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相似三角形勿忘多解

来源 :初中生学习指导·中考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yiah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解决与相似三角形有关的问题时,有的题目没有给出明确的对应关系,求解时需要根据可能存在的情况分类讨论求解,下面举例说明.
  一、求线段长度中的多解
  例1 如图1,AB,CD都是BD的垂线,AB = 4,CD = 6,BD = 14,P是BD上一点,连接AP,CP,所得两个三角形相似,则BP的长是 .
  解析:题中只说“两个三角形相似”,并没有指明对应顶点,可能存在△ABP∽△PDC和△ABP∽△CDP两种情况,求解时应分两种情况讨论.
  设BP = x,则PD = 14 - x. (1)当△ABP∽△PDC时, [ABPD=BPCD],即 [414-x=x6],解得x1 = 2,x2 = 12. (2)当△ABP∽△CDP时, [ABCD=BPPD],即[46=x14-x],解得x = [285] .
  综上所述,当所得两个三角形相似时,BP的长为2或12或[285]. 故填2或12或[285].
  误区警示:易出现的错误是只考虑△ABP∽△CDP,而忽视△ABP∽△PDC,导致漏解.
  二、求角度中的多解
  例2 等腰三角形ABC被某一条直线分成两个等腰三角形,并且其中一个等腰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则等腰三角形ABC的顶角的度数是 .
  解析: 因为题中没有指明等腰三角形ABC的具体形状,故应该分三种情况进行分析.
  (1)如图2,△ABC中,AB = AC,AD = BD = CD,△ABD∽△CBA,求∠BAC的度数.
  ∵AB = AC,AD = BD = CD,∴∠B = ∠C = ∠DAC = ∠DAB,∴∠BAC = 2∠B.
  ∵∠BAC + ∠B + ∠C = 180°,∴4∠B = 180°,∴∠B = 45°,∴∠BAC = 90°.
  (2)如图3,△ABC中,AB = AC,BD = AD,AC = CD,△ABD∽△BCA,求∠BAC的度数.
  ∵AB = AC,BD = AD,AC = CD,
  ∴∠B = ∠C = ∠BAD,∠CDA = ∠CAD.
  ∵∠CDA = 2∠B,∴∠CAB = 3∠B.
  ∵∠BAC + ∠B + ∠C = 180°,∴5∠B = 180°,∴∠B = 36°,
  ∴∠BAC = 108°.
  (3)如图4,△ABC中,AB = AC,BD = AD = BC,△BCD∽△ABC,求∠BAC的度数.
  ∵AB = AC,BD = AD = BC,∴∠ABC = ∠C,∠A = ∠ABD,∠BDC = ∠C,
  ∴∠BDC = 2∠A,∴∠C = 2∠A = ∠ABC.
  ∵∠A + ∠ABC + ∠C = 180°,∴5∠A = 180°,∴∠A = 36°.
  综上所述,等腰三角形ABC的顶角的度数是108°或90°或36°.
  误区警示: 易出现的错误是考虑问题不全面,只考虑第一种情况,忽视了后面两种情况.
  三、求点的坐标中的多解
  例3(2021·贵州·黔东南)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OB的顶点分别为点A(2,1)、点B(2,0)、点O(0,0),若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相似比为2,将△AOB放大,则点A的对应点的坐标为 .
  解析: 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将△AOB放大,可能存在两种情况:
  (1)如图5,当放大后的△OEF与原△AOB在位似中心O的同一侧时,此时可求得点A的对应点E的坐标为(4,2);
  (2)如图5,当放大后的△OGH与原△AOB在位似中心O的两侧时,此时可求点A的对应点G的坐标为(-4,-2).
  综上可知,点A的对应点的坐标为(4,2)或(-4,-2).
  故填(4,2)或(-4,-2).
  误区警示: 易出现的错误是只考虑位似图形与原图形在原点的同一侧,而忽视了两图形分布在原点的异侧的情况,导致漏解.
  四、求图形面积比中的多解
  例4 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E是AD上一点,且点E将AD分为2∶3的两部分,连接BE,AC相交于F,则S△AEF∶S△CBF =
  解析:本題中的点E将AD分为2∶3的两部分,存在AE∶ED = 2∶3和AE∶ED = 3∶2两种情况.
  (1)当AE∶ED = 2∶3时,∵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BC,AE∶BC = 2∶5,
  ∴△AEF∽△CBF,∴S△AEF∶S△CBF = [252] = 4∶25;
  (2)当AE∶ED = 3∶2时,同理可得S△AEF∶S△CBF =  [352] = 9∶25.
  故填4∶25或9∶25.
  误区警示: 易出现的错误是只考虑到AE∶ED = 2∶3,而忽视AE∶ED = 3∶2.
其他文献
写好记叙文,设计故事情节必不可少。所谓“文似看山不喜平”,情节曲折生动,自然深受读者喜欢。曲折的情节能使内容更充实,主旨更鲜明。那么,如何设计故事情节呢?著名作家曹文轩给出了两个字:“折腾”。按照一定的章法,把生活中的平凡小事“折腾”起来,一个跌宕起伏的故事就形成了。  【课文学习】  同学们学过莫怀戚的经典美文《散步》,我们一起来看看作家是如何“折腾”故事情节的。文章写的是一家祖孙三代早春散步的
严文井是我国现当代著名作家,尤以儿童文学创作著称。他的童话作品充满浪漫色彩,拥有积极、乐观、向上的正能量。下面,一起阅读《小溪流的歌》,聆听小溪流的歌唱,感受作家带给我们的积极乐观、执着进取的精神。  【名篇在线】  小溪流的歌(节选)  严文井  小溪流有一个歌,是永远唱不完的。  一条快活的小溪流哼哼唱唱,不分日夜地向前奔流。山谷里总是不断响着他歌唱的回声。太阳出来了,太阳向着他微笑。月亮出来
辛弃疾是南宋著名爱国将领,豪放派词人。因与主和派政见不合,屡遭劾奏,数次起落,最终退隐山居。开禧三年(1207年),辛弃疾抱憾病逝,终年68岁。辛弃疾一生渴望建功立业,却命途多舛,壮志难酬。但他始终没有动摇恢复中原的信念,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寄寓在词作之中。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下面一起走进他的词作。  一、豪士的劲曲与欢唱——豪情词  
[实验要点]  (1)把玻璃砖放在印有量角器的白纸上,玻璃砖一定要轻拿轻放且紧贴白纸。(2)实验时,激光笔随用随开,激光笔发出的光不要对着人的眼睛。(3)整个实验过程中,需要多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重复实验,目的是为了使结论更具有普遍意义,避免结论的偶然性。(4)在两种介质的交界面上斜射入一束光,如果被射入的介质是透明的,交界面会发生反射和折射两种光现象;如果被射入的介质是不透明的(如钢板等),只发生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类心灵的花园中,最质朴、最美丽、最平凡的花朵是人的教养。”教养,是我们呈现给社会的一张名片。教养,往小了说能使个体散发魅力,往大了说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体现。  【重拾经典】  【重拾经典】  孔子在《论语》中告诫弟子做人要守礼:“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弟子规》用朗朗上口的句子阐述了对待父母、师长和朋友的态度。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中的“蒲柳之姿,望秋
11月1日(1923年) 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创办“上海书店”,出版发行中共中央的宣传刊物,如《向导》《新青年》《前锋》《中国青年》等。  11月2日(1948年) 东北解放军攻占沈阳,历时52天的辽沈战役结束,东北全境解放。  11月3日(1964年) 中国科学院宣布,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科技人员在陕西省蓝田县发现一个猿人头盖骨化石。这是中国发现的第二个猿人头盖骨。世界上第一个猿人头
一切美好,皆源于感恩的心。感恩是一种品质,也是一种智慧。一个心怀感恩的人,会懂得珍惜、尊重和付出。常怀感恩之心,感恩他人的帮助,感恩自然的馈赠。  素材快递  被养孤儿奉献青春回报养育之恩  电视剧《国家孩子》以“三千孤儿入内蒙”的真实历史为背景,讲述了4名“国家的孩子”从七八岁时来到内蒙古,被当地家庭收养,长大后在内蒙古扎根的故事。剧中的哥哥朝鲁,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从马倌变成商人;妹妹通嘎拉嘎
历年中考试题中光现象作图题是必考类型题之一,光学作图题主要考查同学们对光学部分的基本概念(如光线、实像、虚像)、基本规律(如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规律、折射规律)的掌握与理解。现将中考光现象的一些常见题型归纳总结如下。  一、光的反射  1. 根据入射光线作出反射光线  例1(2021·江苏·盐城)在图1中画出入射光线对应的反射光线。  解析:确定入射点,过入射点作与反射面垂直的虚线,标明垂足,即得
旋转和相似是初中数学图形变换的重要内容,两个知识点经常同时出现在综合题中,称为“旋转型相似”.这类问题中,图形在变,旋转角度在变,对应点的连线的长度也在变,具有一定的难度.解题思路为:寻找变换规律,以不变应万变.下面举例说明,希望能为同学们提供帮助.  例1(2020·广东·广州)如图1,正方形ABCD中,△ABC绕点A逆时针旋转到△AB'C',AB',AC'分别交对角线BD于点E,F,若AE=4
中国有句老话说,“创业难,守业更难”。在守“国家”这个大业上,中国历史上留下了众多佳话。下面,让我们一起读经典,知故事,得智慧,立品行。   古文赏读  【甲】商鞅变秦法,恐民不信,乃募民徙三丈之木而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金,乃下令。吴起治西河,欲谕其信于民,夜置表①于南门之外,令于邑中曰:“有人能偾②表者,仕之长大夫。”民相谓曰:“此必不信。”有一人曰:“试往偾表,不得赏而已,何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