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现状及对策思考

来源 :学术理论与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r20372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农村生产力发展关系农村社会全面建设,关系农民增收、农村进步、农业发展,关系新农村建设的顺利开展。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现阶段,农村生产力发展不仅要求农村生产模式、组织关系相适应等,而且成为农村发展、农业增收、农民致富的关键,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
  关键词:农村经济;生产力水平;劳动力转移。
  
  农村生产力发展关系农村社会全面建设,关系农民增收、农村进步、农业发展,关系新农村建设的顺利开展。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现阶段,农村生产力发展不仅要求农村生产模式、组织关系相适应等,而且成为农村发展、农业增收、农民致富的关键,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本文以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为例对当前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做一探讨,供参考。
  现阶段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如何?存在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否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据对牡丹区11个村及110户农户进行的调查结果表明,牡丹区农村生产力发展现状有喜有忧,发展水平亟需提高。
  
  一、生产资料发展水平不容乐观
  
  牡丹区农村生产资料有进有退。大量农机具的使用,极大地解放了劳动力,把大量劳动力从传统繁重人力农耕方式中解放了出来。调查户中每10户拥有6台农业机械(包括大、中、小型拖拉机及其配套农具、联合收割机、农用运输车等),机播面积、机耕面积、机收面积分别达到88%、84%及85%以上。但还有许多方面不容乐观。如生产资料最重要的耕地却在萎缩,严重匮乏,调查户人均仅有土地1亩略多,且土地经营还多属于传统耕作模式,说明农业生产还摆脱不了靠天吃饭的局面。民以食为天,农民以地为本,耕地减少、良田退化的现状不容忽视。农业机械的拥有率、使用率还比较低,传统生产方式在有些地方根深蒂固,一家一户"豆腐块"式的土地严重阻碍了农业机械的推广使用。
  
  二、科技成果应用不够广泛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纵深发展,农民收入的增加对市场的依赖程度增强,如何适应市场需求,实现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是农民的必然选择,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要占有市场份额,就要立足名、特、优,在规模、质量、绿色环保上下功夫,如何实现名、特、优,使生产的农产品优质、高效、安全,科技是第一要务,这已被农民深深地所认识,农民对科技的需求正在明显增加,科技需求的增加拉动了农业新技术层出不穷的涌现,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步伐进一步加快,政府对科技的投入也不断增加,科技与农民增收的关系愈来愈紧密。
  牡丹区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取得初步成效,但重视程度、科学技术对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的贡献还比较低。所调查村在种植业使用良种面积不足80%,采用科学耕作技术的耕地面积仅占耕地面积的45%的情况下,粮食产量平均达到400公斤/亩左右。可见,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运用潜力很大。例如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可有效地提高化肥的利用率,增产效果十分显著。据测算,配方施肥比一般施肥可提高化肥利用率10%左右,如果在全部农作物种植中推广普及,相当于每亩地节约化肥5.2公斤,间接增加农民收入人均可达26元。另外,不足40%的水浇地基本采用漫灌方式,耗水量很大,精细化耕作、提高土地产出是紧迫的问题。
  
  三、合理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
  
  现在我国农村生产力正处于非常活跃的变革时期。尤其表现在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经过一系列的各种方式的艰难探索,创新了一条农村经济和农村生产力发展的有效途径:外出到城市和沿海经济较发达地区打工。打工收入已经逐渐成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民工大潮激活了传统自然经济束缚的满足于小富既安的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激活了长期发展缓慢的农村生产力,为彻底解决农村"三农问题"探出了一条新路。
  一批有知识、有文化、富于开拓精神、敢于创新的农民离开了土地、离开了农村、选择了进城打工、经商等生活方式,这不仅仅是劳动力的解放,也是生产力发展的一种突破。但问题是,留守农村的老、弱、病、小劳动力很难在宝贵的土地上实现更高的效益,也必将挚肘新农村建设的宏图建设。
  劳动力大量转移一方面缓解了农村生产力系统内土地和劳动力两大要素的量的配比不平衡问题,但另一方面由于比较效益的差异,农村劳动力转移也存在优质劳动力外流问题,一些地方出现了土地由老人小孩种植经营的情况。使土地效益进一步下降。这也表明土地在农村生产力系统内的经营地位开始下降,现在越来越多的地方农民收入的增长主要来源于外出打工收入。
  据对110户农户的调查,农民55%收入来源于打工。11个村共3546个劳动力中,有2697人选择了打工,占劳动力总数的76%。
  值得注意的是,牡丹区劳动力素质还难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在对11个村劳动力调查,共有劳动力3546人,其中有技术的劳动力仅有568人,占调查数的16%,经过培训的劳动力有369人,占调查数的10%;而留守家庭的主要劳动力有84%的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下,其中小学以下就占约25%,这样一种劳动力状况,使得家庭经营多处于粗放式、经验性情况。外出打工由于没有技术也缺乏竞争力,从事行业主要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导致打工收入相对比较低。
  
  四、大力培育市场,繁荣农村经济
  
  市场要素不足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生产力发展的共同瓶颈。它制约着生产力运行的速度、范围和效益。现在农村经济发展一定程度受制于市场发育不足以及本地与外部市场的联系不够等因素。牡丹区农村为何长期局限于传统产业,就是因为市场狭小。一些有技术农户在搞养殖等产业时,失败于"谷贱伤农"的市场障碍。市场要素的瓶颈制约也是劳动力转移的直接原因。许多农民在当地除了种地外,很难再有其他收入来源渠道。
  牡丹区在市场培育、优势产业作大作强方面有成功的范例。2000年前,牡丹区棉花生产还多是"自然发展",经常出现"增产不增收"现象,遇到 "小年"棉农收入减少,遇到丰收,棉花卖不出去。2000年后,牡丹区陆续出台鼓励棉业发展政策,在推广科学种植的关键技术基础上,大力发展储运购销和加工龙头企业,努力培育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如今,棉花收入已成为许多地区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不再出现"谷贱伤农"现象。这次调查的牡丹区马岭岗镇黄楼村以苹果种植为主要产业,全村有568个劳动力,选择外出打工者仅有10%。全村2007年人均纯收入达4625元,比全区同期农民收入高出517元,其中主要来源于家庭经营收入,达86%,已形成"一村一品"产业特色。
  解决"三农"问题关键在于农民增收,根本在于发展生产力。鉴于牡丹区农村生产力发展现状,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一)正确引导劳务经济,加大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牡丹区劳务经济还有潜力可挖,调查表明,2007年劳务收入仅1786元,占家庭纯收入约46%,而在发达省份,农民非农收入占到70%,其中主要是劳务收入,同期山东省东部地区农民工资性收入达85%,是牡丹区农民工资收入的近2倍。要将牡丹区劳务经济做大作强,真正成为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动力,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首先要加强对农村劳动力培训。农村劳动力外出的主要障碍是自身素质较低,当务之急是加大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的力度。农村劳动力培训一是要与企业联合,对已就业的农民工进行再培训;二是要针对培训对象文化程度较低的特点采取新的培训举措,扩大受训面;三是要强化培训内容的适用性,确保每一个农村劳动力有一技之长,以有效地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可喜的是党和政府将农村劳动力培训纳入"民生八大工程",全面实施"人人技能工程",推动建立覆盖城乡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真正使新就业者从业有技能、创业有本领,这必将促进农村劳动力高效转移。
  其次要优化农民工务工环境。加大农民工权益保障力度,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建立健全能及时维护农工民权益的平台和机制。比如出台相关法制法规强制企业主签订合法的劳动用工合同,落实最低工资标准,建立适合进城就业农民的社会保险体系,做好农民工的社会保险工作,解决好进城就业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等。
  如何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关键是抓住新农村建设这个契机,加快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其一是要加快发展城镇化步伐,走城乡一体化的道路。使一部份农民成为新型的现代农业的经营者、劳动者,其二是一部分农民成为工业和其它产业的经营者、劳动者,越来越多的农民成为现代城镇居民,大力发展二、三产业,特别是非公有制经济和特色农业的发展,使农村成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大力引导土地规模经营
  大力发展劳务经济,不仅解放了农村生产力系统内长期被约束的劳动者和土地两大要素。而且大量农村劳动力的外出,使农村生产力系统内的土地等资源将有可能向技术和资本密集型经营方式迈进。特别是牡丹区农村具有良好的平整土地条件,只有通过规模化、机械化耕作方式,才有利于推广新技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大量农村优质劳动力的转移、土地效益进一步下降的比较效益、成片被划分得支离破碎的土地严重影响了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和应用等,客观要求土地规模经营。实行土地规模经营不仅是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土地规模经营将提高土地使用效益,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极大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实现规模经营也是世界农业发展的潮流。根据有关资料,美国从1910年到1969年,在耕地面积没有太大变化的情况下,农场总数由636.2万个减少到273万个,减少了57.1%,其中1000英亩以上的大农场由1910年的5万个,增加到1969年的14.5万个,增长1.9倍。韩国近年来农户经营的耕地面积逐步呈扩大趋势,耕作面积在75亩以上的农户比5年前增加了1倍,达到1.57万户。据零点调查公司发布的一份名为《中国农民在中国加入WTO后的选择》的报告指出,如果我国农业在入世后走上规模化经营的道路,则约有四成的农民将选择成为种粮大户,约有二成左右的农民将选择成为农业工人,约有六成农民支持规模化经营的选择。这表明,许多思考农业问题的农民已经意识到走规模化经营道路的重大意义。如能早日付诸实施,被抛荒的耕地及"老人田"、"省事田"都将迅速向种田大户集中,所得收入将远远高于农户分散经营时的水平。由此可见,广大农民对于土地的规模化经营是持支持态度的。
  (三)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以发展农村生产力为中心任务,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促进农村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着力解决广大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使农业生产力水平有较大提高,使广大农民的生活有明显改善,让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物质利益和各方面的实惠;必须认真贯彻党在农村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特别是在"多予"上下功夫,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障广大农民的权益;必须全面进行以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积极推进农村各方面制度的创新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必须切实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加强农村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必须全面推进农村的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特别是加强农村基层党支部和基层政权建设,切实保障农民的民主权利。
其他文献
摘 要:居住、生存、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三原主题。人类与自然界在生态、社会、文化、经济上都是相互依存的,人们能否在某个地方定居下来,主要取决于这个地方的环境条件是否满足人们的三大需要,即生存需要、安全需要和精神需要。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日益成熟的今天,对居住区必须做到规划、建筑、景观同步进行,根据人们的择居动机,居住对象、规划设计现代生态型的的居住区。  关键词:生态环境;景观设计原则;居住绿地。
期刊
摘 要:ERP实施困难、成功率低一直是阻碍ERP顺利推广应用的瓶颈,本文从EEP的内涵入手,着重分析了成功实施ERP的关键障碍,并总结出一些启示,对企业实施ERP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ERP;业务流程再造;实施障碍。    一、ERP的内涵    ERP (企业资源规划) 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由国际著名的管理软件评估机构Gartner Group 提出的,它的发展经历了MRP、MRPII、
期刊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办公自动化、无纸化等事物的出现,网络化渐趋完善,这使档案的生成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许多日常工作可以直接在计算机和网络上办结,文件从产生到处理结案几乎可以不使用纸和笔,产生了大量的电子文件。法院电子信息档案也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不规范到规范化管理的过程。但目前发展不平衡,有的法院还没有实现电子归档,即便实现电子归档的,也存在不少问题。根据实际运用操作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期刊
摘要:对于喜欢做游戏的儿童来说,一种好的游戏,不仅有助于锻炼他们的身体,启迪他们的智慧,还有助于他们在游戏中学会许多做人的道理  关键词:游戏;传统;民间    对于喜欢做游戏的儿童来说,一种好的游戏,不仅有助于锻炼他们的身体,启迪他们的智慧,还有助于他们在游戏中学会许多做人的道理。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几千年的历史上,在少年儿童中间,流传着许多健康有益、趣味盎然的游戏。这些独具中华民族特色的民间儿
期刊
一、近年来房价的基本情况    2007年的中国楼市用"疯癫"两字来概括是最恰当不过了,居然在眼花缭乱的宏观调控政策下面前,"房价、地价"比翼双飞、叠创新高,"东、西、南、北、中"可谓"全国山河一片红",根据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统计局发布的调查数据显示,全国70个大中城市11月房价同比涨幅达10.5%,继续刷新两年涨幅新高,由于众所周知的统计"迷雾",实际房价的涨幅远远要超过统计数据,近几年来有的地方
期刊
摘 要:高等级公路环境保护问题是当今社会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加强高等级公路生态环境保护、提高高等级公路大气环境保护水平、加强和改进高等级公路交通管理水平、严格执行公路水环境保护措施和重视声环境保护五个方面阐述了高等级公路的环境保护措施。  关键词:高等级公路;环境保护;措施。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高等级公路交通以其特有的优势,在我国"大交通"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
期刊
我军于2000年开始试行了军队包括军队院校在内的饮食社会化保障,为部队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但是,在保障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就餐和管理秩序上的混乱,下面笔者就此问题进行探讨。    一、军队院校开饭时间集中引发就餐秩序混乱问题    原先实行的是饮食自我保障,几人固定一桌,饭菜定时定量的放在桌上,无论早晚,只要来吃就会有饭吃,这点是毋庸置疑的,但现在,随着饮食保障社会化的实施,由学员
期刊
摘 要:本文从文化的角度,分析了大学图书馆文化的含义和范畴,提示了大学图书馆文化的本质特征,对大学图书馆的精神文化,学术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进行了认真论述。  关键词:文化;大学文化;大学图书馆文化。    西方名牌大学有一个比较共识的观点,认为大学的使命有三个:通过教育下一代传播知识,通过科学研究来扩展知识,通过图书馆来保存知识。如果把现代大学文化比作是负责汹涌澎湃的江河的话,那么大学图书馆
期刊
摘 要:民营经济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生力军,也为十七大提出的关注民生问题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因此,关注民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显得更有现实意义,但是,在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不管从内部还是发展的外部环境都存在障碍,本文拟分析民营经济的发展存在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制约因素;途径。    1988年4月,第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私营经济"
期刊
摘 要:企业只有在理财环境的各种因素作用下实现财务活动的协调平衡,才能生存和发展,但相当一部分私营企业处于"高出生与高死亡率"状态。影响私营企业发展的因素很多,比如:私营企业组织形式、结构、生产经营管理水平、业主及财务人员素质状况、企业文化等均影响企业的财务管理发展。  关键字:私营企业;财务管理;激励机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私人投资办企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私营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私营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