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高中化学中的感悟教学

来源 :化学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izhini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感悟是较高层次的体验和理解,感悟教学是教师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认知特点、个性特征等有目的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的过程。本文试图通过一些实例。叙述如何启发学生感悟,使学生形成深刻的思维法则,揭示事物的本质,学会更深层次的思考,开发出学习潜能,真正实现新课程的“三维目标”。
  关键词:感悟:感悟教学;学习潜能
  文章编号:1008—0546(2010)05-0020-03
  中图分类号:V632.4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0.05.007
  
  感悟是较高层次的体验和理解,感悟教学是教师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认知特点、个性特征等有目的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的过程。它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对学习材料进行反复揣摩、思索,通过实践、观察、比较、抽象、概括,创造性地理解,最后使得联想、想象和理解得以展开、跃进,情感体验得以加深,知识得以发挥,本质得以升华。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形成主动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经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可是,在传统的化学教学中,感悟是没有一席之地的。教师注重的是讲授、训练、作业、考试等一些有形的东西,对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体验和感悟这些无形的东西往往是忽视的。在新课程实施的今天,感悟教学对于高中化学学习的作用则是非同一般,以下就化学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有所感悟谈谈看法和体会。
  
  一、感悟在学生化学学习中具有核心地位。感悟的结果形成深刻的思维法则
  
  机械的记忆、一味的模仿,对化学学习来说是毫无意义的,只有将化学知识内化为学习者的认知结构,并使其有所体悟,这样的化学知识和化学方法对于学习者来讲才有实在的意义。。达到了这个境界。学习者在遇到实际情况时,就能迅速检索、迅速迁移解决问题。感悟在化学学习中具有核心地位。在化学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将外部知识——化学知识,通过同化或顺应的方式融入自身的认知结构中或形成新的认知结构。这是一个外部信息和自身的内部智慧相互结合、相互糅合、相互撞击的过程;是一种产生新看法、形成新思维、感受新经验的心智活动,这就是感悟。
  如在学习完烃和烃的衍生物的性质,我们需要让学生复习总结,其中对于与钠、氢氧化钠、碳酸氢钠的反应是个重要方面。对此先设计了以下几个基本问题:①钠通常保存在什么溶剂里,为什么?钠可以和哪些类型的有机物反应置换出氢气?②氢氧化钠可以和哪些类型的有机物反应?③碳酸氢钠可以和哪些类型的有机物反应?④钠、氢氧化钠、碳酸氢钠反应的本质有何共同点?启发学生得出:钠、氢氧化钠、碳酸氢钠发生以上反应的共同点是有机物中活泼氢(-OH、-COOH中的氢等)被还原或中和。
  其次追问:在烃及烃的衍生物中。哪些有机物中含有活泼氢,甚至可以电离出氢离子的氢?从物质结构理论来分析,引导学生认识到,在各类烃、卤代烃、醚、酮、酯等中,氢原子均与碳结合成碳氢键,由于碳和氢的吸引电子能力相差较小,C-H键极性小,不会电离,不易被钠还原:在醇中存在羟基,由于氧原子的非金属性比碳强得多,吸引电子的能力大,O-H键极性强。虽然电离极其微弱,甚至可以忽略,但活泼性较强,可以被钠还原成氢气;在酚中,羟基受到苯环的影响,O-H键的极性变大,能明显电离出氢离子。所以和氢氧化钠中和;在羧酸中,羟基受到羰基的影响。O-H键的极性更大,电离更显著。使得酸性强于碳酸,但弱于硫酸等强酸。从物质结构理论认识问题的根源,使学生兴致高涨。
  再次追问:从钠、氢氧化钠、碳酸氢钠反应的本质和有机物的结构特点综合分析,钠、氢氧化钠、碳酸氢钠和各类有机物的反应情况。学生从中感悟到:结合在氧原子上的氢(醇-OH、酚-OH、-COOH)的有机物能被钠置换出氢气,且反应激烈程度醇<水<酚<羧酸<硫酸:氢氧化钠能与含酚-OH、-COOH的有机物中和(含酯基-COO-的水解):碳酸氢钠仅与含-COOH的羧酸反应。
  固然,在化学学习中学生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需要训练,但它不是学习的归宿。也不是学习的核心部分。单纯的训练是解决不了人的知识推进拓展的问题,再多的重复训练是不能形成新的思想和产生认识的飞跃。训练是一种受“游戏规则”制约的智力行为,是为熟练“游戏规则”服务的。而感悟则是跳出了这个圈子,通过深刻的体验形成了新的思维法则。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机械的训练比感悟的层次要低得多,熟能生巧,但不能生新,人的创造性是不能由训练而出来的,学生的创新意识是一种心灵火花的进发行为,是建筑在感悟的基础上的。
  
  二、感悟能从事物的浅显表象揭示深刻本质。感悟实现化学学习的高效率
  
  感悟可以通过透视众多的事物,将事物的表象揭示出本质,提炼成为精髓式的认识,感悟的结果会使复杂的事物变得简单了,使深奥的理论变得浅显了,使学生能深入浅出地去认识事物的本质。当简单浅显的东西成了学生的感悟形态时,它的内涵变得极其丰富了。也就是说,尽管学生表达得简单和寻常,但是它仍具有巨大的含金量。感悟得越深刻,这种附着的可能性就越宽、灵活性就越大。揭示的道理就更深刻。从而实现了学生学习的高效率。因此,学生有了感悟的时候,许多原来要教的东西可以少教甚至不教了。
  在进行“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的教学时,学生首先学习了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加浓度,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反之降低浓度,化学反应速率减小。在接着的学习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时,我先点拨学生思考:一个反应体系,当压强增加一倍或减少一倍时,假设温度、催化剂等条件不变,此时还有什么条件会改变?如何改变?
  当学生有点茫然时,可以进一步启发,在物理学习中,我们是否已经知道,一定量的气体。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压强p和气体体积y之间有何定量关系?固体和液体的情况又如何?这时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了,积极投入了讨论,绝大多数同学掌握了:在气体的量一定。温度一定时,气体的压强p和体积y成反比(pV=k),固体和液体的体积随压强的改变几乎不变。所以当反应体系是气体时。压强增大一倍,气体体积减少到原来的一半,反之,气体体积增大到原来的2倍,而固体和液体的体积几乎不变。通过点拨和启发,学生立即会有感悟:气体反应中。增加压强、气体体积减小,浓度增加,所以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反之,化学反应速率减小。而压强对固体、液体反应速率无明显影响。
  对于事物的感悟,可以找到认识问题的有效途径,形成解决问题的正确思想方法,这对于提高学习的效率是十分有益的。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我们应该认真钻研,积极思考。努力为学生创设感悟的情景,拓展感悟的空间,让学生对化学学习有 鲜活生动感受,引导他们去触及化学的某些本质的东西,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达到一通即百通。
  
  三、感悟来源于对事物的深入思考。感悟是认识升华的前沿性展示
  
  感悟可以在不知不觉中获得,但更是来自于自觉地努力为之,我们只要对周围的事物多留意、多比较、多思考,就会有许多的感悟。教学心理学研究表明:知识掌握的过程是一个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结合的过程,如果感性认识丰富。表象清晰,形成的理性认识就生动深刻,此时理解掌握化学知识比较容易。如果没有感悟,教学就很容易成为“水过地皮湿”的表面现象。学生最多只能是“鹦鹉学舌”、就事论事。因此,课堂教学不应是一个封闭的系统,也不应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开放地接纳始料未及的体验,要鼓励学生在学习中深入思考、广泛联想、即兴创造,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的超越。
  在高三复习电解质溶液内容时,让学生讨论研究下列问题:氢氧化镁不溶于水,却能溶于浓氯化铵溶液或醋酸铵溶液中,这是为什么?同学们一般会有以下两种解释:一是氢氧化镁在水中存在溶解平衡,Mg(OH),(s)=Mg 2OH,氯化铵或醋酸铵在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NH HO=NH,H2O H两者混合后,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中和生成水,使平衡体系内氢氧根离子浓度减少,氢氧化镁溶解平衡不断向右移动而溶解:二是认为浓氯化铵溶液提供的铵根离子结合氢氧根离子生成弱碱,NH OH-=NH,H2O,使氢氧化镁溶解平衡不断向右移动而溶解的。
  这时教师加以点拨:同学们请注意。①浓的氯化铵溶液水解后呈弱酸性,醋酸铵溶液水解呈中性:②在两种铵盐溶液中。能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的铵根离子和氢离子浓度哪个大?
  在老师的启发下,学生进行了分析、联想、比较,顿时有了感悟:在浓氯化铵溶液中。铵根离子浓度很大的(氯化铵是可溶强电解质),氢离子浓度更是忽略不计。所以第二个因素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第一个因素是次要的,应略去。在此基础上,同学们的认识有了进一步升华:事物表现的性状。往往有很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在众多矛盾中,必然有一个是主要的,我们要深入研究,分析矛盾的各个方面,抓住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四、实施高中化学感悟教学。注重开发学生学习潜能
  
  教的真谛在于导,学的成功在于悟,从上所述。高中化学教学实施感悟教学尤为重要的。也是迫切需要的。笔者认为化学教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培养学生感悟。
  
  1 积累基本的知识经验
  庖丁解牛。游刃有余,不以目识而以神遇。全凭经验来感悟。用巴甫洛夫的观点来看,以往的经验经过长期积淀,在人的潜意识中会自然而然地形成一种“动力定型”,一旦受到某种刺激。大脑就会自动做出判断。因此敦促学生熟练掌握一些基本概念、基本变化规律、生产生活常识和基本技能等等,这样的积累多了,对事物的感悟能力自然就会增强。
  
  2 掀起学生的情感波澜
  “没有情感的波澜,绝不会高扬欣赏的风帆。”要让学生“欣赏的风帆”高扬,必须注入情感。教学时。可以以艺术化的语言,丰富的表情,诱人的故事情节。生动的场景掀起情感的波澜,用自己的情感去点燃学生的情感,学生入境后,同样会感染老师,当师生都进人心与心的碰撞、情与情的交融时,智慧火花就会进出,感悟就出现了。经常这样浸润感染,学生就会“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3 展示形象,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
  爱因斯坦自称,他提出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时,思维的样式不是语言,而是图像。德国的魏格纳在观看世界地图时,发现美洲大陆的外部轮廓是如此相似,遂产生—种奇妙的想象:这两大陆原来是一个整体。于是提出了近代地质学上有较大影响的“大陆漂移”。因此,展示形象。强化惑受是“悟”的前提之一。通俗地说。就是有关问题的展示和解释,我们尽可能形象直观、利用图表、实验、多媒体展示、生产生活实际等,让学生看到、听到、触摸到,感受就真切了,这样,真理就会被学生悟出。
  
  4 大胆猜想,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
  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更是一门实验学科,绝大多数概念及变化规律的得出均来源于实验成果。即来源于一些人的直觉。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大胆假设,展开合理想象。力求做出漂亮的应急性回答。当学生进入这种心理状况时,就会引发学生的想象力,激活思维力。诱发创造力,一些非逻辑的直觉思维,如顿悟、灵感都会接踵而来。
  
  5 鼓励标新,凸现学生求异思维
  诗画大家郑板桥说:“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导标新二月花。”要想学生在学习中产生感悟,引导学生求异思维的探索则是迫切需要。在教学中,当一个问题得到了初步解答以后。我们可以进一步追问:此问题的本质是什么?这个问题的解答还有其他途径吗?在多种解题途径中,哪一种途径更简单,揭示更透彻?该问题还有没有其他的结果?经常鼓励学生“标新立异”,这样他的求异思维才会闪现。
  
  6 抓住“愤”“悱”,寻求学生的感悟机缘
  孔子在《论语述而篇第七》中指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就是说要先让学生进入“愤”“悱”状态。然后启发、开导才能促进学生感悟。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头脑已有了原认知结构来同化新知识,一旦新知识出现差异,就会在认知心理上产生认知冲突,引起探究性反射。有了这种反射,“愤”“悱”就出现了。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遇到事物多问几个为什么:从相对立的角度思考问题,造成矛盾的冲突;寻找事物的相似之处,创设认知停靠点:养成发散思考习惯。诱发创造性想象,感悟会从不知不觉中产生,这就是功到自然成。
  培养感悟的关键是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明理。因此在教学时应在学生的思维方式、情感体验、心理需求以及化学学科的联系上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条件。创设一种“心求通”、“口欲言”、“心愤愤”、“口悱悱”的心理状态,点拨门径而不代求通达。抓住每—个细节与机会,循循善诱并辅之予得当的方法指导。让化学教学充满生气,展现灵性,让学生感悟成功学习的一种境界,积极参与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实现新课程的“三维目标”。
其他文献
摘要:通过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精心设计探究氛围、营造创新能力等来增强课堂气氛的互动性,通过激发探究欲望、培养探究能力来实现教学过程的探究性,创设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师生互动;提高效率;营造环境;创新  文章编号:1008-0546(2010)06-0027-02中图分类号:G632.41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
本文结合心理学、语言学和管理学的相关原理,从"教"和"学"两方面分析了工商管理专业英语教学的特殊难点,主张借鉴团队管理思想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建议教学管理部门充分行使组织
社会发展呼唤创新人才,而在国家创新体系中,教育活动作为科技创新的中心环节,担负着为社会培养人才的重任。未来学家奈斯比特在《大趋势》一书中指出:"处于伟大的变革时代,我们
企业中的党组织的作用是保证党的方针、政策在企业中的贯彻执行,在企业中起好保证监督作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继续深化企业改革,实现现
期刊
文章编号:1008-0546(2010)11-0010-02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0.11.005    初中学生进入高中,人生也开始由少年期转变为青年期,虽说年级只高了一级,但无论是学生心理、生理方面,还是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变化。高一是一个很重要的过渡阶段,可以说是人生心理、知识的奠基石,
如何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对学生传授有效的学习策略,教会学生学习,成为学生终生受用的宝贵财富,在新课程理念下化学教学和中考中,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化学阅读能力呢?  本文就中学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谈一点体会。  一、概念方面的阅读指导  在化学教材中,标题以外的黑体字一般都属于概念性的范畴,每个概念都有它的外延和内涵两个方面。  1.概念提出之前的叙述部分
护理人才是国家紧缺型人才之一,尤其是具有创新型的护理人才更为紧缺,而教学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因此对护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进行改
2009年是江苏实施新课程改革、实行“3+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新高考模式的第二年.化学江苏卷试题中没有偏题、怪题、难题。没有超越《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知识能力要
“灵性”的词典释义之一是指智慧、聪明才智,其实还应有机敏性、活络性等难以言表的含义。创新本身是一种灵性,会创新也是一种灵性,本文就后一种意义谈灵性。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人才是新课改的目标之一,这种培养要有意设计、长期坚守才会有效。   中学化学教学中播撒创新精神的种子、提供创新锻炼的机会是很多的。  一、抓住学科特点,发挥学科优势  化学学科的特点、优势与创新的关系被论述得很多,发挥学科优势的
摘要: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把学习的快乐还给学生,学校和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使他们获得学习快乐的良好环境和氛围。不仅要从总体上为全体学生考虑,还要尽可能依据学生的个性特征,为每位学生考虑,给他们安排与其个性特征相适应的学习任务、环境和活动,使他们能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关键词:帮助;呵护;营造  文章编号:1008-0546(2010)08-0026-01中图分类号:G632.41文献标识码: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