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多媒体技术与物理教学的整合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ie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物理教学中合理地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对于优化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有事半功倍之效。现就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谈谈我的一些看法和实践。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初中物理 应用
  一、坚持实用的原则,有效发挥多媒体的辅助作用
  多媒体课件只是教师教学活动的辅助设施,它应处在被支配的地位,而不能喧宾夺主;是否使用,应取决于物理课堂教学的需要。教师应该明确这样一点:我们之所以要使用多媒体,是为了“活化教材”,创造较为真实的语言环境,帮助学生思考,促进学生动脑、动口、积极参与,切不可为了追求在课堂上多一点现代化教学气息,而过多使用多媒体。
  二、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的这句话,在教学实践中永远流行。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往往忽视了兴趣的培养,运用多媒体技术,通过生动、直观、有启迪性的演示,创设生动、直观、有启迪性的演示,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学生通过感悟、体验,内化为内心深处的需要倾向,会逐渐激发出学习兴趣。在物理教学中,主要从科学史实,物理学家的贡献、小故事、图片以及剪辑影片、动画等方面出发,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适时播放,丰富了表达方式,同时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学生对相应内容易于理解、记忆和加深印象。
  例如:在讲授初中物理《滑轮》时,把本课内容利用计算机作成了多媒体,使本来枯燥无味的知识,以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的形式呈现在同学们面前。课件中首先出场的是本节课的两个主角:胖子和瘦子,接着胖子想用一个定滑轮提起一袋大米请瘦子帮他拉住绳子,而结果瘦子被绳子吊起的滑稽场面,一下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了过来,激发了探究的欲望。因此,多媒体教学在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三、利用多媒体教学,将实验直观化
  中学物理教学内容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由于学生的生理特点和先前教育的影响,有些抽象的物理概念、物理规律未经感性认识阶段而直接上升为抽象的理论,使得抽象思维较弱的中学生难以认识这复杂的世界,造成了中学物理难教难学的被动局面。用多媒体作为辅助教学的工具,可充分发挥它的优势,化抽象为形象,化微观为宏观,帮助学生理解与认识。例如,在讲解“凸透镜成像”演示实验中,由于受条件限制,大多数学生很难清楚地观察到成像情况,且具体的光路没有一个直观的印象,影响了演示的效果和功能,对学生的掌握形成了障碍。笔者利用多媒体演示代替实物演示增强了效果:用两条红线代替光线慢慢延伸至凸透镜经折射后按照不同情况延伸方向不同,在适当位置形成不同性质的像,再伴以声音效果,将整个实验过程展露在学生面前,增强了实验的直观性。不但弥补了常规演示的不足,同时声音和色彩也给学生留下了直观印象,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加深了感知程度,提高了学生动态思维能力。物理概念的抽象性降低了,而物理规律却牢牢地印在学生的脑海中。
  四、利用多媒体,突破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索取知识的能力
  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是利用电脑语言作为创作平台,用二维或三维图形工具开发教学模块,通过声卡进行音乐和语音的输入输出,由教师实施播放和控制的一种辅助教学系统。它可以化静为动、化虚为实,给学生以形象化,突破了传统教学的局限性,使学生对知识的认识有了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学习起来轻松易懂,学生的自得大大胜过于教师永不停歇地讲解,从而提高了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例如:在物理中《浮力》的教学时,探究浮力产生的原因时,先设想一个立方体浸没在水中,它的六个表面都受到水的压力,它的左右两侧面、前后两侧面受到压力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互相平衡,只有上下两面,由于深度不同,受到的压强大小不同,因而压力也不相等,浮力产生的原因是下表面受到的压力与上表面受到的压力之差。但如果使用语言和文字向学生讲授向上向下的压力差时,学生理解起来比较抽象,对整个过程反映比较茫然。可利用多媒体可解决这一难题,课件以动画的形式慢镜头表示前、后、左、右的压强、压力相等,小木块保持不动,但加载上、下表面压强、压力时,小木块慢慢向上移动。活泼的动画效果、直观的图形,突破了教学难点,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而这一切是传统教学难以做到的。
  五、多媒体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课件制作宜精忌繁
  优秀的课件是“短小精悍”的,在适当时候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给学生以启迪和引导,而非纷繁复杂。这就要求教师在制作和使用多媒体时要目的明确,精心构思,“忍痛割爱”去掉那些华而不实的步骤与内容。
  2.多媒体运用宜活用忌滥用
  多媒体教学只是教学的一种手段,是以优化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效率为目的的。对于多媒体的应用要因“材”(教材)制宜,灵活处理。不要将多媒体的运用流于形式,不切实际地滥用多媒体教学。
  3.多媒体操作宜熟练忌生疏
  要想使用多媒体就要会熟练操作多媒体,当然并非只是会单纯的机械操作,而是课堂教学过程中操作时能把握时机,恰到好处,将操作融入课堂教学程序而不显凌乱。这就要求教师好学多练,提前对所讲内容了然于胸,什么地方该怎么做,有一个大体的“腹稿”。
  (作者单位:河北省临漳县柳园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新课改步伐的迈进,《语文教学大纲》对语文教学的要求也作了相应的调整,除了加强学生的智力因素开发外,非智力因素也要引起语文教师的重视。要调动一切与学科有关的因素为我所用,把语文教学推向与时代同步的多元化平台。  关键词:语文教育 非智力因素 兴趣培养  一、激发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  刚入中学的七年级新生,对新环境新教师都会产生一种新鲜感。教师可以利用其新鲜感而生发开:第一堂课,可以先叫
期刊
摘要: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水平,使之逐步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初中地理 课堂教学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水平,使之逐步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具有重要作用。那么,如何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  一、什么是思维?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一般特性和规律性的一种概括的、间接的反映过程。  
期刊
语文是生活中的一种必要工具,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入手,使他们在感兴趣的基础上由被动地学转变为主动地学,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赢得兴趣,在师生互助的良好氛围中学得知识。那么,如何上好初中语文课,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做了以下探索。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心理需求创设一些具有启发性和开拓性的问题,并不失时机地提出来以触及学生的
期刊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风潮的掀起,我校的教育教学也踏上了改革创新的旅程。英语教学作为学校教学的重点内容,也在此时争先走进改革的前列。《英语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交流与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改进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相互学习相互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一倡导正与我校进行的教育教学改革--学习凤城六中“分组联动、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相吻合。在学校教改过
期刊
摘要: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对于深化基础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多媒体技术作为现代化的一种教学手段,有着传统教育所无法比拟的先进性和优越性。而对于语文课堂教学来说,多媒体的价值体现在教学环节的各个方面:多媒体技术不仅可以在材料搜集、资源共享和问题解决方面发挥技术优势从而改革和优化传统的备课方式,也可以作用于课堂导入、正题、消化巩固部分来优化语文课的教学程序
期刊
摘要:本文从“一个中心”,“两个根本”,“三个培养”,“四个提高”……谈了对有效课堂的理解;从“1+2=1”的模式谈了对有效课堂的准备;从“十个度”方面谈了对有效课堂的实践。  关键词:有效课堂 探索 实践  怎样的课堂算是有效课堂,笔者从物理课堂方面谈一谈。笔者认为有效课堂除了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要传授的基础知识外,还至少要做到“一个中心”,“两个根本”,“三个培养”,“四
期刊
摘要:在21世纪的今天,信息技术与中学历史课程的整合已经被大家普遍接受,信息技术和历史课程的整合既能使中学历史学科丰富生动的学科特点得到直观的体现,又能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掌握历史理论接触大量史实。在实际操作中,学科整合既表现出一些值得我们喜悦的利处,也表现出一些我们不能够忽略的弊端,本文结合教者在使用多媒体教学中的具体例子,就初中历史教学中多媒体使用的利处与弊端做出分述。 关键词:信息技术 多媒体
期刊
摘要:尝试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引入课堂,改变了以往的师生关系,更新了讲课模式,即同桌学习、小组学习、自由学习,实现课堂教学交际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英语 合作学习 课堂教学  一、合作学习的几种形式  1. 同桌合作准备课前发言。课前几分钟的“Free talk”是课堂常用形式。传统的做法往往是每天一个学生轮流做,容易流于形式。为了使值日内容丰富多彩,使更多学生得到锻炼,教师可以事先
期刊
摘要:教师运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对教学活动进行创造性设计,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特有功能,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可以使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样化、视觉化,有利于充分揭示数学概念的形成与发展、数学思维的过程和实质,展示数学思维的形成过程,使数学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初中数学 信息技术  一、利用多媒体形象直观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调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期刊
摘要: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己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中学物理课程改革将以往的教学大纲改为物理课程标准,构建了全新的物理教育体系。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物理教学中物理教师需要掌握大量的资源辅助教学,新课程改革也要求物理教师要利用各种课程资源丰富物理教学。  关键词:中学物理 课程资源 新课程  一、物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意义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物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也不例外,它应在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