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威信的高低是直接影响教育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作为体育教师要以渊博的知识吸引学生,树立智力威信;以积极的关爱感动学生,树立情感威信;以高尚的品格感染学生,树立人格威信。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优化体育教学。
体育教师威信的建立,一方面取决于社会对体育教师地位、职业尊重的态度和风气,学校、班主任、家长对学生体育的态度,学生对体育教师及其工作的认识等;另一方面,更重要的取决于体育教师的榜样作用和教育教学工作的效能。体育教师的威信不应是强制的权威,而应是理性的权威,即通过体育教师的智慧和品格、炽热的爱生情感,高超的体育教学艺术与才能,做好教育教学工作,从而在学生中建立由信而服的自觉威信。体育教师威信的建立,应该注意如下几点:
一、德——即高尚的品德修养
体育教师具有崇高的思想、良好的道德品质、渊博的知识、高超的教育教学艺术是教师获得威信的基本条件。教师崇高的思想和道德品质集中地表现在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有强烈的自豪感和责任感。身教重于言教。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指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充分阐述了身教的重要性。因此,要求学生做到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只有这样,学生对教师才能心悦诚服。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而亲的前提是老师对学生的“爱”,这也是师德之本。要想让学生尊重你,你就要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子女,当然对学生的爱要建立在严格的基础上。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时刻关心爱护学生,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随时注意自己的道德修养,无私奉献,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这是树立威信的基础。
二、学——即真才实学,与时俱进。
体育教师必须具备过硬的业务素质,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学者型教师。教育家马卡连柯指出:“高度熟练、真才实学、有本领、有技术、手艺高超、实事求是、不辞劳苦——这才是最吸引孩子们的东西。”“学高为师”,学生最佩服的是教师有渊博的知识,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上以下情形:当教师对所讲授的内容钻研不透彻,示范动作不到位,甚至还不如学生做得好,这时,学生投来的是“不信服”的眼神;相反,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讲解有条理,简明扼要,重点、难点突出,示范动作优美,自然就会成为学生心目中的榜样,能在学生中享有崇高的威望。所以,要树立威信,“学识”两字须牢记在心。当然,学识的获得不是一劳永逸的。因此,教师一定要不断学习来丰富和充实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做到与时俱进。只有这样才能厚积薄发,左右逢源,才能真正堪为人师。
三、严——严于律己,严谨生活作风
体育教师具有崇高的人格魅力。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树立威信的决定性因素。一个好的教师,不在于他教什么、教多少,而在于他能否点燃学生心灵中那支待燃的火把。教师的人格魅力主要体现在:
(1)热爱教育,珍视自己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荣光和尊严。陶行知先生说过:“要人敬的,先必自敬,重师首在师之自重。”教师要自重自爱,努力在教育教学中展示自身的人格魅力。教师的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吃苦耐劳、任劳任怨、以身作则、言行一致、平易近人、作风民主等优良品质,都会被学生看在眼里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
(2)敢于自我批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教师也不是神,不可能每句话每件事都做得十分得体。如有不当,要敢于在学生面前做自我批评,敢于让学生提意见,并虚心接受,不能与学生斤斤计较,这样会更有利于提高自己的威信。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往往会碰到调皮捣蛋的学生。如果大发雷霆,会严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影响教师威信的建立。这时,我们体育教师从建立威信角度考虑,把自己置于学生的心理位置去认识、体验、思考,并善于深入学生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想法,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因为威信不仅需要耐心培植,还需要精心呵护。
(3)要注意自己的生活作风、生活习惯、精神风貌甚至衣着服饰。教师是学生的榜样,其一举一动均会影响到学生的注意力和情绪。教师的仪表、风度、气质包括教师的穿着、举止、情态等一系列外部表现,不仅体现着教师的心理面貌,而且直接影响到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影响到教师的威信。如果教师平时作风不正、行为不端,整日精神萎靡、邋里邋遢,其形象自然会在学生心目中矮了三分,甚至是被鄙夷不屑,哪里还谈得上什么威信?所以,“言教”还需“身传”,“学高”更需“身正”。
四、爱——关爱学生,真诚相待
要建立亦师亦友的新型师生关系。现代教育具有主动性、民主性、合作性和多样性的时代特征。新世纪呼唤着新型的师生关系。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的权威从此不再建立在学生的被动与无知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教师借助学生的主动参与以促进其充分发展的能力之上。所以,“爱”成为教育成功的秘诀。有些教师误以为要树立威信必须“严”字当头,有人甚至认为鞭打的威胁是唯一制止学生捣乱的前提。其结果不但不能在学生心目中树立威信,反而只能损伤学生的人格和心灵。另外,还有些人主张在一团和气中求得威信,他们讨好学生,迁就学生,对学生的缺点和错误姑息纵容,懒得深层管理。这样的教师,虽然和学生的关系也可能是融洽的,但这种人在学生心目中却重量很轻,也并不能真正树立起教师的威信。所以说“爱”要有度,“严”也要有度。一个好的教师,他应该不仅仅是学生的良师益友,更是学生的知心朋友。因此,教师要真正从对学生的爱出发,关心他们,严格要求他们,尽可能深入到学生中去,把自己真正融入到学生之中。这样,在教育教学中,才能创造出民主、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才能唤起学生对学习的内在需要。再就是,出现问题时一定要对学生一视同仁,要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歧视后进生,不忽视中间生,也不溺爱优等生。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真正信服你,敬佩你。如此,关系融洽了,学生自然“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的威信也就自然而然地树立起来了。
古人云,“有威则可畏,有信则来从,凡欲服从者,必兼备威信”。教师的威信似一个巨大的磁场,难以抗拒的吸引力无时不在,无处不存。它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凝聚他们的求知欲望,于教育教学质量功不可没。
(兰溪市教师进修学校 )
体育教师威信的建立,一方面取决于社会对体育教师地位、职业尊重的态度和风气,学校、班主任、家长对学生体育的态度,学生对体育教师及其工作的认识等;另一方面,更重要的取决于体育教师的榜样作用和教育教学工作的效能。体育教师的威信不应是强制的权威,而应是理性的权威,即通过体育教师的智慧和品格、炽热的爱生情感,高超的体育教学艺术与才能,做好教育教学工作,从而在学生中建立由信而服的自觉威信。体育教师威信的建立,应该注意如下几点:
一、德——即高尚的品德修养
体育教师具有崇高的思想、良好的道德品质、渊博的知识、高超的教育教学艺术是教师获得威信的基本条件。教师崇高的思想和道德品质集中地表现在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有强烈的自豪感和责任感。身教重于言教。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指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充分阐述了身教的重要性。因此,要求学生做到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只有这样,学生对教师才能心悦诚服。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而亲的前提是老师对学生的“爱”,这也是师德之本。要想让学生尊重你,你就要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子女,当然对学生的爱要建立在严格的基础上。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时刻关心爱护学生,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随时注意自己的道德修养,无私奉献,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这是树立威信的基础。
二、学——即真才实学,与时俱进。
体育教师必须具备过硬的业务素质,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学者型教师。教育家马卡连柯指出:“高度熟练、真才实学、有本领、有技术、手艺高超、实事求是、不辞劳苦——这才是最吸引孩子们的东西。”“学高为师”,学生最佩服的是教师有渊博的知识,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上以下情形:当教师对所讲授的内容钻研不透彻,示范动作不到位,甚至还不如学生做得好,这时,学生投来的是“不信服”的眼神;相反,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讲解有条理,简明扼要,重点、难点突出,示范动作优美,自然就会成为学生心目中的榜样,能在学生中享有崇高的威望。所以,要树立威信,“学识”两字须牢记在心。当然,学识的获得不是一劳永逸的。因此,教师一定要不断学习来丰富和充实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做到与时俱进。只有这样才能厚积薄发,左右逢源,才能真正堪为人师。
三、严——严于律己,严谨生活作风
体育教师具有崇高的人格魅力。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树立威信的决定性因素。一个好的教师,不在于他教什么、教多少,而在于他能否点燃学生心灵中那支待燃的火把。教师的人格魅力主要体现在:
(1)热爱教育,珍视自己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荣光和尊严。陶行知先生说过:“要人敬的,先必自敬,重师首在师之自重。”教师要自重自爱,努力在教育教学中展示自身的人格魅力。教师的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吃苦耐劳、任劳任怨、以身作则、言行一致、平易近人、作风民主等优良品质,都会被学生看在眼里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
(2)敢于自我批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教师也不是神,不可能每句话每件事都做得十分得体。如有不当,要敢于在学生面前做自我批评,敢于让学生提意见,并虚心接受,不能与学生斤斤计较,这样会更有利于提高自己的威信。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往往会碰到调皮捣蛋的学生。如果大发雷霆,会严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影响教师威信的建立。这时,我们体育教师从建立威信角度考虑,把自己置于学生的心理位置去认识、体验、思考,并善于深入学生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想法,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因为威信不仅需要耐心培植,还需要精心呵护。
(3)要注意自己的生活作风、生活习惯、精神风貌甚至衣着服饰。教师是学生的榜样,其一举一动均会影响到学生的注意力和情绪。教师的仪表、风度、气质包括教师的穿着、举止、情态等一系列外部表现,不仅体现着教师的心理面貌,而且直接影响到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影响到教师的威信。如果教师平时作风不正、行为不端,整日精神萎靡、邋里邋遢,其形象自然会在学生心目中矮了三分,甚至是被鄙夷不屑,哪里还谈得上什么威信?所以,“言教”还需“身传”,“学高”更需“身正”。
四、爱——关爱学生,真诚相待
要建立亦师亦友的新型师生关系。现代教育具有主动性、民主性、合作性和多样性的时代特征。新世纪呼唤着新型的师生关系。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的权威从此不再建立在学生的被动与无知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教师借助学生的主动参与以促进其充分发展的能力之上。所以,“爱”成为教育成功的秘诀。有些教师误以为要树立威信必须“严”字当头,有人甚至认为鞭打的威胁是唯一制止学生捣乱的前提。其结果不但不能在学生心目中树立威信,反而只能损伤学生的人格和心灵。另外,还有些人主张在一团和气中求得威信,他们讨好学生,迁就学生,对学生的缺点和错误姑息纵容,懒得深层管理。这样的教师,虽然和学生的关系也可能是融洽的,但这种人在学生心目中却重量很轻,也并不能真正树立起教师的威信。所以说“爱”要有度,“严”也要有度。一个好的教师,他应该不仅仅是学生的良师益友,更是学生的知心朋友。因此,教师要真正从对学生的爱出发,关心他们,严格要求他们,尽可能深入到学生中去,把自己真正融入到学生之中。这样,在教育教学中,才能创造出民主、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才能唤起学生对学习的内在需要。再就是,出现问题时一定要对学生一视同仁,要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歧视后进生,不忽视中间生,也不溺爱优等生。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真正信服你,敬佩你。如此,关系融洽了,学生自然“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的威信也就自然而然地树立起来了。
古人云,“有威则可畏,有信则来从,凡欲服从者,必兼备威信”。教师的威信似一个巨大的磁场,难以抗拒的吸引力无时不在,无处不存。它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凝聚他们的求知欲望,于教育教学质量功不可没。
(兰溪市教师进修学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