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赏析“七法”

来源 :无线音乐·教育前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lphi_quak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3)09-077-01
  文言诗、词是我国古典文化艺术宝库中光彩夺目的明珠,对诗、词的赏析,是文学作品鉴赏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怎样赏析文言诗、词呢?我认为以下七种方法值得尝试。
  一、动静相衬
  诗歌欣赏,需要观察对比,比如观察其是否运用了动静相衬。《望天门山》中,诗人李白在“两岸青山相对出”中著一“出”字赋予静态的青山以动态美,使人仿佛产生置身船上突然看到两岸青山愈来愈相互靠近的感觉,给人以丰富的联想空间和悠远的情趣。《鸟鸣涧》中,诗人王维以“花落”“月出”“鸟鸣”等动态物象映衬了春山之静谧,营造了“鸟鸣山更幽”之意境。
  二、侧面烘托
  侧面的烘托也是诗词创作中一种非常好的表达方式。《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词人辛弃疾用“稻花香里”的“蛙声一片”对“丰年”加以烘托,尽情抒发自己陶醉于丰收的欢愉之情。蛙犹如此,何况人乎?还有《朝天子·永喇叭》中“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以一“愁”一“怕”来烘托“喇叭”所代表的出行宦官,有力地鞭挞了宦官作威作福,欺压百姓,掠夺人民的罪恶行径。
  三、虚实结合
  在诗人笔下,往往有实景,有虚景,虚实相生,诗人的境界方才圆满。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诗人借自然的风雨把现实与梦境巧妙联系起来,使“铁马冰河”的梦境和“戍轮台”的平生壮志融为一体,藉此抒发了强烈的爱国之情。《破阵子》中:“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辛弃疾大笔挥洒,借梦言志,爱国志士驰骋沙场的激情与豪迈跃然纸上。《秋浦歌》中:李白用“三千丈”的白发写愁思,出语不凡,飘逸奔放,非诗仙不能有此奇想。《惠崇<春江晚景>》中“正是河豚欲上时”一句,诗人苏轼大胆发挥,写出了画笔不易触摸的感觉,写出了画外之物象——随春潮而上的河豚。形成了自然美与艺术美的有机结合。曹操的《观沧海》中:“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意境雄浑,胸襟博大,非一代枭雄难有其志。
  四、衬托渲染
  鉴赏诗歌,除了对比其动静虚实,还需要仔细辨别哪些是侧面烘托,哪些是衬托渲染。侧面烘托,多为烘托诗中意象;衬托渲染,则主要是衬托诗人自己的感情。《君子于役》中,诗人以“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的恬静画面,反衬了主人公极不平静的心情。《天净沙·秋思》中的“小桥流水人家”,是多么清闲人、怡人的景象,又是多么温馨的画面。但作为羁旅之人,他人有家独我无,“断肠人”就自然更添悲愁了。《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陆游的形象何等悲凉——“僵卧孤村”,但诗人偏偏“不自衰”,仍想到“为国戍轮台”。其志可歌,其情可泣。《登楼》中的“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诗圣杜甫深谙国家之内忧外患,百姓之水深火热,纵使能登楼一览无边的百色,也只会令人倍感悲伤,真可谓以乐衬哀哀更甚。
  五、借古讽今
  历史感在诗歌鉴赏中有很重要的地位,因为很多诗人会通过用典来表达自己对现实的观点。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积累,才能对诗歌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登楼》中,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广德二年春,吐蕃不断侵扰,代宗昏聩无能,宠信宦臣程元振、鱼朝恩等人,朝政更加腐败。诗圣杜甫借刘禅任用宦臣黃皓导致亡国的历史教训来抨击时政,讽谏代宗。可谓用心良苦,意味深远。《江南春》中“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因晚唐皇帝笃信佛教,修建佛寺四万余所,佛法误国之严重,不亚于南朝。因而杜牧借古讽今,警省昏君勿重蹈覆辙。
  六、巧用象征
  象征这种修辞方式,在古代诗词中的运用也很广泛,因此通过掌握诗人对象征手法的运用,可以更深刻地理解诗词。《送元二使安西》中,诗人王维用“折柳相赠”,象征离别。把依依惜别之情表露得含蓄而高雅。《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诗人陆游一语双关,巧借自然之“风雨”象征风雨飘摇的南宋王朝的处境和命运,忧国忧民之情溢于字里行间。
  七、色彩绚丽
  进行诗歌鉴赏,还要注重对诗词的色彩的欣赏。《望着天门山》中,太白先生倾注满腔热情,巧用多彩画笔,描绘了“碧水”“青山”“白帆”“红日”等美好的画面,诗画一体,有形有色,从中可看出诗人对美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一句,描画出了一幅风和日丽,红碧交辉的醉人的图画。
  本言诗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的瑰宝,其美不胜收,其妙不胜举。让我们以一颗颗好奇而爱美的心徜徉于它的艺术的海滨,拣拾那一串串流光溢彩的珍贝吧!
其他文献
如果说人类基因组计划能够提前完成,中国功不可没.不必讳言,当基因工程急骤升温的今天,哪个国家都想从中分得一杯羹.但是,中国却是凭着自身实力分享到人类基因组这一全人类的
摘 要:面对权威教材,学生是“拿来主义”,还是进行批判式吸取?本文论述了在教学过程中为何要注重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如何引导学生质疑,学生该怎样质疑。  关键词:质疑 教材 能力培养 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3)09-064-01  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往往是课堂的绝对主体。教师基于教材的重点,通过传统的灌输方式,将内容传授给学生。这种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3)09-067-01  如何尽可能地缩小学生间的两极分化的差距,是摆在我们每个小学英语教师面前的不可回避的课题。通过平时与一些学生的交流和调查,我发现了以下一些问题,具体来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问题一:教材方面:教材要求整体有所提高,难度上升。这对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而让学生感到学习英语越来越吃力,时间长了,
摘 要:本文拟从现代媒体在教学中的优势及其在现代英语教学中的具体运用来讨论现代媒体在英语语境创设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英语教学 语境创设 现代媒体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3)09-069-01  随着素质教育不断向纵深发展,英语教学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英语要达到交际的目的,就必须依靠一定的语言环境。因此,营造良好
患者,女,60岁,因体检发现左肾门肿瘤1个月于2012年6月入院。外院CT平扫加强化扫描提示左肾实质萎缩变薄,左侧肾门可见较大类圆形软组织密度影,CT值约40HU,增强扫描动脉期病变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3)09-061-01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多媒体课件在学生愉悦学习、创新学习中发挥着日益巨大的作用,尤其在辅助语文学科教学中具有一定的优势。课堂是一个特定的空间,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是学生学习主体性的生动体现。多媒体课件利用多媒体可以为学生渲染宽松的语言情境,激发学生对语言活动的兴趣;营造动态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3)09-071-01  幼儿园全体教职工必须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排除一切不安全隐患,确保每一位幼儿安全。然而刚入园的小班幼儿的安全教育尤为重要。  一、强化安全意识,严格实行多方位的安全教育  (一)加大对教职工的安全工作教育  l、开展定期性的安全教育。不仅每学期开始时,我园向全体教职工进行园所安全教育大会,我们还利
摘 要:《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要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和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体验和理解数学知识。在教学中恰当的创设教学情境,可以很好地落实这一数学理念。本文通过尝试创设生活情境、故事情境、问题情境、操作情境、游戏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从中产生诸多复杂的心理体验,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力争实现教学内容的生活化、情节化、过程化、形象化、趣味化。让学生亲身感受到:数学
中图分类号:G6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3)09-065-02  美术活动是幼儿喜欢又乐于操作的一项艺术创作活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
摘 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教学能为学生正确认识物质及其变化规律提供实验事实,他具有目的性、探索性、现实性和易感知性。演示实验、边讲边实验、学生实验和家庭实验等多种形式的实验活动的相互结合,不但有助于化学知识的掌握,而且利用不同形式的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以达到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关键词:化学实验 多媒体 观察 理解 实验异常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