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治疗在老年人康复活动中的应用

来源 :艺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iwl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音乐治疗的研究领域越来越广泛,心理学领域中的音乐治疗和医学领域的音乐治疗的深入研究,近几年音乐治疗的热潮向着脑神经学方向进行探索。但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增加,音乐治疗在老年领域的发展也显得尤为重要。本篇文章主要介绍了音乐治疗的方法技术,以及在老年康复活动中的实际应用。
  关键词:音乐治疗 接受式音乐治疗 即兴演奏式音乐治疗 再创造式音乐治疗
  一、音乐治疗的理论基础
  1.音乐治疗的定义
  在我国古籍上有类似音乐治疗记载,被叫做“音乐疗法”。而“音乐治疗”这一词是从国外传到国内的。音乐治疗近几年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解,但音乐治疗的具体定义却鲜为人知。在音乐治疗界比较认可的定义是美国音乐治疗理论家布鲁夏在他的《定义音乐治疗》(1989)一书中对音乐治疗提出了一个较为全面和精确的定义:“音乐治疗是一个系统的干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治疗师运用各种形式的音乐体验,以及在治疗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作为治疗的动力的治疗关系来帮助治疗对象达到健康的目的。”①
  2.音乐治疗中的方法技术
  在音乐治疗的过程中,会有个体治疗和团体治疗两种形式,因此运用的治疗技术也会有多种,根据治疗情况的不同,还会出现两种或多种治疗技术的交叉运用。虽然音乐治疗的技术有很多种,但大多情况下可以分为接受式、再创造式和即兴演奏式这三种音乐治疗。通过聆听音乐来达到治疗的目的是接受式音乐治疗的主要方法。对现有的音乐作品进行改变或再创造,以达到治疗的目的是再创造式音乐治疗的方法。在乐器上随意的演奏音乐来达到治疗的目的则是即兴演奏式音乐治疗的方法。②
  3.音乐治疗在老年人中的应用范围
  音乐治疗这是一门交叉性的学科,它与音乐教育领域、心理学领域、医学领域等都有着不可分割的关联,这也决定了音乐治疗的应用范围的广泛。本篇文章只谈论了音乐治疗在老年人康复活动中对记忆功能障碍和肢体障碍的应用,这只是音乐治疗具体应用的冰山一角。人到了老年期,也就是到60岁以后,人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程度不同的生理心理障碍,如生理机能方面的视觉减退、 听力下降、味觉,嗅觉和躯体感觉钝化、记忆减退等;心理方面会出现老年谵妄、老年痴呆、老年期抑郁症,晚发型精神分裂症和老年期神经症等。尤其是记忆功能障碍和肢体障碍。老年人记忆的主要特点,短时记忆保持较好,长时记忆减退比较明显;老年人的再认活动保持较好,回忆活动减退较多;老年人的意义记忆减退较少,机械记忆减退较多。老年人的肢体障碍主要是由于脑高级中枢内的神经细胞数迅速减少。导致老年人步履迟缓,步态不稳,口头语言和文字书写能力也发生变化,如老年人语言声音变得嘶哑,含糊不清,语流不畅,断断续续,手部肌肉本体感觉减退。
  二、实例分析
  本次活动时间:2016年12月2日
  活动地点:黑龙江省肇东市一建医院
  治疗对象:王阿姨,81岁;赵大爷,59岁;林阿姨,68岁;高阿姨,58岁;金大爷,54岁。③
  使用乐器:鼓、摇铃、手鼓、光面双响筒、沙锤、手鼓,三角铁,尤克里里
  1.治疗过程:
  活动一:本人演示乐器的使用方法,被试者挑选自己喜欢的乐器,并熟悉自己手中的乐器。
  活动二:自我介绍
  以“你好歌”开头做自我介绍。首先是张婷婷和本人做开头,师姐用尤克里里伴奏,
  本人用三角铁伴奏,并演唱《你好歌》进行自我介绍。以下治疗对象从右向左依次做自我介绍,王阿姨:“我是十一楼的王阿姨”,乐器伴奏是鼓,节奏不对拍。赵大爷:“我是十二楼的赵大爷”乐器伴奏是摇铃,声音小,吐字有点不清。林阿姨:“我是林阿姨,”伴奏乐器是手鼓,节奏模糊。高阿姨:“我是高阿姨,”伴奏乐器是光面双响筒,口齿不清。
  活动三:自我介绍活动结束后让被试者回忆左右之间伙伴的名字,但由于被试者没有记住,这个步骤的活动就结束了。
  活动四:以一首老歌开始活动。此间,本人提问“叔叔阿姨回想一下年轻的时候听的歌曲”,王阿姨:“南泥湾,洪湖水浪打浪,我们走在大路上,咱们的领袖毛泽东,唱北京。”本人提问“这些都是红色歌曲,那有没有别的类型的歌曲呢?”王阿姨:“不会,没学过,这些个都是以前上学时学的”本人提问“那叔叔呢?您回想一下年轻的时候唱的歌曲?”林阿姨:“军中绿花”
  活动五:放《打靶归来》、《团结就是力量》让叔叔阿姨们跟着音乐的节奏敲打手中的乐器。
  活动六:节奏训练,以“击鼓传花”的形式。
  上述的治疗过程是在整个治疗过程的一次记录,整个音乐治疗活动共进行了三个多月,本次的活动是处在整个音乐治疗活动的前期,在活动中张婷婷担任主要治疗师,本人担任辅助作用。经过收集患者的资料,在音乐治疗活动中的患者大多患有脑梗塞、脑梗塞后遗症、脑出血或是脑出血恢复期。在上述的音乐治疗过程中,主要通过接受式音乐治疗、再创造式音乐治疗和即兴演奏式音乐治疗这三种技术对老年人记忆和肢体障碍进行康复训练。
  2.接受式音乐治疗对老年人记忆功能的具体分析
  在老年康复活动中,使用接受式音乐治疗技术对患者的思维、记忆等能力都有着一定的改善。在音乐治疗活动开始前,我们以“你好歌”为开头进行自我介绍,尤克里里进行伴奏。每位患者选择自己喜欢的的乐器,用选择的乐器伴奏以“你好歌”进行自我介绍。我们通过咨询老年患者让他们回忆平时喜欢的音乐,选择歌曲。在患者回忆自己听过的音乐的这一过程正是接受式音乐治疗方法里的一种,称为音乐回忆。音乐回忆是治疗对象选择任意一首歌曲或乐曲播放,通过听歌曲或乐曲产生的回忆引发患者所伴随的情感和回忆。而接受式音乐治疗就是聆听音乐,或者是由聆听音乐所引起的生理或心理的体验④,通过聆听音乐的来达到治疗的目的的。接受式的音乐治疗方法还有很多种,如:歌曲讨论、音乐同步、音乐想象等⑤。但在案例的音乐活动过程中,老年患者并不能准确的说出歌曲的名字,然后我们就任意的播放了几首他们那个年代的歌曲,如《南泥湾》、《洪湖水浪打浪》、《东方红》等,老年患者们却能唱出大半歌词。这正是因为大脑对正常事物的记忆功能与音乐的记忆功能是在不同区域工作的,所以这些老年患者虽大多患有脑梗塞或脑出血,但通过音乐回忆仍然能够想起以前忘記的那部分记忆。   在音乐治疗活动的案例中,首先这个音乐活动它是由4-6人一起参与的集体活动。每一个小活动中都以一首歌贯穿整个活动过程,如:《甜蜜蜜》、《团结就是力量》等。患者通过音乐的聆听和讨论,进而回忆出由音乐而产生的回忆,从而对大脑记忆功能的再次训练,以防止脑部功能的退化。在几次的团体治疗活动中,使用较多的治疗技术是接受式音乐治疗技术里的歌曲讨论和音乐回忆,歌曲讨论是治疗师选择歌曲,在聆听之后对音乐以及歌词的含义进行讨论。以《甜蜜蜜》这首歌曲为例:首先播放音频让这些患者再次学习这首歌,治疗师在旁边帮助患者进行学习。通过对这首歌曲的学习,让患者对往事进行回忆和讨论。
  3.即兴式和再创造式对老年人肢体障碍改善的具体分析
  我们选用了《打靶归来》和《团结就是力量》这两首节奏性較强的歌曲作为治疗歌曲,患者需跟着音乐的节奏来敲击手中的乐器。在上述的音乐治疗的活动中运用接受式音乐治疗的同时也运用了即兴演奏式音乐治疗,这两种技术的同时使用是因为我们的患者中大多是脑器质性障碍,患者的手脚大多行动不便,所以在这个活动过程中,我们并没有让患者准确使用手中的乐器,只是让他们跟着音乐的律动随意敲打手中的乐器。而在即兴演奏式音乐治疗中,患者不需要学习专业的演奏技巧,患者使用乐器只需跟着音乐的节奏敲出节拍即可。在最初的几次治疗活动中患者并不能准确的跟上歌曲的节奏,甚至就是无法控制自己的双手,经过几次的治疗活动后,患者能稍微的跟上歌曲的节奏,这使我们看到了治疗的希望,也坚定了我们治疗的信心。
  在音乐治疗活动过程中,我们让患者是用自己手中的乐器进行节奏的训练。在节奏训练过程中,我们先敲出一个固定节奏,然后让患者在敲出这个固定节奏的基础上再任意的敲出一种节奏,后一个患者需要在前一个患者敲出的节奏的基础上再任意敲出一种节奏。这是再创造式音乐治疗里的一种治疗方法。在案例活动中选择再创造式治疗技术是因为我们的患者没有接受过任何的音乐技能的学习和训练,而再创式音乐治疗方法正是为那些没有任何音乐技能的治疗对象设计的。在音乐治疗活动中,我们运用再创造式治疗技术,对节奏进行训练及再创造。对节奏的训练及再创造的同时也是为训练患者的手脚灵活程度而设计的。节奏的练习对我们的患者较难,所以我们简化成敲固定节拍的数量,让每位患者在节拍数量上进行变化,如,我们敲出6个节拍,患者可以随意在这个节拍数上多敲或少敲任意的节拍数。在这里的节奏训练和之前的按照一首歌的节奏进行敲击手中的乐器有着相似之处,除了都是为了训练患者手脚的灵活性,在这个过程的节奏训练更多的是训练患者大脑控制手脚的能力。在节奏训练结束后我们会让患者讨论一下自己的感受。
  在节奏训练结束后,整个的音乐治疗的活动就进入了尾声了,在上面的音乐治疗活动中我们并没有以“再见歌”作为结束,而是以我们和患者之间的讨论交流作为结尾。这既能更好了解患者的需求,也能让患者对我们的治疗活动做出及时的反馈。
  结语
  在治疗过程中,通过歌曲讨论、音乐回忆和节奏训练这三个部分对患者的思维、记忆功能、手脚活动程度的改善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这也是对音乐治疗的一个肯定,更给予我们在老年康复训练这块的深入研究的更多信心。在治疗活动之前我们只是收集了患者的病例和简单了解患者对音乐喜欢的风格特点等这是在准备治疗活动前的几个不足点。最后要非常感谢一建医院为我们提供的场地和帮助。
  注释:
  ①引自高天.《音乐治疗学基础理论》[M].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7年4月.P14.
  ③整个音乐治疗活动做了保密处理,上述患者的姓名都是化名.
  ④⑤引自高天.《音乐治疗学基础理论》[M].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7年4月.p152.
  参考文献:
  [1]高天.音乐治疗学基础理论[M].世界图书出版社,2007.
  [2]杨丽珠,刘文.毕生发展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张伯源.变态心理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杜青青.释放心灵-抑郁症与音乐[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6.
  [5]张婷.音乐治疗对言语障碍性老年痴呆症的质性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7(6).
其他文献
“我一生爱过7个男人,有过8次婚姻。上帝给了我美貌、声名、成功和财富,所以没有给我幸福。”这正是世界头号美人、好莱坞常青树伊丽莎白泰勒(Elizabeth Taylor)在晚年的名言。诚然,我们赞叹她年轻时的光芒万丈、风华绝代,但也更为感慨美人迟暮的无奈与悲凉。2011年3月23日,这位巨星陨落了。5个月后,与生前泰勒有着良好合作的纽约佳士得宣布,在2011年12月将呈现盛大隆重的伊丽莎白泰勒珍藏
期刊
伦敦今年的秋日来得突然。在九月底时,时常还是刺眼的烈日当空。多数路人仍以夏装应对,如往日一样匆忙得行走在大街上。但是转而进入十月,气温骤然下降,使得不少初来此地的人们面对衣柜手足无措。伦敦的植物们则从容得应对低温,改变颜色,配合并营造出秋天应有的精致和色彩。由于这里没有打扫落叶的习惯,数不胜数的金黄色的落叶很快铺满了伦敦的大街小路。于是黄色和红色成了这座城市秋季的主色调,只有人们熟悉的双层巴士、皇
期刊
摘 要:绘画里“写意”的手法,赋予了中国艺术的创作灵魂,也让我在金属材料雕塑创作时找到了灵感,我利用“重意略形”的创作手法,强调“形神并重”先后创作了《后世不忘前世之师》、《雄风再现》、《换个角度看世界》、《畅叙幽情》等。通过将“重意略型”理念贯穿于作品中,不仅给予了人的审美体验,而且更让人体会了金属材料所传递的深邃神秘的韵味和气势磅破的力感。  关键词:重意略型 金属材料 雕塑  写意是中国绘画
期刊
如何解释在全球金融海啸下,艺术画廊交易依旧稳定,大量当代艺术家身价节节攀升?我们展开深入调查,带您认准当代艺术品市场的“无形的手”。    艺术品领域与金融市场领域的双簧戏  2010年5月,巴黎一间画廊展出一位年仅26岁名叫Jacob Kassay的美国艺术家作品,标价在9千-1.2万美元之间。一个如此年轻的艺术家被标出这般高价,巴黎收藏圈一片哗然。同年11月,他的一件镶银作品在纽约菲利普斯(P
期刊
摘 要:文章阐述了高职工艺美术品设计专业“民间艺人进课堂”的课程教学案例。《西兰卡普工艺设计》实践课程是将武陵地区土家织锦技艺传承人引入课堂教学,学校与企业深度合作,共同培养工艺美术品设计人才。从授徒传艺、技艺梳理、感知体验、创意设计等环节开展教学活动,有效引导学生对土家族织锦西兰卡普工艺文化的学习,指导学生进行西兰卡普工艺设计实践与传承。尝试对民间艺人融入专业课程教学过程的实践性与教学形式做更多
期刊
摘 要:琵琶乐曲的预习在日常学习和教学中经常被忽略,导致技术、背景、心理准备不充分,而影响乐曲学习的进度。笔者通过多年琵琶学习和教学的经验,发现乐曲的预习的重要性,并总结出琵琶乐曲预习涉及的内容和方法。本文针对琵琶乐曲的预习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琵琶演奏 琵琶乐曲 预习  在拿到一首琵琶乐曲之前我们应该先做好哪些预习功课呢?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在琵琶乐曲的学习中,我们一般认为“磨刀”
期刊
摘 要:在《我们什么也没看见》一书中,阿拉斯通过对六幅经典作品的描述,展现了其独到见解。他反对只依靠考证资料和文献理论对待作品而大谈特谈图像志观点的方法,提倡用自己的双眼真切地观看作品,并提供了一种从整体和细节的反复审视中发掘新鲜解读的观察方法。  关键词:阿拉斯 审视 整体与细节  达尼埃尔·阿拉斯是一位具有真知灼见的艺术史学家,也是法国非常著名的艺术批评家。可以说,《我们什么也没看见》是一本了
期刊
摘 要:作为新一代朝气蓬勃的当今大学生,其健全人格的塑造,不仅关系到他们的全面发展,而且直接关系到实现中华民族偉大复兴的中国梦。大学阶段是人格发展和完善的重要时期,作为一名大学生,每个人都想追求健全的人格,然而,当今的大学生由于受到生活、学习、家庭、社会、就业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产生了各种类型的人格缺陷问题。大量实践表明,音乐审美教育对于当今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音乐审
期刊
摘 要: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思潮为地方美术教育拓展了研究思路,既有的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教学资源的滞后论已被质疑。农村中小学美术课程中的地方民俗艺术资源必将被引入重置。地方民间美术记忆与教育现实接通重构,具有地域民间美术特色的现代农村美术基础教育将会进一步普及化、实用化。探讨后现代主义与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研究的关系,为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研究提供了时代背景与发展理念,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农村地域美术资源
期刊
摘 要:声乐作品《梧桐树》,由杨展业作词,奚其明作曲。本文拟从旋律走向、和声色彩、顿挫节奏、合尾手法四个方面,结合虚实意境和情感体验角度对该作品进行探析。希望能为广大读者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梧桐树 永恒 意境 情感体验  一、含蓄雅致 历历如绘  笔者通过对声乐作品《梧桐树》进行曲式结构分析,将该曲划分为四个部分,即引子(1-6),A段(7-15),B段(16-21),尾句(22-25)。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