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钱学森之问”,大学能做什么

来源 :河南教育·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wenzhong20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话题背景:
  科学家钱学森的离去,让我们的伤感如漫天的大雪,纷纷扬扬。毕竟,这是一个缺少大师的时代。他离开了我们,除了给我们留下一笔丰厚的精神财富,还给我们留下了他的思考和期望。“钱学森之问”成了教育界正在热切探讨的一个话题,这应该是人们对大师的另一种纪念吧。据钱学森的秘书和学术助手涂元季说,人才培养问题是钱学森晚年一直思考和忧虑的。他曾多次说过:我觉得我们国家这些年科学技术有很大的发展,成绩也不少,但是就我个人的看法,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还没有培养出世界一流的、站在最前沿的大师级人物。为什么我们的学校很难培养出杰出人才?这个问题一直刺痛着每一位有责任感的高等教育工作者的心。虽然,关于“什么是大学精神”“现代大学应该怎么办”,人们已经讨论了很久,也形成了很多共识,但是“钱学森之问”仍然横亘在大学发展和漂亮的大学校园之上。
  面对“钱学森之问”,高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有很长的路要走。现代大学“应该怎么办”的理想未必都能成为现实,现实是,大学现在能做什么,这才是今天通向未来的真实之路。谈过“什么是大学精神”“现代大学应该怎么办”,我们必须面对解决“钱学森之问”的现实之路:大学现在能做什么。然后,负责任地为未来而耕耘。
  
  按照培养杰出人才的模式去办学
  郭孝文
  
  要不畏困难地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本刊资料图片)
  
  “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科学大师钱学森晚年多次谈到这个问题。钱老道出了我国高等教育大发展之下的现实危机。显然,“没有培养出一个大师”的措辞是严厉的——尽管钱学森的话并不等于真理,但他的忧虑反映着一种教育现状。2009年11月11日,安徽高校11位教授联名致信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并全国教育界同人,呼吁从人才考评选拔机制入手,直面“钱学森之问”。于是,“百度百科”新添一个词条“钱学森之问”。
  长期以来,我国的大学教育走入了泛政治化和泛技术化的误区。过去,大学教育强调“又红又专”,与之对应的是学生在政治上的“红”与技术上的“专”,在此之外,学生已无什么自由学习、工作或生活的空间。步入市场经济以来,尽管大学学科门类日渐增多,但大学的培养目标、教育方针、管理体制和办学指导思想乃至教学模式并无实质性变化。与学科建设表面繁荣、专家满天飞、院士队伍蔚为壮观相伴的,是整个学界的创新动力不足、大学人文精神缺失和学术腐败层出不穷。早在2005年7月,温家宝总理到医院看望钱学森的时候,钱老就说出了他长期的忧虑:“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显然,我国的科技创新与在国际上的政治、经济地位极不相称,我们的科技形象也不够高大。对此,我们的大学教育难辞其咎。
  在我看来,直面“钱学森之问”是对科学大师离去的最好怀念。中国大学乃至全社会如何形成一个促进杰出人才成长的环境和评价机制,是直面“钱学森之问”的焦点。而直面“钱学森之问”,需要正视、责任和行动。正如其重要贡献“系统工程”一样,“钱学森之问”的破解也是一项“系统工程”:这是中华民族复兴征程中不可逾越的伟大课题,也是中国教育事业的“一道艰深命题”。“钱学森之问”是一个“历史之问”“时代之问”“共和国之问”,需要社会各界“共同破解”,大学更是责无旁贷。大学首先要深刻理解“钱学森之问”对于大学教育改革的意义,其次要不畏困难地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按照培养杰出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最后要担负起责任,培育大学精神,切实行动起来。
  (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教育传统与学校文化研究所)
  责编:思 源
  
  “钱学森之问”要求大学意识到自己的责任
  吴 玲
  
  中国大学如何形成一种促进科技创新杰出人才成长的环境和评价机制,是直面“钱学森之问”的焦点与工作重心。(本刊资料图片)
  
  前不久,科学大师钱学森离我们而去。据他的身边工作人员和家人说,他晚年主要关注一件事,即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他在中央领导同志看望他时多次提到:“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是一个刻骨铭心的疑问。“其实钱老的疑问也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疑问,是社会各界对中国教育的疑问,是一个伟大民族必须直面的疑问”。作为高等教育工作者,我既深有同感,又感到了自身的责任和压力,所以参与寄给新任教育部部长的公开信,就是希望引起大家的关注和讨论,这也是我们对科学大师离去的最好纪念。
  直面“钱学森之问”,我们的大学能做些什么?
  首先,直面“钱学森之问”,要求大学读懂它的含义、认识它的意义。众所周知,高等教育是为国家培养人才的。在钱学森看来,人才尤其是杰出人才的培养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核心问题。“我今年已90多岁了,想到中国长远发展的事情,忧虑的就是这一点。”人才是多种多样、可以分为不同层次的。我们理解,钱学森所说的人才,主要是指科技人才,是富有创新才能的科技人才,是富有创新才能的杰出科技人才,是科技领军性的杰出人才;它不是“所有人才”,不是“一般人才”。杰出人才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并且这种作用愈发凸显。一个缺乏杰出人才的民族希望实现伟大复兴是不可想象的。某大学原副校长说:“我们现在这个时代,也许并不需要太多钱学森这样特别杰出的人才。出现杰出人才是我们对下一个时代的要求。改革开放后,我们的经济发展在世界都是一个奇迹,但我们靠的是劳动密集型经济,主要是农民包括农民工等大量的廉价劳动力,把经济推上去的。”我认为,人类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这是一个需要大师(杰出人才)而又缺少大师的时代。在全球知识经济的时代,如果说某一方面的人才可能存在“过多”情况的话,杰出人才永远不存在“过多”的问题。同样,如果前30年我们的经济发展主要靠出卖廉价劳动力还能有所成效的话(实际上是侵夺农民权益和“山寨”模仿的结合),后金融危机时代,这种现象再也不可能持续了(不用等到20年后)。我们看得很清楚,这位大学原副校长说的是眼下,“钱学森之问”考虑的是长远。
  其次,直面“钱学森之问”,要求大学反思影响高等教育发展的症结所在,探讨杰出人才培养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环境和条件。钱学森认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我认为,杰出人才的“冒”出需要各方面环境条件的配合,这里的环境条件包括理念与责任、体制与机制、模式与方法等三个层面。所谓理念与责任,关涉全社会尤其是教育主事者的教育价值观,主要看他们是不是有正确的教育哲学和教育方针,是不是有责任感和使命感,能否高瞻远瞩;所谓体制与机制,关涉政府职能部门、学界和大学,主要看大学与政府及社会关系、大学领导体制、学术权力是否主导,其评定标准是“教育家办学”;所谓模式与方法,关涉教育各要素和师生之间的关系,具体培养目标是人文与科学的和谐、教师专业自主权和教育评价导向等。钱学森的思考给我们提出了大学改革的必要,提示了探索杰出人才的可能。
  最后,直面“钱学森之问”,要求大学意识到自己的责任,积极为培养杰出人才而行动。作为科学大师,钱学森晚年最关心的事就是教育。他提出了“大成教育观”,主张“集大成,得智慧”。我们理解,培养创新人才需要“创新”思路;培养非常人才(杰出人才)需要“非常”之法。科技创新杰出人才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物质、制度和精神多层次立体“作业”,政治、经济和文化全方位“施工”。钱学森为探索科技创新杰出人才“冒出”作出了表率,中国大学如何形成一种促进科技创新杰出人才成长的环境和评价机制,是直面“钱学森之问”的焦点与工作重心。大学应当回归本真,唾弃推诿,切实行动起来。
  (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责编:思 源
其他文献
就业是民生之本。高校毕业生知识层次高、活动能力强、社会影响大,是国家培养的高层次人才,是宝贵的人力资源,解决好他们的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毕业生本人的生存、生活和成千上万个家庭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而且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  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611万人,较上年增加52万人。河南省高校毕业生达36.5万人,较上年净增4万多人,毕业生数量再创新高,加上一些影响毕业生就业的体制性障
期刊
众所周知,思政课中的马列主义是非常枯燥的,那些深邃的理论往往不易为学生所接受,学生也很难在实际生活中加以应用。为此,在日常生活中就需要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再教育,这种继续教育正如理工科的实验环节一样,是思想政治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更强调与实际相结合,以实践为载体,进入大学生真实的生活,开展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对此,处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前沿的辅导员,有着天然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将思想政
期刊
贺信一  河南省作协、省文学院、省诗歌学会、研讨会组委会:  辛卯初春,郑州古都,人杰地灵,诗歌研讨,宾朋满座,风流儒雅,可谓盛矣!均为治军先生志贺!  盛世昌诗,古今同揆;三元伊始,名家辈出;唐诗纪事,盛美并臻;入宋尤甚,千古流传。华夏昌盛,光昌伟丽,大振吟风。改革开放,峰回路转,万象更新。四海之友,无分耆少;挥毫击节,必写心声。  高君之作,才思敏捷,质高量丰;高山流水,奇观异景,纷至沓来。人
期刊
话题背景:  2010年硕士研究生考试已经结束,考生人数再创新高——140多万。对于每一个考生来说,考试结束就意味着另一种生活的开始。而注定的是,其中46.5万名幸运者将开始读研生活。他们跨进读研门槛时的心情都是愉快的,但进门之后的心情又将是复杂多样的。从他们师兄师姐们的现在,我们似乎可以看到他们的未来。总有一些读研者会遭遇研究生“围城现象”:闲的想忙起来,忙的想闲一点。  在当前的研究生培养中,
期刊
创业教育是1989年12月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由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提出的。早在20世纪80年代,英国就开始在大学中开设创业教育课程。一直以来,英国大学创业教育课程大多由商学院开设,且多数只为商务类专业的毕业班学生开设。这种创业教育模式无法满足其他专业学生学习创业技能的需求,为解决这一矛盾,近年来英国有很多大学开始尝试将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之中,并为所有专业的学生开设创业课程
期刊
发挥“思想库”作用,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    河南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战略构想,为河南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符合全国经济发展趋势和潮流,反映了全省人民的期盼和要求,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思考。  建设中原经济区,对于破解河南高等教育“四难”,推动河南高等教育大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是有利于优化我省高等教育办学资源,破解“钱从哪里来”的问题。建设中原经济
期刊
编者按:60多年前迁到台湾省的河南大学校友有300多人,这些河大校友将毕生精力贡献给了宝岛台湾,在推动台湾的经济、文化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12年,河南大学将迎来建校100周年。为了筹备百年校庆,河南大学日前派出工作组赴台湾收集历史资料。在台湾,河南大学的工作人员接触到许多阔别母校60多年的老校友,亲身感受到了他们对母校、对中原大地的深厚感情。    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结束,台湾回到
期刊
国务院2009年9月通过的《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进一步明确提出了要优先发展教育、繁荣文化体育事业等八项举措,实现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高、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提升、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新进展的目标。河南作为我国人口第一大省和中部重要省份,当前正在大力实施“科教兴豫”战略和“人才强省”战略,因此优先发展教育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中原崛起,人才为本;人才培养,教育为本。要全
期刊
现在,人们很容易从价值观意义上去观照大学生的行为,甚至一则关于大学生的小新闻都会引起社会对“这代人能不能担当重任”的热烈讨论。可见社会对大学生的期望不仅是“专业成才”,更是“精神成人”。  大学生“精神成人”的概念是著名学者夏中义教授在本世纪初提出的,其内涵是让大学生在本科期间粗具“独立精神、自由思想”之潜质,其实质是大学生通过自由抉择、日常践行和独立担当而最终内化为自己的血肉人格(德行)。概念是
期刊
我偶然在网络上读到朱航满的文章,是谈孙犁、邵燕祥的,印象很深。读他的文章,仿佛彼此早已是老朋友,内心有着深深的呼应。在学术与创作间有一个地带,类似旧时的小品笔记,介乎于书话与诗话之间,朱航满的文字属于此类。他的作品都不长,谈论的人物与图书很多,兴趣广泛得很。有趣的是,他喜欢的对象有时在情调上相反,观点亦相差很大,但他都能体贴地描述着,没有隔膜的地方。读了他的这本书稿,第一感觉是文字很有才情,把批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