是,其中46.5万名幸运者将开始读研生活。他们跨进读研门槛时的心情都是愉快的,但进门之后的心情又将是复杂多样的。从他们师兄师姐们的现在,我们似乎可以看到他们的未来。总有一些读研者会遭遇研究生“围城现象”:闲的想忙起来,忙的想闲一点。  在当前的研究生培养中,
期刊
创业教育是1989年12月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由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提出的。早在20世纪80年代,英国就开始在大学中开设创业教育课程。一直以来,英国大学创业教育课程大多由商学院开设,且多数只为商务类专业的毕业班学生开设。这种创业教育模式无法满足其他专业学生学习创业技能的需求,为解决这一矛盾,近年来英国有很多大学开始尝试将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之中,并为所有专业的学生开设创业课程
期刊
发挥“思想库”作用,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    河南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战略构想,为河南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符合全国经济发展趋势和潮流,反映了全省人民的期盼和要求,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思考。  建设中原经济区,对于破解河南高等教育“四难”,推动河南高等教育大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是有利于优化我省高等教育办学资源,破解“钱从哪里来”的问题。建设中原经济
期刊
编者按:60多年前迁到台湾省的河南大学校友有300多人,这些河大校友将毕生精力贡献给了宝岛台湾,在推动台湾的经济、文化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12年,河南大学将迎来建校100周年。为了筹备百年校庆,河南大学日前派出工作组赴台湾收集历史资料。在台湾,河南大学的工作人员接触到许多阔别母校60多年的老校友,亲身感受到了他们对母校、对中原大地的深厚感情。    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结束,台湾回到
期刊
国务院2009年9月通过的《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进一步明确提出了要优先发展教育、繁荣文化体育事业等八项举措,实现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高、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提升、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新进展的目标。河南作为我国人口第一大省和中部重要省份,当前正在大力实施“科教兴豫”战略和“人才强省”战略,因此优先发展教育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中原崛起,人才为本;人才培养,教育为本。要全
期刊
现在,人们很容易从价值观意义上去观照大学生的行为,甚至一则关于大学生的小新闻都会引起社会对“这代人能不能担当重任”的热烈讨论。可见社会对大学生的期望不仅是“专业成才”,更是“精神成人”。  大学生“精神成人”的概念是著名学者夏中义教授在本世纪初提出的,其内涵是让大学生在本科期间粗具“独立精神、自由思想”之潜质,其实质是大学生通过自由抉择、日常践行和独立担当而最终内化为自己的血肉人格(德行)。概念是
期刊
我偶然在网络上读到朱航满的文章,是谈孙犁、邵燕祥的,印象很深。读他的文章,仿佛彼此早已是老朋友,内心有着深深的呼应。在学术与创作间有一个地带,类似旧时的小品笔记,介乎于书话与诗话之间,朱航满的文字属于此类。他的作品都不长,谈论的人物与图书很多,兴趣广泛得很。有趣的是,他喜欢的对象有时在情调上相反,观点亦相差很大,但他都能体贴地描述着,没有隔膜的地方。读了他的这本书稿,第一感觉是文字很有才情,把批评
期刊
话题背景:  科学家钱学森的离去,让我们的伤感如漫天的大雪,纷纷扬扬。毕竟,这是一个缺少大师的时代。他离开了我们,除了给我们留下一笔丰厚的精神财富,还给我们留下了他的思考和期望。“钱学森之问”成了教育界正在热切探讨的一个话题,这应该是人们对大师的另一种纪念吧。据钱学森的秘书和学术助手涂元季说,人才培养问题是钱学森晚年一直思考和忧虑的。他曾多次说过:我觉得我们国家这些年科学技术有很大的发展,成绩也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