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乡土地理案例”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新校园·理论(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stin659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标准指出:乡土地理能帮助学生认识学校所在地区的生活环境,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爱国、爱家乡的情感。本文提出了“乡土地理案例”的概念及意义,并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展示了课堂上利用“乡土地理案例”引导学生进行推理分析,从而实现教材重、难点的突破的教学过程,具体阐释了“乡土地理案例”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乡土地理案例;地理教学
  美国哈佛法学院前院长克里斯托弗.哥伦布.朗代尔(C.C.Langdell)于1870年首次提出了案例教学(Case Method),后经哈佛企管研究所所长郑汉姆(W.B.Doham)推广,并从美国迅速传播到世界许多地方,被认为是代表未来教育方向的一种成功的教育方法。它通过模拟或者重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场景,让学生把自己纳入案例场景,通过讨论或者研讨来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主要用在管理学、法学等学科。
  作为一种从国外引入的新颖的教学方式,要将它与我国地理教学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一种教学方式,生搬硬套肯定不行,而新课程标准的提出则为案例教学法提供了执行的新方向。新课程与案例教学的相关理念是: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注重与实际相结合,要求学生在梳理、分析地理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学会运用基本的地理原理探究地理过程、地理成因以及地理规律等。基于这些考虑,笔者认为应该在地理教学中充分重视乡土案例教学的选择。
  一、“乡土地理案例”的概念和意义
  (一)“乡土地理案例”概念。本文的“乡土地理案例”是指依据新课程标准,以突破本节教材的重难点为根本出发点,结合本地市或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从而获得的本地市或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具体的地理情境(文字、图片、影像等),并将之作为课堂展示的案例。其最重要的特征就在于必须结合乡土地理,而形式则可以多样,可以是文字材料,可以是图片,也可以是影像,等等。
  (二)“乡土地理案例”的意义。20世纪70年代以前它更多的是运用于法学、管理学界等领域,而我国对案例教学的实践和研究起步较晚,因此,它在教学中的运用还不成熟。但是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越来越多教育者的教育理念不断更新,不断对这种案例教学法进行尝试和研究。在地理教学中运用案例是十分常见的,但如何“精”用案例,“巧”用案例,既能用案例说明问题,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意识到书本知识同样能适用到现实生活中,即“生活中处处有地理”,那就是二者相结合,从而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爱国、爱家乡的情感。
  二、“乡土地理案例”的特性
  (一)“乡土地理案例”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我国近代地理学基础奠基人竺可桢教授,1929年在他所发表的《地理教学法》一文中指出:“凡教学地理,必须自己知至未知,自儿童日常所惯于见闻之物,而推至于未睹未闻,自个人所受环境之影响,而推广及于社会全体,是故教学地理,开始必自本土地理着手。”因此,较之于普通案例,“乡土地理案例”所采用的信息来自于学生的生活环境,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二)“乡土地理案例”在教学中互动性更强。在教学中讨论与他们生活有关的“乡土地理案例”,总是会得到班级绝大部分学生的互动,课堂的活跃性更好。因此,整个教学过程能在平等的教学氛围中完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目的。
  (三)“乡土地理案例”实践性更强。“乡土地理案例”可以在一般的案例教学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真正用上课所学知识对家乡作贡献。
  三、“乡土地理案例”地理课堂中的实施
  在学习《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第四章第二节《因地制宜发展农业》这部分内容时,笔者以“福州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为乡土地理案例,在地理课堂中展开谈一点管窥之见。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提出问题。导课部分,笔者利用了2009年最流行的网络游戏“QQ农场”,通过展示“QQ农场”的游戏界面中的标语“菜随我动,想种就种”提出问题:在现实的农业生产中,真的是“菜随我动,想种就种”吗?由于学生对“QQ农场”这个游戏的喜爱和熟悉,课堂一下子就活跃了起来,同时大家也都抱着极大的兴趣学这节的课程。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了现实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并讲解了这一概念的内涵。
  (二)运用“福州农业”的案例突破重点。在这个环节中,通过结合福州的具体实例,设计以下活动来突破重难点,让学生真正理解“因地制宜”这个概念。
  活动一:大家会在闽侯县、永泰县和平潭县这三个地方分别发展种植业、渔业、畜牧业和林业中的哪几种?并说明原因。
  提到自己家乡的农业,学生十分感兴趣,相互间的讨论更加激烈,大家纷纷大胆地提出自己的意见,充分发挥着学生的主体地位,最终得出本题答案和结论:
  闽侯县:这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利于耕作,适合发展种植业。
  永泰县:这里地形以山地为主,适合发展林业。
  平潭县:这里河湖众多,适合发展渔业。
  结论:农业生产要考虑的自然因素有地形、气候、水源、河湖等。
  承转:除了考虑这些自然条件,我们还要考虑社会经济条件。那么,哪些是农业生产要考虑的社会经济条件呢?大家来看下这个题目:
  活动二:福州金山建新大爷面临如下两种选择,或者种植水稻、小麦、大豆;或者种植蔬菜、花卉,发展肉、乳、禽、蛋生产,你们有什么好提议?
  当时笔者在福州三中金山校区讲课,学生一看屏幕,怎么讲到自己学校附近的建新镇的农业了?他们很是关注,也十分兴奋,没想到地理知识居然就在身边。而且学习过后,也给他们带来了不少反思。经过讨论,最终得出以下答案和结论:
  答案:应种植蔬菜、花卉,发展肉、乳、禽、蛋生产,因为这里靠近城市中心区,对农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大。
  小结: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要考虑自然条件: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社会经济因素:交通、市场、技术等。
  正是通过几个活动的设计,学生很容易就得出了结论,教材的重难点得以突破。
  (三)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福州农业”这个乡土地理案例的应用,充分带动了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同时也在学习中培养了他们热爱家乡的情感,学生在课堂中纷纷对福州农业的发展趋势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而教师则在此基础上鼓励大家学完课本知识后,回去再查找相关资料,继续深入探究,寻找福州农业的“新出路”,学生在课后也非常认真地去做了研究,结合研究性学习,展示了许多自己的成果,比如,《闽侯“农家乐”》《QQ农场真实秀》《什么是生态农业》等作品。学生真正地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并能真正去思考自己家乡的经济建设,发展方向,培养了热爱家乡的感情。
  四、关于“乡土地理案例”的一些思考
  “乡土地理案例”既具备普通案例的一般特征,又能很好结合了乡土地理,是一种比较新型的案例,能有效促进地理教学的发展。但是,在施行进程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案例搜集的难度大;如何删选案例中的有效内容,对教师有较高的要求;乡土地理随时间的变化要求教师及时对“乡土地理案例”进行更新以保证其科学性,等等。
  总之,“乡土地理案例”能真正地创新课堂,既能让学生轻松地在课堂中掌握知识,又能让教师在准备过程中也得到知识的提升,从而推动案例教学法在中学地理教学中走向成熟。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135.
  [2]叶卫华.浅谈案例教学法的作用[J].职业圈,2007,(10).
其他文献
摘 要:特色数字资源是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重点,也是图书馆充分展示个性,提高信息服务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特色资源     1996年美国图书馆学家S·Sutton在研究图书馆服务模式时提出把图书馆划分为4种类型:传统型、自动化型、混合型、数字型。他认为混合图书馆是“印刷型信息和数字化信息之间的平衡并逐渐向数字化方向倾斜”。二十一世纪的图书馆是数字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
在排球传球的教学过程中,掌握正确的传球技术,不仅对于准确地把握出球的方向与落点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而且在衔接防守和进攻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如何促使学生快速正确地掌握传球技术,关键就在于教学中要让学生先掌握局部的正确发力,再体会全身的协调用力。通过多年的排球教学实践,笔者总结出了以下几点,不仅能让学生乐学,而且还能让学生快速正确地掌握传球的方法。   一、对墙传球   1.教学方法:①身体正直,
“呈现式”教学是指,通过拓展教学内容使学生加深对所学内容的掌握,培养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一种教学方式。因此,呈现要立足文本,要顾及教学目标,注重呈现的内容与教学的相关性,它可以与课文的重点、难点有关,也可以是点燃学生思维火花的一个触发点。  一、蓄势——制造阅读期待  (一)再现客观背景  “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孟子·万章下》)对一个人的作品进行
本文从分析甘薯生长与环境条件的关系入手,全面阐述了培育嫩壮苗、科学施肥、大田栽植、田间管理等高产栽培技术要点,旨在为农技推广者和种植户提供参考。
春小白菜即春白菜,春白菜是指春季播种的白菜。属短光照性较弱的早熟或中早熟类型农作物。中国各地均有栽培。可在中小拱棚或露地生产,以幼苗或嫩株上市。生长时间短,容易栽培,是
莲雾属桃金娘科热带果树。随着闽台农业交流日益扩大和市场消费需求的提升,福建闽南地区有近万亩的栽培种植莲雾,尤其是“黑珍珠”品种进行商业性栽培。为帮助果农对莲雾有所了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有价值的、有实用性的知识,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数学上有提高,有进步,有收获。它既关注学生当前的发展,又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认知和情感上均有所发展。笔者在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对于课堂有效性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重视情境创设充分调动学生有效的学习情感  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