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笛声

来源 :河南教育·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mu123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偶然在网络上读到朱航满的文章,是谈孙犁、邵燕祥的,印象很深。读他的文章,仿佛彼此早已是老朋友,内心有着深深的呼应。在学术与创作间有一个地带,类似旧时的小品笔记,介乎于书话与诗话之间,朱航满的文字属于此类。他的作品都不长,谈论的人物与图书很多,兴趣广泛得很。有趣的是,他喜欢的对象有时在情调上相反,观点亦相差很大,但他都能体贴地描述着,没有隔膜的地方。读了他的这本书稿,第一感觉是文字很有才情,把批评、随感融为一体,不像一般学者的文字那么八股调。接着就有凝重的思想的内省逼来,很有力量,有的读后难忘。这是本纯情的思想者的书,可在闲暇时作为消遣,但绝非读后掷去的什物,像深夜里突然听到笛声飘来,在它沉寂的时候,你还会总惦记着它,希望在什么时候再响起来。那个幽玄而清新的旋律,倒是可以驱走我们独处时的寂寞的。
  现代以来的学术分工,给文章带来不小的戕害,都从职业的角度言说,把丰富的存在窄化了。朱航满的作品是反抗职业化的自由之作,指点江山,笑对天下,就多了性灵的东西。而且他的思想活跃得很,记录了近30年间文学与学术的痕迹。比如,对鲁迅的理解,起点很高。他那篇谈曹聚仁的文章,就很有特点,自己似乎也染有自由主义文人的气息,精神是散淡和深远的。议论时弊的时候,笔下有批评的勇气,见识正合胡适的眼光。那篇关于黄裳的文章,考据与盘诘,多见功力,有丝丝锐气。讨论叶兆言、钱理群、王小波时,是心与心的对话,乃内心要说的情思,真诚而热烈。他行文带有感情,远离空灵,能切实地领会别人的世界。这是有暖意的文章,曹聚仁先生当年看重这些,而应者寥寥。此后遂难见类似的文字,我以为他是有这样的精神的。
  文章写出来,有为己与为人之别,也有在己与人之间游荡的。这使我想起法国作家蒙田说过的一句话,意思是不仅要表达自我,而且最关键的是在文字里要充分地理解他人。理解他人,不那么容易。鲁迅就说,我们中国人很少想到“他人的自我”。专制主义与民族主义,都是没有“他人的自我”的概念的。所以,现代以来好的文学作品,在境界上给我们惊奇的,都是远离主奴意识与大中华主义的。我有时想,大凡拒绝此两点者,都是可亲近的吧。朱航满就是个可亲近的人,不仅有文章在,还有他的为人。记得一次会议上,在讨论台湾学者蔡登山的作品时,他有一个发言,厚道的语气给我很深的印象,许多话说得让人心热。没有俗气,还能和不同的观点交锋与辩驳,在气质上与“五四”的文人有些接近。虽然身处红尘,却无庸人的谬见,总是让人感动的。
  “文革”之后,文伤于愠怍,戾气淹没了常理。唯张中行、汪曾祺、邵燕祥等保持了智性之光。王小波之后,文风朗健者多了。一是觉得比我们这个年龄的人洒脱,没有道学的痕迹,扭曲的心态少于前辈。二是他们主动回到鲁迅、胡适那代人的基点,重新审视我们的世界,不再是一个思路和一种观念的演绎,精神是包容的。回想我在朱航满这个年纪,还像个奴隶,脑子在套路里,只会学说别人的话,没有自己的声音。现在,在一个敞开的世界里,心可以直面着什么,不必害怕,相信个性的张扬才是读书人的路,虽然大家知道这条路还是长长的。
  在这本书里,朱航满谈到叶兆言的《旧时人物》时推崇有加,这大概能透露出他内心的一隅,那就是对儒雅而纯粹的书斋生活的体认。叶兆言的书香气令作者倾倒,他似乎从中看到人物漫笔的描写的价值。我们当下的写作日益粗鄙,有趣的文章是太少了。与此同时,他对董桥、聂华苓、王元化的关注,大概都与此类心态有关。远远地看着他们,并不成为对象世界的一员,也因为这个距离感,使他没有定于一尊,思想是跳跃的,因为他知道,这个世界可驻足的地方,不在一个平台上。
  他说自己最喜欢的是鲁迅,对路遥的书亦有感觉。这都在证明作者的情感底色是什么,由此也可隐约地猜测到他对苦难感的态度。不过他似乎不愿意沉浸在苦涩的记忆里,思想是飞翔的。他的好处是兴趣广泛,不被一个思路圈住自己,意识到摆脱人间苦楚有无数条路。相比较而言,他对性情的学人有种认可感,而对当代作家,似乎挑剔得很,原因也许是后者过于粗糙和乏味。读书之乐其实就是思考之乐。逃之于攘攘,安之于静静。书读多了,都会有这样的体验。
  朱航满让我为他的书写几句,我很有些尴尬,因为他说的那些话,已使我看后无话可说,自己已不能讲出什么新的东西。为人作序,难免有作秀的一面,我其实不止一次这样了,说起来真是惭愧。不过,相信不仅我这样年龄的人会喜欢他的书,许多更年轻的朋友也会注意到这本妙趣横生的随笔。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眼光。“五四”以来形成的文体,其空间还是那么的大。那长长的路还没有走完的时候,只是有时弯曲,有时笔直,有时隐秘。好的文章,在我们这个时代不是没有,只是我们有时没有看到而已。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北京鲁迅博物馆馆长)
   责编:晓 岚
其他文献
求职初期的失败会给学生带来较大的心理伤害,此时,他们所面临的问题是能否重拾信心和勇敢面对就业市场的考验,以及如何调整心态来应对在职场中可能遇到的种种困难。    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得每年的考研人数都在大幅增加。在选择考研的学生中,不可否认确实有一些学生是为了继续深造,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为了延缓就业压力。事实上,毕竟只有部分学生能顺利通过这座“独木桥”走上继续深造的道路,大多数学生应该正确审
期刊
就业是民生之本。高校毕业生知识层次高、活动能力强、社会影响大,是国家培养的高层次人才,是宝贵的人力资源,解决好他们的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毕业生本人的生存、生活和成千上万个家庭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而且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  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611万人,较上年增加52万人。河南省高校毕业生达36.5万人,较上年净增4万多人,毕业生数量再创新高,加上一些影响毕业生就业的体制性障
期刊
众所周知,思政课中的马列主义是非常枯燥的,那些深邃的理论往往不易为学生所接受,学生也很难在实际生活中加以应用。为此,在日常生活中就需要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再教育,这种继续教育正如理工科的实验环节一样,是思想政治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更强调与实际相结合,以实践为载体,进入大学生真实的生活,开展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对此,处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前沿的辅导员,有着天然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将思想政
期刊
贺信一  河南省作协、省文学院、省诗歌学会、研讨会组委会:  辛卯初春,郑州古都,人杰地灵,诗歌研讨,宾朋满座,风流儒雅,可谓盛矣!均为治军先生志贺!  盛世昌诗,古今同揆;三元伊始,名家辈出;唐诗纪事,盛美并臻;入宋尤甚,千古流传。华夏昌盛,光昌伟丽,大振吟风。改革开放,峰回路转,万象更新。四海之友,无分耆少;挥毫击节,必写心声。  高君之作,才思敏捷,质高量丰;高山流水,奇观异景,纷至沓来。人
期刊
话题背景:  2010年硕士研究生考试已经结束,考生人数再创新高——140多万。对于每一个考生来说,考试结束就意味着另一种生活的开始。而注定的是,其中46.5万名幸运者将开始读研生活。他们跨进读研门槛时的心情都是愉快的,但进门之后的心情又将是复杂多样的。从他们师兄师姐们的现在,我们似乎可以看到他们的未来。总有一些读研者会遭遇研究生“围城现象”:闲的想忙起来,忙的想闲一点。  在当前的研究生培养中,
期刊
创业教育是1989年12月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由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提出的。早在20世纪80年代,英国就开始在大学中开设创业教育课程。一直以来,英国大学创业教育课程大多由商学院开设,且多数只为商务类专业的毕业班学生开设。这种创业教育模式无法满足其他专业学生学习创业技能的需求,为解决这一矛盾,近年来英国有很多大学开始尝试将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之中,并为所有专业的学生开设创业课程
期刊
发挥“思想库”作用,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    河南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战略构想,为河南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符合全国经济发展趋势和潮流,反映了全省人民的期盼和要求,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思考。  建设中原经济区,对于破解河南高等教育“四难”,推动河南高等教育大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是有利于优化我省高等教育办学资源,破解“钱从哪里来”的问题。建设中原经济
期刊
编者按:60多年前迁到台湾省的河南大学校友有300多人,这些河大校友将毕生精力贡献给了宝岛台湾,在推动台湾的经济、文化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12年,河南大学将迎来建校100周年。为了筹备百年校庆,河南大学日前派出工作组赴台湾收集历史资料。在台湾,河南大学的工作人员接触到许多阔别母校60多年的老校友,亲身感受到了他们对母校、对中原大地的深厚感情。    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结束,台湾回到
期刊
国务院2009年9月通过的《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进一步明确提出了要优先发展教育、繁荣文化体育事业等八项举措,实现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高、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提升、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新进展的目标。河南作为我国人口第一大省和中部重要省份,当前正在大力实施“科教兴豫”战略和“人才强省”战略,因此优先发展教育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中原崛起,人才为本;人才培养,教育为本。要全
期刊
现在,人们很容易从价值观意义上去观照大学生的行为,甚至一则关于大学生的小新闻都会引起社会对“这代人能不能担当重任”的热烈讨论。可见社会对大学生的期望不仅是“专业成才”,更是“精神成人”。  大学生“精神成人”的概念是著名学者夏中义教授在本世纪初提出的,其内涵是让大学生在本科期间粗具“独立精神、自由思想”之潜质,其实质是大学生通过自由抉择、日常践行和独立担当而最终内化为自己的血肉人格(德行)。概念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