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高职公共艺术课中的设计与运用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chael0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高职公共艺术课程中,如何设计微课配合课堂教学,如何在微课中提高学生对公共大课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微课设计的重点和关键。本文以《戏剧鉴赏》课程《<暗恋桃花源>戏中戏的离间效果》为例,阐述了微课的设计与运用。
  【关键词】微课  高職  公共艺术课程  戏剧鉴赏
  【基金项目】院级课题:《微课在公共艺术课程中的设计与运用》(编号:15JY109);院级课题:《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戏剧鉴赏>的教学改革》(编号:JX1445)。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5-0132-01
  近年来,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带动了高校课程教学方法的不断创新,微课已成为专业课程新的教学方式和手段。而作为全校普及性的公共艺术课程,在微课教学层面上仍处于探索阶段。笔者在所教的公共艺术课程《戏剧鉴赏》开展了微课的探索和实践,现将以《戏剧鉴赏》课程中设计的微课《<暗恋桃花源>戏中戏的离间效果》为例(该微课获2015年江苏省高职组微课大赛二等奖),探析微课如何在高职公共艺术课程中如何设计与运用。
  一、《戏剧鉴赏》课程的学生现状
  笔者现任教高职院校的公共艺术课程《戏剧鉴赏》,在实施微课教学改革之前,对选修《戏剧鉴赏》的学生开展了关于课程教学有效性的调查问卷。首先,有92%的选课学生对该课程内容并不熟悉。相对本科学生而言,高职学生的知识面较窄,绝大多数学生在选修《戏剧鉴赏》课程时,并不知道“戏剧”究竟是什么。第二,有95%的学生选修课程目的在于学分而不是兴趣。其中,决定学生选修课程的主要因素在于这门课程往年的通过率,而不是从获取这门课程的知识角度出发选课。第三,93%的学生反感教师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其中29%的学生认为这样的教学会导致更快的遗忘知识,63.3%的学生认为枯燥的教学方式没有吸引力。
  二、微课在《戏剧鉴赏》课程中的设计
  1.有针对性的选题
  微课很短,选题只能是针对一个知识点开展,比如在赏析《暗恋桃花源》戏剧中,“戏中戏的离间效果”是课程的教学难点,让学生在课前提前观看这样的微课,可以达到辅助课堂教学效果的作用。
  2.明确的教学目标
  在微课的开头,用字幕和旁白明确本次微课的教学目标——“戏中戏的离间效果”,让学生有非常清晰的知识点概念。教学目标的明确性,还体现在微课讲解过程中,紧紧围绕“戏中戏的离间效果”这个知识点展开,呈现逻辑清晰的微课教学内容,在讲解过程中加入循序渐进的提问,引导学生持续关注,去除不必要的材料,这样保证在有限的微课时长中有效地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
  3.直观的教学方法
  因为选取的微课选题是教学难点,那么在微课讲解过程中,笔者采用了图形的方式去讲解难点。第一,在《<暗恋桃花源>戏中戏的离间效果》微课中,“什么是离间效果”这是必须要对学生讲解清楚的,而“移情共鸣”理论是和“离间效果”理论相对的一个概念,将这两个概念的提出者、演员和观众的情绪表现、效果这几个维度用表格作对比,非常直观。第二,微课是以画面呈现的,对于难以理解的表述,可以用图形图画、图片、动画、画面转换来呈现,比如在讲解“离间效果”理论的观众情绪表现中,有“将观众从戏剧中脱离出来”这样的表述,笔者使用了一个横向锯齿状割裂的球形,上半部分象征舞台表示“戏剧”,下半部分象征看台表示“观众”,这样非常直观的表达出观众在观看戏剧中被打断被脱离的情形。
  4.合理使用影像资料
  《戏剧鉴赏》课程常常是结合戏剧的影像资料配合教学的,在影像资料的选取上,一方面,做减法。在简短的微课讲解过程中,不能长时间的使用影像资料,这就需要在制作微课时,紧扣知识点,精剪影像片段,笔者微课设计中影像资料控制在20-40秒之内,这样简短明确的视频资料,既可以保证学生对知识点学习的关注度,又吸引了学生对该戏剧的兴趣。另一方面,做加法。对于能够辅助说明难以理解的表述,可以选用从其他角度表述的影像资料。
  5.有效的微课反思
  用于课前的微课是为了让学生能够针对戏剧课堂教学更有效果,那么在微课设计中必须要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例如在讲解《<暗恋桃花源>戏中戏的离间效果》微课过程中,用戏剧片段去举例了“戏中戏的离间效果”戏剧特色,那么反过来让学生在课前按照该戏剧特色去寻找更多的戏剧片段,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回答,以更好的提高教学效果。
  在《戏剧鉴赏》课程中实施了微课辅助教学之后,课堂教学效果得到了明显提高,学生主动学习赏析戏剧的兴趣更加浓厚,对于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学生除了在课前反复观看微课,在课堂教学之后再次观看微课,有了更深的理解和印象。
  参考文献:
  [1]顾凤佳.终身学习视野下的微型学习课程设计原则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3
  [2]司春燕.微课在高职公共艺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究.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
  作者简介:
  林玲(1980-),女,江苏南京人,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影视戏剧。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5-0056-02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情感逐渐成为课堂教学中备受关注的话题。《2011版新课程标准》就明确提出,要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和生活体验,在教学中,要不断创造条件,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能感悟和理解社会的思想道德价值要求,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如何充分发挥教学中的情感因素的作用,完善教
期刊
【摘要】《九色鹿》是一篇美丽的民间故事,源自敦煌石窟第257窟西壁上的壁画,是莫高窟四万五千米壁画中最完整的连环画故事,北魏的佛经经典作品之一,原名叫《鹿王本生》。后被吴月氏优婆塞支谦译成了文字《佛说九色鹿经》。据说,九色鹿是佛陀的化身,向人世间传达了真、善、美,我认为,教者也应当作是学生心中的千手观音,引导学生触摸到文本中有效的读写训练点,激发学生的团队合作点,调动学生的语言生成点。本次教学,笔
期刊
【摘要】20世纪80年代,“革命论”文学史观因为附着太多的功利性而备受质疑,启蒙文学史观因其对政治性书写的自觉疏离,使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教材最大限度地贴近了文学现代性,体现了人的主体性追求,彰显了文学的审美性。  【关键词】革命论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启蒙文学史觀 写作  【基金项目】盐城师范学院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中国现代文学史写作范式与课程建设研究”,课题编号:12YCTCJY004。  【中图分
期刊
【摘要】作为小学生德育教育的主要途径,小学品德教育一直是我国教育界重点关注的问题。我国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设为小学生德育教育的核心。如何选取有效的品德教育方法,全面拉动小学生品德教育课的发展和变革是当代小学品德教育的重点。因为儿童作为祖国的未来,他们未来的发展对中国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对小学品德教育的现状分析,从中找出不足之处,结合国家对小学生道德发展的要求,探索出一条适合小学生品
期刊
【摘要】导入是一门艺术,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敲开课堂大门的有效工具。所以,在课堂教学时,教师要用新的教学思想来认识导入的作用,并通过选择和组织多种导入活动来迈好课堂的第一步,进而,也为英语高效课堂的顺利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高中英语 导入 音乐 设疑 情境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5-0082-01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国际化的推进,国际化的深化有利于我国在更大范围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拓展市场空间,为中国经济增长提供新的动力,促进我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强大的作用。涵盖政策沟通,设施联通,国际贸易交流,国家间资金流通以及民心相通等方面。随着国际化的不断推进,我国与其它国家国际交流不断扩大。本文旨在探讨在这一背景下,对高职本科大学英语教育的改革提出几点想法。  【关键词】新形势 高职本科 英语教学  【
期刊
【摘要】笔者调查了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皇城镇2013年以来初中英语教学和学生的学习现状,对调查数据资料进行分析,从中发现了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并在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改进的建议。  【关键词】初中英语 教育 现状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5-0092-01  作为一名民族地区的初中英语老师,英语的发展遇到过很多
期刊
【摘要】移动教育是近年来远程网络教育中新兴教育方式,针对英语的移动学习将会在移动教育中逐渐成为现实。它不但会继承了传统网络教学的主要优势与特点,还表现出许多自身独有的学科特征。本文有针对性地對英语移动教学进行了探讨,提出了针对英语移动学习的构想。  【关键词】远程教学 移动教育 英语教学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课题(SGH16H213)。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
期刊
【摘要】在数学教学中积极倡导问题解决,对于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都具有重大意义。本文结合笔者二十几年的教学实践,谈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借助数形结合,提高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演、画、想三部曲。  【关键词】数形结合 数学问题 解决能力 有效提高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5-0098-02  《
期刊
【摘要】古语有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现在教学的重点应该是将解题方法和思路教授给学生,而不是仅由教师照本宣科。尤其是对于数学这种解题思路和方法多样性的学科,高中教师更应该利用具体易懂的思路,让学生能够更轻松灵活的学习。由于数学的定义就是研究数字关系和空间形式之间的关联,毫无疑问数形结合方法应是数学教师的教学重点。结合图形的直观和数字的严谨是数形结合方法的核心思路。数形结合方法巧妙的结合了图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