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生·动课堂”的创新路径

来源 :天津教育·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shinewl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要通过学生的课堂学习和活动去体现与发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活动去促进学生自我意识的觉醒和自我创造力的提升,在学科教学和课外活动中让学生自觉地动起来,把课堂打造成学生自主活动的生·动课堂,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生·动课堂;新路径
  在新修改的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把“核心素养”提升到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在初中课程标准的实施和学科教学中,要把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放在首位,积极探索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途径和方法,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积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生·动课堂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中的教学价值
  生·动课堂指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体,课堂通过学生的主动学习活动去实现教学过程的教学载体,生·动课堂指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体,课堂通过学生的主动活动去实现学生的发展和自我成长,通过学生的自我发展和自我成长去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自主发展。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生·动课堂,核心是学生的自我养成,自我发展的创新素养培养,核心素养的培养是让学生在生活和学习活动中培养良好品质和习惯,其中学习良好习惯的培养和生成,学习生活品德的养成是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重点。对于学生来说,课堂教学以生为本,用对待生命的态度,对待教育、对待学生,提高教学的生成性和有效性。“动”的内涵是“活动、互动、律动”。倾心让课堂活起来,互动探究、交流、生成,通过流畅的节奏、流动的空间培养个性灵动的学生,也就是素养培养的重点任务。“生”与“动”的逻辑关系应该是,尊重学生是让学生动起来的心理保障,让学生动起来又将大大地促进学生自我意识的觉醒和自我创造力的提升。让学生通过自我活动与自我教育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索的良好品质。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生?动课堂”教学变革之路,这是对学习真谛的把握,是对核心素养的价值诉求。
  1.学生潜能得到充分释放。课改不是简单地改课。课堂教学变革的关键是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以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与节奏进行学习,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可持续发展。改革的最大成效,是我们都学会了改变。近年来,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以“指向核心素养”为突破口,致力于对“生·动课堂”的校本化实施与研究。目前,“由生入境——白主生疑——交往流动——智慧生成”已成为新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学生的自主探究和自主学习也是课堂教学中的主要元素;让学生在学习中去自我发展,自我探究和自我完善,主动发现问题,主动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让学生去自我发展和完善自己,是新型课堂的核心内容,也是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主要途径。
  2.教师素养得到有效提升。教师是影响核心素养落实的重要因素,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活动是决定课堂学习效果的直接因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如何学,学什么,是课堂学习的关键。学生动起来,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才能保证学生主动学习。“生·动课堂”的核心是学生自己主动活动起来去主动学习和探究。“生·堂课堂”是教学改革实施的核心内容。教师的课程实施与创新能力,教学反思与研究能力大为提高,为推进核心素养融入实际的课程与课堂教学改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使教师们开阔学术视野,提升学习品质,把教育的各元素作为一种价值的体现渗透到课堂教学活动中,这是一种“生·动”的教育,已经在课改实践中逐渐放大并被转化为推动课改不断走向深入的持久动力。
  二、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生·动课堂的实施要领
  “生·动课堂”就是学生在师坐的教学互动中,学生能主动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去参与和主动营造“生·动课堂”。例如,在道德和法治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用创设一定的教学场景,在场景的启发下,学生就会主动地根据学习内容去参与讨论,参与学习过程,这样的学生就可以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例如,在讨论我们身边的法律时,学生就能联系自己的生活与学习的实际去发表白己的看法,去谈自己学习法律和自觉遵守法律的看法和想法。学生在参与讨论中就能全面张扬学习个性,从而大幅提升核心素养的范式课堂的学习效果。
  “生·动课堂”主体是学生的主动学习和生活活动,在本质上应该是师生的互动过程。过程的设计是:
  一是引生入境。生·动课堂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生·动课堂是学生与学习和生活融为一体的学习过程。所以,生·动课堂是学生实现主动学习和探究的学习过程,更是学生的自我发现和自我解决问题的实践过程。学生参与学习过程是生·动課堂的核心,教学中启发学生参与学习,引导学生创新学习活动,让学生融入学习过程。既反对以教师为中心的被动教学,也反对学生被动学习的灌输教学过程。
  二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自主探究”是指学生能依据学习内容和教学要求,主动安排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主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办法,主动设计解决问题过程的安排。独立安排学习过程和独立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自主设计练习作者业,让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的自主性和探究。
  三是学习互动成为学习形式。交流互动是新课程的主要学习方式,也是生·动课堂的学习方式,学习过程不是简单的教师的教,学生被动的学的过程,而是学生发现问题,老师指导学生去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共同探讨的交流过程。例如,在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的第六单元的《我们的守护者》的交往流动中,可以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实际,认识法律是什么,法律与学生生活的关系,从国家的发展和自己健康成长的高度去认识法律的作用,体会法律是我们成长的守护者。通过学生活动去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
  参考文献:
  [1]胡婷炜,钱旭升.核心素养视域下智慧课堂的创生[J].课程教学研究,2019(2).
  (责任编辑李芳)
其他文献
【摘 要】近年来,根据部编教材的阅读课程化构建,基于提升学生的阅读核心素养,推行整本书阅读已深入人心。作者以历险类小说的阅读为例,从激发阅读期待、实施阅读计划、提升阅读能力、延展阅读实效四个方面阐述整本书阅读的指导策略。  【关键词】阅读策略;阅读期待;阅读计划;阅读能力;阅读实效  早在2001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就已经提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
【摘要】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在数学课堂中,设计并运用到位的问题能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把学生的思维带向远方.在核心素养视域下,教师掌握提问的方法,抓住教学重点,由浅入深地提问并及时追问,就能把学生的认知、视野、关系、思想带向远方.  【关键词】核心素养;问题;思维;提问;远方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40分钟的数学课堂中,设计并运用到位
【摘 要】根据对学生写作教学现状的分析和研究,得出大部分学生畏惧写作的主要原因在于:其一,难以表达内心真实情感;其二,物我两隔,对生活观照和认识不足,写作素材不丰富,内心感受较少;其三,写作材料單调乏味,缺乏新意。综合三方面问题,可以得出学生写作教学的着力点在于增强学生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让学生动口、动心、动眼、动手,感受世界的精彩纷呈,并内化于心,激发内心真实感受。  【关键词
【摘 要】整本书阅读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焦点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也是推行新课改的难点。肖培东老师在《艾青诗选》整本书阅读教学精品课堂设计中综合运用了多种阅读教学策略,采用了渐进式阅读教学法。课堂提问的教学设计是语文教师组织阅读教学的核心技术,其中,课堂提问的主问题又是关系到整个课堂教学设计成败的关键。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教学;渐进式阅读教学法;课堂问题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
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创设不同的情境,引导学生参与课堂的讨论研究,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不断提高学习效率。小学英语是一门要求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学科,教师通过信息化技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教学的过程中夯实学生的基础,规范学生的阅读习惯,使学生提高在课堂上的阅读效率。  一、应用信息化技术,吸引学生注意力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化技术不断在渗透教育
小学语文阅读对学生整体语文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加强对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背景下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有重要意义。批注式阅读法可以促使学生向深层次的方向思考,便于学生在脑海中形成对语文阅读内容的整体感知,是一种有效的阅读方式。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现存的问题  (一)阅读
【摘 要】本文以2020年天津高考数学试卷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2019年天津市文史類高考数学试卷与2020年天津市高考数学试卷综合难度,探究文理不分科下数学试卷的难度差异。  【关键词】文理不分科;高考数学试卷;综合难度系数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1)20-0073-03  Liberal arts and science shar
【摘 要】推理是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也是人们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思维方式,推理能力的发展贯穿于整个数学学习过程,笔者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实践证明,以问题解决为载体,以提升素养为核心,设好过程,提准问题,有效活动,能很好地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关键词】设好过程;提准问题;推理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0)32-0090-0
【摘要】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圆锥的体积”一课重在对体积公式推导过程的探究.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圆柱和圆锥的特点,建立二者之间的初步联系,进而提出猜想,设计方案,在动手实践中得出圆锥的体积公式并进行运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进行质疑互动、自我领悟,使自身的数学活动经验从粗略走向细致,从浅显走向深刻.  【关键词】圆锥体积;数学基本思想;数学基本活
【摘 要】新形势下的课堂在于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知识体系,教师的职责也从单纯的传授变为促使学生自主地学。由此,教师可以以情境创设为基本原则和有效策略,以良好情境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能够真正地完成“学与思”,进而构造高中生物灵动课堂。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情境创设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1)20-0095-02  Cre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