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英“上/下”隐喻拓展区别看民族时间取向观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jes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空间隐喻是一种意象图示隐喻,本文通过比较中英"上/下"这两对空间概念在隐喻拓展域中的投射,发现其在时间域上的明显差别,即在汉语中,纵向模式蕴涵"时间较早为上,时间较晚为下",而在英语中,却出现了较晚的时间位于较早的时间之上和较晚的时间位于较早的时间之下的矛盾.通过分析发现这种中英差异根源于中英文化差异尤其是中英民族时间取向观的差异,中英分属过去时间取向和将来时间取向.
其他文献
以某大型飞机企业工时软件为基础提出分布式数据存储模式.工时软件采取分布式部署,对数据按机型划分并部署在相对独立的数据库中.采用机型影射表进行数据访问请求的判断和转
GPS RTK是以载波相位观测量为根据的实时差分GPS测量技术,并可以实时提供点位的三维定位而迅速的应用发展起来,由于其快速高精度定位的特点使其在地籍测量工作的优势显现出来,本文就是基于此优势而进行的一次有益应用。
随着当今世界“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和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形势的要求,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势必会走上一个新的台阶,而这个新阶段的标志便是将语言文化“交际”作为英语教学的最终目
鉴于阅读在外语教学中占很大比重,本文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指出了中国学生存在的问题,并给出解决的办法。 In view of the large proportion of reading in foreign language
针对高校扩招,学生数量迅速增加,师资严重不足,而英语教学又推崇小班教学的现实情况,作者提出各高校应发挥网络优势:学生和老师都不受时间及班级人数的限制,基本可以做到一对
本文通过在大学英语课堂进行的多次教学体验,探讨了多模态方法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的特点及其收益,并进一步介绍了多模态下新的教学模式所反映出的新趋势和新动向.
英语写作常常是中国学生的弱项.其中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就是学生的汉语思维与英语的思维习惯的矛盾问题,即汉语的负迁移现象.这种负迁移在一定程度上对提高英语写作水平起着
本文通过剖析和这两部跨世纪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中女主人公的相似的经历和不同的结局,分析两位女主人公的不同结局的原因.爱德娜并非"觉醒",而是一种懦弱无力的表现,是一种消极
开设高职物流专业英语旨在培养学生运用英语在实际工作中进行交流的能力,而当前的高职物流专业英语教学却达不到这一目标。文章分析了物流专业英语教学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改进
本文根据素质教育改革的要求,从“自主学习”的角度,结合大学英语教学的特点,分析了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提高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对策。 According to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