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实施气候变化教育的教材基础与教学策略

来源 :地理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ly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气候变化是当前人类社会面临并亟待解决的全球性问题之一.作为教育的基础工具,教材对于气候科学知识内容的呈现形式、用词选择以及完整程度都会对学生的认知形成以及气候行动指导产生很大的影响.本文结合国际气候变化教育的教材分析研究,从评价气候变化科学知识覆盖程度、结构组成角度出发,对四版高中地理新教材的内容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研究发现,所有教材对气候变化科学的知识点都有所涉及,但是仍然存在部分知识点覆盖不完整的问题.此外,各版教材的气候变化知识点整体表述篇幅少,且知识点具体构成情况存在差异.在此基础上,为高中地理新教材的使用提出建议,为广大中学地理教师推进我国气候变化教育工作提供教学参考.
其他文献
企业空间扩张对企业效率与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基于2009—2018年北京市制造业上市企业及其子公司微观数据,通过子公司空间分布变化分析了企业空间扩张模式,并分析了扩张带来的企业总部与子公司之间距离的变化,进一步采用动态面板计量方法,实证检验了总部与子公司之间地理距离与经济距离的变化对不同扩张模式的制造业企业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在样本期内,北京市制造业上市企业扩张规模较大,空间扩张
在地理学历史发展过程中,康德首度将地理学作为一门学科纳入大学课程.梅伊称赞康德为“西方思想中关注地理学的专业哲学家的杰出典范”.随着康德自然地理学讲座手稿整理出版,读康德《自然地理学》可使我们获益良多.
期刊
在学科课堂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是当下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也是教育研究者研究的热点.爱国主义教育在学科课堂中的渗透需要对课堂的教学目标进行重新梳理,也需要对教学的内容和顺序进行调整,那么进行教材分析就显地非常有必要,也是教师开展教学的前提.本文运用目标矩阵法对教材“疆域”进行教材分析,梳理教材内容的层次,形成教师教学的序列,从而优化课堂教学,实现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目标.
地理教科书中图像的说明文字对于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比、统计、分析中国、日本、美国高中地理教科书中图像的说明文字,为我国地理教科书图像说明文字的设置提供了一些具体的参考建议.
全球价值链是世界经济格局的重要特征,影响和决定着国际贸易地理格局.全球整体性和区域差异性是全球价值链与国际贸易地理的共同特征.笔者从全球价值链与国际贸易的关系出发,认为全球价值链是理解国际贸易地理格局的宏观背景,全球价值链理论和实践对国际贸易全新理论的构建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全球价值链背景的“国际贸易地理”教学思路进行了初步探讨,包括拓展课程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结合等方面.
《谁在世界中心》是中信出版社集团于2017年推出的“地图会说话系列”图书.本书地图语言丰富.作者温骏轩赋予地图活性,以地缘政治为切入点,分析解读国际局势,探讨中国发展崛起的地缘路线.翻阅本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对地缘政治的简短介绍,接着是三张各具特色、体现不同认知水平的世界地图,令人眼前一亮.全书正文共分为五章,即谁是世界中心、东亚与西太平洋地区、东南亚与南海部分、南亚与印度洋部分、俄罗斯与北冰洋部分.
期刊
以地理学思想作为内核开展乡村振兴主题教学探索,彰显了地理学思想在国家重大战略教育中的独特价值.教师可借助乡村振兴案例开展教学,以区域性思想作为认知起点,以人地协调思想、因地制宜思想和可持续发展思想作为落脚点,整合教学资源并完善问题链,建构完整的、系统的、以地理学思想为底色的教学实践思路.
了解高一新生地理空间思维的现状,可以为课堂教学提供参考,有助于提升地理空间思维培育的针对性.本文在界定地理空间思维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参考国内外空间思维测评试题,开发研制地理空间思维测试工具.应用统计手段,对测试样本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以下基本结论:1.高中生地理空间思维水平有待提升;2.学生的空间类比和空间关联思维能力普遍薄弱;3.学生的空间转换和空间建构思维表现差异大;4.不同性别学生在测试中的表现差异显著.从学生学习生活环境、课程教学组织和性别差异三个方面对测试结果进行诊断分析,对后续教学提出了五点建议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要求“诵读古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渔家傲》是北宋词人范仲淹“吹响边塞号角的飓风力作”,文质兼美,情韵丰富,感人肺腑,引发共鸣,耐人寻味。它就像发了酵的陈年老坛,时间愈久愈发的醇香浓烈,让你穿越到荒寒孤寂的西北边塞,去细细品尝那苦闷难耐的军旅生活。黄厚江老师把古诗词教学概括为三个层面:一是由诗到画,二是由内到
期刊
地理野外研学促使学生走进野外地理环境,在真实情境中拓展视野,感受社会经济发展变化,发现地理事象,提出并尝试解决问题,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不可或缺的培养方式.本文基于多年野外地理研学实践的经验总结,构建了“四美四核多维”的地理野外研学课程,探索开展地理野外研学的实施路径和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