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康复综合干预模式对小儿脑瘫粗大运动的疗效观察

来源 :健康导报·医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nyi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7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5)10
  【摘 要】 目的 探讨小儿脑瘫社区康复综合干预的疗效。方法 选择小儿脑瘫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接受相同的常规出院指导,对照组给予一般的家庭自行锻炼;治疗组接受社区综合康复干预,同时结合正规的家庭康复指导干预等。观察两组的疗效,康复干预前后应用GMFM量表评定。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7%,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康复综合干预模式对小儿脑瘫粗大运动有显著的疗效。
  【关键词】 小儿脑瘫; 粗大运动;社区康复综合干预模式
  小儿脑瘫(CP)是小儿脑性瘫痪的简称,是小儿出生前出生时出生后由于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主要表现为中枢性的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并可伴有智力言语癫痫等并发症。脑瘫不仅是儿科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也是导致小儿高残疾率的主要疾病之一,仅在我国脑瘫的发生率就达到1.8%-4%,已经成为家庭乃至全社会的沉重负担,让脑瘫患儿得到连续的、经济的、便捷的、高效的康复方法和模式显得尤为重要,值得我们去探究。我中心从2012年6月到2015年6月收治的小儿脑瘫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进行了康复综合训练的临床对照研究,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6月到2015年6月我科收治的小儿脑瘫患者60例。用DAS统计软件产生随机数,将患者按1:1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其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8个月-5岁,平均年龄(32±4)个月;GMFM量表积分(164±12)分。对照组30例,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12个月-4.6岁,平均年龄(36±6)个月;GMFM量表积分(172±18)分。两组年龄、性别及治疗前GMFM量表积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符合2004年全国小儿脑性瘫痪专题研讨会的小儿脑性瘫痪的定义、诊断标准(2)生命体征平稳(3)年龄6月到6岁(4)出生前出生时出生后至少存在一种高危因素(5)患儿有运动功能障碍(6)家长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 (1)各种进行性的疾病例如重症肌无力,进行性肌萎缩症等(2)严重的智力、视力、听力障碍(3)伴有严重的其他疾患
  1.2 研究方法
  1.2.1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儿在机构采取一般的常规治疗或居家自行锻炼。
  治疗组患儿在社区采取社区康复综合干预模式治疗包括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传统康复治疗等,同时在此基础上给予相应的家庭康复指导干预。
  1.2.2康复方法
  康复指导人员由具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康复技能培训合格证书的社区责任医师、康复治疗师担任。社区康复人员对患儿进行上门随访,所有治疗组的患儿进行综合功能评定建立康复档案,针对康复组的患儿及家长进行小儿运动指导,康复训练6个月为一个周期,至少3次/周,40min/次,并给患儿家长定期培训,发放相关科普资料。非治疗时间要求家属对小儿康复训练1~2次/天。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治疗6个月后临床疗效比较比较
  治疗组显效11例,有效17例,无效2例,对照组显效5例,有效18例,无效7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提示社区康复综合干预模式可显著提高小儿脑瘫的治愈率,有利于患儿的粗大运动发育。见表2
  3 讨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高,脑瘫儿童的高致残性受到家庭和社会的高度重视,但由于脑瘫儿童的康复是很漫长的过程,很多患儿由于受家庭条件的限制,得不到及时有效系统的治疗,大医院昂贵的治疗费用让他们承受巨大的负担和压力,很多患儿即使去大医院治疗,但治疗之外的大部分时间由于家属缺乏基本的康复知识使很多患儿错过了恢复的最佳时机(0-6岁)。本文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社区康复综合模式的干预,采用现代康复治疗和传统康复治疗结合的基础上,有效发挥家庭的力量,对患儿家长进行定期的培训和指导,发放科普资料,同时提供家长的心理辅导和支持,让患儿无论在社区医院还是在家庭都得到不间断的综合康复。结果表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社区康复综合干预模式可促进脑瘫患儿的粗大运动的恢复,对患儿的粗大运动改善有重要的作用,有利于患儿生活质量的提高。
  社区康复可以使更多的脑瘫患者就近得到医治,告别单一的医疗机构治疗模式,有效利用家庭的参与和支持,康复不再停留在单纯的肢体上同时也有利于心理的康复。社区康复医院的综合康复模式是综合的、连续的、经济的、灵活的、便捷的、多方位参与的,与单一的机构康复相比,具有更广泛的意义。
  笔者在实施的过程中深刻的体会到一个脑瘫患儿带给一个家庭沉重的经济负担和思想负担,应该是我们医务工作者和全社会共同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社区综合康复模式以其强大的可实施性,值得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陈秀洁,李树春,小儿脑性瘫痪的定义、分型和诊断条件【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7.29:309-310.
  【2】刘启雄.陈伟.感觉统合训练在脑瘫康复中的临床应用.【J】.医学信息,2013.23(4):328-330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5)10  【摘要】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应用于功能性便秘患者的效果。方法 对80例FC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并进行集束化管理,比较干预前后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 FC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后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达90%,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干预前(P<0.01)。结论 集束化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FC患者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32-5281(2015)10  【摘要】 心理因素可以致病,而疾病又反作用于人的心理状态。面对胃癌的威胁,病人要经过一个对疾病理解并接受治疗的复杂心理适应过程。护士术前为病人提供相关治疗信息,运用交流技巧,术后加强病情观察,并进行术前,术中,术后心理干预,给病人以心理支持,从而提高了手术的耐受性和手术配合度,减少了术后并发症,有效的促进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5)10  [摘要] 目的探讨分娩球配合自由体位助产对初产妇产痛,分娩控制感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研究2011-2014年在浙江省妇幼保健医院分娩的140名初产妇,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分娩球配合自由体位助产的方法,对照组采用普通分娩方法。结果 经过分娩球配合自由体位助产可以有效减轻初产妇的产痛,增强分娩控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32-5281(2015)10  摘要:小儿急诊安全护理中,预见性问题的出现可导致不良后果的发生,容易导致纠纷事件,严重影响患儿疾病的治疗,不利于医院良好形象的树立和维护。通过对急诊安全护理中预见性问题的分析和总结,本研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通过提升护理人员专业技能、加强应急预案处理、强化护患沟通等多个方面,对小儿急诊安全护理的有关问题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52.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32-5281(2015)10  关键词: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腰椎间盘突出症  1.病例报告  例1:患者,男,80岁,汉族,已婚,农民。以“右下肢疼痛2年,再发伴右足底部麻痛半年”之主诉入院。2年前患者搬运重物后突然出现右下肢困痛,疼痛呈持续性发作,久坐及劳累后加重,卧床休息后可缓解;曾在当地诊所行推拿治疗10次,经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32-5281(2015)10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高热惊厥的急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100例高热惊厥患儿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采用针对性的急救护理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探究其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护理效果明显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32-5281(2015)10  摘要:本文分析了临床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提出了提升临床检验质量,加强质量控制的举措,对于促进临床检验工作的发展,提升检验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临床检验;质量;控制;策略  临床检验质量情况关系到病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医院一定要重视临床检验质量控制工作,能够利用先进的临床检验设备促进临床检验质量和效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32-5281(2015)10  [摘要] 目的:了解孕产妇营养相关疾病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观察围生育期孕产妇应用孕期营养指导后的效果.方法:以2005年5月---2007年5月在我院围产中心建卡的并自愿接受营养分析指导的孕产妇为实验组,只接受一般围产期健康饮食宣教的孕产妇为对照组,对其围产期的母婴健康状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科学、合理的
期刊
【中图分类号】R1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5)10  摘要:目的:探析检伤分类在日常院前急救和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方法:学习国际救助优先原则和突发性灾害事故情况下的检伤分类标准,同时结合具体急救工作特点,注重调度人员过多程判断患者病情和急救人员现场快速判定伤性,并且将对应标准明确细化,从而知道调度和院前急救。选择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所收治的210例伤员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5)10  摘要:目的:通过分析脑血管疾病的原因及临床表现,给出相应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详细分析100例脑血管疾病患者发病的原因,制定出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对脑血管疾病患者给予相应的合理护理,患者恢复较好的占83%。结论:对脑血管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系统的护理是减少并发症和死亡率的关键,提高了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早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