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评价的几点要求

来源 :科学时代·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yi3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生教育与转化工作千头万绪,所要做的很多。学生评价是其中重要一环。学生评价优劣直接影响着教育效果的好坏。
  【关键词】学生评价;适度;发展性;肯定性与否定性;心理特征
  【中图分类号】G65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250X(2007)10-0118-03
  
  学生评价是指学校、班级、教师对在校学生思想道德、学习及其行为表现的一种综合评定。在学生发展过程中,学生评价工作做得是否到位对于学生发展起着促进或者阻碍的作用。客观、全面、准确的评价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主观、盲目的评价则不利于学生发展,甚至导致学生向坏的方向转化。因此,学生评价成为学校、班级、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在学生教育活动中极为重要的一环,作为班主任老师,在引导学生发展上应当义不容辞地做好学生的评价工作。
  班主任老师应如何做好学生评价,争取较佳的教育效果,促进学生的发展呢?结合这些年来学生教育工作的一些粗浅认识,本人觉得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1学生评价应当符合学生年龄、心理特征
  
  一个人在发展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年龄与心理特征。师范学生大致处于十五、六岁至二十岁,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心理特征表现为:心理不够成熟与稳重,思想易波动,与此相应的是其行为易出现反复性;对事物、外界物的刺激,尤其是对教师的评价反应相当的敏感;自尊心尤其强烈,心理脆弱,一旦受到外界自尊心上的伤害,容易诱发一些过激的言语及行为。
  学生所具有的这些年龄、心理上的特征,客观上要求当老师在对学生评价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1当老师对后进学生评价应避免用一些带有极端、污辱性的用语,以免这些用语给学生自尊心带来大的伤害,引起异常刺激与反应。如“笨得像猪一样”、“榆木脑袋”、“不可开窍”、“破罐子破摔”等等。
  1.2语气上力求做到婉转、和缓,神情上严格但不要过于严厉,切忌声色俱厉,避免给学生心理带去太大的压力,造成心理不稳和情绪上的波动。
  1.3对学生的评价应客观公正、实事求是、一视同仁,不能给学生造成敏感反应:为什么两人犯同样的错误,老师那样对他却这样对我?一旦学生心里有了这种认识,将会对老师教育行为产生抵触与排斥,今后老师的教育过程将难以持续进行,教育效果将直落千丈。
  简而言之,学生心理、年龄特征是构成教师评价学生的一大客观依据。
  
  2学生评价应把握量与度的结合
  
  教师在学生评价过程中,无论是表扬,抑或是批评都不能滥用:随心所欲。无论是过还是不及都不能起到应有的教育效果。学生评价应坚持量与度相结合,坚持适度原则。
  2.1从学生评价的时间间隔上来看,对于平时表现较好的学生,教师好的评价间隔时间可以稍长一些。不加节制的经常性表扬,一方面容易使学生贬低老师表扬的价值,又容易造成学生恃宠而骄,产生自负心理,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对于正在进步、努力改正错误的学生,开始的每一次进步老师都不应吝啬赞许的神情与语言表示。正在转变的学生,老师的表扬、赞许应是学生发展的清新剂和甘淋雨露,不但滋润心灵,而且会使学生体会到自身前进道路上的希望,为学生转变与发展催生动力。
  后进学生,往往存在多方面的问题。老师在教育过程中,不能有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思想。对于学生业已存在的多方面的问题,老师在评价指正的时候,不能一步到位地和盘托出,防止学生增加太重的心理负担,造成学生心理产生无可救药的心理危机。这种情况下,老师应当将其存在的问题分步分解开来,从轻到重,或者从重到轻,分步评价,分步解决。同时,对于问题学生也不能采用经常性的批评评价,经常性批评容易造成学生心理的崩溃,结果可能是破罐子破摔而一发不可收拾了。
  2.2从教师在评价学生时使用的语气、语言文字上看,语气、语言的使用也要讲究艺术,做到刚柔相济,坚持适度原则。
  班主任老师批评的语言要刚中见柔、刚柔巧妙结合。如果一味强调刚,只注重批评语气、语言严肃、严厉,学生会认为教师、班主任不近人情,师生之间容易产生心理隔阂,产生逆反心理;反之,如果语言、语气一味体现柔,对学生的过错只作过分的宽容,缺乏严肃认真的指正,则容易给学生造成软弱可欺的错觉。基于这些,老师,班主任在批评中应把握好其间的度,一方面严正地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晓以厉害,提出要求。同时,又要让学生心理上与情感上真心诚意接受评价、批评。
  教师、班主任在肯定、表扬学生思想与行为上的良好表现时也应在语言、语气上把握“度”。对于学生好的表现,不能过分的夸张、渲染。过分的夸张、渲染容易给受表扬者造成心理上的飘忽,也容易引起其他同学的反感,会让他们觉得老师、班主任存在偏心或带来不踏实的感觉。
  
  3坚持发展性评价
  
  发展性评价是将学生各个阶段的表现作为一个综合的过程来对学生评价的一种方法,它所关注与侧重的是学生前后阶段的表现情况以及未来的走向。这种评价是新条件下值得推崇的一种评价方法,它不是针对目前的一种孤立状态或结果,而是表现学生发展过程各个阶段的关联性。发展性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一步一步成长,而不是为了检查与评比学生。
  发展性评价对于后进学生的教育与转化的重要性尤其值得一提。后进学生的教育与转化不可能一步到位,明显进步我们较难发现,但这并不代表学生就没有进步。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进步的地方,哪怕是一点点的改变都应体察入微,及时发现、及时肯定。这对后进学生来说能明显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注与关爱,从而注入转化的动力。让他们自觉地开始审视自己、剖析自己、改造自己。
  
  4坚持肯定性评价为主,否定性评价渗透于肯定性评价之中的原则
  
  教师评价学生过程中,评价的方式多种多样,但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肯定性评价。如表扬、赞许、鼓励等。一类是否定性评价。如:批评、指正、责备、不满等。根据学生年龄、心理特征,学生对于肯定性评价乐于、容易接受,且能激发向上的动力与热情,而对于否定性的评价则往往表现出厌烦与抵触,甚至对于教师的批评、斥责寻找种种借口,为自己辩护,为过错开脱。教师在对学生评价时应肯定评价为主,努力寻找学生身上固有的闪光之处、可取之处,而对于不是、存在的问题进行否定性评价时应渗透于肯定性评价之中,做到肯定中有否定,否定中有肯定。
  比如:有的同学在参加体育活动时表现出极强的意志力,然而文化课学习却显得相当厌烦,导致成绩很不理想。老师在对这一情况作出评价时就可以这样来表达:你在体育活动中的毅力令同学和老师饮佩,如果对文化课学习也能这样的话,成绩一定能挤进前列。这样肯定中否定且带激励性的评价比单纯的表扬与批评效果一定更佳。既达到了表扬的效果,又达到了批评的目的。
  对学生的评价要求、原则不一而足,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上述不失为评价中许多教师经常所采取。当然,教师在应用过程中也不能千篇一律,需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不同的个体、存在的不同问题,具体的情况与环境下,适用的要求各不相同。教师应灵活处理,变通处理,才能使评价教育的效果达到更佳。
  收稿日期:2007-09-23
其他文献
外商直接投资以不同的方式进行,对东道国的经济效应不同.我国是一个利用国外直接投资的大国,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推进,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方式也出现了新的趋势.因此对
推动学校特色建设,关键是梳理学校特色建设经验,选择好突破口,课堂文化就是突破口之一.如何理解课堂文化?课堂文化与创建特色高中学校之间有何关系?
网络环境下大学图书馆服务模式有信息资源服务、文献信息咨询服务、举办信息检索知识培训、建立图书馆网站以及开设电子阅览室等。
“形体矫正训练”是我校校本课程,主要内容是针对视力障碍学生(以全盲生为主)的“盲态”进行矫正,从而培养学生“我能行”的自信心,以及热爱美、追求美、创造美的意识和能力。盲态
随着中学书法进课堂的深入开展,书法教学不应只满足对学生进行技法训练,还要对学生进行书法学习理念的培养,在“授人以鱼”的同时,也要“授人以渔”,使学生对书法学习有一个较为完
【摘要】 高中学生在学习导数知识时,一定要认真大量地做题以及动脑思考.因此,作为高中教师,一定要培养学生对导数知识的学习兴趣,然而导数是数学教学中相对而言较难、较抽象的一部分内容,因此,为了更好地便于学生学习和理解,本文以“APOS理论”为指导在教学方法上创新,主要将“APOS理论”中的第一阶段与第四阶段进行重点分析,通过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地促进高中数学教师概念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辅助学生数学能力的提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以及各项事业的迅速发展和深刻变化,中学政治课教材也是三年五载随之作出相应的调整和更新。但足,长期以来,中学政治课教学始终因理论灌输的传统教学模式,令广大政治教师深感政治课教学干巴枯燥乏味,难以适从。学生更感到难以青睐。那么,如何改变政治课教学满堂灌,空洞说教的传统教学方式,增加教与学的趣味性,使教师教得得心应手,学生学生轻松、愉快、从而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趋势呢!这已成广大政治教师共
上海市教委最近发布了《推进特色普通高中建设三年行动计划》,通过特色办学推动学校发展方式和育人模式转型,推进高中学校错位发展、特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摘要】“1000以内数的认识”通过数概念直观化的练习(数巧克力方块、看计数器数数)、数概念生活化的练习(估1000根小棒、和1000个本子比高、赏千字文、猜价格)数概念形式化的练习(多种形式数数).多样的设计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年龄特征,把数概念渗透其中,让学生在现实背景下感受和体验,教学过程中处处都在培养学生的数感.  【关键词】数与代数;数概念;数感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科书二年级下
新材料的应用具有传统绘制壁画所不具备的、不能充分表现出来的特性:如材料的真实性、自由性、综合性和模糊性等。新材料的使用使传统的壁画无论是从题材上,还是在表现手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