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初中历史教学中新课的导入方法

来源 :新校园(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fg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导入就像一首乐曲的前奏,也像一出戏剧的序幕。精心设计的导入具有开宗明义、承上启下、激发兴趣和启发思维等多层级的教学功能。普通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中提到:“历史课程改革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鼓励教师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呢?课堂导入的设计就是需要深入探究的问题之一。
  传统的课堂导入一般采用复习法。用这种方法引入新课,有利于知识衔接,体现了温故知新的教学思想。但往往缺乏趣味性,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时显得平淡呆板,常常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活动。相反,不拘一格地因课而导,化抽象为具体,融趣味于严谨,则有助于教学任务的圆满完成。
  一、由故事、典故、传说导入
  通过对历史片段的生动描绘,增强感性知识,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历史环境。在“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一课中,匈奴的发展是教学重点之一。授课时,教师先声情并茂地讲一段冒顿单于的故事:头曼单于偏爱少子,曾将长子冒顿送到月氏作人质,企图借月氏之手除掉他。冒顿盗马驰归后,头曼单于见他精于骑射,令其率领万骑。冒顿严格训练卫士,还发明了一种会发响的箭镞叫鸣镝,下令“鸣镝所射而不悉射者,斩之”。公元前209年,冒顿趁头曼涉猎之机,率卫士射杀了父亲,自立为单于!后来,冒顿单于依靠杰出的军事才能,首次实现了蒙古草原的统一。学生们专心致志地听故事,意犹未尽,沉湎其中,兴致勃勃地进入到了新课的学习中。
  娓娓动听的奇闻轶事使学生对新知识产生了亲切感。这些历史故事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上,还会激起学生课外阅读历史著作的兴趣。这样就实现了增长知识、提高综合素质的教学目的。用这种方法导入新课,要注意材料的生动性,以免画蛇添足;不能耗时太多,以免喧宾夺主;要切合课文,避免生拉硬拽。
  二、由疑问、悬念导入
  俗语说:“好奇之心,人皆有之。”在教学中,精心构思,提出疑问,巧布悬念,可以催人思索。在讲“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一课中的“新中国的成立”时,可以这样设计:我们每年都要欢渡一些节日,有些是为了纪念一段历史。例如:五月四日要过“青年节”,是为了纪念五四爱国运动;八月一日要过“建军节”,是为了纪念南昌起义。十月一日要过“国庆节”,它又是为了纪念什么呢?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出来,急不可待地想了解新课内容。
  用这种方法导入新课的最大优点是通过寥寥数语就能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并且造成悬念,使学生产生一种渴求答案的强烈愿望。悬念的设置要恰当适度,只有自始至终扣人心弦,才能使学生兴趣盎然,收到引人入胜的效果。
  三、由乡土材料导入
  各具特色的风土人情往往是由特定的历史文化所致。乡土材料具有最原始、最现实、最直观的特点,能将学生与教材的心理距离迅速拉近。在讲“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时,首先简单介绍内蒙古的“成吉思汗陵”,学生兴奋不已,最快地激发起了兴趣。这种方法自然又生动,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获得知识。运用这种方法导入新课时,乡土材料的选用要起到补充教材、说明教材的作用,切忌天马行空,偏离教材。
  四、由歌曲诗词导入
  歌曲诗词语言精炼、生动、自然、优美,是最富感染力的一种艺术手段。利用学生易懂或熟识的歌曲诗词导入新课,能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
  在讲授“九·一八事变”时,首先播放或朗诵《松花江上》:“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价在关内流浪。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家乡?哪年,哪月,才能够收回我那无尽的宝藏?爹娘啊,爹娘啊,什么时候才能欢聚在一堂?!”然后引导学生体会东北人民对美丽富饶家乡的热爱,对日寇野蛮侵占的愤懑,被迫流离失所、背井离乡的惨痛,以及对早日收复家乡的渴望。这低沉的旋律、悲怆的词句很快将学生带到了国破家亡的历史情景中,爱国主义感情瞬间被激发起来。学生对这段历史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甚至终身难忘。
  在讲“改革开放”时,首先播放董文华的歌曲《春天的故事》,引导学生在聆听歌曲时提取歌词中的历史信息,由此引入正题。由歌曲诗词导入新课最大的优点是创设意境、渲染气氛、复现情景、激发情感,实现情景教学,引起共鸣。利用这种方法导入新课时,需要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匹配的歌曲诗词;教师所选素材必须是学生熟知的、喜爱的、感人的,或者是经过分析后能够理解的。切忌哗众取宠、喧宾夺主、画蛇添足。
  课堂导入方法多种多样,除上述几种方式外,还可以由艺术欣赏导入、史料分析导入、热点话题导入、多媒体导入、图示导入等。
  历史新课的导入应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目的性、灵活性、艺术性、趣味性和启迪性。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只要深思熟虑,精心设计,就能在课堂教学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指出:“教学和教育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要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中的成功的乐趣。这就是说,在学习中,无论就脑力劳动的内容(作业的性质),还是就所需的时间来说,都应当采取个别对待的态度。”这个“个别对待的态度”,我觉得更应该体现在语文作业的设置上。在实际教学中,我让学生自己设计语文作业——做到“我的作业我做主”,取
期刊
摘 要:培养良好的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习效率、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捷径。本文分析了高中学生英语阅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阅读学习的策略,发展阅读能力。  关键词:阅读策略;阅读能力;高中英语  英语阅读既是巩固和扩大英语语言知识的重要方法,也是理解英美文化的重要途径。教会学生如何阅读,培养学生有效的学习策略,不仅可以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减轻学习负担,而且能够让教师大面积地提高教育质量。那么如何有效地培
期刊
科学的教学理念要有合适的教学模式作为载体才能得以实现。在具体的教学中,我由最初的盲目跟从到开始根据学科特点、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情,通过多渠道、多途径努力寻找真正适合本土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练习使用显微镜”这节课就成了我尝试课堂教学改革的处女课。  “练习使用显微镜”是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的第一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的第一课题的内容。本章的学习内容是练习使用显微镜,观察动植物
期刊
书面考试,不可否认,一直是各地主要的课程评价方式,一直是衡量教与学的主要标准之一。作为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考试就像一把双刃剑,一根指挥棒。它是语文教师检查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手段,是学生改进学习、教师改进教学的重要依据,它对语文教学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对学生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在命题中彰显基础性  小学语文考试的命题应力求体现基础性,以基础为本。命题者要立足文本,
期刊
初三英语复习一般是从第二学期开始进行,大多数教师按分册复习—专项训练—综合测试—查缺补漏的方式进行。特别是在第一轮的复习中,基本是以课本为主,如果教师不能优化课堂教学,不能将“重复”变成生动地“再现”来复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只是像平时上课一样复习过滤一遍,强调重难点,抄写重要句子,然后练习巩固,结果只能是教师疲惫,学生厌倦,耗时多,收效微,复习就像“炒冷饭”。  新标准教材以话题为主线,兼顾交
期刊
高中英语学业水平考试标准根据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英语(2012版)》和现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的必修教学要求,结合学业水平考试的性质和特点制定而成。英语课程标准以素质教育和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为目的,根据外语学习的规律和我国目前外语教学发展的现状与需求,并在继承我国以往英语课程改革成绩的基础上,积极
期刊
不等式问题贯穿高中数学各章内容,也是高考必考内容之一。备考的有效方法是通过链接某一例题找“通性通法”或归纳于类型题组之后的规律总结、方法技巧,即“多题归一”,指导学生“学思结合”,帮助学生养成思考、总结的习惯,知己不足,并轻松破解不足之处,稳步提升学习能力。而要达到这点,则需要正确、迅速地把握解题的“切入点”。“切入点”的选择一方面依靠对已知的和未知的知识分析,另一方面来自解题的经验。下面就以一道
期刊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就是要求教师要真正关注学生在课堂上是怎样学的,通过了解学生在课堂上如何讨论、交流、合作、思考、获得结论等行为表现,评价课堂教学。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学、尝试、探究、发现、解决。这也就是“以学定教”。下面,我结合苏雅巍老师执教的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识字四”,谈谈苏老师是怎样变“学会”为“会学”。  一、以学
期刊
线性规划问题是高中数学“不等式”中的一小部分,在高考试卷中屡屡出现。近年来,为了提高试题考查效能,其题型更加灵活,不仅引入了参数,而且呈现出与其他知识有机融合的趋势。如何设计“线性规划问题”的复习,是摆在高三教师面前的小课题。笔者认为,教师应在理解数学、理解学生的基础上构建复习主线,呈现有结构的、层层递进的例题,帮助学生在复习“线性规划”知识过程中,领悟思考方法,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高三复习效
期刊
摘 要:“展示台”是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园地”中的一个板块,而教师在教学中对这一小板块往往没有给予重视。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笔者根据教学实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把展示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一展身手。  关键词:展示台;语文教学;策略研究  一、明确目标,做好准备工作  “展示台”的内容编者在编排时,都会有一定的教育目标。这就需要教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