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装上阵 乐于表达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kcx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对口语交际教学提出了十分明确的要求,但是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不能令人满意。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与当前的语文教学实际密不可分。我就如何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略陈我的看法。
  一、创设良好的交际氛围
  要激发学生人人参与交际的热情,良好的氛围是前提。因此,教师要根据每次口语训练的要求,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就地取材,创设情境,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训练效果。每当我刚接一个新班级时,我就会设计“自我介绍”的话题:用你的笑语、你的歌声、你的幽默、你的智慧,真诚地把自己介绍给大家。这种活动既让学生认识了彼此,又训练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如在设计“文明礼仪”这堂课时,我先读一段“问路”的文章,让学生根据两种不同态度的问路方式,表演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先是在同桌间表演,然后是小组表演,最后举手轮流上台表演。学生的表演栩栩如生,模仿得惟妙惟肖,每个人都跃跃欲试。通过人人参与的表演,每一个学生都树立了自信心,深刻体会到了文明礼仪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二、师生、生生间的说、问、评,应贯穿于口语交际课的全过程
  口语交际课不应该是教师或某个学生的独角戏,只有让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有问有答、有评有论、有说有议,才能促进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如在上“小学生上网好不好”的口语交际课时,我先把学生分组,每组内分正方和反方,双方唇枪舌剑,据理力争。然后各组派代表上台表演,让教师评、班干评,最后举手表决,打分评比优秀等级。这样的课堂气氛格外活跃,全体学生情绪高昂,然后让学生以“一堂口语交际课”为题写一篇即兴作文,可以使教学收到“双管齐下”的效果。
  三、要注意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
  口语交际课的任务就是不断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通过具体情境中的语言来告诉学生,在交谈中要认真、耐心地倾听别人的讲话,不理解的地方可以请教,有不同意见时可以与人商讨,最终达成一致。但在说话、请教、商讨时,要注意态度自然大方,做到有礼貌、语言美。也就是说,教师不仅要注意学生的语言表达是否正确(用词造句是否准确、贴切),还要注意学生的语言态度(语言表达的流畅性,听话、说话时的情感态度等)。在此基础上,教师应及时对学生的语言规范性进行精当指点并引导学生共同参与,形成师评生、生评生的局面,使学生的口头语言从无序变为有序,从说一句完整的话开始,逐步过渡到说连贯的几句话或一段话。
  四、围绕一个中心,有层次地说
  说话如果没有中心,思路不清晰,说出的话就会杂乱无章、前言不搭后语,影响表达效果。因此,在交谈的过程中,所表述的语言要有中心,能抓住要点。说话时要力戒蜻蜓点水、浅尝辄止,让人抓不着要领,这样难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语言表达要准确,就必须围绕一个中心来组织语言材料,进行有层次、有深度的表述。就一堂口语交际课的训练而言,也要有层次性。如“怎样推荐班委”这堂课,就围绕“怎样推荐”这个话题,设计三个层次进行训练:第一层次,以题为主,让学生说题意;第二层次,联系实际说说班级里存在哪些不良的现象;第三层次,针对班级哪方面的不足,谁最适合担当此职务,摆明理由。
  五、引导学生自主评价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这就要求口语交际评价也要有学生的广泛参与,使其逐步学会评价,学会倾听,判断正误;学会赞扬,欣赏别人的优点;学会质疑,给别人提出好的建议……如在《秦兵马俑》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以不同的身份参与交际,如导游、解说员、游客等。在交际后,评出“星级导游”、“最佳解说员”、“优秀游客”等,让学生在交际过程中发现同学的优点,取长补短。通过学生之间的自由学习、相互评价、活动互助,变个人竞争为小组合作竞争,学生的思维在口语交际中得到了充分的训练。为调动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每人说完后都要有评议的过程。评议可以是说者自评、同学互评、教师评议,形成你说我听、我说你评、我评你改的气氛。这种评价,对自己是一种促进,对他人是一种激励。在交际过后,再引导学生评价谁发现别人的优点多,谁汇报得生动、有条理,以多方面进行评价,让学生在评价中成长,在评价中提高能力。
  总之,口语交际是人人必须掌握的工具。教师要树立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观念,深入挖掘教材,找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切入点,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创造性地说练,就能使学生轻装上阵,乐于表达,从而更好、更快地提高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
  (责编侯艳星)
其他文献
个性化阅读是《语文课程标准》中一个重要理念。个性化阅读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标,以课程内容为中介,以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因材施教为基本教学策略的阅读活动。张鹏举教授认为,个性化阅读具有三个基本特征:即“独立阅读并思考,独特体验并表述,独到见解并交流”。  由此可见,个性化阅读教学过程是阅读个体的感悟和体验建构的过程,是一种再创造;它是学生借助文本与作者对话的心理过程,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它是
打开小学语文课本,我们发现很多课文都配有与课文内容密切相关的优美插图,这些插图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丰富学生的想象,启迪学生的思维。教师在教学中关注它,灵活地使用它,挖掘它丰富的内涵,就会上出一节节精彩的语文课。  一、以图导入,走近文本  与黑压压的方块字比起来,与之相搭配的绚丽插图对孩子们来说更具诱惑力。细心的教师不难发现,打开课本,绝大多数孩子的目光直接投向那些色彩鲜艳、生动有趣的插图,因
过去的教学一般是老师教,学生学,使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的识字目标中明确指出,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如果学生学得主动,肯动脑筋,那么,每个汉字都可以用多种好方法来识记。这一目标能否成功实现,牵涉到一个有关“教学结构”的问题。因此,我作为一名低段的语文教师,深感这有着极大的创新空间。我们应努力改变传统的识字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式,遵循儿
在我们的思维中,培养学生的辩论能力,需要他们具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经验积累,需要有一定的文化素养,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与口语表达能力。因此,从学生终身发展的角度出发,辩论也能成为小学语文课堂中的一大亮点。  一、立足生活,提供辩论的源头活水  从本质上说,辩论其实就是一种思辨能力,基于一个人对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语文与生活的高度融合是学生学好语文的起点。因此,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与生活贴近的话题,让他们
习作指导课是培养习作兴趣,强化习作训练,提升习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如果教学中能够找准习作指导的着力点并加以积极引导,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现以苏教版五年级上册《习作5》教学为例,通过“激趣——启思——导写——评改”四个环节来谈谈激发兴趣、教给方法、提高能力,从而实现习作教学的低耗高效。  一、激趣——“未成曲调先有情”  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布卢姆说:“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习作5
习作内容  用我们灵巧的双手,可以把生活中一些看起来没有用的东西,变成精美的艺术品。你会做哪些小制作?将你的制作过程和制作过程中的各种感受写下来。如果别人一看到你的习作,就清楚知道怎么做,你的习作就成功了。    设计理念  通过自己的想象,把自己身边不起眼的东西,变成精美的小玩意儿,是小学生津津乐道的事。当孩子们沉浸在成功的喜悦里,陶醉在别人对自己的赞美的时候,及时指导他们写下自己的心里话,学生
去年3月底,我校举行了小片区教学公开周观摩研讨活动。九年级语文科方面,由林老师和王老师各上一堂中考记叙文阅读复习课。两堂课都根据中考记叙文的考点和题型,比较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训练。其中林老师的课,无论是复习内容的选择还是复习程序的安排,都触发笔者比较认真地去思考一些问题。  一、林老师的教学流程  课题:叙事性记叙文阅读——语文版七年级(上)第一单元复习  第一课时(分发学案一)  (一)美文欣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根据新课标、新课改的精神,课堂上学生是主体。要让课堂成为学生的天堂,不仅要还给学生一片天地,还要为学生营造一个学习的氛围,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这就需要我们利用好语文学科的特点。因为语文学科是一门最自由、最灵活、最具灵性,是至纯至美的科目,它讲求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它注重人文素养,它体现师生的创造精神,重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所以,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  
【摘要】文章从来源期刊、栏目分布、作者所属地域和单位等方面对《复印报刊资料·初中语文教与学》2020年度论文转载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回顾本年度初中语文教育教学研究几个热点和重点问题所取得的成果,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育教学研究,研究热点,复印报刊资料  一、2020年度论文转载概况  1.论文来源期刊转载数量  《复印报刊资料·初中语文教与学》(以下简称《初中语文教与
咏物题材是中国诗词一大宗,可以借物言志,发抒心怀,也可以把不便明言或言之有碍的心头话语,借客观物体曲折传出。苏轼与陆游各有一首《卜算子》,一借大雁曲传自己处境的困危,一借梅花叙说投闲置散、报国无门的苦闷。动植物都成了诗人的化身,物与人融为一体,都写得非常贴己,为^传颂。  一、苏轼《卜算子》咏雁词之主旨  苏轼因不赞成王安石变法的一些条例,有人便在苏诗里寻衅上纲,说他“指斥乘舆”——反对神宗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