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力,培养小学生“整本阅读”兴趣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iz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版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了重视阅读能力与阅读兴趣的培养,建设“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构建一个从“教读课文”到“自读课文”再到“课外阅读”的阅读体系,并在这方面要求凸显特色,以更好地贯彻课程标准提出的“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的倡议,达到课内外阅读总量400万字的要求。著名作家曹文轩说:“一个孩子必须阅读规模较大的作品,隨着年龄的增长,越是如此。”因此,在小学教育阶段,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变得尤为重要。
  小学,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黄金时段。小学生年龄小,精力比较旺盛,好奇心重;学业负担轻;心智尚处于启蒙阶段,非常适合开展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逐渐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那么,如何激发小学生的整本阅读的兴趣呢?就此谈几点初浅的看法。
  一、家校合力奠实阅读基石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言行,家长的价值观,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老师要想在班级顺利实施阅读计划,取得家长的认可和支持是首要任务。
  有的家长不认可阅读的重要性,老师要多跟家长沟通,尽量做通这类家长的思想工作。可以利用班级微信群或者QQ群,将阅读的重要性、现代语文教学的变革、高考的新方向等一系列文章发群里供家长参考;也可以将自己以前所带班级做阅读活动的图片、美篇、简书、活动报道等资料发给家长看;跟家长多讲讲通过阅读,孩子学习、生活习惯发生改变,成绩得到提高的成功事例。多沟通,多交流,家长慢慢就会认可老师的做法。即使有个别家长不认可,也不要灰心,可以先放一放,等到这些家长看到别的孩子的长进,看到老师的付出,一定会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
  有的家长虽然知道阅读的重要性,也给孩子买了很多书,可是这些书学生不爱看,这是源于家长不知道,阅读也是要分级进行的。老师可以多搜集一些书单给家长参考,也可以直接给家长推荐书目,让家长按书目买书。
  有的家长虽然明白阅读的重要性,也给孩子买书了,但自己不读,只要求孩子读书。对于这类家长,老师要善于引导,通过一些亲子阅读活动,将家长纳入班级读书群体里面来。家长的参与,更能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阅读,不能仅仅依靠老师一个人的引导,需要家庭和学校合力,形成阅读的大环境。有了家长的支持,才能解决书的来源,才能保证阅读的时间和空间,才能让孩子的阅读行为实现可持续性、连贯性地发生。家长的支持和参与,能让老师的工作事半功倍。
  二、营造氛围激发阅读兴趣
  1.环境布置
  环境布置分为教室环境布置和家庭环境布置。
  教室里可以多张贴一些能激发孩子阅读兴趣的图片、文字、名人名言、名人读书的故事等,也可以留一面墙给孩子们,用来张贴孩子们读书的照片、故事、心得体会、读书进度、读书成果等内容。教室里要建立班级图书角,书柜如果能做成孩子们喜欢的颜色和款式更好。空间够的教室里,还可以在地上放上垫子或者小凳子,让孩子们自由地或坐或卧,安静阅读。让孩子们一走进教室,处处都感受到读书的气氛,随时都愿意拿起书本读。
  家庭环境的布置可以参考教室环境的布置。图片的张贴,文字的渲染,少而精。一个家庭,一定要有一个书柜,最好是成人的书柜和孩子的书柜分开。让孩子拥有自己独立的书柜,可以更好地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看着书柜里的书慢慢增多,孩子会很有成就感。为孩子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阅读空间,让孩子可以不受打扰地读书,可以在地上放上坐垫,让孩子席地而坐,靠着、趴着、翻滚着,以自己喜欢的姿势进行阅读。
  2.书的摆放
  书可以整齐地摆放在书架上;也可以正面朝上展示出来,让孩子能一眼看到;还可以穿上绳索,挂在墙上。对于低年级的孩子,书柜不要太高,书摆放在孩子伸手就能拿到的地方,让孩子能随时拿到书进行阅读。
  书架上的书会随着阅读量的增大而不断增加,孩子的阅读成果变得可视化。
  3.言传身教
  一个不读书的老师,是教不出爱读书的学生的;一个不读书的家庭,是培养不出爱读书的孩子的。所以,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一定需要成人言传身教,自己先爱上阅读。每天清晨,班级由老师带领孩子读绘本、读童谣、读诗词,语文课堂上跟学生聊一聊自己在看的书,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在家庭里,爸爸妈妈时常拿着书在看,孩子也会拿起书看。让孩子走到哪,都看到在阅读的大人,这种阅读的气氛,会熏陶、引导孩子,爱上阅读。
  班级每月坚持开展整本阅读行动,由老师设计整本阅读共读单,邀请家长参与,孩子每天根据导读单的内容安排,正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孩子按部就班地根据导读单的内容,采用“大花脸——做批注”、“绘思维图”、“拍微视频”、“朗读小段”等形式,进行整本阅读。通过互联网,在班级微信群或小打卡等班级圈子里,与老师、家长做比拼,与同伴分享读书的趣味,形成你追我赶的阅读氛围,激发孩子阅读的热情。
  三、家校合作促进阅读深入
  学生有了阅读的兴趣,有了可供阅读的书籍,老师还要多开展一些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引导学生将阅读进行得更深入、更广泛。
  1.亲子阅读活动
  让家长参与到阅读活动中来,陪孩子一起读书、聊书,既促进家庭和谐,亲子关系融洽,也能更好地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让孩子爱上阅读。家长的参与能够较快地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有的家长人在外地,可以用视频一起读的方式,参与孩子的阅读。有的家长比较忙,可以尽量抽出哪怕十几二十分钟,跟孩子一起看书、聊书,都好。在亲子阅读中, 父母与子女之间进行交流,引导孩子从不同角度来感知语言文字, 对孩子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 让孩子在不经意间受到启发。
  2.大声朗读活动
  大声朗读,可以锻炼孩子们听和说的能力。可以是孩子读给家长听,也可以是家长读给孩子听,也可以是孩子之间互相读给对方听。还可以分角色读,男女生读,分小组读等等多形式的读。大声朗读,可以让孩子得到语言的熏陶,潜移默化中变成自己的文字。   3.故事创编活动
  故事创编形式多样:可以将看过的故事演讲给别人听;也可以自己改编故事;给故事续写;创编故事等。在这个过程中,既锻炼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又培养了孩子整合资料提取信息的能力。
  小学生都喜欢表现自己。老师在课堂上、云端里为孩子们搭建一个展示自己成果的平台,让家长协助拍照或拍摄小视频,分享到班级微信群或提供给老师,让读书和写作有同伴相互欣赏,满满的成就感促使孩子们爱上阅读。
  4.好书分享活动
  每周一次好书分享,每次请两到三个孩子来推荐自己看过的,觉得可以推荐给别的同学看的书。既锻炼口头表达能力,又促进逻辑思维的发展。能让孩子自觉自愿拿起书看,因为是要推荐,所以须得多看一些书,多多品味,多多比较,才能得到很深刻的印象,形成独到的见解,并讲出来,这个过程,于学生自身的阅读,也是一个很好的促进。
  5.建立积分奖励制度
  对于还没有养成自主阅读习惯的孩子,适当的奖励还是很有必要的。阅读登记卡,记录孩子每天读书的时间、内容、感受;亲子阅读登记卡,用来记录家长每天陪孩子读书的时间,促进家校合力;优秀作品奖励登记卡,记录孩子的写作成果、绘画成果、发表文章的成果,可以划分不同的档次,给予不同的分数奖励;好书捐赠登记卡,记录学生捐赠给班级图书角的图书的书名。
  可以给学生一些物质或精神性奖励;学习用品;少写作业;书;零食等。可以是精神上的鼓励,貼小红旗;写“你真棒”等字样;阅读之星等荣誉称号;参与班级管理,如图书管理员等与书有关的岗位。
  这些积分奖励制度要在开学初就公布得分标准,奖励递进关系,奖品构成情况,形成文字,取得全班同学的认可。在执行中,严格按照此标准来,切不可随意更改。如需更改,一定要全班同学都了解、认可,且一个学期内更改次数不能过多。要公开、公平、公正。
  四、时间保证迎来阅读花开
  学生的阅读很多时候是在课余进行的。如果老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就留有阅读的时间,学生进行阅读活动就有了时间的保障。试想一个每天被作业压得喘不过气来的孩子,哪里还有精力去读书呢?
  语文老师可以将一周的某一课时固定为班级阅读课,每周坚持带孩子们读书。讲一讲阅读的方法;传授阅读的技巧;做一做读书交流会;演一演情景剧等等。对于学习成绩好的,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少做作业,甚至不做作业,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读书和写作。读书写作本身也是学习,也在进步。一个爱阅读的孩子,成绩一定差不了。
  固定的时间做固定的事,按照固定的节奏来。留给孩子充足的阅读时间,一定能把孩子们都带到书本中去,让孩子们在书中品味人生,认识世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五、持之以恒保持阅读常态
  老师要能允许孩子有个性化的阅读,让孩子在一定的范围内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读物,允许孩子在合理范围内安排自己的阅读活动。当学生的阅读兴趣被激发出来,初步有了阅读的习惯后,老师不能太快放手,还要经常督促。老师在课堂上的引导,各种读书活动的开展,能让孩子阅读的兴趣持之以恒保持,等到孩子真的养成了自主阅读的习惯,老师再慢慢减少干预活动。
  总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方法多种多样,不拘一格,贵在实践。不断学习,不断调整,不断反思,充分发挥教师的引领,家长的示范与指导作用,让学生真正能“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在读书中成长,在读书中明智,在读书中悟理。
其他文献
【摘要】英语课程确定了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四个方面。语言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文化对于语言学习意义非凡,阅读可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了解各国文化,对比各国文化异同,有助于发展核心素养,帮助学生树立对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关键词】核心素养;文化意识;小学英语;阅读教学  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正式
【摘要】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低年级阶段的学习重点,是为阅读和写作打下牢固根基的保障。识字的途径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作为语文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去学习、探索和总结识字方法,发现汉字的规律,在生活中学以致用,并且不断巩固复习,还要引导学生发现汉字中蕴含的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从而热爱语文、热爱生活,产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感。笔者结合平时识字教学上常用的一些方法和经验,谈谈如何进行识字教学和生字复习。 
【摘要】有很多学生不喜欢甚至惧怕写作文,这是语文老师普遍面临的一个难题。如何激发学生写作的热情,从被动转为主动呢?笔者通过结合新教材的特点对课题“生活微作文提高习作水平”的研究提出了具体的策略,利用微训练为学生搭建习作进步的阶梯,通过一系列符合学生特点的训练与言语习得方法的指导去为学生打开一扇“善思乐写”之门。  【关键词】微习教学;低中高年段;言语习得;策略探析  一、认清现状,勤找对策  习作
【摘要】图可以作为一种组织和表征知识的工具,通过它能够将知识形象化和具体化,其在生物教学中具有多方面应用,如,概念图、过程图等。本文结合自己的学习和教学经验,就对概念图、过程图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及作用谈一点看法。  【关键词】生物教学;概念图;过程图  生命系统是非常复杂的 ,生物内容概念繁多、过程复杂,微观至分子,宏观及生态。高中生物教材为了能直观形象地描述生命现象、生理过程,课本通过很多的图来
【摘要】主题班会指的是围绕一定的主题而开展的班会课,是班主任利用班集体进行教育的主要阵地,也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重要平台。一节成功的班会课必须具备三大要素:鲜明的教育性、独特的形式、显著的教育效果。而独特的形式是激发学生们主动参与班会活动的必备因素。这就要求我们要具有创新精神,敢于探索,勇于尝试,发掘一些别样的形式,使学生们爱上班会课,并从中获益。  【关键词】主题班会;形式;创新;独特;探索  
【摘要】立德树人是新时代教育发展的根本任务,家校共育是教育昌盛的重要途径。学校、家长以及社会各部门应同泽同袍,直面新时代家校共育的痛点问题,梳理新时代下家校共育的成功举措和实践经验,不断探索有效的家校共育路径,努力促成良性、健全的家校共育机制的建立,以此推动学校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推动新时代教育的繁荣昌盛。  【关键词】家校共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育人观  家校共育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从学校诞生之
【摘要】本文结合作者的教学案例,从教学语言这个角度,阐明了打造魅力课堂先从精练语言开始,提出了“语言简练、指令清晰”“语言准确,表述规范”“语言亲切,情感投入”“语言生动,灵感闪烁”四种化学语言观,同时也提出相应的四种化学课堂观,即简约课堂、严谨课堂、轻松课堂、魅力课堂,是对新的课程功能观、教学观、教师观、学生观、质量观的理解和发扬。  【关键词】魅力课堂;化学语言;规范;简练   课堂教学是沟通
【摘要】合理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积极进行自我探索,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独自学习;自主探究;数学课堂  新的课程需要新的课堂,新的课堂需要新的课程。为了大力推进新课程,高州市进行了课堂改革,并在全市实施“学导式学习化课堂”的课堂教学新模式。 学习型学习课堂的教学模式要求对学生在学习新知识前、后进行指导,因此,学生自学能力水平的高低是课堂教学成功
新时代对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和学生思政教育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时代的中职生有新特征,他们从结束九年义务教育到进入职业教育的新阶段,入学之时正是重要的教育契机。中职新生入学教育应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有针对性地开展符合他们实际需要和心理成长规律的教育活动,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上好“入学第一课”。  一、改变观念,立德树人不忘初心使命——从“以学校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  
数学教学过程中,课本是学生学习的主要读本,如何围绕这一读本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施学生由“学会了”到“会学了”的转变,是当前数学教师的主要教改方向。下面主要谈谈学生在学习数学课本过程中的首要环节——预习阶段如何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一、预习阶段的目标  课前预习是教学全过程的首要环节。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一切后教的知识都要根据先教的知识,即理解新知识需要旧知识作基础。”预习可以使自己发现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