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课堂,“问”为起点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ley9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在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中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更加重视学生的个性发挥,提倡构建“以生为本”的生本课堂,而教师就要激发学生敢问,让学生会问、善问,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生本课堂;问题意识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鼓励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疑问,让学生在自主探究获得深刻的体验,也就是构建“以生为本”的课堂,让学生能力获得最大程度的提高。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问题,并且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质疑问难的过程中提高问题意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
  一、创设氛围,敢问
  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质疑问难的氛围,让学生敢于提问,从而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进入文本进行探究。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就是要求学生敢于质疑文本,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或者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判断,不仅自己发现问题,而且自己理解文本,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质疑中提升能力。
  例如在教学《装满昆虫的口袋》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在课堂导入环节就引导学生自主提问。为了激发学生提问的激情,教师通过悬念设计的方式为学生创设氛围,引导学生提问。“同学们,我们观察今天要学习的课文的题目,大家是不是发现这个题目非常有趣啊。那么,对于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大家可以畅所欲言,从不同的角度展示自己的观点,看一看谁的看法更加与众不同?”这样的问题使学生的热情被充分调动起来,大家纷纷质疑,热烈发言,主要提出了以下问题:1.这是谁的衣袋?2.为什么要把昆虫装进衣袋?装进衣袋的昆虫不会闷死吗?3.他将昆虫装进衣袋的原因是什么?除了昆虫,还有装进去了什么?看见大家的质疑,教师意识到学生的思维被充分激活了,大家也对文本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样再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探究就比较容易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激活学生的思维,打开学生探究的思路,让学生在兴趣的指引下自觉探究文本内容。而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为学生创设自主提问的氛围,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提问,就能够让学生的主体性被充分激发出来,同时也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敢于提问。
  二、指导方法,会问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不仅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而且要引导学生会问,这就要求教師要指导学生提问的方法,引导学生选准切入点积极进行提问,这样才能让学生抓住文本的重点内容进行探究。指导学生提问的方法,可以引导学生从文本题目、关键词以及矛盾之处进行提问,教师可以灵活选择。
  例如在教学《草原》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就抓住文本的矛盾之处进行提问。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首先教师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梳理:“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非常优美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作者精心组织语言、谋篇布局,让我们感受美、享受美。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文本,欣赏一下这篇课文吧。”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阅读课文,获得初步感知。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引导:“通过对于文本的梳理,相信大家对于文本内容有了自己的见解。那么,对于这篇文本你有什么疑惑吗?”在教师的点拨下,学生们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在文本中,作者首先说‘翠色欲流’,这句话描绘的是将要流出来而没有流出来的样子,但是在后文中作者却说‘流入云际’,这不是前后矛盾吗?是作者的笔误还是匠心独运之处?”这样的提问让学生的认识更加深入,有助于学生获得深刻的体验。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文本中的矛盾之处进行提问,这样才能让学生明确深刻探究的方向,让学生获得深刻体验。作为教师,要指导学生提问的方法,就要教会学生选准提问的角度,让学生不仅敢问,而且会问,从而体会文本中的丰富情感。
  三、开放时空,善问
  生本课堂的构建,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同时还要设置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要局限于学生的思路,要引导学生从不同层次进行体会,让学生善于提出自己的疑惑,尽情展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有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
  例如在教学《林冲棒打洪教头》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没有直接为学生进行讲述,而是引导学生抓住文本内容、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进行自主质疑,同时明确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提问。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们在一起讨论研究,进行自主质疑。例如有的学生抓住文本的人物形象特点进行提问:“我关注了文本的主人公林冲,发现他有忍让谦让的一面,但是林冲的武艺那么高强,为什么还要忍辱负重,一味忍让呢?他为什么不能起来反抗呢?”还有的学生抓住文本的艺术特点进行提问,和大家一起探究文本的语言特点。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限制学生的思路,而是引导学生在整体感知文本的基础上自主提问,这样才能让学生的思路更加开放,学生的思维被彻底激活,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总而言之,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要为学生创设提问的氛围,让学生敢于质疑,指导学生生疑的方法,让学生会问,还要开放课堂,让学生善问。学生在自主提问、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深刻感悟,提升学生的能力。生本课堂,让学生自主提问,让我们的语文课堂从精彩提问开始,成为学生生活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参考文献】
  [1]肖建山.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提问意识的策略[J].文理导航(下旬),2016(01)
  [2]苏文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实现学生自主提问[J].中国校外教育,2016(01)
  [3]杜秋贵.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主动提问的对策[J].新校园(阅读),2015(08)
其他文献
【摘 要】在信息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社会大众的学习生活发生了质的变化,一系列微事物不断出现,微小说、微电影、微信等,微课也应运而生,逐渐被应用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有效性。因此,本文作者从不同角度入手客观阐述了微课技术对小学数学教学促进途径。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微课技术;促进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必须全方位正确认识微课技术,准确
期刊
【摘 要】基于课堂教学结构的优化,探讨了构建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策略,即以学案引导学生预习,教学活动中要开展合作探究学习,对于教学重点内容教师要精讲点拨,当堂训练检测也是高效道德与法治课堂构建的策略。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课;高效课堂;合作探究;精讲点拨;训练检测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倡导要按照最优的结构组织课堂教学,科学地安排教学程序和组织教材,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实践证明,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是
期刊
【摘 要】语文学科的知识包罗万象,教材中可挖掘、讲授的知识点如雨后春笋,但倘若每篇课文的知识点都要在教学中基本落实,眉毛胡子一把抓,其结果往往是隔山挠痒,“面面不到”。我们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那就是不管我们有怎样美好的愿望,都必须承认每一堂课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我们要做的是确定目标,了解学生,解读文本,简化过程,挖掘潜力。尽量使学生在课堂中有所学,能所用。  【关键词】确定目标;了解学生;解读文本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育实践中得以推广。创设数学教学情境,促进学生获取数学知识,发展学生的数学学习技能,有利于学生综合数学能力的提高。文章立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主要分析了小学数学有效情境创设策略。  【关键词】有效情境;主动学习;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坚持新课程改革对小学数学教育工作的要求,从学生的现有知识与生活阅历出发,创设合理的数学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
期刊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在日常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感受文章中人物思想,努力抓住文章的关键词句进行品读,并在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的同时,揣摩其中的德育内涵,领会课文的思想底蕴,做到寓德育于知识教学之中,使二者融为一体,才能有效的提高教学实效。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渗透;教学实效  怎样教书育人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而德育教育又是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以生为
期刊
【摘 要】目前,现代化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的重点教学内容之一,主题式阅读是阅读教学的主要教学手段。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小学语文主题式阅读教学中,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语文阅读的方法,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主题式阅读;信息技术  近年来,随着人们教育观念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成熟。主题式阅读
期刊
【摘 要】如何构建“真学课堂”,让“真学”发生?笔者认为,从“蒙眬”到“清晰”是语文真学课堂的重要特征。具体说,学习目标要指明确,学习策略要清晰优化,学习成果要显性可用。如果我们能在这几方面注意由“蒙眬”向“清晰”转变,那么,语文课堂“让真学发生”将会成为现实。  【关键词】蒙胧;清晰;真学课堂;目标明确;策略清晰;成果显性  “真学课堂”、“让真学发生”是目前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中提得比较多的热词,
期刊
【摘 要】古诗语言凝练,包蕴厚重,节奏感强,跳跃性大。要准确把握诗歌作品情感,穿越时空与诗人对话,小学古诗词情智教学中,教师应有开放的语文教学观,促使学生与作者的感情在拓展延伸中融合,增大课堂容量,提高古诗词教学的效率,激发学生热爱古诗词的情感,传承中国诗词文化。  【关键词】学古诗;情智教学;有效;拓展  古诗情智教学应着力创造宽松自由,欢乐和谐的课堂氛围,诱导学生情智的萌发,在诵读中,体味诗词
期刊
【摘 要】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更加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性,鼓励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自主探究,帮助学生获得个性化的解读体验,同时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对话教学;自主探究  在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和文本、教师进行平等对话,在这样的对话过程中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个性化解读,最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这样的课
期刊
【摘 要】古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朗朗上口,古诗教学也应该是诗意的,令学生陶醉和回味的。如何带领学生在诗的海洋徜徉,结合个人教学实践,可以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尝试:一、诗意课堂学古诗。二、课外诵读传经典。三、妙用古诗显诗意。古诗是我国丰富的文化遗产,让我们领着孩子徜徉在古诗的海洋中,从古诗中汲取精华、陶冶情操,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关键词】古诗教学;诗意课堂;课外诵读;妙用古诗;语文素养  “床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