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入生活用语的教学策略的研究与实践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yp2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笔者历经三个学年,从当前中职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职高生的培养目标、职高生的心理特点、学习品质、学习习惯等因素出发,通过问卷调查、试卷质量分析比较、座谈等研究方法,对“生活用语”引入中职数学课堂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与实践.研究表明:生活用语引入课堂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对于学生成绩的提高、德育的渗透(思想品质)等都有积极作用.但研究也发现引入的生活用语要紧扣学生的心理需求,紧扣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的接受能力,只有这样的生活用语才能起到正向的作用.
  【关键词】生活用语;中职数学;课堂教学
  一、问题的提出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我们知道语言是一门艺术,是表达情感、传递知识的工具,是教学信息的载体,能否准确、合理、灵活地使用教学语言进行教学是完成教学任务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作为一名教师,语言的趣味性尤为重要,数学教师也同样.数学是神奇的,它会使人眉头紧锁,顿足捶胸,会让人茅塞顿开,心悦狂欢;数学是迷人的,它是空间关系的浓缩,是数量关系的组合,是科学发展的桥梁,是人类解开愚昧、走向光明的使者;数学是美的,是文化中的文化,是科学的精髓,是人类智慧的精华.既然数学这样神奇,这样迷人,这样美,那么我们有何理由不接近它,不了解它,不掌握它呢?现在的中职学生由于基础差、底子薄、学习习惯欠佳等原因,导致他们讨厌数学,甚至放弃对数学的学习.针对这一现状,目前也有很多方法来弥补,来改进数学课堂的学习气氛,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互相讨论、小组学习、多媒体教学,等等,这些都是很好的方法.除此之外,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和途径了呢?笔者一直在不断地思考.我们知道数学虽然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而且数学中使用了形式化、符号化的语言,因此它比其他学科的知识更抽象、更概括.对于数学教师而言,如何把它具体化、形象化、立体化、生活化,以使学生更易了解、理解、吸收和消化,成为了当前教育下刻不容缓的课题.众所周知,在语文和数学间喜欢语文课的人要多些,原因是前者生动活泼,易学易懂,可以和生活贴得很近.笔者经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是否可以利用自然生活语言的优势来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化问题,即将生活用语引入课堂教学?基于此,笔者进行了积极尝试与研究.
  二、国内外相关课题的研究综述
  目前,古今中外从多方位、多环节、多视角透视了,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问题,并提出了很多切实可行的方法.例如:在南宋时期把数学的某些知识“歌诀”或“诗括”化,已形成一种风气.著名的数学家杨辉的“算法歌诀化”可以突出主题、加强记忆、便于应用.现代的数学教育家马忠林提出的“三联用语”也揭示了语言在数学课程中立竿见影的神奇功效.从网络(中国知网)检索的结果看,目前将生活用语引入数学课堂教学的研究几乎没有(或者研究成果还没公开发表),有的只是对数学教学用语的相关研究.那么本研究将填补这项空白或者说为其他研究者提供一些参考.通过相关研究笔者认为中职学校的特点是将来学生从业方面的不同,那么势必就导致他们所学数学的内容不同,针对具体的学生人群,具体的时间、地点、问题,要具体分析,即因人而异、有的放矢是我们中职教师研究的重点.将生活用语引入数学课堂的过程中,一定要能够驾驭课堂,不要让学生的思维随着发散出去,即所谓能放能收.
  三、理论依据
  相关研究告诉我们语言是一门艺术,我们只有掌握了这门艺术,才能在讲台上游刃有余,使学生有“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物”之感,给人以美的享受,并能诱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以引发兴趣,引人入胜.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有了兴趣,学生才有可能学好数学.生动的生活语言是富有黏着力的,有了这种语言承载信息,如同食物有了色和香,能引诱人们去品尝.如果说数学是船,那么数学语言就是水,水深则船大.数学学习中借助生活语言作为桥梁,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地理解和运用数学语言.显然,真正的数学思维有赖于内化了的数学语言的支持,高度符号化的数学语言系统是形成数学思维的必要支撑.
  支持本文的一个主要理论依据是“一个人对数学有了兴趣就能专心致志,从而具有运用和发展它的能力”.因此能力与兴趣息息相关,古今中外凡在数学研究上有成就的人,对数学都怀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数学家杨乐谈到他进入中学后,就“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数学家华罗庚初中毕业失学,在自家小杂货店当店员时,对数学的兴趣已到了入迷的程度.他说:“有了兴趣就会乐此不疲,好之不倦,因之也就会挤时间来学习了.”我们知道,教学对象因其知识储备、生活经验与心理素质的差异,对于表达同一数学内容的不同语言类型的接受、吸纳能力也是有差异的.一般说来,对每个接受者而言,总有一种语言类型是他最容易同化和吸收的,吸收之后,它就成了再接受其他表达形式的媒介和手段.因此,让生活语言走进数学课堂,使数学课堂语言多样化、趣味化,这对于增强不同层次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对知识的渴望度,树立对生活的信心,培养健全的人格具有不可低估的现实意义.笔者坚信,在中职数学课堂上,在数学专用术语的主旋律下,让自然生活用语走入课堂,必将使学生在同样40分钟内吸收、消化、接受得更好.日常用语是指学生从日常生活中观察和接触到某些物体所感知的一种几何初级概念,如“角”是尖的,“点”或大或小,“线”或粗或细,“面”或厚或薄……
  四、研究对象与方法
  笔者设定的研究对象是我校2007级财会班(50名学生,其中男20名,女30名),研究方法有问卷调查法、试卷质量分析比较法、座谈法、归纳法、数理统计法等.
  五、引入生活用语的五种类型
  1.饮水思源型
  主要是对于教材中的一些概念、性质、定理等追根溯源,来揭示它们原始的产生的动机,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书本的某些原理、定律、公式,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不仅应该记住它的结论,懂得它的道理,而且应设想一下前人是怎样想出来的,经过多少曲折,攻破了多少关键才得出这个结论的.我们都知道数学的对象是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而这些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是经过抽象得到的,是抽象思维的产物,有些已经完全脱离了它们的内容和其他一切属性,表现为非常抽象的形式.如:从两只狗、两只猫等抽象为数2;从拉紧的绳子、透过小孔的太阳光线等抽象为直线.再如,由“相反意义的量”抽象得出正、负数,而从数学史可知,负数开始是用来表示负债数,这时正数就表示财产数.又如,无理数的概念产生于单位正方形的对角线2不是有理数,或正方形的边与它的对角线不可公度继而发现3,5,7等都是无理数,并逐步得到数学家的承认和应用.
  在讲述上述知识点时就可以运用生活语言来解释说明,因为这些都是直接来源于生活的.综上,在学习定理、公式时,不仅要理解它的正确性,认识推理的合理和有据,懂得运用该方法的意义和作用,而且要自己去设想如果没有这个定理或公式,自己该如何得到它,进而去思考它的条件可否减弱,结果能否推广,有否其他解法,知识间是否存在其他联系等,这就需要独立思考,不断向自己提出问题,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独立的思考,不仅对知识理解深入,而且有利于能力的提高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更有利于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2.去粗存精型
  此种类型主要通过教师的语言的主导作用让学生了解数学有关知识的主次,来培养他们分清主次的能力.因为概念形成主要依赖的是对感性材料的抽象,概念同化主要依赖的是对原有知识经验的联系与概括,因此,感性材料和知识经验是影响概念学习的重要因素.感性材料太少或原有知识经验模糊,学生的感知都不充分、不丰富,难以辨析各种对象的本质属性.针对这种情况,教学时,教师就要尽可能地采用实物、模型或举实例等方式加以弥补.需要注意的是,举例时要区分日常用语中某些词的涵义与数学概念(同名称的)不一致之处,以免发生混淆.例如,几何中的“垂线”与日常生活中的“垂线”(实指“铅垂线”)是不相同的;还有数学的逻辑联结词中的“或”与生活中的“或”的区别等等.
  3.还原生活型
  此种类型主要用生活中常见的事情来解释数学知识,激发学生重视数学的实用性.在问题解决的学习中,要尽量通过问题的选择、提法和安排来激发学生,唤起他们的好奇心和创造力.“善问是数学教师的基本功,也是所有数学教育家十分重视研究的问题.一个恰当而富有吸引力的问题往往能拨动全班学生思维之弦,奏出一曲耐人寻味,甚至波澜起伏的大合唱.”问题的提法要有教学艺术性,要和生活联系起来.这就是说,问题的提法不同会有不同的效果;要设法使得提法新颖,让学生坐不住,欲解决而后快.下面是一则生动的例子.“255是几位数?用对数计算.”该问题提出后,学生反映平平.而完全可以尝试这种方法:“张三听到一则谣言后,一小时内传给两人,这两人在一小时内每人又分别传给两人,如此下去,一昼夜能传遍一千万人口的大城市吗?”这样一发问,学生就有了解决问题的积极性,效果就不大一样了,开始谁都认为这是办不到的事,经过认真计算,发现确能传遍.结论出人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这样发问既能引起学生跃跃欲试,又能使学生通过问题解决受到思想教育——传谣速度惊人,影响极坏!传谣可恶,传谣可悲!
  4.由虚到实型
  此种类型主要通过把数学知识用自然生活用语生活化,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实际应用的能力.进一步让学生知道数学在生活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就数学本身来说,越来越远离其现实背景,即生活原形.笔者认为数学教学有必要向数学的根基背景作适当的回归,尽可能地使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这既利于数学本身的发展,又便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让学生学习一些商品费用、成本与利润、银行存款与贷款、税收的基本知识;水、电费的计算,会计基础知识,农作物测产方法,种子质量鉴定方法和种子用量,秧苗移栽的面积,农药、肥料的用量,农作物病虫害的预报预测,农田灌溉流量的计算,平面图的测绘,体积测量,制图等.使学生能把课堂上所掌握的科学文化知识运用到社会生产和建设中,从而大大地培养学生的多方面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一对夫妇为了给独生孩子支付将来上大学的费用,从婴儿出生,每年孩子的生日都要到银行储存一笔钱.设上大学四年费用共需用10万元,银行储蓄利息为年息2.25%,每年按复利计算,为使孩子到18岁上大学时,本利和共有10万元,问:他们每年需存多少钱?(根据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可得每年至少需存4467元)这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了解父母度日的艰难,从而会努力学习来回报父母.
  5.口诀型
  口诀具有的特点是:它是教师根据多年的实践,总结规律由繁化简,概括知识由难变易,使数学知识巧记忆,而且言简意赅易上口,结合课本胜一筹.因为数学知识具有逻辑性、系统性,并具有丰富的思想方法,在数学学习中,不排斥机械学习,在某些情况下还是需要的.例如,在讲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时可让学生记忆“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又如,讲三角函数在各个象限的符号时可以用这个口诀“一正二正弦,三切四余弦”;还有在判断两条直线垂直与平行的关系时,用“交叉相乘再相减等于零”和“对应相乘再相加等于零”来解决.
  6.享受型
  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简洁美:世事再纷繁,加减乘除算尽;宇宙虽广大,点线面体包完.对称美:数学中的回文现象,如:12×12=144,21×21=441;13×13=169,31×31=961;102×102=10404,201×201=40401;103×103=10609,301×301=90601等等.而数学中更为一般的对称,则体现在函数图像的对称性和几何图形上.例如,从“杨辉三角”中所感受到的多姿多彩的简单、整齐、对称、和谐的组合数的性质;又如,Crn=Cn-rn,Crn=Cr-1n-1 Crn-1,C0n C1n C2n … Cnn=2n等等.前者给我们探求函数的性质提供了方便,后者则运用在建筑、美术领域后给人以无穷的美感.意象美:诗与数学之间最深刻的关系莫过于数学概念或意象(imagery)与诗歌的结合.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邵雍).积极感受“数学美”是激发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法国数学家庞加莱说过:“能够做出数学发现的,是具有感受数学中的秩序、和谐、对称、整齐和神秘美等能力的人,而且只限于这种人.”可见,数学的确存在美,并有着重要的意义.如千千万万的凸多边形它们的外角和总等于360°;不管e,π,i是多么复杂,多么不同,而e-2πi却等于1,它又是多么简单、原始.这种使人感到神秘却又合乎科学的种种结论,唤起了学生追求数学美的情感,强烈地推动他们学习数学.
  笔者认为在数学教学中采用“创设问题情境”,往往是利用“神秘美”,引起学生惊讶和好奇,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例如学习无理数引入之前,提出“数轴上的点,是否已被所有表示有理数的点所填满”,会激起学生学习无理数的好奇,引发极大的学习兴趣.
  六、结论与建议
  1.结 论
  问卷调查和相关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学生中喜欢数学课的人数比例从第一年的31%提高到第三学年的47%;不能独立完成作业的从第一学年的89(人次)降落至第三学年的55;学年成绩由第一学年的平均分60.5分提高到第三学年的65分;违反课堂纪律人次百分比由第一学年的21%降至第三学年的9%.可以说这些数字变化足以说明将生活用语引入中职数学课堂是可行的,是有效的.因此,笔者认为本研究的结论:无论从学生的解题能力的改变、课堂参与教学的积极性的提高、学习成绩的变化,还是学习态度、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的转变都说明了将生活用语引入中职数学课堂是可行的而且是有效的.
  2.建 议
  通过教师本人及其他教师对教材的精髓的领会,用自然生活的语言加以包装,使中职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大视野地理解、消化及吸收数学知识,奠定良好的从业及升学的扎实基础.可以说,把自然生活用语用于数学知识是一门艺术,这里需要教师对教材的研究、领会、加工、提炼、组织、实施,是数学教师从事数学教育工作的经验总结,也是他们对生活、对人生、对待周遭事物的感悟.把真实朴素生动活泼的自然语言应用于抽象的数学知识,增强中职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对促进学生良好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具有推波助澜的作用.通过来源于生活的语言,创设一定的故事情境可以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从而可以使学生从讨厌数学、不懂数学到喜欢数学、研究数学,应用数学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数学课堂来提高数学课堂的学习效率,用活泼生动通俗的语言来解释数学,领会语言在生活中的作用举足轻重,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的无限魅力,并有意识地培养他们注重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来顺应时代的快速发展,为以后他们的从业打下良好的基础.总之,将生活用语引入数学课堂,不仅使教师教得生动,学生学得主动,而且对优化课堂教学,推进素质教育,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都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马忠林,郑君文,张恩华.数学学习论.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170.
  [2]公文易文秘网.http://www.govyi.com.
  [3]朱永新,杨树兵.创新教育论纲.教育研究,1999(8).
  [4]张双德,王呈义.数学教育学.石油大学出版社,1993:209.
其他文献
本文在对煤炭地面预算定额数据关系进行详细剖析的基础上,并考虑到程序功能结构元素的要求,着重对库结构、耗量分类编码、链式存贮及定额检索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地探讨
本文提出丁空心滚动体强度计算方法.讨论了应力分布规律,并给出了最大应力计算公式,为空心滚动体轴承的设计与计算提供了理论依据。
以“黑豆品种”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对其特征特性进行简要分析的基础上,就如何切实做好优质高产栽培提出建议与对策,希望能为进一步实现黑豆的高产高效栽培提供有力的依据和参
在我国医疗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在公立医院财务管理中,充分运用管理会计对于规范医院的运营机制、提升医院的经济效益和市场影响力、推动医院可持续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初中数学新课标明确要求: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课程改革要求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需求,营造学生积极探索,自主探索的学习环境,教师应该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完成既定的数学教学目标,增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必要性  随着时代发展的需要,教育需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类型,新的课程改革就提倡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实践,改善传统的教学方
为了解决神龙公司东风标致2008产能不足的问题,2014年5月29日,神龙公司工业技术委员会决定在神龙第三工厂达到44V/H的前提下,将东风标致2008转移到东风乘用车新能源工厂生产
本文研究ЧαПЛЫГИН非完整耗散系统平衡位置流形的稳定性问题,在文献1的基础上,利用李亚普诺夫直接法和稳定性定义将完整系统的拉格朗日定理进一步推广到上述非完整系统,着
2020年9月29日,河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黄强到新乡市暗查暗访安全生产工作。在新乡市天盛工业气体有限公司和华丰加油站,黄强详细查看企业安全生产情况,对重点区域、重点岗
应用模拟-优化-模拟方法,建立了一个综合优化模型,对矿井延深及改扩建方案进行综合优化。通过实例计算,证明模型是可信的。
科技的进步让物流行业正变得越来越智慧化、无人化。过去几年间,人工智能、5G、自动驾驶等技术快速发展,为全新的物流场景打下科技基础。如今,全新的颠覆已经来临:在解决与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