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为先激情衰退该如何?

来源 :职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eshuwen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难题主讲:贺欣浩 AsiaICC Group创始人
  
  18 第18个月
  
  公司:AsiaICC Group行销传播集团CEO
  定位:专注于行销传播领域的咨询集团,业务涉及广告杂志、广告俱乐部、广告论坛、广告奖项评选、广告行业人才猎头等。旗下杂志《第3种人》的读者覆盖中国95%国际4A广告公司管理层。背景:贺欣浩一直被我喻为是擒贼先擒王和空手套白狼典范。他最让我不可思议的事情在于创业的头两年居然没有一个公司要求看他的营业执照,拿广告费没签过一个合同,这并不意味着跟他合作的公司都是不正规的小公司,恰恰相反,贺欣浩只跟世界上广告圈里最权威的4A们打交道——对于一个在本行业有相对影响力的人来说,最难的不是创业,而是维持创业热情。
  
  对于广告圈,有一个自信我绝对有,你可以找到国内任何一家4A公司的老板去问“贺欣浩对广告行业的了解程度有多少?”很多广告圈的老板愿意跟我聊天,聊对这个行业的前景分析、对某一个趋势的看法。
  我之前在广告杂志做了多年,了解这个行业后,我发现国内广告杂志做得并不专业,大多数围绕理论和国内广告公司、媒体经营类型做文章,视野比较局限,不够国际化,同时前瞻性不够,所以我想做一本专业的广告杂志——因为广告人经常加班,凌晨两点回家是常有的事,而在那时街上出没的只有三种人:妓女、嫖客、广告人,所以杂志名字就叫《第三种人》。
  


  我基本算是零成本创业,刚创业时杂志就我一个人,所以也没什么人员资本或者办公空间需要考虑,而且很多杂志创刊几个月才拉到广告,我则是杂志还没有出炉就已经拿到广告费了,第一期杂志拉到的广告是8万元李奥贝纳5000元、灵狮3000元、苹果5000元……百帝广告最牛,把我的杂志设计当做一个Brief来免费支持。
  为什么他们愿意买单?因为我跑到新加坡、纽约、中国香港去采访广告圈里最牛的企业里最牛的人,我2005年住在一个摄影师朋友的房子里,在纽约待了一个月,采访了16家全球最顶级4A公司的全球CEO。我一个在美国最好的广告杂志——《广告时代》做记者的朋友惊讶我为什么能做到,他说自己工作那么多年都没有办法采访到,实际是因为我有这些公司中国区CEO写给亚太区CEO、再由亚太区CEO写给集团总部CEO的采访推荐信。
  采访回来的内容在当期杂志上一发表,国内广告圈就“炸锅”了,所以我创业初期18个月内最大的困难不在于运营、成本或者影响力的拓展,而在于我兴趣的消减。没有了最初那种创业的狂热,我开始厌倦。突然间你发现自己被绑住了,你必须要运作下去……我现在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光荣退休。
  
  我们是如何应对的?
  
  方法1:没兴趣但是有责任。
  我其实做了几期杂志后就不想做了,支持我继续下来的不是热情。我收到一封读者来信,这位读者大概是从龙之媒或者麦迪逊得到了这本杂志,他除了表示对我们国际视野和专业的肯定,还把那一期杂志给我寄回来了,挑出了里面大概六七十个错别字,一个个给我改正,错误那叫一个低级——在那之前其实我一直觉得这个杂志是做着玩的,是同行间的交流平台,反正也不靠发行来盈利,但这件事情对我的触动比较大,你突然切实地感觉到它那么真实地影响到了一个人,这件事情后我马上花了500元钱找了一个校对。
  
  方法2:为了辞职不干,要把“后事”做足。
  我现在的目标是希望把这件事儿做得越来越好、越来越专业和成体系,以至于我能够离开。兴趣没有了,就不要勉强,但任何事情都要有始有终,你成长的道路上那么多人支持你,你要给人家一个交代。就像你在一家公司工作了一段时间决定辞职不干了,也要把交接工作做好一样。
  所以我下工夫寻找比我优秀的人来公司,下工夫建立培训机制,比如我会告诉市场部在给客户写邮件的时候要多用动词,少用形容词,我会有一整套的方式方法来培训我们的编辑、记者,如何问问题、如何追问、如何写文章,等等。等我建立了一个相对成熟的企业体系和规范之后,我就可以退休啦。
  
  创业基本功4:从兴趣到谋生,不爱它很正常
  
  讲述人:戴志康 康盛创想CEO
  当爱好变成谋生手段之后,如果一直能持续这种爱好和狂热反而不正常,所以要寻求新的刺激点。贺欣浩就是这样,做杂志做得没劲了,就办广告论坛、办广告奖项评比,问题是你做的事情得有延续性,还得守着老本行(杂志),这个“守”是最痛苦的,如果你有方法把这个“守”不断推进,那兴趣点就又回来了。
  解决兴趣丧失的一个好方法是:你开一个饭店,不想干了,那就找一个懂饭店的人来代替你,同时给他一个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这样前浪找一个后浪,前浪就可以歇在沙滩上了。
  此外,要妥善地关闭一些业务,如果从大趋势来衡量某件事情已经在走下坡路的话,那就用股市的法则来应对,高抛低吸。当然,关闭意味着之前的投入是沉没成本,所以决定前耍弄清楚自己是否能接受。
其他文献
你借不到钱,是因为你太自以为聪明了,还沉浸在自己的主意里,你的朋友也都拿不准是不是要帮助你,连最了解你的父母也因为觉得你不适合而不愿意在你身上投资,更何况陌生的VC了。  顾磊(化名)去年3月就有了一个新设想,他希望做一个网络社交网站。有点类似于开心网,只不过和开心网不同的是,这个网站围绕一个固定的城市人关注的主题,因为目前还没有推出BETA测试版,所以我不能说出这个网站的具体内容是什么——顾磊认
期刊
难题主讲:林世杰灵动时代创始人    06 第6个月    创业者在创业的时候会有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就是在公司管理上不够规范。比如财务管理,因为觉得钱都是自己的,怎么花都行,没有计划性。即便当时我的财务是交给财务公司打理,一切按国家规定来,但还是显得很没有计划和预估性。  当你觉得这是自己的企业的时候,所有的东西都按自己的想法来做,容易让其他人感觉不到自我价值的体现,觉得在附属着你做事,这是很可怕
期刊
  
期刊
VC借钱的逻辑,实际和家人、朋友、同事借给你钱的逻辑是一样的。而向家人、朋友、同事等平常老百姓借钱,也要像和VC一样郑重。  我们自己都坚信:只要有一笔启动资金,我就能创造未来。可问题是谁能够无条件相信你?就算连你的爸妈可能都会怀疑:这个倒霉孩子,不正经工作,成天到晚胡思乱想,以后也指不上啦,还是捂好自己的养老钱来得实际。找朋友借钱:咳,哥们也还愁呢,再说哥还得养房、养车、养老婆孩子呢。好了,咱们
期刊
翻译/赵嘉敏    或许,按年龄或者是否毕业、受教水平、创业动机而把人们分成可以创业和不可以创业两种是笨家伙才会做的事情。我们之所以要用分类的方式把人们分成应该创业和不应该创业的两种。原因大概只有一个吧,滥竽充数的小提琴师,在被问到对别人的演出有什么评价时,总是说,他们没有足够的天分使自己的演奏流芳百世。这是说辞。那些不很坚定的人,听信“做一个成功的音乐家不仅仅需要坚定的意志,也需要天分”这句话后
期刊
难题主讲:张永林BELLA VIDA创始人    O2 第2个月  我原来最不能忍受的就是工作不需要进行脑力投入,对方只需要你有完美执行指令的能力就可以了。我觉得你不信任我的判断对我来说是一种侮辱。现在创业尽管满足了我作为管理者可以行使决策权的快感,却又同时把这种脑力投入和体力投入放到最大,我的困难变成了自己是一个人在战斗。  店面租金我要考虑,不断地进货以及销路我要考虑,运营要考虑,人员的流水要
期刊
难题主讲:林世杰灵动时代创始人    03 第3个月    公司:灵动时代传媒文化公司  定位:这是一家“动漫经纪公司”,就是把旗下的动漫形象用包装艺人的方式去打造,然后与其他商业品牌做植入性结合。现在比较成熟的品牌有“胖兔子粥粥”,是公司的环保明星。目前“粥粥”已经确定“参演”湖南电视台内地版的“流星花园”。韩国版的《流星花园》催红了泰迪熊,日本版的走红了凯蒂猫,这或许成为我们期待内地版“胖兔子
期刊
有人曾经对我说,一个创业者,与到风险投资的几率如同在一个晴天下站在游泳池里被闪电击中一样。这种比喻还是过于乐观了。  人们可能以种种借口拒绝投资你的企业,如果拿不到任何风险投资,你是否应该放弃呢?当然不!  我可以举出例子来说明,对于许多公司来说,太多钱比太少钱更糟糕,要想成功还必须——白手起家(bootstrapping)。这个词来源于德国故事《吹牛大王历险记》,故事的主人公拉着自己的鞋后跟儿把
期刊
难题主讲:张永林BELLA VIDA创始人    公司:BELLA VIDA贝朗唯佳家居  定位:是一家“时尚家居”,主要消费人群是对生活品味有审美和要求的人。服务对象为中产、潜中产、海归、外国人等。  背景:张永林最初是吉利大学的英语老师,过不惯朝九晚五的日子就跑了出来。他的职业理想是做个“职业经理人”,从DARA家居出来后在连卡佛金融街店做家庭部的高级主管。在那里他觉得自己的想法不能够被实现,
期刊
难题主讲:李珂LIKE个人珠宝定制工作室    10 第10个月    公司:LIKE个人珠宝定制工作室(第二次创业)  定位:是一家“定制类个性珠宝设计公司”,不进行大批量生产,针对个人做珠宝设计的个性化服务。  背景:李珂前期的创业生涯几乎和她的工作生涯重叠,即在工作之外开展自己的工作室,第一次创业最后以失败告终,原因是团队合作方面出了问题。2009年初,她正式从之前供职的设计公司退出,全心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