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告知幼儿这些秘密

来源 :山西教育·幼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ubowei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幼儿的性侵害案件呈上升趋势。作为幼儿教师,思想上应该高度重视,并在一日生活中逐步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坚决预防幼儿受到性侵害。
  什么是性侵害?就是使幼儿沦为“性”受害者的违法或犯罪行为。而幼儿性侵害不仅仅是侵犯者通过武力、欺骗、诱惑等方式跟幼儿发生性接触的行为,还有些情况虽没有产生身体接触,却也属于性侵犯的范畴,例如向幼儿裸露身体或强迫幼儿裸露身体、对幼儿进行裸体拍照等等。
  如何预防幼儿性侵害,提高幼儿避免受到性侵害的意识呢?我们从以下四方面着手:
  一、引领幼儿认知自身生理
  幼儿性教育是个敏感而又不可回避的话题,它关乎幼儿的身心健康与发展,不可掉以轻心。那么如何开展活动,让幼儿认识到自己的身体,意识到自己的性别呢?幼儿园教师该如何将这些秘密告诉幼儿呢?
  首先,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谈话活动“如何分辨女生和男生”,让幼儿说说自己是什么性别,男女性别有什么不同。幼儿畅所欲言交流着:服饰不同,声音不同,发饰不同等等。随后教师应该引领幼儿观察、发现人的身体有些部位是可以暴露出来的,比如我们的眼睛、鼻子、嘴和手等等;但是有的部位是不能随便暴露的,不可以暴露出来的就是隐私部位。
  第二,开展“认识我们的隐私部位”活动。让幼儿观看视频“海滩乐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海滩上人们遮挡住的部位,告知幼儿那些被遮住的部位就是隐私部位,并引导幼儿观察海滩上男女遮挡的部位有什么不同?男女的隐私部位有哪些?
  第三,开展“找找男女的隐私部位”活动、“涂一涂”活动,将事先准备好的不同简笔画卡通人物图分发给幼儿,平铺在桌面上,以性别为准,让幼儿想想刚才的发现,哪些部位是身体的隐私部位,用显眼的红色涂抹标记;哪些不是隐私部位,用另外一种颜色涂抹标记。红色标记的是不能别人触碰的。教师讓幼儿做标记的过程就是帮助幼儿认识自己身体的隐私部位,建立保护自己身体隐私的概念。
  第四,开展绘本活动“不做沉默的小绵羊”,结合多媒体动画和幼儿进行模仿沟通,让幼儿进行角色扮演,加深幼儿保护身体隐私的印象。这个活动的目标是:让幼儿明白隐私部位对自己意味着什么,它的功能是什么,要怎样看重和保护自己的隐私部位才可以。让幼儿明白不论在家里还是在公共场所都要有保护自己身体隐私的意识。
  二、增强幼儿性侵意识,提高防范能力
  对于幼儿来说,大多数事情与道理都是懵懂未知的,在这种情况下单纯的讲道理是起不到有效作用的。所以我们引导幼儿在生活实际或模仿游戏中进行,将幼儿该懂得的一些秘密通过各种方式告诉他们,增强幼儿预防性侵的意识,提高幼儿的防范能力。
  (一)如何让幼儿分辨和防范性侵害
  1.知道上厕所注意事项
  从如厕这件小事着手,帮幼儿正确地认识“性”。告诉幼儿上厕所一定要在洗手间,因为这是一件私密的事情,不可以给别人看的。再比如大小便后要洗手、不可以把小棍之类的东西塞到小便的部位等等。为了让幼儿及早明白性别的不同,我们幼儿园在每个班级盥洗室按性别标志分开。在隔板上贴上幼儿自己制作且看得懂的图标,上厕所时,男女幼儿分批如厕,旨在让幼儿从小明白性别是有区别的,隐私部位是需要保护的。
  2.区分碰触的好坏
  生活中,人们会用身体接触来表达爱意,我们会和家人抱一抱、亲一亲面颊、靠一靠身体、牵一牵手等。这样的身体接触是温暖的、舒服的、安全的、公开的,能让我们感受到爱与被爱,是好的碰触。
  如果别人与我们身体接触的时候,别人身体的某个部位(手、隐私部位)在幼儿身体的隐私部位反复触摸或者摩擦,并告知不能和别人说,这就是不好的碰触。
  3.不单独在家或外出时不远离成人
  用故事《皇后的毒苹果》,告知幼儿坚决不要吃陌生人的糖果、饮料等食物,防止上当受骗。当幼儿单独在家时应提醒幼儿不能给外人随便开门,包括认识的邻居、家人的朋友等。不要一个人外出,与父母外出或在幼儿园户外活动时,不能脱离家人或老师的视线,要牵着亲人的手或紧紧跟着老师、小朋友们,不能掉队,万一掉队找不到亲人或班级,请去找警察叔叔、值班园长、校警叔叔或门卫爷爷。
  (二)遇到侵害时该怎么做
  成人需要告诉幼儿当他人的碰触令你不舒服或不安时,应要求对方立刻停止,不须听从大人的要求。让幼儿学会拒绝和跑开,练习说“别碰我!”“不可以”“住手!不要随便摸我!”并实际演练立刻跑开及大声呼救的动作。另外,我们还组织幼儿一起演练,教给幼儿万一无法跑开该如何拖延或寻找脱身的理由,如“那就是我的爸爸妈妈,家人要过来找我”或已和别人约定要去某处等等。
  一般情况加害者都会选择偏僻地作案,所以我们应告知幼儿,在有旁人的情况下遇到危险,大声呼救,引起旁人的警惕和关注,加害者可能不会强硬继续;幼儿遇到危险时向警察叔叔求救,假如附近没有警察,可以请旁人帮助报警,并请求旁人第一时间给父母等亲人打电话。
  (三)被侵害后该做什么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秘密有好有坏。我们应告诉幼儿:当有人对你做了你不喜欢甚至害怕的事情,一定要及时告诉你的父母或自己信赖的人。
  三、引导家长要创设良好的物质、心理环境,从小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1.创设宽松、平等的心理环境
  幼儿小时候对任何新鲜的事物都会感到好奇,包括自己的身体,比如“我是从哪里来的?”“看看我的身体”等等。关于性,家长可以告诉幼儿,他曾经是爸爸在妈妈肚子里种下的一棵小种子,后来在妈妈肚子里慢慢发芽长成了小人儿,最后就被妈妈生出来了。孩子在不同的阶段,多少会问到一些有关于“性”的问题,爸爸妈妈要循序渐进地巧妙回答孩子的疑问,让他从小就有性别意识,能够对不良行为有判断能力。成人在帮助幼儿认识自己的身体时,不要因为“性”话题羞于启齿就避开了幼儿对隐私部位的认识。这些身体部位,不仅要让幼儿有正确的认识,更应该让他知道这些部位是私密的,除非是爸爸妈妈为你洗澡的时候,或是医生为你检查的时候,否则别人不能看更不能碰。同时,也要告诉幼儿,别人的这些部位也是不能随便碰的。要鼓励幼儿愿意和父母分享秘密,时刻营造出宽松、平等的心理环境。
  2.创设安全、理智的物质环境
  安全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因此,家长千万不要把幼儿托付给不了解的异性,尤其不要让其单独与幼儿在一起。在幼儿上幼儿园的年龄,家长要和幼儿分床休息。每天睡前检查幼儿身体是否有异样,情绪是否稳定,并保证无论听到什么事,都要理智处理。
  四、发现幼儿有异常,要引起高度关注
  在一日生活中,教师或家长要时刻关注每个幼儿的体态情绪,如发现有以下异常举动要引起高度重视。
  生理:幼儿走路或坐下有困难或姿势怪异;幼儿提出身体不舒服,特别是隐私部位不舒服等。
  行为:睡眠困扰,怕入睡,做恶梦;身上出现来源不明的钱与玩具;常出现走神、恍惚的眼神等。
  情绪:害怕某些人、某些地方,没有安全感等。
  对于如何告诉幼儿这些秘密,我们还需和家长共同努力,继续对幼儿进行科学、正确、健康的预防性侵害的教育,真正提高幼儿避免性侵害的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快乐发展。
其他文献
2018年的初雪飘落时,孩子们兴奋极了,他们痛痛快快地玩了一场雪,叽叽喳喳地互相交流讨论,兴致满满。基于他们的兴趣,教师从生活经验入手,开展了一次创意美术活动,通过讨论、交流、操作,孩子们能根据需求自由地选择绘画材料,尝试运用洒、构、涂、点等方式创作多种形态的雪人,学会画大小不同的圆,从而体验到用多种材料作画的乐趣,激发了幼儿对创意美术的兴趣。  经验准备:进行过玩雪、堆雪人的活动。  材料准备:
期刊
架火节  架火节是山西太原特有的节日,其中属清徐县的最有特色。拥有一千多年历史的清徐传统架火生动诠释着清徐人的自信和魅力,如诗如画的焰火向人们展示了被誉为“文化名城、醋都葡乡”的清徐近年来的繁荣与发展,绚烂的烟火映照出清徐美好的明天。  架火迎鼓是一种民间社火活动,主要分布于清徐县东于、西高白、中高白、东高白、水屯营一带,传说是为了纪念三官大帝而设。古时,东于镇高白村一带店铺林立,人们为了来年的生
期刊
每年春节的餐桌上必有美食,对于常人来说真是美味可口。但孩子的脾胃还很娇嫩,饮食稍不小心就可能损害健康。所以,将“孩子春节饮食注意事项”送给亲爱的家长,希望家长朋友们能注意孩子的饮食,让孩子也过个健康年。  孩子春节饮食注意事项  1.饮料宜少喝  孩子很喜欢喝饮料,但营养专家指出,含气类的饮料中,如可乐、雪碧等含有二氧化碳气体的饮料,饮用过多会使孩子胃胀、胃痛,影响胃肠道的消化能力;果汁饮料虽有一
期刊
让别人和我玩吧  某天,妈妈和小宝闲聊。  妈妈:“你要和乖孩子玩,不要和坏孩子玩。”  小宝:“为什么不能和坏孩子玩啊?”  妈妈:“有时也会学坏的。”  小宝:“那让别人和我玩吧,我是乖孩子!”  灭火  某天,两个孩子把家里弄得一片狼藉。  妈妈:“你们看看,成什么样子啦?我要發火啦!”  小宝:“爸爸,哪里有灭火器?妈妈发火后会着火,很危险的!”  我赞成  某天,哥哥调皮得让人头疼。  
期刊
朋友在微信上分享了她女儿所写的一篇《关于阅读的一些思考》的阅读心得,我很喜欢其中的一些文字:“阅读的目的在于它给你的乐趣,阅读不仅让你看见脚下的一小片土地,还可以看见它的过去和未来,为你打开无数平行的世界……”朋友在转发女儿的这篇文章时说:“阅读的世界,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它是抵拒人生寂寞最有尊严的一种方式,孩子,你能够悠游于这个世界,让人欣之慰之。”  相信所有的父母,都愿意自己的孩子爱上阅读,
期刊
近几年,幼儿遭受性侵犯的事件屡屡见诸报端,一次又一次地将幼儿性教育推到社会舆论的风口浪尖。然而在传统思想的影响下,家长和教师常常不知道该如何对幼儿进行性启蒙教育,面对幼儿关于“我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我是女孩而他是男孩?”等疑問也常手足无措。本期我们将围绕幼儿的性教育与性别教育展开讨论。  性别教育在儿童教育过程中从来就是一个羞于谈论的话题,分析原因大约有三个方面:  一是性质原因。性别教育在国
期刊
性别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孩子养成健全的人格,如果孩子的生理性别和心理性别不同,或者家长根据自己的喜好把男孩打扮成女孩或者把女孩打扮成男孩,都会给孩子心理造成困惑和伤害,严重的还会出现异装癖、易性癖。  3岁左右,孩子进入“性蕾期”,开始关注男女性别差异。比如,有个女孩子问妈妈:“为什么爸爸站着尿尿,我和你都是蹲着尿尿?”作为父母,我们应当关注孩子在这个阶段的心理发育,并在孩子有需求时主动给予孩子正确的
期刊
亲子互动主要是指父母和子女间的相互交往活动,是孩子基本的交往活动。良好的亲子互动包含三个方面的意义:第一,通过互动使孩子与父母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并使孩子对世界产生信任感。第二,在互动过程中培养孩子的兴趣,让孩子获得快乐的体验和健康的发展。第三,通过互动,使孩子的内在潜能润物无声地得到激发,推动孩子创造力、想象力的发展,为孩子今后在知识、能力、情感等多方面素养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亲子互动越来
期刊
“娃娃家”是幼儿非常喜欢的游戏形式,教师在组织游戏时,通过情节设置、材料投放、观察指导,能有效地渗透对幼儿的性别教育,以帮助幼儿树立正确性观念、培养完美人格和减少身心伤害,对幼儿获得性别角色的发展意识有着很重要的影响。  一、鼓励幼儿参与,发挥性别优势  幼儿在“娃娃家”游戏中,让不同性别的幼儿在共同游戏中互相了解,从而减少性别偏见,使两性的气质和性格取得互补,充实各自的心理内容,促进其性别角色社
期刊
“老师,然然在用男便池!”  因为年龄关系以及生理特点的因素,3岁的孩子上厕所的频率比较高。然然这个小女孩就是经常性如厕。这天上午,大家都在活动室里喝水,从厕所出来的浩浩跑到我身边说:“老师,我看到然然在用我们的便池。”我一惊,心想:不会吧?然然是女孩子,怎么会用男便池呢?我将信将疑地去一探究竟。果不其然,然然脱了裤子,正使劲地往男便池的凹陷处坐,双手还用力地抓住便池两侧的弧形边缘。我惊呆了,却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