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症”

来源 :未来英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mai123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全球化趋势发展势不可挡,跨文化交际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变得日益重要。然而,我国高校的英语教学过多宣扬西方国家文化,对于大学生本土化文化教育上很是缺失。长此以往,我国各大院校大学生族群里出现了“中国文化失语症”这样的怪像。本文对该现象进行实地调研,走访安徽省铜陵市3大高校进行问卷调查、访谈等,旨在找到解决该问题的途径,并就今后更好的提高大学英语文化输入提供建设性意见,避免“中国文化失语症”在高校大学生中蔓延。
  关键词:中国文化失语症;大学英语教学;本土化教学
  一、高校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症”现象
  中国知名学府南京大学的从丛教授在2000年首次提出“中国文化失语症”(Chinese Culture Aphasia)现象存在于我国外语教学中,他还指出这一怪像在我国各大高校大学生族群里蔓延,严重影响了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的顺利开展[1],这一论点迅速引起了我国学界研究学者的广泛关注。
  一直以来,我国高校的大学英语教育一直都强调目的语的基础训练,特别是听、说、读、写等基本功的锻炼。但是,国际化交流日益密切的今天仅仅依靠单一的语言技能不能满足现在的高层次语言人才培养需求,这就对高校的英语教学提出挑战,要求对目的语国家文化的层面上多下功夫。根据我国教育部颁布的相关文件表明,我国各大高校英语本科教育要注重陶冶学生文化理解能力,安排更多的西方国家人文课程培养更多的优质跨文化语言人才[2]。鉴于此,我国各大院校积极响应这一号召,在大学英语课程安排上不乏《英美国家概况》 、《英美文学鉴赏》 、《英美报刊选读》等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课程。高校大学英语教学课程过多侧重于目的语国家文化宣扬,那么对于母语文化的课程安排较少,有些高校甚至于完全不重视处于空白,导致大学生在跨文化交际场合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知识了解甚少,无形中变成了外语教育中的“文化逆差”现象[3]。
  笔者走访了位于安徽省铜陵市的3所高校,重点调查了铜陵学院的大学本科生,通过抽样调查面对面访谈交流,发现了十分典型的“中国文化失语症”(Chinese Culture Aphasia)现象。比如,在采访中很多英语专业的本科学生,在谈及中国传统节日时基本上给出的信息都是中文,当使用英语描述节日习俗时支支吾吾、断断续续,找不到合适的用词;非英语专业的本科生在大学英语课堂上,经常出现啼笑皆非的中式英语翻译,例如“中国神话传说”被翻译为“god story”、“皇帝”被翻译为“son of sky /the boss of China”、馒头翻译为“Chinese bread、mantou 、momo”等不正规的中式英语(Chinglish)错误的表达。随后我又随机走访了两所高职院校,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和安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发现更为严重的“中国文化失语症”现象。
  二、大学英语教育中“中国文化失语症”现象的应对策略
  1、完善大学英语教材内容,平衡东西方文化输入。根据教育部颁布的文件我国高校的大学英语教材不只是基本语言知识的讲授,更需要传播文化意识培养当代大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3]。然而,现在的英语教材过于强度宣扬目的语即西方国家的文化,在课堂上教师同样的将西方国家文化输入到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部分基本空白,本土化教育的缺失造成大学生语言负迁移现象的发生,不能更好的转换语言而是形成了“中国文化失语症”。
  因此,为了更好的“治愈”大学生的文化失语,完善我们的大学英语教材是当务之急,作为大学英语教师的一分子也应当身体力行提高中国传统文化修养,在英语课堂上平衡东西方文化输入不应顾此失彼有失偏驳。
  2、打造优良师资队伍,增强教师母语文化意识。经过两个月的追踪调查随机对高校英语教师进行访谈,我们对三所学校的英语教师师资配备进行分析,对采访的52名教师进行信息匹配。笔者发现高校英语教师大多有海外留学经历和出国访学研修教育培训经历,这对高校开展跨文化交际课程和多元化的英语课堂文化输入有很大的帮助。因此,为了克服目前高校英语教师专业知识上的不圆满,各大高校要积极推送优秀青年学者培训学习,鼓励在学院开设中国文化课程吸引学生在中国文化上的兴趣,引进全面发展的高水平语言人才互相学习教学方法,利用中国文化特色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同时可以加强实践课题的设立,寓教于乐灵活主动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从源头克服“中国文化失语症”现象。
  三、结语
  全球化的蓬勃发展打开了世界沟通的大门,跨文化交际不再是过去的“一边倒”中国灿烂的历史文化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际友人前来了解,笔者相信,通过有关教育部门各大高校对此问题的关注,响应的措施会相继实施。与此同时,中国文化因素越来越多的得到关注这一趋势推动我们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全力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力争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东西合并、学贯中西”。
  参考文献
  [1] 从丛.“中国文化失语”:我國英语教学的缺陷[N].光明日报,2000-10-19.
  [2] 吴淑琼.外语教学视角下的“中国文化失语症”现象[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7,(3).
  [3] 刘世文.对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的调查及其启示[J].基础教育外语教究,2003,(5):29-32.
  [4] 肖龙福,肖笛,李岚,等.我国高校英语教育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现状研究[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0,129(1):39-47.
  [5] 许力生.跨文化的交际能力问题探讨[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135(7):17-21.
其他文献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纂而成,语言简洁精练,含义深刻。《论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教育原则、处世方法等,那《
摘要:新课标指出: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要注重培养学生独立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把“灌输式教学”变成了“自主探索”,努力打造高效课堂。因此,提升课堂效率在数学教学中就尤为重要。本文主要从导入、内容设计、教学活动、练习几方面探讨如何打造高效课堂。  关键词:高效课堂;导入;案例;趣味  所谓的“高效课堂”就是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获取最大教学效益的教学活动,我们现在提倡的“高效课堂”研讨,其目的就是做到两个减轻
摘要:过去的传统教育模式更多的强调传承,主要体现在教师教孩子,把幼儿的成长看做特定的课程,没有注重幼儿的生活体验和自身感受以及幼儿在社会中的角色扮演。而体验式教学则不然,一改传统教学方案,以幼儿在某种特定的场景为主题,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参与兴趣,为以后的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团队合作奠定基础。  关键词:情景教学;解决问题;体验  一、体验式教育与传统的教育有以下区别  1、传统教育注重我说你听,体验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高中地理也在不断进行着创新教学方式的研究。作为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一项重要辅助工具,思维导图不仅能够以其丰富的图形与色彩直观地展现地理知识,还同时影响着学生们对地理知识的记忆与理解。通过对高中地理教学中思维导图的有效应用进行策略分析,使高中地理教学既能帮助学生们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同时也符合对高中学生们进行认知规律培养的要求。  关键词:高中地理;思维导图;教学策
摘要:教是为了不教,那么在教师的实际教学中,怎样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呢?  关键词:学习;老师  一、培养学生的兴趣,乐于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动力,良好的兴趣使人情绪饱满,进行主动性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要使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怎样培养呢?(1)发现生活中的美。世界是多姿多彩的,大自然中蕴含着丰富的美。每个学生性格特征是不一样,是个性的,他们对自然景物,人文景观、奇人异事,历史典故的感
期刊
在众多先秦诸子百家思想中,公孙龙子的学说无异于一支旁逸斜出的奇葩。在中国历史上的很长一段时间,他的学说都被冠上“诡辩”的恶名。直至近代“西学东渐”,国人发现西方哲学中
摘要:初中阶段体育教学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学科,基于此,作为学校领导者以及相关教育工作者,应该充分挖掘体育学科的作用和价值,借助体育课堂这个平台,提升学生的上肢力量、下肢力量以及人文修养,以此奠定初中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那么体育教学过程,如何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让他们愿意去学,提高自身锻炼意识。需要进一步阐述,也希望本文有效分析,能够提高认识,为中学体育教学水平提高尽有
摘要:文化建设是图书馆工作中的关键。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的文献资源中心,是高校进行校园文化建设中一支不可或缺的坚实力量。因此,高校图书馆有责任也有义务在网络环境中寻找行之有效的策略参与校园文化建设。本文对高校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設方面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校园文化建设;作用;策略  高校图书馆是校园文化开展的重要阵地,它自身的文化建设以及它的环境氛围,理所当然是高校一道绚丽的文化景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以及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兴起,网络已经深入大学校园,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表达自我和进行社交的重要方式.然而,由于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以及
摘要:“中国梦”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来的重要思想和执政理念。那么,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一支年轻的队伍,更应肩负起“中国梦”的本质以及使命,在大学生的职业生涯中,如何将职业生涯规划与践行“中国梦”有机的结合起来,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关键词:中国梦;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教育  本文从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现状、“中国梦”与大学生职业生涯的关系、如何用“中国梦”引领大学生职业观教育等方面进行引导和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