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美术课中融入环保意识

来源 :新校园(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kja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市工业发达,消费水平高,废品也随处可得,以生活垃圾为材料的美术课,学生喜欢,对社会有益,我们何乐而不为呢?我就利用身边的题材,抓住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思考在美术学科中渗透环保的元素,以美术课为载体,变废为宝,设计了一系列的环保课,使环保美术化,美术环保化。
  一、以特色为旗帜——挖掘资源
  作为美术教师,我们在以美育人的过程中做了多少有助于环境保护的事?光靠科学课对小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够不够?在现编美术教材中有一些课,要求教师在课中融入爱护动植物、热爱自然的教育,教师们也是形式化地带上一句,很少思考,是否应该从美育的角度并考虑到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点,寻求更轻松有趣的方式,达到更有效的环境意识的渗透。课程资源应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要求,并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
  二、以实践为基础——自编教材
  新的美术课程鼓励学生利用废旧材料进行创作与表现,既锻炼了动脑、动手能力,又养成了变废为宝、变废为美的意识。生活中有许多废旧的材料,它们看似平淡无奇、废弃无用,可是只要学生发挥丰富的想象力,运用灵巧的双手把它美化一下,就能将它们变成一件件独具魅力的艺术品。
  下面从四个学习领域(设计·应用、造型·表现、综合·探索、欣赏·评述)分别举例自编教材的一些内容,敬请指教。
  1.观察想象,巧用巧做(设计·应用)
  课例《“瓶”不简单》:在上《“瓶”不简单》这一课时,我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瓶子作为创作的对象,让学生利用各种彩纸、彩泥和其它装饰品进行添加装饰,使之成为家庭的一件艺术品。要激发学生的创造力,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的成果往往寓于探索之中,所以在设计这堂课时我首先布置了一个小型的展览,在教室的四周布置好展桌,摆满各种废瓶子制作的艺术品,目的是让学生在自主地“读”作品中获得最初的知识,对要学习的内容有所了解。学生都看得很仔细,有些学生还把作品拿在手里仔细观察,而后激动地跑到我的面前,告诉我:“这个我也会做的,就是把毛线扎起来做头发……”大多数学生能通过欣赏观察了解装饰瓶制作的一般方法,时间虽然只有短短几分钟,却取得了很不错的教学效果,教学中教师只需稍加点拨,学生就能掌握制作的要领和注意点,使学习变得轻松自然,把抽象的讲解易化为形象的观察。课堂中教师要开拓学生思维,让学生能以瓶子一例反思到其他的废物利用的设计,实现以点带面。
  2.变废为宝,重复利用(造型·表现)
  课例《塑料袋时装设计》:在分组创作时,学生都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自发地创造了“缠绕法”“拼贴法”“织网法”等制作方法。他们相互学习,综合运用,创作了具有个性的塑料袋服装及饰品。这些服装有的裁剪得很合体,有的色彩很漂亮,有的饰品很独特,还有的看起来很不像样,却体现了学生与众不同的想法,我也给予了很多鼓励,课堂上学生的每一次作业都是一次愉快的情感体验,一次探索性的创造,没有对与错,只有好与更好。在实践中我体会到,在美术教学中,我们要把想、说、做的机会还给学生,让他们以多种不同的学习方式主动地去探索,去体验,去创造。只要教师在教与学中联系生活实际,渗入人文意识;给学生创造美好情境,激发创造天性;让学生参与体验过程,突出主体特征,真正给学生更自由的空间,拓展学生思维的时空,调动起学生各方面的潜能,他们的创造之火就可以燎原。
  3.亲近自然,关爱生命(综合·探索)
  课例《我送妈妈购物袋》:多数家庭是由妈妈来购物的,家中多数的塑料袋也是她带回到家中的。学生通过自己制作一个袋子,向妈妈赠送购物袋的亲情活动:一是在学生心中树立环保人人有责的意识;二是让孩子向家人做环保宣传,带动全社会的人来关注环保;三是督促学生自己做好环保,因为正人先正己。课后调查妈妈的购物袋使用情况。
  4.观察生活,朴素最美(欣赏·评述)
  课例《我爱大森林》:(1)通过欣赏相关环保图片,了解森林资源的重要和紧缺,并说一说树的作用。通过唱《大树妈妈》诵读儿歌《绿》、观看VCD等形式,介绍树木对人体的作用:①光合作用(遮挡阳光,给人们一片温馨的绿荫);②药用(可制作药材);③食用(有的果树生长水果给人们吃);④对环境的影响(净化空气、释放氧气、绿化环境等)。(2)帮助学生记住3月12日是植树节,通过植树节活动加深爱树意识。(3)游戏:“答小记者问”学生当小记者,问教师、同学、爸爸、妈妈有关树木的小知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环保知识的印象。题目设计得较简单,如:树木对人体有哪些好处?植树节是几月几日?怎样爱护树木?树有哪些用途?树是怎样过冬的?
  总之,利用各种有趣的活动让学生知道从点滴爱护地球才是最重要的。小学教育是人一生中接受知识的重要学习活动阶段,少儿环保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不同形式的环保活动有利于激发儿童认识的兴趣和探究欲望,帮助学生认识美术与环境的联系,有助于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美术环保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极大地推动了学校环保教育质量,丰富了我校学生的生活,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和环保参与热情,使学生在体验中对生活和艺术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他们在体验中获得了乐趣,在体验中学会了节约与再利用。
其他文献
书面考试,不可否认,一直是各地主要的课程评价方式,一直是衡量教与学的主要标准之一。作为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考试就像一把双刃剑,一根指挥棒。它是语文教师检查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手段,是学生改进学习、教师改进教学的重要依据,它对语文教学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对学生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在命题中彰显基础性  小学语文考试的命题应力求体现基础性,以基础为本。命题者要立足文本,
期刊
初三英语复习一般是从第二学期开始进行,大多数教师按分册复习—专项训练—综合测试—查缺补漏的方式进行。特别是在第一轮的复习中,基本是以课本为主,如果教师不能优化课堂教学,不能将“重复”变成生动地“再现”来复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只是像平时上课一样复习过滤一遍,强调重难点,抄写重要句子,然后练习巩固,结果只能是教师疲惫,学生厌倦,耗时多,收效微,复习就像“炒冷饭”。  新标准教材以话题为主线,兼顾交
期刊
高中英语学业水平考试标准根据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英语(2012版)》和现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的必修教学要求,结合学业水平考试的性质和特点制定而成。英语课程标准以素质教育和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为目的,根据外语学习的规律和我国目前外语教学发展的现状与需求,并在继承我国以往英语课程改革成绩的基础上,积极
期刊
不等式问题贯穿高中数学各章内容,也是高考必考内容之一。备考的有效方法是通过链接某一例题找“通性通法”或归纳于类型题组之后的规律总结、方法技巧,即“多题归一”,指导学生“学思结合”,帮助学生养成思考、总结的习惯,知己不足,并轻松破解不足之处,稳步提升学习能力。而要达到这点,则需要正确、迅速地把握解题的“切入点”。“切入点”的选择一方面依靠对已知的和未知的知识分析,另一方面来自解题的经验。下面就以一道
期刊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就是要求教师要真正关注学生在课堂上是怎样学的,通过了解学生在课堂上如何讨论、交流、合作、思考、获得结论等行为表现,评价课堂教学。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学、尝试、探究、发现、解决。这也就是“以学定教”。下面,我结合苏雅巍老师执教的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识字四”,谈谈苏老师是怎样变“学会”为“会学”。  一、以学
期刊
线性规划问题是高中数学“不等式”中的一小部分,在高考试卷中屡屡出现。近年来,为了提高试题考查效能,其题型更加灵活,不仅引入了参数,而且呈现出与其他知识有机融合的趋势。如何设计“线性规划问题”的复习,是摆在高三教师面前的小课题。笔者认为,教师应在理解数学、理解学生的基础上构建复习主线,呈现有结构的、层层递进的例题,帮助学生在复习“线性规划”知识过程中,领悟思考方法,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高三复习效
期刊
摘 要:“展示台”是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园地”中的一个板块,而教师在教学中对这一小板块往往没有给予重视。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笔者根据教学实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把展示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一展身手。  关键词:展示台;语文教学;策略研究  一、明确目标,做好准备工作  “展示台”的内容编者在编排时,都会有一定的教育目标。这就需要教师
期刊
课堂导入就像一首乐曲的前奏,也像一出戏剧的序幕。精心设计的导入具有开宗明义、承上启下、激发兴趣和启发思维等多层级的教学功能。普通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中提到:“历史课程改革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鼓励教师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呢?课堂导入的设计就是
期刊
摘 要:小练笔已占据阅读教学的一席之地。教学中,要利用小练笔,提高学生的阅读和习作能力,为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奠基。  关键词:语文教材;小练笔;实施策略  人教版课程标准语文实验教科书中,在阅读课文课后习题中新增了一项内容——“小练笔”。小练笔已跻身阅读教学之中,占据了一席之地,成为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教学中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充分利用“小练笔”这一独特的形式,赋予它新的功能与使命? 
期刊
摘 要:课堂教学如何达到高效一直是每一位教师研究的课题。在教学实践中,如果能做到摒除繁琐的课文分析,重视语言文字的运用,安排恰当有效的练习,那就离高效课堂不远了。本文结合实践,就如何有效进行课堂练习策略作阐述。  关键词:课堂练习;策略;有效性  课堂练习既是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尺码,又是教师对自己教学效果好坏的一个反馈。但是在设计课堂练习时,很多教师的随意性较大,没能契合学生的需要,导致为练而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