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整体视角下小学高段微写话教学的实践研究

来源 :校园英语·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phia1154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教师们开始思考和实践在阅读教学中发展学生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在阅读教学开展得如火如荼的同时,写话教学作为语言技能中最难的一项,也逐渐受到关注。如果教师在英语写话教学中,能够帮助学生通过写话训练,一方面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カ,另一方面培养大胆表达的自信心,不就体现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吗?疫情期间的一次口语平台单元写话训练引民笔者的思考。本文试图从教材编写、高段课文内容和体裁及高段学生的读写心理过程三个方面来说明英语读后写话教学可以通过多种策略来实现优化。本文以五、六年级读写教学为例,具体阐述了如何利用多种微写话策略来训练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写话能力的实践。
  【关键词】单元整体;小学英语高段;读后写作
  【作者简介】楼尹乃(1983.08-),女,汉族,浙江杭州人,杭州市萧山区高桥金帆实验学校,教师,本科,研究方向: 小学英语教育。
  引言
  2020年初的新冠疫情,让我们困在家通过网络教学。网课让我们重新思考学习效率问题,并探索新的学习方式。2020年8月研读了朱浦和祁承辉主编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实践与研究丛书》,总在思考:每单元结束,该如何巩固单元的重点词句?读后写话,对于小学高段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有效地巩固辅助训练方式。那么如何省时、高效地开展呢?笔者观察和实践PEP 6 Unit 2 “My Favourite Season”这一单元的教学内容,运用口语100软件中“拍拍说”的功能,捕获了很多惊喜。由此萌发“微”设计单元写话的念头,困惑集中在两大方面:1. 小学高段的读写课,文本篇幅长,语言点丰富。在读写课的基础上,如何带领学生走向更深层次又省时省力的写作微练习?2. 如何通过多种“微写话”方式,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捕捉不同类型信息,发展归纳概括、逻辑、批判及发散思维的能力,从课本走向生活,促进语言能力的发展?
  【问题探源】
  在平时教学或单元检测中,不少学生反映,在面对读后写作或写话时,因为不知道 “写什么”或“怎么写”而产生畏难和紧张的情绪。根据对一线老师日常读写课教学的观摩以及对学生在写作活动中的学情进行分析,结合与同行和学生的探讨,笔者发现目前单元读后写话教学存在以下问题:
  1.学生方面的问题。学生在表达自己的想法或观点时,常常感到词汇量不足,无法把握词汇的应用情景,尤其无法准确描述人物的心理、神情、肢体语言环境等细节,导致自己在作文中实际表达的意思与想要表达的意思之间存在很大偏差,甚至出现背道而驰的结果。学生由于没有牢固掌握和灵活运用语法、句型等语言知识,导致逻辑思维混乱,措辞句型单一,谋篇布局失调,写作或写话偏离文本主题。
  2.教师方面的问题。在小学高段的写话教学中,教师往往以小升初应试为目的,特别关注写作技巧的传授。在对学生作品进行讲评时,侧重文本中的词汇拼写、语法结构和写作套路的评价。在布置课后作业时,要求学生背诵或抄写范文。虽然这些做法有助于学生在短时间内提高话题写作的得分,但对读后写话的提高效果欠佳,因为学生已经习惯于死记硬背和仿写范文,他们的思维受到限制,创作意识受到束缚。长此以往,上述做法阻碍了学生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使他们逐渐对写话失去信心,产生畏惧心理。
  【初衷设想】
  一方面,教师希望每個单元能够有一次单元写话训练,通过写话的方式,让学生有一次综合运用语言的机会。另一方面,学生不会写也非常畏惧每个单元的读后写作;教师苦于不得法,写话教法单一;学生苦于硬着头皮写,却无话可写。于是,笔者萌发了每单元读后“微写话”的设想。何谓单元“微写话”?
  1. 微:以单元“微”主题为导向。英语“微写作”始终是为教学服务的,所以其主题应与教材内容、教学进度保持较强的一致性。教师确定“微写话”主题时,应基本围绕课本单元话题,适当拓展或延伸。
  2. 写:以生活体验为“写”作内容。“微写话”立足学生的日常生活、见闻、想象、理想等,用学生的眼睛看世界,用学生的语言描述世界。同时,也可借助家长、书本、报纸、电脑、手机、网络等资源,拓宽学生眼界,提高学生认识。
  3. 话:用已学词汇句型 “话”思维。要求学生在每次“写作”中尽量使用课堂学过的词汇和句型,但也鼓励学生少量(一般为1至2个)使用在校没学过但却能通过情境、语境理解的生词或难句。但在写作时,千万不能满足个别学生炫耀和炫技的需求,过多使用生词和陌生句型,因为那样不符合教学要求,不是合适的教学内容,起不到为教学服务的作用,也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不到教学的效果。
  【具体策略】
  一、“写”什么?——分析读写文本,确定主题、语言和体裁
  浙江省小学英语教研员郑文老师曾在“关于小学英语Read and write板块的教学建议”的讲座中强调:读写板块要着重培养学生读和写的能力。其中,读要以默读为主,写主要包括hand-writing和仿写。读和写的时间分配是灵活的,要根据不同的年级、不同的体裁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处理。
  笔者首先对PEP小学英语教材五、六年级四册书课本Read and write部分的读写文本进行了梳理,如表1。
  在单元读写教学中,阅读是起点,写作是延伸,读和写相辅相成,才能实现互动与协同。研读如PEP小学英语教材五、六年级课本各个单元的Read and write部分,每个单元都有一个与本单元语言知识点相关的主题,每篇读写课文均与该单元主题相关。笔者认为,教材编写者既然在每个单元都给出了语言规范,那么设置体裁丰富的读写文本就是想让教师引导学生学会如何读,如何读后再写,从而落实单元的核心知识点,习得和巩固单元目标语言,并在确定写之前做到以下几点:
  1. 厘清新旧知识。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尤其要重视新旧知识的联系,要“用70% 的旧知滚动30% 的新知”。拿到一个文本后,文本中出现的知识点需要教师分清楚哪些知识点是学生完全没有接触过的,教师还要搜罗下自己知识库中学生已经学过的和这些新知可以挂钩的旧知。   2. 寻找关联信息。在分清新旧知识后,就要找到它们之间的关联点。思考所涉及的话题、学生已有的知识以及基于现有的语言能力能获取哪些知识和技能、文本包含了怎样的情感和文化等。
  3. 确定语言体裁。通俗地讲,教师接触到每个单元的读写文本,特别是句型纷繁复杂的教学材料时不要急于着手设计,要精心分析,理清脉络,找准切入点,层层推进。教师把单元整体放心间,要引导学生探究读写文本的语言风格和体裁特点,找到单元每课时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并考虑学生当前的知识水平,用整合和拓展语言的方法,促进学生语言技能的提高和语言知识的积累。更要根据该单元的教学重难点、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目的地进行微写话训练。
  二、如何“写”?——聚焦单元视角,搭建“写”话支架
  单元整体视角下的小学高段微写话,如何写?要落实,落在何处?笔者认为可以链接微主题,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采用多种形式搭建“写”话支架,借用多种平台途径趣化写作。
  1.链接微主题,以阅读文本促写话。影响小学生写作的主要因素是词汇量不足,词汇量影响着他们的听、说、读、写能力。在开展“微写作”教學时,应该由词到词组,再到句子和篇章,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有了词句“输入”的前提,写作的“输出”就有了基础的保证。我们可以将阅读和写作有机结合起来,通过阅读促进写作,有助于学生在阅读中获取写作信息,最终完成以读促写的目的。
  以笔者开头提到的PEP 6 Unit 2 “My Favorite Season”这一单元的微写话为例。
  预设:在单元整体教学的视角下,笔者进行了单元整体规划和设计,将本单元的微写话放在第五课时,主题为“My favorite season”。微写话的教学内容在前四课时的基础上进行了整合设计,并给出了语段示范,引导学生从季节所在的月份、天气、活动、美食等方面进行思考,仿写“我最爱的季节”语段。核心词汇、句型的单元教学目标通过语篇的仿写得以落实。
  实践:在微写话教学过程中,笔者通过让学生参与欣赏歌曲和图文配对等活动,帮助学生与话题建立联系并激活学生已有的关于季节所在月份和天气等信息,以此落实核心词汇的教学目标;在扫读活动中,教师通过提出核心问题,引导学生获取关键信息“My favorite season is...”,并进行口头模仿和书面表达;在寻读活动中,教师借助信息卡,引导学生读取关于季节的活动和天气等信息,完成信息卡的填写;学生根据自选季节和对应信息卡,完成“我最爱的季节”的书面表达。最后,借助口语平台“拍拍说”进行写话,每个学生至少写五句话。
  反思:通过这样的写话教学课,核心词汇的教学目标得以达成。核心句型方面,学生熟练运用 “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其他文献
【摘要】支架式教学模式对于高中英语定语从句的学习有着重要意义,它不仅为高中英语教师提供了突破英语定语从句教学难点的途径,并且对于高中英语教师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提供了实践的机会。本篇文章将通过具体的教学实例来探索支架式教学在高中英语定语从句教学中的应用,以此来证明支架式教学模式对于突破此类教学重点起到重要作用。  【关键词】支架式教学;高中英语;定语从句  【作者简介】王旭凯,连云港高级中学。  支架
【摘要】如今,“学习型社会”和“终生教育”已为现代教育的主题。伴随市场经济的不断转型和职场的迅速变化,对现代教育的要求也愈发提升。对于有条件的学校来说,应开展继续教育英语课程以提高教育品质,使各种教育资源能够不受时间、空间等条件的制约,为英语教育领域从业者提供大量继续教育课程。  【关键词】远程教育平台;继续教育;英语教学;质量  【作者简介】吴烨,宿州职业技术学院。  【基金项目】2018年安徽
【摘要】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不同于传统的本科人才培养,其在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培养途径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是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学英语作为应用型本科大学的一门公共课,其重要作用不言而喻。近几年,我们很多一线教师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何上好一堂大学英语课,如何全面地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这就对大学英语课提出了更高要求。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实施办法  【作者简介】韩乐猛
【摘要】“互联网 ”时代的到来使大学英语教学生态系统的构成发生了变化,学生作为该教学系统中的重要因子,其生态位也随之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这些变化在疫情期间线上教学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基于教育生态学的相关理论,本文旨在研究“互联网 ”背景下影响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生态位的各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提升策略,以使学生的生态位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为打造符合“金课”标准的大学英语生态课堂作出些许贡献。  【关键词】
【摘要】词汇是组成英语句子的基本单位,是学习英语的必要环节。提高词汇教学效果对巩固英语基础、拓展学习思路有着重要的作用。此外,词汇量的多少也是造成學生英语两极分化的主要原因。词汇量丰富的学生语感较强烈,在阅读和写作中能得心应手。而词汇量欠缺的学生,很多单词都不认识,句子读不通,写作更是无从下手。随着初中英语词汇的增多,对词汇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而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巧妙地运用思维导图不仅可以激发
This essay is an attempt to examine both theories and practical teaching methods of SLA. First of all, it will mainly concentrate on the behaviorism methodology and two specific teaching methods: gram
细节,体现的是课堂的真实。我们关注细节,实际上就是关注课堂,关注学生。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往往在一些细小的地方得以体现,因此呵护孩子的生命首先就要从细节入手,用真诚的关爱去把握心灵与心灵的对话。  在教学《家人的爱》一课前,笔者布置孩子事先观察父母是如何关心、疼爱自己的。课堂伊始,孩子们便纷纷要求发言。聆听着大家的诉说,我们都惊讶地发现,在平时甚少留意的许多小事中,原来都蕴藏着父母深深的爱。正当笔者打
【摘要】为适应社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笔译课程项目化教学将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相结合,以培养具有高素质的职业技能人才为目标,重视学生实践运用能力的培养,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实现课程教学目标与笔译职业能力的对接。  【关键词】工作过程导向;笔译; 项目化教学模式  【作者简介】欧炼芬(1976-),女,汉族,广东四会人,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语言文学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
【摘要】在中小学英语教学中,阅读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内容。课外阅读作为阅读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尤其是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学习能力等方面,具有较为积极的作用。但是当下中小学英语课外阅读衔接还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针对中小学英语课外阅读衔接的策略进行深入分析,希望可以有效提升学生英语综合素养和能力,为学生英语后续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关键
【摘要】小学英语是学生接受教学的重要课程之一,随着现代经济的不斷发展和应征国际化要求,学习英语和学好英语变得更加重要。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也为教育事业提供了全新的助力,为了更好地落实小学英语教学目标的实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得到广泛应用,其优势是能够将教学转向实践教育,能够将教学活动的主体转移到学生身上,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要求,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改善学生学习英语的态度,让学生意识到英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