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面源污染情况及防治措施的思考

来源 :农业与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glimengwais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重庆市九龙坡区为例,介绍了农村面源污染及防控体系现状,概括了农村面污防控措施及成效,分析了农村面源污染防控存在的问题,并对治理农村面源污染提出了几点有效建议。
  关键词:农村;面源污染;防控措施
  中图分类号:S1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432218
  1 九龙坡区农村面源污染及防控体系现状
  1.1 农村面源污染防控体系
  九龙坡区农村面源污染防控主要由区农委、区环保局负责,各镇街配合。区农委主要负责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1.2 九龙坡区蔬菜及养殖业基本情况
  九龙坡区常年蔬菜种植面积19km2,常年播种面积53km2。基地主要分布在白市驿、走马、西彭、金凤等4镇(占总面积的60.5%)。九龙坡区无畜禽养殖适养区,存栏生猪0.92万头、牛羊0.18万头、家禽 18.21万羽;养殖总面积408hm2,养殖规模最大的是西彭镇(占全区总面积的45.43%)。
  1.3 农业面源污染来源
  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来自蔬菜生产上农肥、农药的大量使用以及畜禽养殖等几个方面:
  蔬菜生产上早春蔬菜底肥采用悬耕机耕翻的方式,以减少人工的代价,增加了肥料用量。据2007年九龙坡区农业面源污染调查,九龙坡区施用化肥5920.04t。肥料流失总量62.32t,以表径流流失为主(占总氮流失量的81.05%);总养分流失184.10t,其中氮流失169.91t(占流失量的92.29%),磷流失14.19t(占流失量的7.71%)。表明九龙坡区蔬菜种植地施用氮肥和磷肥是肥料流失最严重的区域。
  九龙坡区散养殖户畜禽养殖污染经过治理后已实现0排放;限养区内14家畜禽养殖企业有12家采用干清粪处理工艺,其中8家未配置固液分离;13家企业已做雨污分流;5家未修建沼气池,3家未修建沼液池。养殖企业的治理工艺为“种养结合”,均不在控制区内。
  九龙坡区水产养殖饲料使用总量7808.32t,药物使用总量15.42t,肥料使用总量600.37t(水产养殖普查单元共排放化学需氧量67.88t、总氮7.33t、总磷1.41t、氨氮1.56t、铜34.92kg、锌9.72kg。
  2 九龙坡区农村面污防控措施及成效
  2.1 开展农村环境整治
  分批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2010—2013年启动了共2批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涉及8个镇51个行政村。通过整治,实现了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100%,保护目标水体水质满足水域功能要求,村庄生活污水处理率>60%;强化污水治理。建有10个生活污水处理厂、完善6个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实现中梁山以西片区日处理生活污水3.83万t。
  2.2 推广科学种植技术
  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开展技术培训3000人/a,开展试验示范200多个,完成3100个土壤样的采集分析化验;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引进水肥一体化核心技术比例施肥器,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与水肥一体化施肥技术融合,节肥50%~60%,肥料利用率提高40%左右;推广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
  2.3 推进养殖污染治理
  九龙坡区2008年开始对畜禽养殖污染进行整治。2011年投入1432.2万元专项资金,对禁养区内存栏量20头以上生猪、5头以上肉牛、3头以上奶牛或200只以上禽类的畜禽养殖场进行取缔或搬迁,共取缔畜禽养殖场478户,处置存栏畜禽131.54万头。2013年又取缔养殖场2家,处理牲畜240头。
  3 农村面源污染防控存在的问题
  政策法规体系不完善。支持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政策措施不完善,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实行后《农药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尚未修订完善,给高毒农药监管造成不便;农村环境治理投入不足。农村面源污染防控历史欠账多,在农村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运营以及科学种、养殖技术推广、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农业标准化生产等方面投入不足;农村面源污监管难度大。农村面源污染点多面广,难以监管,区、镇2级农技推广、监管力量比较薄弱;农民群众环境意识不高。农民群众对农业污染问题重视不够,对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危害性认识不足,缺乏主动防治意识。
  4 对治理农村面源污染的建议
  完善政策措施。制定出台相应扶策,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引导各类农业经营主体、社会化服务组织和企业等参与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強化法制建设。推动《肥料管理条例》、《耕地质量保护条例》、《农药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出台和监督实行;加大经费投入。扎实全面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补贴项目,扩大低毒生物农药示范推广补贴试点,调动农民使用低毒生物农药的积极性;完善工作机制。上级业务部门应及时加强对农村面源污染防控工作的指导,推动建立发展改革、财政、国土、环保等部门的沟通协作机制,形成农村面源污染防控的工作合力;积极宣传引导。加大宣传推广,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科学普及、舆论宣传和技术推广。
其他文献
摘 要 德育教育与学科教学相结合是当前落实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目前,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常常会忽视德育渗透。充分认识德育渗透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善于挖掘英语教材中的德育内涵、建立含有德育目标的评价机制等,可以进一步落实英语学科德育教育。  关键词 德育渗透;学科教学;小学英语课堂  《新课标》指出,小学英语教师应将英语与德育相结合,培养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人。《中小学德育大纲》指出,
摘 要:中药煎煮机作为一种替代传统煎煮中药模式的设备,已经在医院、药店、诊疗机构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现在使用的中药煎煮机普遍采用电阻加热,普遍存在热传导速度慢,热转化效率低、使用年限短等问题,本项目研究采用电磁加热技术代替传统的电阻加热技术,克服了以上缺点,实现了节能、高效、智能、环保。  关键词:中药煎煮机;电阻加热;电磁加热;效率  中图分类号:S-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尤其是农业的迅速发展,为世界粮食增收和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随着人口增长和城镇化步伐的加快,社会发展对粮食的宏观需求越来越大,对粮食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但是,我国可用耕地面积不断减少,耕地质量不断下降,以现有耕地的生产能力保证我国粮食产量和粮食安全的任务艰巨。因此,要紧抓科技创新,提高粮食单产,促进粮食增收。保障粮食安全
摘 要:污泥處理(sludge treatment)是指对污泥进行浓缩、调质、脱水、稳定、干化或焚烧等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的加工过程。污泥处理,一直以来都是环保行业的一项重要工作,而这一工作正是对技术要求最高的一个环节。好的污泥处理能够彻底消除细菌滋生、污染、资源破坏等一系列现象,而技术上的缺失、粗暴的处理方式反而会加重环境的负担,适得其反。  关键词:污泥处理;新技术;金山环保  中图分类号:
摘 要:在现代林业调查设计过程中,为了提高设计的速度和精度,往往会借助于先进的信息技术和工具。林业调查设计需要有详细的地面图像资料,因此在这种设计工作中,利用Google等网络地图免费资源结合计算机软件技术,可以获取到高分辨率的卫星遥感影像数据,这些影像通过经处理后可以应用到各种林业调查工作中,是一种方便且实用的方法。本文通过实际例证分析免费卫星遥感影像在林业调查设计中的具体运用。  关键词:免费
摘 要:休闲农业的发展具有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农民就业增收等作用,本文以成都市温江区幸福村为例,研究探讨发展休闲农业对解决“三农”问题的意义。  关键词:休闲农业;“三农”问题;幸福村  中图分类号:F323.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932168  我国土地资源辽阔,农产品丰富。随着经济的发展,旅游休闲的需求增加,休闲农业产生并快速发展。休闲农业的发展从根
摘 要: 近年来,芦笋茎枯病已成为芦笋生产上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在我国,药剂防治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手段。本文测定了几种常见的杀菌剂对芦笋茎枯病菌的毒力,为田间开展科学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芦笋;茎枯病;抗药性;杀菌剂  中图分类号:S644.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615001  在我国,芦笋种植面积大,发病情况严重。其中芦笋茎枯
摘 要:通过在湘西州吉首地区的大田试验,探索不同生育阶段施肥配比对油菜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试验设置4个施肥处理:肥1(苗期底肥1次全施,施肥比例10:0);肥2(苗期底肥 蕾苔期施肥,施肥比例5:5);肥3(苗期底肥 初花期施肥,施肥比例5:5);肥4(苗期底肥 蕾苔期施肥 初花期施肥,施肥比例5:2.5:2.5)。結果表明:油菜各生育阶段均需充足的养分供应,肥4产量最高;肥2肥料利用效率最高,
摘 要:在水稻生产过程中,施化学肥料配比的不同,产量有明显的差异。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土壤环境条件下,施用配方肥(N:P:K=13:5:11)比常规施肥(N:P:K=15:3:6)的产量高。因此配方施肥(N:P:K=13:5:11)比较适宜在水稻种植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水稻;肥料;配比;增产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632055 
摘 要:依据哈密地区平原和山区1961—2015年降水资料运用线性倾向估计法、累计距平法、M-K突变检验、滑动T检验法、Morlet小波变换法研究了该地区降水演变趋势、突变和周期性特点。近55a哈密地区平原和山区年平均降水量呈增加趋势,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04mm/10a、0.79mm/10a;结合M-K突变检验和滑动T检验得出哈密平原1968年平均降水量出现由少到多突变,而山区年平均降水量未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