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多媒体课件带给语文课堂的弊端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bo024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不恰当的演示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再创造思维;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创设教学情境的同时有时也会无意扼杀课堂的生动性;淡化了语文课堂上师生情感的交流;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规律和具体的教学内容,扬长避短,合理运用。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 语文课堂 弊端
  近年来,多媒体技术迅速兴起,并逐渐大量地进入初中语文课堂,它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以跨越时空的非凡表现力,大大增强人们对抽象事物与过程的理解与感受,从而将课堂教学引入全新的境界。在由接触到使用的过程中,笔者发现这种教学手段增加了课堂的容量,丰富了学生的视角,活跃了学生的感官,调动了课堂的气氛,愉悦了学生的身心。因此,很多学科尤其是语文学科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以创设情境,增加教学容量,激发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然而,笔者目前多数学校的多媒体教学尚处于“初级阶段”,还有许多学校还处于观望阶段,不少领导和教师在认识与实践两方面都还普遍存在着一些误区。作为语文教师,首先我充分认识到了多媒体的运用对语文教学带来的可喜变化,在教学实践中,也多次运用多媒体来上课,在品尝了多媒体带来的甜美滋味的同时,也感觉到一些苦涩味道。新课标强调突出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而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形象的语种之一,多媒体语文教学是现代最新科技成果对最古老的语言文字的挑战,在最古老最形象的语言文字教学中,多媒体技术有明显的优越性,同时它又有自身的局限性。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来谈一谈多媒体课件给初中语文课堂带来的弊端。
  一、不恰当的演示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再创造思维
  多媒体能给语文教学带来直观、形象、生动的画面图式教学方式,但对于语文课,绝对不是任何时候都需要,都能够用多媒体技术来加强生动形象的效果的。朱熹先生诗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语文应该是对文本的直接阅读、分析感悟,学生通过媒体的这种间接方式获取的知识,极易渗入媒介制造者个人的爱好,甚至偏见,使学生不易看到文本的真正含义,同时,媒体的“先入为见”客观上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抑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全国青年教师语文课堂教学大赛评委会钱梦龙老师课后评述说:参赛中,相当一部分多媒体的使用存在着不求实效,只是为用而用的缺陷,有些图片选择不妥当,不正确,以致对课文的理解片面化。这不仅使教师和学生让电脑的预设程序限制了,而且由于媒体注重了对程序中知识的记忆,忽视甚至限制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个性思考与创新认识。对新教材文本的把握必须留给学生一个巨大的探索想象空间,鼓励学生有自己的看法。汉语文字有其形象、抽象、概括的特点,言有尽而意无穷,正是她的魅力所在。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可带给我们无限遐思,语言文字留下的巨大的想象空间,只有插上联想、想象和再创造思维的翅膀,才能在语言文字构筑的天地里自由翱翔。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
  二、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创设教学情境的同时有时也会无意扼杀课堂的生动性。
  表面上看,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的功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而事实上,多媒体教学的格式化、定义化、程序化的特点,使整个课堂只能按照教师事先设计的程序按部就班地进行;每篇课文也是由教师分割成若干支离破碎的板块作定式的学习,学生只能被动接受,课堂气氛再也难见“百家争鸣”的生动场面。这种教学状况与“填鸭式”的教学手段在形式上很不相同,但在实质上有些相似,有时为了达到预先设定的答案而导致师生之间缺少灵活变通,有时也会有意无意地妨碍了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笔者在教学朱自清的《春》时,当笔者播放配乐朗读时,确实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音乐的感染下,在著名演员有深情并茂的朗读下,很有一种想模仿朗读的欲望,但由于预先只设置了5分钟时间朗读,便安排同学们整体感知全文主要内容,因此很多同学想有感情的朗读的冲动并没有得到充分重视,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学生课堂参与的主动性。还是在这一课,在整体感知全文主要内容时,很多同学归纳的各有千秋,记得有一个小小组的同学将五幅图景命名为“绿草送春”、“繁花争春”、“斜风抚春”、“细雨润春”、“人们迎春”,这一组同学的归纳可谓是精妙绝伦,但笔者为了与预定的结构一致,并没有采纳该组同学归纳出的语句,而是用“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来归结,导致这一组同学后来的讨论积极性减弱。
  三、淡化了语文课堂上师生情感的交流 。
  课堂教学的精妙在于艺术性地激发学生的情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其产生顿悟,迸发出创造性的思维的火花,而不是把预先设计的教案表演得如何淋漓尽致。纵观教育名家的实践操作,无不体现一个“活”字。表现出非常高妙的教学机智和导控艺术。即教师的导控、学生的学思,不断优化重组,形成重心始终在学生的动态调控。滥用多媒体手段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课堂师生之间的交流。每个有经验的教师都能从学生的眼神和面部表情接收信息,然后做出相应的反映;而学生也可以从教师的面部表情和手势得到鼓励,受到启发。这种交流是无声却必不可少的。教师手不离鼠标,学生眼不离屏幕就隔断了这种无声的交流,课堂上的“人气”。师生面对面教学相长的热烈与融洽的交流气氛大减。 总之,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不应是盲目的,无原则杂乱无章的,应该十分注意媒体使用是否必要和合理。使用恰当,会起到雪中送炭,锦上添花的效果,否则就是画蛇添足,多此一举了。我们应对语文多媒体教学有理性的认识,本着技术为教学服务的思想,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规律和具体的教学内容,扬长避短,合理运用,才能让多媒体真正服务于语文教育,从而开创语文教育崭新的局面。
  (作者单位:河北省临漳县第四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从“一个中心”,“两个根本”,“三个培养”,“四个提高”……谈了对有效课堂的理解;从“1+2=1”的模式谈了对有效课堂的准备;从“十个度”方面谈了对有效课堂的实践。  关键词:有效课堂 探索 实践  怎样的课堂算是有效课堂,笔者从物理课堂方面谈一谈。笔者认为有效课堂除了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要传授的基础知识外,还至少要做到“一个中心”,“两个根本”,“三个培养”,“四
期刊
摘要:在21世纪的今天,信息技术与中学历史课程的整合已经被大家普遍接受,信息技术和历史课程的整合既能使中学历史学科丰富生动的学科特点得到直观的体现,又能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掌握历史理论接触大量史实。在实际操作中,学科整合既表现出一些值得我们喜悦的利处,也表现出一些我们不能够忽略的弊端,本文结合教者在使用多媒体教学中的具体例子,就初中历史教学中多媒体使用的利处与弊端做出分述。 关键词:信息技术 多媒体
期刊
摘要:尝试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引入课堂,改变了以往的师生关系,更新了讲课模式,即同桌学习、小组学习、自由学习,实现课堂教学交际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英语 合作学习 课堂教学  一、合作学习的几种形式  1. 同桌合作准备课前发言。课前几分钟的“Free talk”是课堂常用形式。传统的做法往往是每天一个学生轮流做,容易流于形式。为了使值日内容丰富多彩,使更多学生得到锻炼,教师可以事先
期刊
摘要:教师运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对教学活动进行创造性设计,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特有功能,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可以使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样化、视觉化,有利于充分揭示数学概念的形成与发展、数学思维的过程和实质,展示数学思维的形成过程,使数学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初中数学 信息技术  一、利用多媒体形象直观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调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期刊
摘要: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己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中学物理课程改革将以往的教学大纲改为物理课程标准,构建了全新的物理教育体系。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物理教学中物理教师需要掌握大量的资源辅助教学,新课程改革也要求物理教师要利用各种课程资源丰富物理教学。  关键词:中学物理 课程资源 新课程  一、物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意义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物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也不例外,它应在正
期刊
摘要:在物理教学中合理地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对于优化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有事半功倍之效。现就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谈谈我的一些看法和实践。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初中物理 应用  一、坚持实用的原则,有效发挥多媒体的辅助作用  多媒体课件只是教师教学活动的辅助设施,它应处在被支配的地位,而不能喧宾夺主;是否使用,应取决于物
期刊
摘要:《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到“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  关键词:课程资源 开发 利用  一、语文课程资源  随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语文课程资
期刊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怎样循文缘情,用疑问去叩开学生智慧的大门呢? 以下是我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常用的几种设疑策略。一、激发兴趣的设疑,调动学生学习文本的欲望学生一旦对语文学习有了兴趣,就会产生不可抑制的学习动力。因此在教学中,特别是课始,教师可设计相应的问题,积极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带着疑问投入学习。这不仅能提高学生求知的积极性和愉悦性,而且为学生学习全文打下良好的基础。如在教学人教实
期刊
摘要:教学是一种规范的行为,必须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小学语文教学也不例外。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必须在科学思想指导下进行,指导思想是科学的、先进的,其教学设计才是高水平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 科学  科学是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科学性要求正确、准确;科学决不仅仅是结果,它同时也是一种精神、态度和方法,要重视学生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方法的培养。  小学语文教学和活动必须建立在科学基础
期刊
摘要:在对外交流日趋频繁的今天,外语学习的重要性日趋突出,如今现代化教学手段越来越普遍地进入英语课堂,使学生各方面能力都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这就要求教师积极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优化英语的课堂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本人的语音、语调要准确,特别要避免由于方言而造成的语言错误;尽可能在课堂上多用英语来开展教学活动,用英语与学生交流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如体育运动、流行歌曲、热门电影、时尚服装等。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