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拉美裔文学研究的开山之作

来源 :语文建设·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deartig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代美国拉美裔文学研究》由李保杰著,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此书包含了拉美裔文学中的代表性小说作品,以及戏剧、诗歌等其他体裁,涉及多米尼加裔、墨西哥裔、古巴裔等,内容丰富,涉猎题材多样,从中我们可以充分地感知到当代美国拉美裔文学的魅力。最重要的是,全书行文规范,有着较强的学术性,填补了我国在当代美国拉美裔文学研究领域的空白,在学术界被誉为此领域的开山之作。
  想要了解一个地方的文化,最为常用的方式就是从其独有的文学作品出发。《当代美国拉美裔文学研究》对拉美裔文学的文化渊源和發展现状作了宏观的考察,介绍了拉美裔人口的基本情况。文学作品诞生于民间,通过阅读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代表作品,有利于我们深入理解其文化特色和底蕴。多元文化来源使得拉美裔文学具有独特味道,汇聚了多样文明,呈现出缤纷灿烂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反映了多尼加裔、墨西哥裔、古巴裔和波多黎裔等文化特点,能够使读者体验拉美裔文学中不同文化的碰撞。在当代美国拉美裔文学研究中,差异性研究较为重要,因为其有着数量庞大的文学分支。此书重点介绍了墨西哥裔文学、古巴裔文学、多米尼加裔文学的地缘文化差异,“ 三重文化来源”导致文学表达不同,引导读者去体会其中的奥妙,走向深入研究之路。
  由于拉美裔文学在表达方式上具有一定的生涩性,因此存在一定的理解难度。作者选取了典型的文本进行深入的个案研究,重点以女性文学为例,论述多重身份构建的过程。在拉美裔文学中女性原型化形象逐渐被女性文学改写。例如,在《芒果街上的小屋》中,作者将此作品概括为拉美裔女性的“希望之屋”;在《喊女溪》中,读者可以从小说当中体会到拉美裔女性走出传统婚姻束缚的渴望。这些文学作品有着鲜明的叙述方法,作者为了让读者更容易理解,以多个小说作品为例,主要介绍了“ 似是而非”的悖论和边疆叙事两大类,让读者体会其后现代主义表现手法。这些手法是对拉美裔“ 身份”的解构。这些虚构性自传的叙事策略使得拉美裔文学成为身份象征的文化符号。故事是虚构的,但其表达的感情是真实的。后现代表现手法需要我们进行深入探索,从文字背后感知作者表达的情感。
  从纵向上看,作者细致又系统地梳理了当代拉美裔文学的发展历史,展现了其经历的岁月洗礼和变革冲刷。从横向上看,作者通过族群历史、地缘文化特色、文学再现等方式,融入多种小说作品。美国拉美裔文学中再现了流散经历的创伤记忆,文学叙述可以对历史进行重构,在历史书写中彰显情感。拉美裔文学是一种身份象征与文化符号,可以带领我们纵观拉美裔历史,体会其在流转中传承文化的智慧。
其他文献
这里说一说集中识字的好方法——比较识字(对比识字)。  比较识字即在区别对比的过程中,找出一些字的异同之处来进行识字。把同音、形近、近义、反义的字放在一起比较异同,以便区分,防止混淆。比如,“人”与“入”,“出”与“山”等,可区别其形来识字;“人”和“出”可进行意义对比来识字;“出”与“粗”可进行读音比较来识字。又如“辨、辩、瓣、辫”等字,学生可通过对字的音、形、义的比较来辨认,并用儿歌“中间点撇
设计理念  综合运用课内外学习资源,以读为本,让学生读出诗韵、品出诗情,从而实现语文实践能力的提高与审美品位的提升,让学生喜爱语文。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生词,理解诗句意思,背诵课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红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语文实践能力。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释题导入  1.以前你
有效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所有学生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之中,学生在知识、能力、方法等方面获得成功的满足,学生在情感、思想、态度等方面有所触动或提升。那么如何在小学低段阅读教学中展开实实在在的教学,让学生获得高效呢?下面我谈谈个人的一点想法。  一、情趣课堂,是提高课内阅读教学效率的先决条件  大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育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可见兴趣是影响教学活动的
近几年来,语文教学饱受各界人士的质疑,出于对语文教学现状的不满,各大出版社开始把目光聚集在民国时期的教材和教法研究上,这无疑为关心语文教学效果的各界人士和语文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很好的参照系。具体来说,这本《抒情文作法》的付印就为目前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提供了很多值得学习的内容。  “作文要写真情实感”,相信每一个上过学的人,都非常熟悉这句话。从小学到中学,很多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总会把这句话挂
2016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八一学校考察时强调,“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教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自古我国就有“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之说,而教学是儒家最重视的传统,教师幸福乃是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正值先师孔子诞辰2568年,2017年9月28日,由中共海淀区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北京市海淀区教育委员会、海淀区人民政府
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是《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提出的重要要求。但从目前的教学实际看,学生的情感体验有被“过度操纵”的倾向。尤其是在一些公开课上,教师往往把学生是否达到情感体验的“巅峰状态”视为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甚至是唯一标志。这使阅读教学走进了“唯情”、“滥情”、“矫情”的误区,笔者称之为“伪体验”。其实,情感体验不仅仅是具有“情感性”,它同时还应伴随着一种“理性”的思考。因此,阅读教学不
【关键词】散缓,精到,逻辑结构,抒情结构,意蕴结构  陶渊明的诗在其生活的年代及其后的南北朝,基本上是寂寥无闻的。  作为好友,颜延年在《陶征士诔》中只赞誉了陶渊明的高洁人格,对其诗并未给予充分肯定。陶渊明离世六十年后,沈约的《宋书》将其列入《隐逸传》,对其诗学贡献也未加重视。齐代刘勰的《文心雕龙》评论了历代诗人,竟无一字提及陶渊明。梁代钟嵘的《诗品》也只是将陶渊明列入中品,位居陆机、潘岳之下。 
在语文教学中,教学语言准确、鲜明、生动、精练,富于感情色彩,儿童就乐于接受,就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对一名教师来说,要使一堂课上得精彩、生动、有趣,备课时不仅要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还要精心地备好教学语言。设计好导人语言是“备语言”的主要方面之一。下面笔者结合苏教版第十一册中的几篇课例,对课堂导人语言设计作简要分析。    一、激情导入,打下情感基调    【示例一】  [老师激情演唱《大中国卜
叶圣陶先生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如何有效诱导?他认为一重提问,二重指点。问缘于疑,发问即质疑;要问有道,须疑有方。提问不当,不仅对教学无益,而且会堵塞学生思路,压抑课堂气氛;提问得法,则可以开阔学生思维,提高学习效率。教师的指点表现在答学生问的“导”,即释疑解惑的过程。对学生所问,无论是否有价值,教师都应很好地予以引导,既不能有问就答,也不能置之不理,更不能不懂装懂。教师
“老师,钓鱼时怎么可以高歌呢”,在学习古诗《题秋江独钓图》(苏教版第九册练习1)时,细心的孙聪突然打破了教室里的安静。  原来,作者在《题秋江独钓图》中写道:“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看来,孙聪是个懂得钓鱼技巧的孩子,知道钓鱼时不能大声讲话,更不能“高歌”,否则会吓跑鱼儿。难道作者竟然连这点钓鱼的常识都不知道?或者是扁舟上钓鱼的渔翁也不明白这个道理?同学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