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待“耍赖的孩子”

来源 :山西教育·幼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kjh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天可谓是我跟浩然我们父子间的一次正面博弈!
  孩子妈妈做晚饭时,我给了浩然一张动画片新光碟,他很兴奋,自己放来看,第一遍放完,饭还没做好,我问了孩子妈妈什么时候吃饭,说还要一会儿,于是浩然又放一遍。这中间我跟他商量:如果饭做好视频快放完了,就看完再吃饭;如果看的不多就先暂停,吃完饭再接着看。
  浩然答应了,但又问我为什么,我回答:“边吃边看不是好习惯,影响消化……”他没吱声,估计又进入到视频情景里去了。我后来也反省了一下,在他看视频入迷时商量事情确实欠妥当。过了一会儿,孩子妈妈说吃饭了,这时视频还有大半没看,于是请浩然先暂停。浩然说让我关,我心里还在想,怎么这么爽快?于是我就去点了暂停。
  结果没想到他却不乐意了,这一下好了,小人儿开始发大脾气了,又拍电视柜又推电视机,要继续看,怎么说都不听。浩然虽然在哭闹,但我却不能由着他来。首先,商定好的事,怎么能随便就反悔。其次,用哭闹的方式争取更是不对的。我决定“治治”他……
  我让浩然先坐在小板凳上平静一下,他一听坐板凳,哭得更厉害了。但我坚持要他坐,坐小板凳是我们家商定的特定的反省方式。这期间,我没有大吼大叫,也没有训斥他,只是说让他先发泄一下,等发泄完我们再沟通。
  结果我一说话,浩然就拍打我,还不停地跟我说反话、气话,不停地用力想抹干眼泪。这打人还了得?但我仍平静地和他说:“你生气,想发泄情绪,可以撕紙,可以画画,画出现在的心情,但是不可以把自己的情绪发泄到别人身上……”他的情绪不但没有缓解,反而更加激动,后来他自己奔向阳台,抓着栏杆使劲摇晃。当时我吓了一跳,真怕他出现意外,或者有什么不理智的想法。心里虽然特别担心,但我仍保持镇定,静静地在他旁边保护着他,同时温和地对他说:“生气的时候可以哭,可以发泄,但是不能伤害别人更不能伤害自己。”我还问了他究竟想做什么,我心里想,如果他有跳下去之类的危险想法,我一定会抱他起来,让他看看阳台栏杆外面有多高,意识到这种行为的危险性,而且不能让他用这种过激的行为来发泄和获得自己想要的。好在他并没有这样的想法。
  之后我换了种方式,我进到房间,告诉浩然因为房间里开了空调,我们需要关闭阳台门。他不同意,于是我告诉他:“好吧,不关了,你继续哭,什么时候发泄完了,再进来我们谈一下。”他哭了一会儿,结果被蚊子咬,于是自己跑了进来,不过还在哭,感觉还是很气愤的样子。我又要求他坐小板凳,但这次坐上去不跑了,能感觉到他的情绪没有刚才激动了。
  我静静地在旁边陪着他,给他纸引导他撕纸发泄,他不要,将纸踢走。这没关系,重在他将情绪发泄出来,只要不伤害人就行。我又引导他画出来,他也不要。后来当他情绪再好一些时我们就离开了板凳来到沙发上,我故意拿笔在纸上一通乱画,他嘴里说着不要,却也发泄似地乱画着,纸都画烂了。好现象,他开始将不好的情绪用适宜的行为发泄出来了。画着画着,他开始看纸上的卡通图片,我问他图片里是谁,他开始回答我了,这说明他已经可以看到愤怒以外的东西了。
  最后浩然终于平静下来,自己主动要吃饭。这个时候我和他说爸爸抱抱,这一抱,他又委屈地哭了,我说:“你刚才是因为不能继续看动画片特别生气是吗?但是爸爸都是跟你商量好的呀。”我又重复一遍当时商量的情景。结论是:第一,他答应的事情却在最后没做到,所以爸爸坚持关电视是帮助他遵守约定,履行承诺。第二,在他生气的时候,打了爸爸是不对的,有情绪就需要发泄出来,可以哭,撕纸,画画或拍打公仔,但不可以伤害自己或别人。
  他安静地听完但看上去并不是很认同。我又抱紧他拍拍他并说:“你是爸爸的儿子,爸爸爱你!”安慰一番后请他坐在自己的餐椅上。他说想让我喂他吃饭,我觉得这个条件可以答应他。结果他刚坐到自己的餐椅上就主动说了一句:“爸爸我错了。”当时我心里一阵感动,眼泪都快掉下来了。
  孩子虽然小,但也是有情绪的,他也知道自己的行为不对,可是自己又不知道怎么控制、表达或发泄,爸爸接纳了这时候的他,给他机会引导他发泄,发泄完了一切就都归于平静了……我特别庆幸的是,今天在面对孩子的情绪失控时,我没有失控,做到了温柔地坚持和对待!
其他文献
近几年,幼儿遭受性侵犯的事件屡屡见诸报端,一次又一次地将幼儿性教育推到社会舆论的风口浪尖。然而在传统思想的影响下,家长和教师常常不知道该如何对幼儿进行性启蒙教育,面对幼儿关于“我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我是女孩而他是男孩?”等疑問也常手足无措。本期我们将围绕幼儿的性教育与性别教育展开讨论。  性别教育在儿童教育过程中从来就是一个羞于谈论的话题,分析原因大约有三个方面:  一是性质原因。性别教育在国
期刊
性别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孩子养成健全的人格,如果孩子的生理性别和心理性别不同,或者家长根据自己的喜好把男孩打扮成女孩或者把女孩打扮成男孩,都会给孩子心理造成困惑和伤害,严重的还会出现异装癖、易性癖。  3岁左右,孩子进入“性蕾期”,开始关注男女性别差异。比如,有个女孩子问妈妈:“为什么爸爸站着尿尿,我和你都是蹲着尿尿?”作为父母,我们应当关注孩子在这个阶段的心理发育,并在孩子有需求时主动给予孩子正确的
期刊
亲子互动主要是指父母和子女间的相互交往活动,是孩子基本的交往活动。良好的亲子互动包含三个方面的意义:第一,通过互动使孩子与父母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并使孩子对世界产生信任感。第二,在互动过程中培养孩子的兴趣,让孩子获得快乐的体验和健康的发展。第三,通过互动,使孩子的内在潜能润物无声地得到激发,推动孩子创造力、想象力的发展,为孩子今后在知识、能力、情感等多方面素养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亲子互动越来
期刊
“娃娃家”是幼儿非常喜欢的游戏形式,教师在组织游戏时,通过情节设置、材料投放、观察指导,能有效地渗透对幼儿的性别教育,以帮助幼儿树立正确性观念、培养完美人格和减少身心伤害,对幼儿获得性别角色的发展意识有着很重要的影响。  一、鼓励幼儿参与,发挥性别优势  幼儿在“娃娃家”游戏中,让不同性别的幼儿在共同游戏中互相了解,从而减少性别偏见,使两性的气质和性格取得互补,充实各自的心理内容,促进其性别角色社
期刊
“老师,然然在用男便池!”  因为年龄关系以及生理特点的因素,3岁的孩子上厕所的频率比较高。然然这个小女孩就是经常性如厕。这天上午,大家都在活动室里喝水,从厕所出来的浩浩跑到我身边说:“老师,我看到然然在用我们的便池。”我一惊,心想:不会吧?然然是女孩子,怎么会用男便池呢?我将信将疑地去一探究竟。果不其然,然然脱了裤子,正使劲地往男便池的凹陷处坐,双手还用力地抓住便池两侧的弧形边缘。我惊呆了,却又
期刊
近年来,我国幼儿的性侵害案件呈上升趋势。作为幼儿教师,思想上应该高度重视,并在一日生活中逐步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坚决预防幼儿受到性侵害。  什么是性侵害?就是使幼儿沦为“性”受害者的违法或犯罪行为。而幼儿性侵害不仅仅是侵犯者通过武力、欺骗、诱惑等方式跟幼儿发生性接触的行为,还有些情况虽没有产生身体接触,却也属于性侵犯的范畴,例如向幼儿裸露身体或强迫幼儿裸露身体、对幼儿进行裸体拍照等等。  如何
期刊
爱玩的孩子健康,会玩的孩子灵巧,常玩的孩子善于与人合作。其中“会玩”有丰富的内涵,重点在“会”上,会是能力,是善于。会玩的孩子,善于思考,思维活跃,有能力玩出新花样,敢于冒险玩别人不敢玩的。马云有个观点:情商是玩出来的,让孩子玩,不然30年后他们将找不到工作。从某种角度来看,我认为有一定道理。今年学前教育宣传月的主题是“游戏点亮快乐童年”,可见玩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要想让孩子会玩,家长就得
期刊
我小名叫毛毛,是一個5岁的男孩。一天,妈妈问我,你觉得男孩和女孩有什么区别呢?我告诉妈妈:女孩子应该是留着长长的头发,声音细细的,长大了可以穿高跟鞋。男孩子应该是留着短短的头发,声音有点粗,但是有力气。我喜欢画画,我把我眼中的男孩和女孩展现给大家看。
期刊
我叫郝子婕,今年6岁了。国庆节,我们一家人去了张壁古堡,有爸爸、妈妈、还有妹妹。妹妹最淘气了,走着走着就走不动了。我们还走了长长的地道,我和妹妹都很害怕。我们参观了这些地方。  1.我们去的地方叫张壁古堡。张壁古堡在我们介休龙凤镇张壁村。那个房子里是卖票的,买完票就可以参观了。  2.我也不知道這是什么树,上面挂着红绳子。大树用围栏围起来,我看到好多人都抱这棵树。妈妈说,抱一抱可以活到九十九岁。我
期刊
“我是從哪里来的?”很多时候,幼儿会问父母这样的问题,不少父母对于这个问题要么感觉尴尬,要么不知道如何回答。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孩子们开始对身边的事物产生兴趣,并开始探索自己的身体,这其实是很自然的事情。好奇是幼儿的天性,及时、适当地对他们进行性知识启蒙教育,会让他们自然而然地认识性、生育、人体、家庭等人生重要概念。在此推荐一些关于生命起源的绘本,家长可以给孩子看,以便让他们科学地认识到人类的诞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