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数学概念课教学

来源 :中学数学杂志(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gep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概念教学是教与学的基础,而概念课教与学的研究在课堂问题研究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一直是教育教学方法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主题,在新课程思想的指导下,通过《古典概型》这一课的教学案例,对概念课程进行了分析.本文探讨了如何正确运用概念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以及如何将数学概念的抽象逻辑建构特征与情境化、生活化相结合.
  【关键词】高中数学;概念教学;古典概型
  概念课程的教学是原理课程教学和练习课程教学的根本. 本文旨在新课程教育思想的指导下,通过案例,浅析学生学习数学概念的思维发展过程.
  1 数学概念的分类
  常见的数学概念分为两类:一类直接根据真实对象或关系提取概念,如五角形、六边形、角度等;本文所要探析的是第二类概念的教学设计,即纯数学抽象类的概念,这一类概念对学习者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因此在实际教育教学中,其讲解分析方法尤为重要,这里以《古典概型》课为例.
  2 数学概念获得的心理分析[1]
  2.1 概念的形成
  形成一个概念是指在研究过程中总结事物的基本属性, 这需要通过观察大量的具体例子,分析、比较、归纳、验证,发现其属性,并最终通过泛化得到概念的定义.其心理活动过程如图1:
  2.2 概念的同化
  同化是认识论中的一个概念,是教育学中重要的基础指导理论.在概念教学里可以指新教授的概念同学习者在自身固有的知识结构基础上通过学习者的理解进行融合,形成了新的知识结构体系的过程.此过程的关键在于学习者是否能辨别新旧概念的区别与联系,这一过程不仅可以让学习者对新概念知识进行深入理解,还可以对原有的概念进行温故,通过对比教学的手段使学习者直观地感受到新旧概念的区别与联系,这样可以使学习者深入理解新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再通过其他教学手段不断强化,使学习者形成新的知识结构.概念同化的心理过程如图2:
  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学习《古典概型》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随机事件的概率,但几何概型和排列组合还没学. 课本上首先通过一些常见例子总结了古典概型的特点, 然后再抛出其定义, 符合数学概念获得的心理变化规律,对概念教学进行教学设计、实施管理过程中要首先遵循概念形成及概念同化的心理规律,要站在学习者思维能力发展的最近发展区.
  3 数学概念特征
  抽象概念的特征可细致地分为如下几个方面:
  3.1 对象特征
  概念指同一种事物的统称,如函数、圆、直线、向量等.概念课教学首先要通过具体设问或实例引出它的定义.
  3.2 性质特征
  概念的定义是对一类事物相同的基本性质的归纳综合,研究它的性质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概念的内涵. 研究古典概率的性质特征,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古典概率的内涵.
  3.3 判定特征
  概念发展有重要的判断特征,就是根据概念,可以判断出某一事物是不是所学概念中的一类,从而可以厘清概念的外延[2].以《古典概型》为例,实现课程目标的基础之一是能否判断哪些问题是古典概率问题.
  3.4 关系特征
  一些概念的发展有关系特征.古典概型的关系特征是各个基本事件的概率相等.
  4 数学概念课国内外研究综述
  4.1 国外研究
  美国的诺瓦克教授认为:“概念图是一种教育教学管理工具,用来表示知识能力以及相关知识之间的关系.一般来说是用特殊的几何图形来表示概念或命题,然后用连线把相关图形连接起来,在连接线上标注概念或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3].”概念图就像一张网,汇集了所有相关知识点,并将它们之间的关系可视化.相比较文字,这种方法会记得更快.
  根据这种教学模式,学习者画出图象,可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4.2 国内研究
  根据概念教与学的规律,概念课程主要包含引入、形成、归纳、界定、应用和认知形成,这些环节是形成理论的根本. 从一定研究意义上说,学习者对数学概念掌握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高低[4].
  一般的比较认同的概念教学过程是:
  (1)根据生活实例或其他方式介绍概念背景,引出概念.
  (2)通过有代表性的举例,引导学习者寻找、发现概念的本质特征.
  (3)通过概括方式,用精确的文字、符号下定义.
  (4)根据概念来处理生活中的问题,回归生活实际.
  (5)建立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组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形成概念之间的知识网络[5].
  5 数学概念课的教学实施—以《古典概型》课为例
  5.1 教学内容分析
  1.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我们接下来研究几何概型、随机事件概率的基础,因此是教材里有着承前启后作用的一课.
  2.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前面的研究,可以知道概率的意义及其基本性质,知道概率加法如何计算,领会了随机事件的概率,但理解应用不够全面深刻、不够熟练.
  3.教学目标:了解基本事件的定义、古典概型的定义及其公式;能使用多种方法去算基本随机事件的数量和一些随机事件出现的概率.
  5.2 教学过程分析
  5.2.1 通过学习生活实例或其他方式引出相关概念的发展历程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介绍的过程要引起学生的思考,评价教学设计成功的标准是以学生是否动脑参与为依据,同时需要注意的是,介绍内容要与本课内容保持一致,不能为了引入而介绍与本课无关甚至是超前的内容.
  本课可以通过问题串形式逐步引出其概念,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问题1 复习回顾:如何求概率?
  答:当n很大时,事件A的頻率m/n事件A的概率P(A)   设计意图 这个概率问题学生思考后可能一时很难想到如何回答,这也是检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否扎实的一个重要环节,这个概率问题是回顾问题,是前面学习过的知识点,引发学生回顾思考,站在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逐步引导.
  法3 第一问茎叶图法(如图5)
  法4 第一问树状图法
  设计意图 分别可以通过枚举法、列表法、茎叶图法、树状图法为学生展示一题多解并由学生总结解决古典概型概率的方法.
  这里教师问:不是只有三个结果:红黑,黑黑,红红么?为什么不对.指出本节课的易错点.
  变式1 一个盒子内放了大小形状一样编号为1、2、3、4、5的5个球,第一次摸出1个球,记下编号并放回口袋,第二次再摸出一个球,记下编号.(1)写出所有基本事件;(2)写出两次摸出球的编号和为6的基本事件;(3)求两次摸出球的编号和为6的概率.
  设计意图 这里是根据学生学习的循序渐进性,让学习者进行辨析不放回与放回的区别.
  例2 每个盒子装6罐可乐,若这6罐可乐里面有2罐不符合质检标准,请算出检查者从盒子里随机拿出2罐,拿出的可乐中有不符合质检标准的可乐的概率?
  问题:这是一个经典的古典概率模型么?为什么?请两位同学板演,其他学生做完与板演学生的结果对照,教师引领分析,做出来与做不出来的区别,难点在哪里?
  设计意图 突破本节课难点并会处理与实际生活相关的题目.
  5.5 搭建知識体系.
  布置概念图作业,分析古典概型的特征.
  5.6 数学概念的总结复习
  学生总结,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
  总结:古典概型
  1.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古典概型公式的前提:判断是否为古典概型
  3.步骤:
  (1)判断是否为等可能性事件;
  (2)计算所有基本事件的总数n.
  (3)计算所求事件的基本事件个数m.
  (4)计算概率.
  4.公式:
  5.方法:
  设计意图 培养学习后总结的习惯.突出本节重点.
  在研究概念教学的进程中,如何推导出概念的性质和特点,得到优化的教学法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教学环节要处处唤起学生的思考,问题要简短精炼能够引发学生动脑,删除不必要的繁琐无用的教学环节.对于核心的数学概念,要突出概念形成的过程性.对于接受教学信息的学生而言需要分阶段分层次来吸收核心数学概念,只有通过对数学概念知识的逐步积累和对高中数学概念的全面了解,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完成概念的建构,随着知识体系的不断升级,这一过程得到了加强 [6].
  参考文献
  [1]何小亚.数学学与教的心理学[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6:169-174.
  [2]曹才,章建跃.数学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第二版),2006:105-114.
  [3]Joseph.D.Novak
其他文献
立体几何中动态轨迹问题是立体几何中重要的知识点和常见考点,主要考查学生立体几何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平面几何的图形识别判断能力.以立体几何为背景的圆锥曲线轨迹问题,因其知识的包容与交汇,展现出全面考查學生能力立意,成为热点的探究性问题.本文从五个角度探究立体几何中曼妙的动态轨迹问题,以供读者参考.
引子  我们这里的男孩子,最大的梦想就是当背夫。  1  我的哥哥是背夫。  背夫不是我哥哥的名字,而是我哥哥的职业。我的哥哥名叫石头,是一个专门为客人背行李的人,在我们这里,做这个职业的人有一个统一的名字——背夫。  我们这里很穷。穷到什么地步呢?以吃食为例,我们常年吃的食物只有两种,大米和土豆。偶尔吃点鸡肉,得是重大节日。杀一只鸡,熬一大锅,全村人一起来喝鸡汤。杀了鸡的人家,就可以留下锅底熬化
伦敦的四月,最后的残忍,被两个酷爱文学女子的见面驱散而尽,到处是鲜花,到处是灿烂的阳光。那天在伦敦西南的寓所,虹影和恺蒂调了好久的镜头,才对坐下来。二楼窗外是各家红砖老屋的房顶,鸽子在烟囱上栖息。俯视能看到邻里的花园,树影婆娑,绿翠欲滴,满树海棠红艳夺人,黑猫白猫在栅栏上徘徊。虹影的新长篇《月光武士》把她们从这维多利亚的老屋拉回到山城重庆,时光倒流数十年。  那个年代,那个山城  恺蒂:我们俩认识
1背景  东北师范大学史宁中教授提出了在我国中学要进行“四基”教学,即在原来的“双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基础上,又增加了两个:基本数学思想与基本活动经验.笔者完全赞同,尤其是对基本活动经验这一提法,觉得非常好.因为许多中学教师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是比较重视的,但往往忽略学生的活动经验.史教授在文[1]中说的很清楚:“讲基本活动经验主要是两个经验,一个是孩子们思维的经验,就是会思考问题;还有一个就
【摘 要】 同课异构是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师专业素质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校本教研方式.文章呈现四位青年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二项式定理》(第1课时)的不同处理,不同的教学策略、迥异的风格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并加以点评,然后给出自己的见解,彰显了数学文化的融入和学科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 同课异构;数学文化;数学素养;教学思考  前不久笔者应邀参加了洋县中学开展的《二项式定理》(北师版教材第1课时)教学
再也沒有比铁路更长的等式  在天上飞的叫航线,在地上跑的叫高铁  祖国的两只鞋子  穿上它,就  可以称心如意地  抵达生活,或海角天涯  再也没有比铁路更长的等号  埋首苦干的筑路人  将建筑工地  当作实现人生价值的考场  一生,认真回答一道题  填写着责任  火急火燎的工期  和数不清的党员突击队的旗语  填写着海内外
吃饭被认为是一种社交行为。一桌美食,可能会加速一段感情升温,也可以促成一单生意。但是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一个人生活,一个人居住,吃饭也从线下转换到了线上,来化解这一届“空巢青年”的孤独感。  吃播,是一种吃饭类的“真人秀”,2010年在韩国流行起来,随后传到日本和中国,进而风靡全球。吃播结合了吃和播两层含义,在直播中,主播一边吃着超大份的食物,一边跟观众互动。  吃播的流行,源自“空巢青年”的需
近两年来,90后诗歌群体引发越来越多的关注,已然成为文坛新的持续增长点。他们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崭新的认知装置,像一场雨正在途中。这既与其整体性的写作面貌有关,又离不开各种平台的大力推介。此次《清明》杂志推出的“安徽90后诗人专辑”让我们继续感受这一代人正处于进行时的写作状态。  对于正在生成、分蘖的“90后”诗歌,我们能做到的也许就是群体性“展示”。与此同时,我们又应该持有审慎和开放并存的阅读期待。
汴河  人工的河  在某个人意志里,打开  把两千多年的时光,流淌下来  顺势而上后,我想象着  它转过身南下,顺应一个想法  用一千多公里的奔流,穿越世间  这是一个工作日的上午  我顺着这条叫作汴河的岸边  在皖北的小城之郊,散步  匆忙的人  从一座桥上越过,汇入生活的宽阔  只有我,像守着堤坝,守着虚弱的时间  世间的繁华在水流中滋养  烟火袅袅处,多少人侧身而过  来来往往的人间,没留下
摘要:该文在对EDUCAUSE发布的2014年高等教育信息化十大议题进行解读的基础上发现:历经三十年的建设与发展,利用信息技术推进教学创新已经成为行政管理信息化之后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新的主旋律。而如何为信息技术支持的教学创新提供制度保障则是我们当前面临的关键挑战。为持续推进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大学教学创新,未来我们需要在变革管理的过程中保持创新与继承的微妙平衡,鼓励信息消费推动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民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