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应走出技巧的怪圈

来源 :学周刊·学术研究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年高考前后,报刊、网络上总有许多对高考试卷内容及学生答题情况的讨论评价。而语文学科,人们最关注的还是作文,诸如“七成学生对作文信心不足”,高考作文“平均分不到40分”,“51万考生作文满分不到50人”,“许多考生因字数不足被扣分”等等文字屡见报端,甚至于我们还会看到“xx满分作文竟是抄袭”这样的字眼。
  我们的作文教学究竟怎么了?学生从小学开始学写作文,初中学写作文,高中还在学写作文,直到高考,学生作文备考备什么,教师作文教学教什么,这个问题似乎早已明朗。可是为什么多年来高考作文出现亮色的并不多,倒是虚假造作无病呻吟满纸废话的屡见不鲜,甚至无米下炊要到抄袭的地步?
  关注学生作文中出现的弊病,主要有以下问题:
  (一)言之无物,内容单薄
  学生写游记,往往是从早上出发写到傍晚回来,文中多次出现“很开心”“很快乐”这样的字眼,可是却无法让阅读者感受所谓的“快乐”。原因何在?学生往往是流水式地记述旅游的行程,缺乏对游程中具体环境的细致观察和对典型事件的深入体察,写作中又不善于捕捉情感动人之处,就把游记写成了流水账;而写议论文,学生使用的论据中国的常是屈原、司马迁、文天祥,外国的常是居里夫人、爱迪生、爱因斯坦等,内容单薄雷同,缺乏新鲜感,读来味同嚼蜡。学生感到作文“没有什么可写”,是普遍性的现象。
  (二)认识肤浅,情趣低下
  中学生因生活环境、生活阅历、文化积淀等方面的限制,固然不可能有十分深刻的思想,但许多作文中出现的认识肤浅,对社会、人生的观察思考与他们的经历并不成正比。如不少学生在写“我的明天”这类想象作文时,常喜欢把未来的“我”写成一个大款、经理或是从海外归来的博士等。这些大款、经理耀武扬威,虚荣心膨胀,在贫穷的家乡人面前捞足了面子;而那些海归的博士又总是面对曾经让他抬不起头的旧日同窗,过足了让旧日同窗“小下去,小下去”的瘾。看这类作文,心里有更多的是辛酸、心痛。我们正值青春年华的孩子们受太多外界不健康思想的吸引,他们惊羡于别人的权势、财物,这种内心世界的不健康决定了他们的作文无法提升境界。还有不少学生的写作总是离不开言情剧的模式,这一类学生缺乏自己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受某些流行文化、低俗文艺的影响,以致在情趣低下的沼泽里顾影自怜,徘徊叹息。
  (三)主旨模糊或有意拔高
  在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里长大的学生受着社会多方面的影响,家庭动荡、财富纷争、权位仰视等等负面影响屡屡见诸作文之中。有这样的典型例子:一位学生写自己的继母,流露出极度的怨恨、阴冷;一个学生写自己的亲生母亲,笔调十分冷漠而饱含蔑视;一个学生写一段经历,到两个不同的地方,找不到值得自己说话的人,找不到值得自己呆下去的理由,终于扭头离去,不知所之……与此相反,一些学生为了防止立意不明,主旨不高,有意地拔高主题而使作文虚假做作。一个学生写一位英雄警察的故事,说这位警察受母亲的鼓励,十年不曾回家探亲。十年之后他终于踏上了回家探亲的路:
  “在车上,小伍与一位老太太聊得很开心,他说他好像找到了妈妈的感觉,正在列车快到站时,意外发生了。一群歹徒从后车厢出来抢劫,老太太不知为什么冲撞了歹徒,歹徒拿刀子向她刺来,小伍二话没说冲过去……血顺着衣服滴到了地上,歹徒见状溜下列车……小伍,倒了下来,直直的,倒了下来,恰好倒在老太太的怀里。老太太哭了:‘孩子,你为什么要这样子啊!’‘你……你真的……好……像我妈,我……好想……回家……’小伍虚弱至极,老太太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泪水,哽咽地说:‘伍儿,我就是你妈啊!’小伍哭了,抬起那渐渐冰冷的双手,抚摸着她的脸,‘妈……妈,我……要……回家……’可是手还没有碰到,却永远地垂了下去,老太太抱着自己的儿子,哭声久久不能停止:‘儿啊!你永远地回到家了!……’”
  返乡之路,居然在火车上遇见母亲;母子相见,居然认不出来;英雄就义,恰恰倒在刚刚相认的母亲的怀里……如此矫情造假,主旨似乎是高了,却失去了生活的真实,损害了“立诚求真”的写作原则。
  朱光潜先生在《谈文学》中说:“如果一个作家在内心上……只是要向读者博取一点版税或是嘘声,为达到这种不很光明的目的,就不惜择不很光明的手段,逢迎读者,欺骗读者……对自己不忠实,对读者不忠实,如何能对艺术忠实呢?这是作者态度上的基本错误,许多低级趣味的表现都从此起。”作家应该如此,学生何尝不该如此。真诚写作才是健康写作,只有健康的写作才是面向艺术殿堂的努力,才能走进文学,也才有可能在将来登堂入室。更何况,写作上的虚假不仅仅是写作的事情,它还体现了一个人对自己人格的态度。
  笔者以为,写作过程也是修身养性的过程。孟子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这种“气”,一定是超越功利的,绝不是哗众取宠、媚眼求欢,而是指向自我人格的饱满,自我价值的实现。刚刚步入高中阶段的学生,就好像刚刚抽枝长叶的小树,不向着阳光生长,就有可能在阴风淫雨中迷失方向,枝零叶落。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的现状?
  其一,学生阅读面窄,阅读量少。由于课业压力大,学生忙于应付各科的练习,无暇顾及阅读。
  其二,学习的功利性太强。学生、家长以及很多教师普遍认为语文是“慢功”,没有显效,不值得花“珍贵”的时间去做,不如做习题增分快。
  其三,缺乏良好的阅读环境。面对高考压力,学生即使想阅读都成了一种奢望。有的学生阅读课外书只能在“地下”状态,否则,一经发现,就会被认为不用功,“看闲书”常常招致家长乃至老师的严厉批评。
  其四,阅读品位不高。大多数学生对经典缺乏兴趣,他们的阅读对象常是低俗的刺激感官的通俗小说,或是时下流行的以语言华丽取胜,内容却是宣泄个人狭隘心理、表达对社会不满的某些“新新作家”的作品。这些阅读不仅未给学生带来应有的收获,反而抑制了学生正常的内心平衡,很大程度上形成了学生浮躁、浅陋、媚俗、滥情、随性等注重感官享受,意志脆弱,无聊颓废的人格特征。粗制滥造的作品、肤浅的表达、不健康的视频影像等等还严重钝化了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对丰富内心世界的体察和表达能力。即使是一部分重视阅读的学生和家长,他们选择的或被允许选择的也大都是作文选之类的书籍,缺乏新意。
  其五,教学模式套路化现象依然普遍存在。长期以来,我国语文教学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重在知识的传授,而忽略语文教学的根本所在。教师上课往往围绕教材大讲课文的字、词、句、段、中心思想、时代背景等内容,导致学生缺乏对文学作品的深入理解和感悟,往往未能调动起对作品对作者的认识了解,就在教师肢解式的课文分析中失去了对经典作品的学习兴趣。
  其六,教师的作文指导存在误区。当我们把目光投向能对写作产生最直接作用的作文指导时会发现,诸多的教辅材料都是在谈技巧,诸如如何审题如何立意如何布局如何谋篇等等,似乎都很在理,对学生却没有太多的指导意义。笔者以为学生考前都接受过作文技巧的轮番训练,对技巧并不陌生。如果技巧真能解决作文难题,我们的学生一定都能在考场上妙笔生花了。曾有一位教师尖锐地指出,我们不能“把作文看作一种‘技术’,看作一种‘工具’,尤其是考试、升学的‘工具’”。这样过分地追求某种“模式”的建立或技巧的娴熟,便把学生带进了功利而尚巧的沼泽,也把自己带进了作文教学的尴尬境地。
  以上六点中,笔者以为最应引起关注的应是作文指导。面对高考作文的分值,学生惶恐,教师担心。如何短时间提高写作能力,许多教师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技巧指导与训练,以为是能快速且显效的制胜法宝。殊不知猛火煮粥不是夹生就是一锅浆糊,唯有文火慢熬才能香浓味美。
  一、文火煮粥先博取厚积
  民俗作腊八粥,“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去皮枣泥等,和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清《燕京岁时记》)如此多的“素材”,确实能做到色味俱佳,营养丰富。作文也是如此。要写好文,没有“博闻”与“厚积”,就难以“约取”和“薄发”。那么,从何处“博闻”与“厚积”? 教育部颁发通知,要求高中生课外必须阅读《论语通译》、《三国演义》、《巴黎圣母院》等三十多种名著,这确实为师生们指引了大方向。不过,阅读是个心理过程,每一位阅读者都有不同的阅读心理和阅读需要。随着青少年身体的发育成长和心智的逐渐成熟,他们在不同阶段还会有不同的阅读兴趣、阅读需要、阅读体验。教育者们希望学生多看古典文学、外国文学等经典作品,可是有许多学生却偏爱推理小说、科幻小说、武侠小说、网络文学等等。其实部分此类作品确实能表现同龄人的生活,表达同龄人的思想,能够细致地解读他们那个年龄的独特感受、思索、追求、困惑,容易让处于青少年时期的阅读者产生共鸣,获得某种领悟,因而,教师也不应一味反对。
  学生有各自的阅读需要、阅读动机,但是由于年龄、阅历、学识等因素的制约,他们对浩繁的阅读对象会感到茫然无措,需要教师作适当的指导。那么如何指导阅读呢?
  首先,让传统文化深入学生内心。课内经典篇目指导学生细细品味;但仅有课本的学习是远远不足的,所以还需引导学生在课外作较广泛的阅读。当然,阅读的内容可以是文质兼美的大家作品,如在李白杜甫苏轼等等名家作品教学之后指导学生对这些作家的其他作品作拓展延伸阅读;阅读内容还可以是朴素无华的,今人或许已有些忘却、忽略的“启蒙”读物,如《弟子规》、《菜根谭》等等。笔者以为,经典文学作品精妙无比,不可不读,其语言的华美学生大都感受颇多,但对其丰实厚重的内涵总不能作深入的体解。不是学生们不努力不用功,而是单薄的心灵、肤浅的思想、社会大背景、家庭小环境中形成的自我意识习惯思维等阻碍了他们本应具有的认知能力,这种认知能力与知识并不成正比,而更需要心灵的淳朴、善良、宽容、仁厚,孝悌忠信等美德的薰习渐染。“启蒙”读物是根基,在此基础之上,引导学生较深入地阅读经典便有了依托。曾经有学生描述过读《论语》、《孟子》、《庄子》等的感受,他们觉得这些学说像是空中楼阁,玄妙而难以企及,离他们太远。当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从“根”上读起,有了领悟,才会发现经典其实是朴素的,是智慧的,是可以让人心温暖的心灵之音,才能真正理解“道不远人”的道理。所以,广博地学习,学生可以从《三字经》、《弟子规》、《菜根谭》中了解古代文明的精妙博大、质朴淳厚,了解传统文化里应有的行为规范、礼仪伦常,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智慧的源远流长;从《论语》中体会“温、良、恭、俭、让”的传统美德,体会“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感受孔子知难而勇、执著精进的刚强意志;从《庄子》中,了解先哲精神自由、空明澄静的心灵世界,了解先哲所阐释的面对逆境困境所应具有的达观超脱的人生态度;从《孟子》中感受圣人对国家的忧患,对民生的关注……这些,小至日常行为规范、礼俗仪规,大至圣人思想、大家文化的精深内核,学生有了用心的揣摩、深厚的领悟,才有了心灵的丰满,才有了生命的富足,也才有了充满生机富有灵性的内心世界,才有了表达思想写作文章的真正基础。就像腊八粥,既有了色彩的美丽,更有了内在的营养;前者不能说不重要,而相形之下,后者显然更值得重视。
  其次,不反对而且是鼓励学生在传统的经典篇目之外寻找他们感兴趣的作品,但并不是放任自流。教师应适时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阅读学会鉴赏,用自己的眼光、自己的思想去阅读,指引学生用独立的人格、自由的精神解读作品,直面生活,进而形成自己正确的价值观和健康积极的情感态度。比如对于爱好武侠的男生,不妨推荐金庸小说。因为金庸小说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想象力也极为丰富,塑造的人物性格鲜明,情节生动曲折引人入胜,可读性较强,并能从中获益。笔者以为,对于阅读对象,不应简单分类。重要的是指引学生在阅读中培养自己的判断能力,理智地选择阅读对象,理性地对作品作评判鉴赏。
  二、文火熬粥须浸泡慢熬
  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就如雨水与土地:缺乏阅读的土地就像沙漠,一场大雨下来,看似水量充足,实际上地表无法储存,因而造成水分流失;而轻缓的细雨却能“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种春雨润泽就如同文火的慢功,使得营养成分得以充分保存并熬煮成一锅粘稠芳香的好粥。经过丰富、优美、生动的阅读客体的“浸泡”,学生不仅能锻炼自己的阅读品质、阅读思维,而且能丰富、提升自己的思想,并使语言表达娴熟生动。如今的许多作文指导强调速成,许多教师也极力实施所谓“快速”法,其结果是剥夺了学生运用自己的知识、心智去感知、理解、体验生活,表达个人独特思想的过程,使学生成了一部八股式的作文机器。
  当然,我们不能否认技巧在作文中的一定作用,可是仅仅是技巧的训练无法彻底解决学生的写作困惑,反而使不少学生只是一味地媚俗,媚“师”——巧言令色以取悦于阅卷老师。许多教师常常要求学生语言整齐优美,内容文字“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球”等等,其结果不仅使学生的写作内容缺乏真实美(有的只是塑料花似的“伪美”),而且使年轻的心灵长久在一种压抑、取悦他人的状态下受拘禁,不仅没有真实只有伪诈,也缺乏个性只有奴性,缺乏打动人心的人性美,只有苍白的标签式的“主题深刻”……
  一个有责任感的语文教师不应该只是短视地、功利地教给学生考试的技巧,而应该认真审视作文教学对学生长远发展的重要意义,关注学生的写作心灵,让写作即使不是学生心灵上绽放的花,也应是精神上自由伸展的叶。
  那么,应该如何改变目前的这种作文状况呢?
  (一)给学生一个自由的写作空间,让他们能拥有创作的心灵自由。教师在写作指导中不应给学生戴上过多的镣铐,让他们只会迎合教师迎合考试迎合世俗。教育者如果漠视了人的复杂性和生活的丰富多彩,不仅妨碍学生学会体验和挖掘生活,也扼杀了他们身上的艺术细胞。列宁强调文学创作“绝对必须保证有个人爱好的广阔天地,有思想和幻想、形式和内容的广阔天地。”真正的写作应是不唯考试是举,不功利的。功利的写作难以拥有心灵的自由。只有拥有了心灵的自由,学生的内在潜能才能得以充分挖掘。《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的写作束缚,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让学生的心灵自由呼吸,让学生的才智、灵性尽情释放。自由的状态不仅是生产佳作的途径,而且能使作文的过程无比快乐。
  (二)教师应改变作文指导的方向和重点,单单教学生拟好题、分好层次、用好词、写出美妙的句子还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够深入认识生活,并对自然、人生、社会有较高认识和审美表达,要让学生充分意识到写作需要丰富的认知与情感,狭隘浮躁的内心世界无法写出美好有境界的文章来。还要引导学生跳出自己生活的狭窄的小圈子,体察对于自己、他人以及社会的态度、情感、责任、义务,从而产生对自己的清醒认识和对他人的关爱,充满热情地关注生活中的细节,产生对生活的丰富感受与认知,产生对社会与自身的深沉独特的认识,产生写作所需的丰富灵性与感情,积极主动地追求并且达到一定的写作境界。
  (三)积极倡导良好的家庭环境和社会文化氛围,让学生感受人生、社会、自然的美好,逐渐形成对人生和社会的正确认识,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发现生活、社会的美好,发现自己、他人的不足,在遇到困难时能以积极的心态克服困难,并且产生战胜困难的崇高感,产生积极向上的内在动力。
其他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的任务就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把学生的热情激发起来,那么学校所规定的课程就会被当作礼物来接受。”(爱因斯坦语)这是何等诱人的教学境界,这是多么和谐的教学氛围!如果不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学习的心理机智就很难启动,听起课来就会人在教室心在外,形在此而神在彼。“强扭的瓜不甜”,学生在消极被动之中不可能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当然也很难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兴趣是最好
期刊
柏拉图说过:“教只能给予推动,使学生自己找到必需认识的东西。”奥古斯汀在《统治篇》中把教学改写为对学习者自己认识的助产。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时,能够做到和应该做的是帮助学生去理解知识的意义,使其获得对知识和世界的认识,教师只能诱发学生去理解和掌握认识的行为。  自主学习就是一种学习者在总体教学目标、知识需求目标的宏观调控下,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自由地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和学习
期刊
大家都知道,学好语文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语文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素养方面有着其他学科不可取代的优势。同时,语文也同其他各科教学一样,是为了培养创新性人才,实现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统一。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尊重学生自主性,培养创新意识    在语文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式过于重视接受性学习,忽视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抑制了独立探究意识。爱因斯
期刊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讲话中强调,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把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本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要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 温家宝总理指出:最重要的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致力于建设创新型国家. 随着数学教学改革深入,“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具有初
期刊
对于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中心地位,许多教师已经取得共识. 那么如何让课堂重心由教转向学呢?关键是教师能在课堂中,运用有效的课堂技巧,引导学生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增强信心,从中获得怀疑、觉醒、欣喜、自豪等各种学习体验.    一、提高“趣味性”,激发兴趣,增强信心
期刊
课外阅读是提高语文成绩的一个重要途径。适量的课外阅读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扩大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如果只让学生死啃课本,没有课外阅读,学生就会变得知识贫乏、视野狭窄,语文水平也很难提高。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说,想达到这一目的是非常困难的。且不说在目前这种教育体制下,课外阅读的具体操作有多少障碍,单是当前社会的阅读环境,就对青少年的课外阅读有多种不利的影响。  随着对未成年人思想道
期刊
新课程理念指出:新课程实施的关键是要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把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让学生能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教师在课堂中要坚持放手原则,开放教学空间、教学内容以及教法与学法,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自学为主,辅以自我质疑、自我研究,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做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就完成了实施新课程教学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教育就走向了成功,培养的人才就更能适
期刊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同其它课程一样,是在不断的设疑、释疑过程中进行的。疑是思维的开端,是创造的基础,是产生求知欲望和兴趣的源泉。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问题设疑来鼓励和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点燃其智慧的火花,根据课堂情况、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教学内容的不同,适时地提出经过精心设计、目的明确的问题,巧妙解疑,对于学生学好高中数学知识、培养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有好处。  教师必须具有挖掘教材
期刊
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引入课堂,为教学提供了更高级、更先进的教学手段,使生物教学形式发生了重大变革,教师和学生对多媒体计算机的应用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但同时一些老师对教学多媒体的认识和使用也产生了误区。    误区之一 多媒体计算机教学完全或大部分替代教师的课堂教学    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给生物教学带来了十分丰富的教学资料。现在市场上开发的教学光盘、教学软件以及教育网上提供的生物课教学资料,其内容结构
期刊
在听一节关于“燃烧与灭火”的教学设计观摩课时,关于“燃烧的条件”的演示实验“热水中白磷燃烧”的操作,整个过程中我最关注的就是那粒白磷的“命运”。氧气是如何通进去的?教材上采用的是用玻璃管向其中通气。如何通呢?我曾采用直接向里面吹气,或用吸耳球向里面鼓气,但由于气流的原因,水中的白磷(即使用硬纸片圈住)很不“老实”,四处游走,而且容易浮上水面而燃烧,这样的结果容易给学生一种误导:水火真是不相容,白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