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高热惊厥的急诊护理措施探析

来源 :健康导报·医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mh199009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32-5281(2015)10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高热惊厥的急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100例高热惊厥患儿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采用针对性的急救护理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探究其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护理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的护理效果,组间有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小儿高热惊厥患儿要采取针对性的急救护理措施,才能使其尽快康复,具有较好的护理效果,这种护理措施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大力推广。
  关键词:小儿;高热惊厥;急诊护理;措施
  小儿高热惊厥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疾病,一般0~岁的儿童是高发人群[1]。高热惊厥出现的时间从几秒到几分钟不等,而持续性的惊厥会导致患者缺氧性的脑损伤,会严重影响儿童的智力发育,甚至会危及生命。据研究,小儿高热惊厥的急诊护理是后期治疗的关键。本次研究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100例高热惊厥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具体的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100例高热惊厥患儿为研究对象,男性患者57例,女性患者43例,年龄0~3岁,平均年龄(0.5±1.5)岁。100例患儿中初次发生高热惊厥的有78例,两次及两次以上发生高热惊厥的有22例。具体的发病原因有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以及扁桃体炎。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将100例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和50例,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发病原因等资料的对比上,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措施
  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儿在基础护理上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方法,具体的护理措施包括常规护理、皮肤护理、用药护理以及心理护理。常规护理要在患儿发生惊厥后及时指导患儿侧平卧并解开衣裤;保证空气流通,及时给氧,保持呼吸的畅通,清除口腔内的异物,防止舌头后坠引发窒息,患儿出现抽搐,及时使用纱布或木条置于患儿口中,避免咬伤;给与止痛药,建立静脉通道,对患儿进行降温处理。患儿发生高热后,出汗较多,要及时更换衣服或被褥,保持皮肤清洁干燥。用药护理中要定时进行静脉滴注,安定类药的滴注速度一定要慢,采用镇静药物的同时不能使用止痉药物,避免药物中毒。饮食护理上要嘱咐患儿食用流质食物,多摄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多饮水。对于患儿进行必要的心理护理,主动与之交流,帮助其消除负面情绪,以积极的心态接受治疗。
  1.3统计学方法
  用统计软件SPSS17.0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护理效率为100%。对照组患儿的护理效率为76%,两组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异,P <0.05,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3讨论
  在临床医学中,小儿高热惊厥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一般发病急促并且病情进展迅速[2]。如果在急诊时没有得到有效的护理,会引起危险事件的发生,对患儿的正常生长和发育造成严重的影响。
  对小儿高热惊厥发病机制的研究并不明确,部分学者认为与婴幼儿大脑及神经髓鞘为发育完善有关[3]。在对其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前期的急诊护理是后期治疗的关键,对突发性高热惊厥患儿实施有效的护理,可以帮助其顺利接受后续的治疗。
  本次研究中的100例患儿在实施抢救的过程中采用有区别的措施,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护理效率,两组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从上述结果可以发现,对于高热惊厥患儿采用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有效降低患儿的惊厥次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较好的护理效率。
  在儿科急诊中,对于高热惊厥患儿要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及时并正确的给予患儿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包括常规护理、皮肤护理、药物护理以及心理护理等,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及时监控患儿的呼吸、脉搏、心跳、血压、体温等生命体征,并适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保证患儿的后续治疗能顺利进行。另外,护理人员还要掌握熟练的护理技术,具有崇高的医德,在整个急诊护理的过程中要眼尖手快,尽最大的努力帮助患儿度过难过,减少惊厥发作的次数,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在儿科诊断中,对高热惊厥患儿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够减少惊厥发生的次数,提高患者的抢救及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护理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杨梅.小儿高热惊厥的急诊处理[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8(18):313-314.
  [2]田晓芳.小儿高热惊厥的急诊护理体会[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15,36(02):117-118.
  [3]吴江尧.小儿急诊抢救的临床特点及预防措施[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4,8(6):597.
  作者简介:朱玲青(1984.11-),女,汉族,浙江义乌人,护师,本科学历。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5)10  摘要: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便秘的护理方法,分析其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又恶性肿瘤所致的便秘患者,年龄在71-80岁之间进行护理。采用心理治疗,药物辅助进行护理。结果:良好的护理的方法对老龄患者便秘情况有极大的改善。结论:恶性肿瘤患者所致的便秘往往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导致的结果,因此在护理中要综合运用各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5)10  【摘要】目的:分析急性胰腺炎药物治疗通过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研究我院在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8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优质护理,而后分析两组患者在患者治疗与恢复效果上的差异。结果:在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5%,对照组为77.5%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5)10  摘要:失血性休克早期如不进行有效的、及时的治疗可能会导致患者不良的预后。文章主要对于限制性的液体复苏是否能够在产科急性失血性休克当中进行应用,从而起到减少患者休克并发症和改善患者的预后的作用,并就此进行相关性的阐述,  关键词:产后出血;失血性休克;限制性液体复苏;  失血性休克主要是指在产妇的妊娠期或者分娩期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32-5281(2015)10  摘要:本文通过术前、术中、术后三方面分析了人性化护理工作要如何开展,对于提升护理水平,有效改善患者的精神状况,消除患者紧张心理,增加他们的自信,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手术室;人性化;护理;开展;策略  人性化护理服务是在尊重患者生命价值,个人人格自尊,尊重患者隐私的基础上进行护理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32-5281(2015)10  【摘要】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效果。方法:选自我院2013年5月--2014年4月所收治的7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照来院就诊的顺序单双号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患者38例。对参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实验组患者实施循证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实验组的住院时间短于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5)10  【摘要】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应用于功能性便秘患者的效果。方法 对80例FC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并进行集束化管理,比较干预前后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 FC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后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达90%,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干预前(P<0.01)。结论 集束化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FC患者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32-5281(2015)10  【摘要】 心理因素可以致病,而疾病又反作用于人的心理状态。面对胃癌的威胁,病人要经过一个对疾病理解并接受治疗的复杂心理适应过程。护士术前为病人提供相关治疗信息,运用交流技巧,术后加强病情观察,并进行术前,术中,术后心理干预,给病人以心理支持,从而提高了手术的耐受性和手术配合度,减少了术后并发症,有效的促进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5)10  [摘要] 目的探讨分娩球配合自由体位助产对初产妇产痛,分娩控制感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研究2011-2014年在浙江省妇幼保健医院分娩的140名初产妇,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分娩球配合自由体位助产的方法,对照组采用普通分娩方法。结果 经过分娩球配合自由体位助产可以有效减轻初产妇的产痛,增强分娩控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32-5281(2015)10  摘要:小儿急诊安全护理中,预见性问题的出现可导致不良后果的发生,容易导致纠纷事件,严重影响患儿疾病的治疗,不利于医院良好形象的树立和维护。通过对急诊安全护理中预见性问题的分析和总结,本研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通过提升护理人员专业技能、加强应急预案处理、强化护患沟通等多个方面,对小儿急诊安全护理的有关问题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52.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32-5281(2015)10  关键词: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腰椎间盘突出症  1.病例报告  例1:患者,男,80岁,汉族,已婚,农民。以“右下肢疼痛2年,再发伴右足底部麻痛半年”之主诉入院。2年前患者搬运重物后突然出现右下肢困痛,疼痛呈持续性发作,久坐及劳累后加重,卧床休息后可缓解;曾在当地诊所行推拿治疗10次,经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