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失与重构:边疆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学校文化再造

来源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lulukuaic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校园文化既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更是实际存在的场域,她以强大的磁力拉动着学校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和组织管理等工作.由于独特的区位和历史,边疆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学校文化建设存在缺失错位、定位模糊、内容空泛等问题.高职院校要发挥文化育人的功能,学校文化建设必须秉持育人本真,回归大学之道;重新定位,彰显高职特色;校地融合,传承民族文化.
其他文献
在中国文化与外国文化的互动发展过程中存在中外文化互动发展层次缺乏全面性和中外文化互动发展功能缺乏实效性的问题.因此应完善中外文化互动发展策略,包括构建中外文化互动发展层次机制和中外文化互动发展功能机制,以期为促进中国文化与外国文化的良性互动发展,弥补中国文化与外国文化互动发展机制缺失的问题提供一定帮助.
文化作品的外译工作是当今中国发展的现实需求,外译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外译作品接受程度低和翻译策略偏向.本文从跨文化传播学的视角将外译活动视为整体的传播行为,提出以传播效果为中心的有效性原则,即以受众为主体,突出归化的翻译策略和注重作品传播体系的完整.翻译原则的明确有助于破除外译作品跨文化传播中单向传播的迷思,加强理解,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现代学徒制是“技艺传承的学徒模式+现代职业教育”的创新尝试,具有匠心文化传承、双元制主体、小班化教学、项目化课程的特点.“创意设计+数字技术”的融合发展在文化底蕴、知识背景、动手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等方面对文创设计人才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重构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模式、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资源保障四个方面构建地方高校文创设计人才培养新体系,为高校文创设计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有益参考.
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CET-4)翻译改革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理论联系实际且融入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本文依据Stephen D.Krashen提出的“i+1”理论,结合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四级段落翻译教学的现状,从影响大学英语四级段落翻译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和手段等多种因素出发,着力探索一种针对性强、操作性强、具有普遍和现实意义的教学模式,并通过教学实践不断检验和完善该模式,以期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及备考训练提供有益参考和实践指导.
朱光潜说:“数就是美.”根据汉字方块字的结构特点,修辞学里设有“析字”一格.在浩瀚的诗歌海洋中有一种和析字修辞格相接近的情状,即把数字(语法上叫数词)拆析开来,去表情达意,笔者称之为“析数”.数字的拆合离析,也可以像析字一样,产生一定的修辞效果,而且古今诗人均有见用.这说明,只要诗人运筹得体,拆析巧善,数字非但能与枯燥的概念绝缘,而且能在有机的组合中,变成诗歌形象里有生命的特殊细胞和美感因素,让数字和文字相映生辉.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的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中明确地要求要能够运用村庄的独特资源,推动乡村旅游与产业的发展.乡村的民宿产业是现代化农业与美丽乡村发展的新模式,同时也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民宿产业是对乡村的空间资源进行深度的开发与利用,通过对乡村闲置资源的利用,实现产业的关联,具有较强的辐射和带动能力,是提升乡村居民经济收益的途径.与此同时,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民宿产业的高效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居民的消费观念随着经济的发展有了巨大的转变,人们对于休闲消费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因此,乡村民
满蒙联姻是满族与蒙古族密切交往的历史印记,满蒙联姻传说中的鸿鹄楼、巴林桥、翠花宫、公主陵、公主府、如意河、联姻寨和奶奶庙等文学景观,都蕴含着满蒙历史与文化的精彩内容.关注并研究这些联姻传说和文学景观,不仅可以了解满蒙联盟势不可挡的发展进程,感受联姻公主为两族盟好付出的代价和做出的贡献,而且当下还能起到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的作用,为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宝贵的精神养料.
在高校师范生中培育基层就业观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师范生基层就业观培育存在未实现全过程培育,与理想信念教育融合不强,实践教学不丰富,基层就业保障不到位,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不全面等问题,制约师范生基层就业积极性.师范院校应加强思想教育,将基层就业观与理想信念教育融合,全过程培育师范生基层就业意识;通过实践教学引导学生科学认识基层就业,增强基层就业保障,提供补助和发展机会,促进基层就业观培育和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让师范生抓住基层发展机遇,实现人生价值和理想抱负.
本文尝试梳理族群典型形象与大众层面族群形象的建构过程,在分析族群形象的建构元素、过程及固化问题中探讨族群形象、典型形象与刻板印象之三维关系.基于建构过程思考族群形象建构的逻辑进路,作为建构主体的族群自我与他者在互构中共同塑造出族群形象.进而,以建构逻辑反思族群形象本身的“真实性”,探讨族群建构本身的意义.
“专利许可”折射着许可方与被许可方在技术市场中的利益博弈关系,“专利引用”映射着引用方与被引用方在技术知识场中的知识耦合关系,本文力图实证研究二者在深层次上的关联逻辑.通过分析“专利许可”发生率与“专利引用”若干特征之间的相关性,本文发现了二者间的现象关联,并在创新经济学层面进行了逻辑归因.由于“专利引用”是发生于专利授权之前的确定行为,而“专利许可”是在专利授权后有可能发生的不确定行为,所以二者间的关联逻辑可以应用于“专利许可”的预见,即基于已知的“引用”特征组合预见未知的“许可”发生可能性.本文以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