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能给语文课堂带来什么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suobog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已逐渐步入“‘后图视文化阅读的时代’——从时间转向空间,从深度转向平面,从整体转向碎片”。多媒体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它所带来的方便与快捷已被人们认同,在实际操作和使用中体现出传统媒体无法可比的优势,简单而直观,让人一目了然,而不少人也越来越偏爱这种图视的快餐阅读。近年来我们教育界也把多媒体请进来作为座上客,广泛地应用到门常的课堂教学中去,与此同时,制作、研发、使用多媒体课件成为一种趋势。如果在百度或google甚至任何一个搜索引擎和网站中找寻课件,你会获得成百上千的不同种类和内容的课件,真可谓五花八门、应有尽有。但这其中良莠不齐,有些甚至可以说相当劣质。多媒体教学课件充斥着我们的教学网站,大有泛滥之势。我们语文课堂上使用课件的现象越来越普遍,而随之出现的问题应引起我们的警惕和思考。
  
  一、语文教学中多媒体的误用
  
  目前的许多语文课特别是公开课中多媒体的运用确实存在着不少问题,这些现象值得探讨和商榷。
  
  1 分散学习注意力。比如,有位老师上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中《荒岛余生》一文,上课伊始就用多媒体课件播放电影《鲁滨逊漂流记》中鲁滨逊沉船遇险漂流到荒岛上的一段惊险片段。该老师的初衷是想让学生通过影片直观了解文章的背景,加深对文本中人物和情节的理解,还能用生动的画面紧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认为该教师试图利用影像资料的形象性和感性特征更好地为文本服务这一出发点是好的,但没有用到实处,反而有些喧宾夺主、先入为主之象,甚至可能导致学生无法静心走进文本品读、揣摩、感悟,干扰他们的想象思维,而且会影响甚至歪曲其对人物形象的更深刻的理解。因为电影是一种视觉艺术,它虽能很快地调动学生的兴趣并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却会使学生因盯着那些眼花缭乱或毫无意义的图像和动画而忽略课文的内涵,只流于肤浅的表层。因为先入为主的印象很深刻,致使在阅读文本时会时时想起先前所看过的情景,很容易作两相比较,对文本产生模棱两可的理解。
  
  2 限制学生想象力。使用多媒体播放音乐也是一种习以为常的事,尤其在意境优美的散文和诗意浓郁的诗歌的赏析课上更是少不了。诚然,选择一首与课文的意境和情感契合的乐曲,能迅速带领读者进入情境,而音乐本身传达出来的情感魅力逐渐感染人心,渗透到心灵的每一个角落,使人不知不觉中产生了感动。曾经有一位老师上《斑羚飞渡》一课,给学生放了大陆女歌手韩红的《天亮了》这首歌,歌手演绎的凄婉悲恸的旋律着实让人心灵为之震撼,有些学生为之动容而眼圈发红,因为这首歌是由一个真实的故事创作而来的,讲述的是一对年轻的父母在缆车从悬崖上下坠时死命将孩子托上岸而自己身亡的一曲生命悲歌。这一动容的情景是这位老师希望看到的,有了情绪的铺垫就能为接下来的课文讲解带来方便,使学生能很快进入文本。但我感到疑惑的是究竟是音乐感染了读者还是文本感动了学生?我总觉得是这位老师把音乐作为一种预设的环节,让音乐充当导游带领读者走进文本,而恰恰是这音乐僭越了文学,学生的感动不是受之于文学语言的魅力而是音乐本身的艺术感染力。从某种程度和意义上说,这不是在拉近读者与文本的距离,反而是愈益远离。学生只是沉浸在弥漫于教室的音乐氛围中,却无形中忽略或转移了对文本内涵的关注和探究。
  
  3 束缚思维创造力。在多媒体教学中还有一类现象有点可笑,那些上课的老师在上课之前先打开了多媒体课件,但整堂课下来也不见其用到那里面的资料,只当作装饰的背景。也许那是他花了不少时间和功夫查来的资料,也许是为了应付这堂公开课而摆的噱头,纯粹作秀而已。有些教师费尽心机地将语言文字转化成音像画面幻灯等多媒体课件着实不是明智之举,这会“将学生面对文字时的想像与创造空间给武断地侵占了,填平了能指与所指之间的距离,由此可能带来学生言语感受能力的退化”,其结果只能是适得其反。
  曾有位同事在课后聊天时说起她用多媒体上了一堂七年级上册的《古代诗歌四首》的课,整堂课下来只上完了第一首古诗《观沧海》,问其原因是课堂上放了两首从网上下载的歌曲林俊杰的《曹操》和《三国演义》的片头曲以及一首配乐朗诵诗,占了不少的时间。学生刚听时很新鲜,七嘴八舌地谈论歌曲,等一曲终了他们听不出所以然来,当然也道不出个中滋味,难解其意。可以说这个课堂环节是无效的。这位老师的出发点是想通过这一环节激起学生的兴趣从而活跃课堂的氛围,也能拓展学生的视野积累一点课外知识,但事与愿违,不仅没有达到预期目的,反而连课内的教学目标都难以落实。其问题出在这位老师对诗歌教学没有准确地定位和设计,盲目地在使用课件,得不偿失。
  正如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中所说的不能照搬照抄别人的东西,而应放出眼髓有选择的借鉴,有思考的“拿来”。只可惜在日常语文教学中,很少有老师能亲自动手设计制作课件,把自己的课堂教学思维和理念真正融入课件中,大部分是从网上下载一些现成的可利用的资源为己所用,一来方便省时,二来不费神费力。但全盘接收的背后是不切实际的教学行为和不负责任的教学态度,没有一堂课的内容是一个课件能够全部涵盖的,也不可能适合每一班学生。我们应该尽可能地动手制作适合自己教学理念和学生实际的课件,就算借用别人的也应有针对地删改内容。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课件是死的而人是活的,不要因为课件的教学内容预设而束缚和框定了人的思维,扼杀了学生的创造精神。我们应不拘泥于课件内容,在充分利用它的基础上开拓思维,点燃智慧的火把,让语文课堂真正生动丰满起来。
  
  二、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的建议
  
  我们语文老师要切忌“多种媒体的拼凑,以致造成相互干扰”,“我们的语文教学无论是否用多媒体上都不能离开文本教学,不要为了赶时髦而把语文课搞得花里胡哨,失去了语文课的原汁原味。语文课是用来品味语言文学的,它与音乐的听觉艺术和电影的视觉艺术有根本的区别。语文课是情感艺术的教育,在培养情感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生动的载体,他们的想像丰富多彩,五花八门,而这有助于他们对课文有多样性的理解,培养其独特的审美能力和个性情感。过多过频的使用多媒体课件则有碍于想像力的发展,造成对文本内涵的单一化解读,长此以往会损害学生活跃的思维和创造力。多媒体什么时候该用,该如何用,什么样的文章用多媒体教学适合等等,都是我们要探讨的话题。但每上课必用多媒体的现状要稍微改一改,不要流于形式,要知道泛用就相当于无用。让多种媒体在教学中有机结合,恰到好处地发挥其应有的功用,那是我们语文课堂追求的目标。在给学生直观地展示画面和图像时别忘记它们仅仅是辅助手段,课堂成功的关键还在于学生通过这些画面和图像能挖掘到多少文本的内涵和精神。如果配音乐,那就看音乐能否促使学生凝神细思,进而想象回味,最终将思绪牵引回文本。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用现代教学思想武装语文课堂,不仅仅是运用多媒体这种手段才能展示出来,我们不能“完全放弃那些粗糙的、传统的教学方法,而代之以现代的直观教具”。而恰恰有些课只用粉笔与摘记本这种传统的教学手段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这样的课上再使用多媒体显然是画蛇添足了。
  希望教学一线的老师们能改弊为利,充分有效地利用多媒体带来的方便快捷的优势。结合语文的学科特点和课程规律设计出能积极调动学生兴趣,创造高效融洽和谐的语文课堂,真正让师生享受有语文气息和乐趣的课堂中的每一分每一秒。
  
  胡思波,中学语文教师,现居浙江慈溪。
其他文献
语文新课程不但选了很多新课文,而且还提出了不少崭新的概念,如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现代信息技术等等,变化是很大的。但有一点始终没有变。就是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教师在语文新课程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是不可少的。在向学生进行思想教
一、课堂教学必须定位于学生    新课程的理念在于树立“用教材教”的观念,把教材当作一种凭借,着眼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而不仅仅是学会哪些文本知识。因此,课堂教学必须定位于学生。课堂教学定位于学生,不是抛弃文本。通过文本的学习,学生的感情与文本融为一体,心潮随人物的命运而起伏,感情与人物的悲喜而共鸣。但这不是一堂课的终极目标,学习是为了应用,语文教师应抓住这一时机,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
“平平淡淡叙事,无真情实感,就算是熟悉的材料,也找不到动情点,祥略不分,写不出真正感人的作文来,于是总爱感叹:写作文真难!”这是许多学生共同的烦恼。学生对作文的畏惧心理其实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那么,怎样才能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畏难情绪呢?我认为学生的写作兴趣不是生来就有的,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培养。要让学生些出一篇声情并茂的优秀作文来,方法指导固然重要,仉平时的积累更为迫切。因此,我认为作
教师在为学生批作文时,常常在习作正文的旁边写上批语和在行文的后边写上总评,我们把写在旁边的叫“旁批”或“眉批”,写在行文后边的叫“总评”或“简评”。如果从美学的角度来看,作文评语就是老师对学生习作所作的审美判断和审美评价,评阅教师的美学观点和审美趣味多体现在这些评价的文字中。  作文评语中常常见到的美学术语有:    一、情和景    “情和景”这一术语,主要是用来说明作者是怎样处理客观的“景”和
龚华明,男,中学高级教师。1992年起任省级重点中学副校长、校长,现任四川师范大学实验外国语学校中学部执行校长。曾获成都市首批模范校长、省优秀校长、省先进德育工作者、全国煤炭基础教育百名优秀校长等称号。为中陶会中学教育专委会理事。有四项教学科研成果分获省市级一、二、三等奖。在国家、省、市级报刊发表论文10余篇。    四川师范大学实验外国语学校,地属成都,襟连金沙,是由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市青羊区教
长期以来中学语文教学的情况很不理想,总是高耗低效。最近在报上见到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例子:在某所高校,一屋子大学生居然不会写“钥匙”二字。要改变上述状况,提高效率,我认为其源动力是激发学生学语文的兴趣,其核心应是将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消极学习转变为积极学习。    一.平时关爱学生是学生学语文的情感基础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如果老师能在学生的学
晓苏的《陪读》(发表于《花城》2010年第3期)是一篇颇具解构意味的小说。小说以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富有节奏感地讲述了一个“行动与目的悖反”的故事:在县城读书的女儿弯弯恋爱了,丈夫李怀坤担心影响到她的学习,因此要“我”去县城陪读。一般的作者若处理“陪读”这个题材,往往会较多关注陪读过程的辛苦,进而表达父母对子女的关爱这个主题。然而,作家晓苏解构了这种常规的叙述模式,他将故事时间控制在“我”去县城的
如今,江苏省教育厅正在全省范围内推行教育新政——素质教育!实实在在的素质教育!可以这样说江苏教育新政吹响了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号角,表达了江苏教育行政部门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决心。  一线教师的我们欣喜,一线教师的我们也深感担忧,因为——江苏实行教育新政这就是挑战!一线的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用按部就班的模式上课了,我们必须要上高效高质的课。  我们或许都有过这样的教学体验:教案初成,
人们在日常写作过程中,都会自觉不自觉地运用各种修辞方法来提高文章的表达效果。比喻是其中最为常用的一种方法,历来被喻为“修辞之母”“语言艺术中的艺术”,正如作家秦牧所说:“美妙的比喻简直像一朵朵色彩瑰丽的花,照耀着文学。”那么,如何巧妙地运用比喻,才能使我们的文章出神入化,熠熠生辉,激荡起人们情感的波澜呢?  这首先就要考虑到喻体的选择。有人说:第一个用花比喻女人的是天才,第二个用花比喻女人的是庸才
如何看待命运,恐怕是人生面对的最基本问题。《一坛猪油》从标题上看很物质很具体很实在,其实写的却是这么个又玄又虚的问题。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罗伦兹曾提出所谓“蝴蝶效应”——“一只蝴蝶在巴西轻拍翅膀,可以导致一个月后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小说中的一坛猪油与那只蝴蝶相比,并不逊色,它最终改变了两个家庭的生活、牵涉了6个人的命运,其所带来的一系列后果或许也可以称为“猪油效应”。先看标题,自然会知道猪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