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APP的整合应用促进课堂教学变革

来源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j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言:
  北京市的密云区是离北京市中心最远的区之一,但是在教学改革上,它一点也不落后,特别是在区里推行《义务教育三级课程整体建设一体化课程方案》并开展了“以信息技术为主的主题综合实践课程”改革后,该区很多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都大大提高了。这看似跟“教学APP的学科运用”这个栏目无关,其实对于教育APP的深度应用与推广,却是至关重要的。
  课程不改革,教育信息化的改革就一定不彻底,这是笔者一直以来的观点。
  王东芳老师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在课程改革的浪潮中曾迷茫过,曾不知所措过,但经过深刻的思考,特别是在区里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王老师找到了自己在未来教育中新的位置,就是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根据课改的需求,重新建构适合自己、适合学校,特别是适合学生的基于教学APP的信息化特色课程。
  为了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北京市密云区制订了《义务教育三级课程整体建设一体化课程方案》,并率先在北京市开展了“以信息技术为主的主题综合实践课程”改革。这一改革扩大了学校课程建设的自主权。
  密云区教委为本区多所学校配备了平板设备,其中,密云区第四小学(以下简称“密云四小”)最先在4个班配备学生平板设备共180台,教师用机50余台。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学校在3~6年级16个班全面开展平板教学,使平板互动教学普及化。在以学校平板教学为研究方向的引领下,学校以信息技术教师为主,在以信息技术为主的综合实践课程建设中,利用自身的信息技术优势,全方位选择各种适合课程的教学APP,开发了“玩转iPad”系列校本课程,其中包括“平板基础学习”“有趣的二维码”“走近无人机”“Scratch编程”和“爱的相册”五部分内容。这样逐步实现了在数字化时代下,数字化学习的变革。
  ● 改变教学内容
  信息技术的革新速度实在太快,相比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信息技术教材永远是落后的,这也是学生在课上兴趣难以有效调动的原因之一。课改后,学校有了自主的空间,教师也有了选择教学内容的权利,那为什么不把教材总是滞后这种问题改变一下呢?
  于是,教师在内容的选择上突出一个“新”字,选择生活中常用的APP并将其应用于教学中。有了这样全新的转变,学生对原来的信息技术课有了新的认识,在“有趣的二维码”“走近无人机”等课程中,学生们用上了流行的APP,玩起了炫酷的教学游戏,终于感觉信息技术课与时代同步了。
  ● 改变学习方式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所以数字化教学也要向数字化学习的方向逐渐转变。在专题“互联网环境下小学生自主学习策略的研究”的引领下,学校进行了课堂内外的学习翻转,提高了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翻转课堂模式下,教师提供教学视频和“导学案”,学生则在课前进行初步的尝试学习,这样教师就能在课上利用更多的时间进行一对一的个性化学习指导。同时,在课上、课下,学生也能接受他人的帮助,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自主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还可以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主动帮助他人学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们选择了学生在生活中常用的交互类APP,降低了技术门槛,能让师生更多地关注到学习本身。
  ● 改变交流方式
  传统的教学多采用课上面对面的交流方式,或课下单独交流的方式,但就目前大多数学校班级人数较多的现状来说,教师想要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确实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而在数字化背景下,我们有了更多的与学生沟通交流的方式。
  例如,微信是目前生活中常用的一种交流方式,小学生也差不多都会用,于是教师在每个班级建立了微信学习群,在进行翻转课堂教学时,学生如果遇到问题,可以在家里通过该群与教师、同学沟通,寻求更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师还可以将微视频上传到微信学习群,让学生在家里进行自主学习,然后师生在课上交流学习问题,分享学习资料及作品,以此来提升学生在数字化背景下交流和分享信息的能力和意识,同时这也能让教师及时地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
  另外,教师利用“网络调查问卷”的APP形式出示导学案,让学生边学习边完成。学生提交后,教师通过调查统计数据,不仅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知识掌握情况,还能在下节课时对学生进行有針对性的学习指导,真正实现以学定教。
  ● 改变教学手段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不允许带手机进课堂,教室也不允许安装QQ、微信等交流软件,但在数字时代,这些工具却成为提高课堂效率的优秀工具。课上,教师可以教给学生用QQ空间整理照片的方法,用QQ、微信传文件的方法,用云平台存储文件的方法等,有了这些存储和传输数据的办法,学生再也不用拿着U盘从家里把资料拷贝到学校,再从学校把作品拷贝回家了。
  在课上,教师的台式机始终打开着微信电脑版,其目的在于:一是能适时地与学生在学习群里沟通,二是能及时看到学生分享的学习方法、资料和作品。这一切的技术应用,已经彻底改变了人们心中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
  数字化背景下的课改,给学校和教师带来了更多自由的空间,作为信息技术教师,走在时代的前沿,享受这种变化,并使其服务于教育教学,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后记
  虽然密云四小离天安门的直线距离估计都要超过100公里,但笔者却感觉该校学生的学习方式已经处在了时代的前列。原来选择一个教学APP应用是多么的困难,而现在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师在总结自己的工作时,却常常忘记了“技术”的存在,这是什么原因呢?
  首先,他们的出发点是课程体系的建设和课程活动的设计,技术早就融入其中了。其次,经过这么多年学校的努力、社会的发展,以及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学校在变革中不再那么吃力,学生不需要培训,就已经学会了使用微信、QQ、问卷调查等软件。
  当然,本文是作为信息中心主任的王东芳老师从整体上对密云四小通过课程改革推动教学APP的应用来进行阐述的,本栏目后续还会有该校不同学科的教师介绍APP在教学中应用的心得体会,以及他们对未来的思考。
其他文献
在郭爽的新作《消失的巨人》中,童年的經历和记忆交织着对未知世界的懵懂——时间总是在我们的人生轨迹上留下确凿又难以觉察的印记。郭爽的小说以私人经验对接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有过的困顿和突围,本期特辑所邀的四位青年评论家则以个体的视角来探究这个说不尽的主题,并敏锐地捕捉到,类似的困顿和突围会在小说的写作过程之中延续。
前言:  信息技术学科难免要使用一些信息技术工具,现在市场上可以用的软、硬件千差万别,学科体系中对这些又没有明确的规定,教师如何选择、如何应用是非常大的问题。李建老师和尚凯老师的这篇文章,从三维目标出发,以玛扎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作为抓手来进行,纲举目张,形成非常清晰的脉络,笔者认为,对同行业者非常有启发。  问题的提出  信息技术教师在一线实际工作中,始终面临很多的困扰。其中比较突出的一点就是,作
信息技术的发展带动了社会的进步,学校教学正面临着变革的机遇和挑战。NOC活动网络教研团队赛项教学设计评比是各学校互相切磋的好平台。参与评比的学校都带来了各具特色的优质教学设计,颇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之意。在团队互评的环节中,选手们透过对手的作品来反思自己的作品,这是理念、方法和技术的碰撞与交互,虽然时间有限,但擦出的火花足以让每位参赛选手向前迈进一大步。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莲池学校(以下简称莲池学校
创客空间是创客教育重要的核心要素。如果用“厨房”来类比创客空间的功能,那么很多中小学都已经有了自己的“创客厨房”,解决了创意的“温饱”问题,下一步的发展便是如何吃得有营养、吃得有特色的问题,还有就是如何把“吃”这种喜闻乐见而又不可或缺的消费行为转化为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体制机制的营养的问题。为此,我们准备用一定的篇幅来讨论创客空间2.0的概念,其中包含核心技术和体制机制建设两个维度。在技术层面上,我们
2018,新课标、计算思维、创客、人工智能……犹如一股源泉汩汩将创新思维融入教学,融入校园,融入生活,也融入了我们每一期话题。  2018,不管是精彩还是平淡,是快乐还是悲伤,都将过去,新的征程就要开始!在此岁末年初之际,我们特别策划了这期“回顾”,旨在梳理过去一年的热门话题,使我们未来的前行更具有方向性,也更能贴近读者的需求,“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2019,我们将继续启动智慧,鼓足勇气,
2016年的一个采访中,“80后”小说家张悦然说:“‘80后’绝不是同一个面孔,不是大家表面上看到的那样,我们不是一个团队,我们有着各自不同的文学追求。”更早一些时候,2006年《誓鸟》的读者见面会上,张悦然就请求媒体与读者不要再把她当作是“80后”,“我希望这本书(《誓鸟》)成为对青春的一个告别”。而颜歌在2015年某次采访中重提“新概念”的时候则说过“真正到了现在,我的写作,继续的写作,和新概
信息时代的学校课堂以前所未有的节奏在变革,微课程也以一种创生力量促进语文课堂的裂变。为此,第十三届NOC活动网络教研团队赛项在内容上作了变动,要求对《圆明园的毁灭》一课进行微课程设计,并且制作出相应的微视频。苏州工业园区文萃小学和苏州工业园区跨塘实验小学的教师们设计的这两篇教学设计,都体现出微课程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路径,丰富了学生的语文学习内容,增强了学生的语文学习体验,展现了新技术发展下的语文教
4月14—15日,2017未来教育个性化教与学研讨会暨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在重庆圆满举行。会议介绍了由未来教育集团自主研发的创新成果——FEG未来教育个性化教与学系统V3.0(简称FEG教与学系统),并现场观摩了该系统的常态化教学应用。  会上,FEG教与学系统示范校做了大会经验交流。重庆市树人景瑞小学校长李华表示:“借助FEG教与学平台收集到的‘实时’数据分析,能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迅速做出评价与反馈,
我是小尘,我漂浮在空气中,在人群中穿梭。我很细小,没有人注意我。  我是小尘,我到处游荡,不敢随意停留,怕给人造成伤害。我漫无目的,甚至不知自己存在有何意义。  我是小尘,我遇到一位慈祥的老人。老人说我很优秀,只欠雕琢。  老人用柔情之水,滋润着我。老人让我明白,小尘也可有自己的价值。我沉浸在幸福之中,并与老人一起雕琢自我。  有一天,老人低头吻我,我爬上了他的唇迹,来到了他呼吸的地方。随着一个喷
摘要:本文是关于计算思维培养的一个教学研究案例,该教学案例凝聚了作者在教学中对学生计算思维培养的思考与实践体会,希望能对在进行计算思维培养的教学研究实践的广大高中信息技术一线教师有所启发与帮助。  关键词:计算思维;Python语言;任务驱动;自主探究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9)02-0054-03  ● 研究背景  1.计算思维与高中信息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