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就是大课堂

来源 :河南教育·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d84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思政课中的马列主义是非常枯燥的,那些深邃的理论往往不易为学生所接受,学生也很难在实际生活中加以应用。为此,在日常生活中就需要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再教育,这种继续教育正如理工科的实验环节一样,是思想政治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更强调与实际相结合,以实践为载体,进入大学生真实的生活,开展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对此,处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前沿的辅导员,有着天然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学生喜爱的实践生活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融入职业生涯规划及就业指导中,让学生在工作、学习、生活的实践中思考、感悟成长的真谛。
  
  一、校园社会大课堂
  
  在实践生活中寻找适当的时机对大学生进行马列主义理论再教育,这种针对实际的教育不能再停留在理论的层面,特别是学生工作者,更应在具体的实际问题中对学生加以引导。而这种具体的引导应该是学生关心的,能引起学生注意的。对于和学生接触最多的辅导员来说,这样的机会随处可见。
  指导党团学工作,营造校园亚文化。指导党团学工作是辅导员的工作职责,也是体现其工作理念、营造校园亚文化的好机会。以学生工作为载体,吸纳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其中,支持和帮助学生开展各类校园文化活动,表达正确的人生立场、态度及方法,体现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对学生干部的选拔、培养,肯定和倡导正气、摒弃歪风,让学生看到用正确的理论指导的实践行为在学生工作中被认可,形成正向的文化环境。另外,辅导员还应注意吸纳大部分有理想和信念的学生参与到学生工作中来,同时也吸纳少部分消极或功利型的学生,让无法独立的小团体融入积极向上的大团体,学生自发地相互影响,从而被自然同化。被同化的人数越多,文化环境对教育的促进作用就越明显。以有指导的学生组织为载体,以积极进取型学生为导向,达到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同时,在这种积极向上的学生组织里,学生既锻炼了组织、协调能力,也感受了集体对个人及社会发展的益处。这种从受教育者思想和利益出发的教育活动本身就是工作和生活的一部分,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并由学生提出和设计的,它摆脱了为教育而准备教育活动观念的束缚,减少了学生的逆反心理及抵制心理,既锻炼了他们的工作能力,也提高了其思想境界,可谓一举两得。
  组织社会实践,直面生活美与丑。组织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是辅导员的工作职责,也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好时机。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越来越受到重视,很多学生都把目光投向了社会,积极参与到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中来。大多数辅导员已经意识到社会生活这个大课堂的巨大作用,把课堂中不易理解的内容放到生活中,不必说教,要做的只是鼓励学生扮演适当的社会角色去体验,并在实践后大家一起总结、一起思考……这样,学生就会根据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自觉地感悟它所承载的内涵。应该看到,鲜活的社会事件的确能够触动或震撼大学生的心灵,但是社会生活有时候展示给大学生的并不都是美和善,面对贪污、腐败、功利主义、个人主义思想和行为时,大学生质疑正统的思想理论,我们应该怎么办?是该用无力的说教试图掩盖真相,还是直面生活,一起分析社会生活的美与丑,在纷繁的社会环境中用行动诠释真理呢?哪怕我们真的无法用言语和行为解释这些现象,只是留给大学生自我思考的空间,这也比把与事实不相符的理论强加给他们所起到的教育效果好上许多。对于社会上出现的不良现象,辅导员需要做的是让大学生对社会形成完整的认识,全面了解社会发展的各种现象。辅导员应该相信马列主义的科学性与正确性,在大学生生存与发展需要的基础上,在他们能够正确认识世界、认识自我的基础上,引导大学生会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选择以人为本、立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马列主义。当然,不可否认,少部分大学生对马列主义理论的认同水平不尽相同。对此,我们不必强求表面上的整齐化,而应承认并利用大学生思想认识中的差异,帮助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展示不同的思想观念对人生发展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威力一样会得到发挥。
  
  二、心理健康教育大课堂
  
  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开展较为广泛的活动,它以问题为切入点,以追求心理健康为目标,受到大学生的普遍喜爱。利用心理健康教育承载并帮助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将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成很大的助力。实际上,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本身也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们都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问题和思想问题都是人精神层面的问题,它们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在促进人充分发挥潜能方面非常相似。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不能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割裂开来。
  根据心理需要,深入学生内心。需要决定效果,在大学生认为自己没有被教育的必要时,再好的教育也会事倍功半;而根据心理需要,适时适度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则会事半功倍。通过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特别是利用团体咨询、心理剧、心理游戏等多样的活动形式,放大社会生活的矛盾,折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人生的影响,可以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应该看到,大部分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都是思想观念出现了偏差。心理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工具,我们可以将它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利工具。利用这一工具,辅导员可以深入分析学生的内心特点,根据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另外,心理学方面的许多沟通技巧,特别是心理咨询的一些技巧,如果能够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的对立情绪及逆反心理就会大大减少。正确的理论也需要用合适的方式传达,掌握心理沟通技巧对辅导员来说十分必要。
  针对心理问题,开展朋辈辅导。朋辈辅导起源于心理辅导,让受过一定心理训练的优秀学生以朋辈辅导员的身份融入学生群体中,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承认思想观念的差异,利用差异也利用学生之间平等的关系,开展有关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朋辈辅导,这将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益补充。同时,要想说服别人,首先就要说服自己,朋辈辅导员本身也是学生中的一员,他们在帮助别人的同时,又可以实现自身的成长,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想要达到的目的。学生是教育的主体,而且是具有能动性的主体,更多地相信他们,并给予合理的引导,让他们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成长,是辅导员想看到的,也是学生所期待的。
  
  三、职业生涯大课堂
  
  思想政治教育不能空谈,而要抓住学生最关注的焦点,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相结合,以促进大学生更好地成长成才。
  结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确定理想与目标。不得不承认,很多大学生并不关心思想政治教育,也不希望有人指指点点地告诉他们应该怎样想、应该怎样做。他们最关心的就是如何找到一份好工作,去赚更多的钱,至于赚钱干什么,他们或许并没有深入的思考。对此,辅导员不能单纯地指责学生没有远大的理想,也许这是因为从来就没有人跟他们站在现实的角度谈过人生、理想与价值。大学生关注就业指导,而在就业指导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涉及选择什么职业、为什么要选择这个职业、期望职业给生活带来什么……在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促使大学生的顺利择业的同时,也正是树立正确人生观,明确理想信念的好时机。在就业指导的过程中,辅导员是大学生的参谋和助手;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辅导员是大学生的良师,更是益友。因此,辅导员应该更多地引导而非灌输,是帮助而非评判。在这个过程中,辅导员不能无视学生的需要和接受能力,断然否定他们的观点和态度,因为不了解接受能力的教育只会是无效的,必将出现“说”与“做”两张皮的现象。为此,辅导员应该从大学生最关心的就业问题着手,帮助他们科学规划职业生涯,制定一个比较科学的长远目标,并引导他们为该目标不断努力奋斗。
  结合人生规划,站在未来的角度,提供发展的空间。每个学生的性格不同、特点不同,他们看待问题的观点和态度也不同。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也应该千变万化,更要主动适应个性鲜明的当代大学生。应该看到,大学生最关心的就是人生的走向和发展,因此辅导员应鼓励大学生畅想未来,帮助他们在大学4年里使自己的奋斗与美好的人生愿景相结合,形成一个科学的、紧密相连的链条。同时,辅导员还应教会学生怎样生活得更幸福、更有意义。在这种探讨与引导的过程中,辅导员的思想和理念将会自然地传递给学生,既达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也体现了为学生服务、提供发展空间的学生工作理念。
  总之,社会环境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应该跟随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结合实际,拓宽思路,改进方法,常做常新。
  (作者单位:北京电子科技学院)
  责编:赵 东
其他文献
杨海蛟,字云龙,号道不自器馆馆主、劝农圃主,1962年生,河南长葛人。现任河南农业职业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教授。曾在北京大学学习图书馆学专业、在北京林业大学学习植物学专业,获得理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秘书长,河南省优秀专家,河南省职业教育专家,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农业教育协会会长。  自幼习学书法,曾多次参加河南省和全国书法展览、书学讨论会,
期刊
策划人语:   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生就业是高校生存之基,它关系到成千上万个家庭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更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  2009年3月,为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切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河南省委、省政府动员各方面力量,出台了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十件实事,以做好十件实事为抓手,力争帮助30万以上的大学毕业生实现就业。  2009年12月,河南省连续7年实现大学生就业“双高”目标。在实现
期刊
2009年5月26日,由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主办的“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经验交流会”在平顶山市召开。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平职学院”)院长仵自连在会上介绍了该院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经验,引起了全省高校的广泛关注。    办学理念与时俱进 办学定位瞄准企业    平职学院是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中国平煤神马能源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办的一所普通高职院校。建院
期刊
本刊讯 4月24日,由河南省书法家协会、河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书法导报》举办的“杨海蛟《书法信息学导论》学术研讨会”在郑州中州国际饭店举行。中国书协理事、组联部主任张陆一,中国书协理事、理论研究部主任、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刘恒,河南省文联副主席、河南省书协主席宋华平,河南省农业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锦屏、薛豫宛,河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孙广举,河南省书协名誉主席周俊杰,河南省作家协会原主席张宇,焦作市
期刊
和谐的师生关系,即教育的主客体之间民主平等、相互理解、彼此信任、融洽相处。和谐师生关系的教育特点在于其平等和民主,而不是靠压制学生的个性来实施教育。《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主要是经典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以其独有的审美感召力、修养涵化力穿越时空深入影响人的心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更需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沈从文不仅是杰出的文学家,而且在教育领域也有独特的思考。在沈从文的视野里,教育的主要形态是“人生
期刊
1月21日,河南省纠正行业不正之风领导小组下发《关于2010年民主评议省管大中专院校及部分中小学校行风考核结果的通知》,洛阳理工学院在全省34所本科院校中排名第二,被授予“2010年度学校行风建设先进单位”称号,这是该校连续第三年获此殊荣。  洛阳理工学院院长、学院民主评议行风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杨小林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民主评议学校行风工作,关系学院的和谐发展,关系学院的社会声誉,关系学院的办学质量
期刊
自2009年11月18日2010年河南省毕业生就业工作正式启动以来,全省教育系统特别是各高校按照省里的统一部署,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千方百计为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而努力。就如何做好2010年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记者日前采访了中共河南省委高校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蒋笃运。  记者:当前,国家和我省经济形势整体好转,2010年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的形势如何?  蒋笃运:
期刊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河南机电高专”)是一所以工科为主的省属普通高校,从1999年起,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10年位居河南省专科院校前列,连年被评为“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2004年9月,学校作为全国唯一的专科院校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就业工作先进单位”。2005年6月,省政府在河南机电高专召开“全省普通高校学习推广河南机电高专毕业生就业工作经验交流会”。《人民日报》《光明日报
期刊
求职初期的失败会给学生带来较大的心理伤害,此时,他们所面临的问题是能否重拾信心和勇敢面对就业市场的考验,以及如何调整心态来应对在职场中可能遇到的种种困难。    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得每年的考研人数都在大幅增加。在选择考研的学生中,不可否认确实有一些学生是为了继续深造,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为了延缓就业压力。事实上,毕竟只有部分学生能顺利通过这座“独木桥”走上继续深造的道路,大多数学生应该正确审
期刊
就业是民生之本。高校毕业生知识层次高、活动能力强、社会影响大,是国家培养的高层次人才,是宝贵的人力资源,解决好他们的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毕业生本人的生存、生活和成千上万个家庭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而且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  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611万人,较上年增加52万人。河南省高校毕业生达36.5万人,较上年净增4万多人,毕业生数量再创新高,加上一些影响毕业生就业的体制性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