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策略

来源 :语数外学习·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xiaol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教育水平的要求逐渐提高,新课程理念更强调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数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性思维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应用题对小学生来说,涉及的内容廣泛,解题的结构也相对复杂,往往成为学生的难点,也教学中的“老大难”问题,采用科学的教学策略使学生了解应用题解题的方法对新时期的小学教育来说有着重要的教育意义。
  一、应用题解题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用题的教学是重要的内容,同时也是学生考试时的“重头戏”,在数学考试中占据着很大的比例。通过对应用题可以考查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同时也可以考核学生对这些数学基础知识的分析和运用能力,因此,它是学校考查学生数学能力的重要内容。而小学应用题的教学目标不仅在于对学生的考核上,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理解并运用普遍的数量关系,根据应用题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来解决实际问题,结合生活实际对数学知识作更深层地理解和应用。而对于小学生来说,正处于认识世界、思维形成的重要阶段,小学数学的教学材料、整理知识、推理、列式和检查等一系列的解题过程都有助于在潜移默化和日积月累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现阶段我国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新课程改革下,我国小学数学教学有了很大的进步和发展,但在应用题解题教学中仍存在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和思维能力。例如,一些教师在应用题解题教学中仍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即先讲解例题,接下来进行练习。练习的流程也是先让学生解题,然后教师再讲解,这无疑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和教师教学的难度。另外,许多教师采取题海战术,让学生大量地做同一类型的应用题,这不仅耗费时间、人力、精力,同时也无法保证教学质量。
  现阶段的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教学中不仅存在上述的教学方法方面的错误,同时也存在教学模式上的问题。例如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新意,千篇一律地呈现应用题的模式和讲解过程,使学生产生数学应用题枯燥乏味之感,尤其对于小学生来说注意力容易被分散。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更不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精力进行学习。另外,很多教师很少在数学教学中表现自己的语言艺术,实际上语言教学在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好的语言艺术可以正确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积极思考问题。如果教师在教学中缺乏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往往会使学生觉得课堂古板、枯燥。
  三、如何促进我国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教学的发展
  1.培养学生分析应用题的能力
  要想使学生正确地进行数学应用题的解题,首先就要使学生掌握分析题目的能力,因为对题目的分析是解题的关键,如果题目分析得不准确往往会使解题朝着错误的方向发展,与原解相去甚远,据有关部门的调查研究表明,大部分学生解题错误的原因在于审题错误,或者不会审题,由此可见,审题在应用题解题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在这道题目中,“假设在一片牧场中有一片草地,一头牛可以吃1个月(按30天计算),而两头牛可以吃15天,试问三头牛吃几天了?”对于这道应用题,学生往往分析不清。这时教师就可以这样提示学生来分析题的结构,“一头牛吃1个月的草包括新生长出来的草,两头牛吃原来的草和新长的草共用10天,在题目中没有给出具体草量的情况下,可以假设一头牛吃1天的草量为1,那么一头牛吃30天的草量为30,两头牛10天为20。”这就方便了学生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解题能力。
  2.打开解题思路,灵活运用解题技巧
  小学生做不好应用题不仅仅是由于审题能力不足,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学生的解题思想打不开,思维定势严重,这就往往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钻进了死胡同,百思不得其解。例如在下面这道应用题中,“小王在考试中,政治、英语、语文的平均分数为76分,在数学分数公布后,小王的平均分提高了3分,请问小王的数学成绩为多少?”常规的做法可能是把四个学科的平均成绩算出来,即3+76=79,而四个学科的总分是3×79=316,再算出政治、语文、英语这三个学科的分数,也就是3×76=228,由此可以得出数学分数是316-228=88,但是如果换一种思维方法,可以假设数学成绩也是76,而把多余的3分分别分配给其它的三个学科,这样就是4×3=12,由此可以算出小王的数学分数为4×3+76=88.
  应用题解题的教学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理解能力以及逻辑推理能力。在解题的过程中,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开发他们的智力。因此,每一位数学教师都必须重视应用题解题策略教学。
其他文献
期刊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教育中不能出现这样两种倾向,第一是完全没有教和学的界限,教师的作用发挥不出来;第二是教与学完全割裂,教师只管教,却不与学生沟通。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为防止这种两种倾向的出现,参与式教学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它既能够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也能够激励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一、何谓小学语文参与式教学  参与式教学,也称为协作式教学
期刊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有诸多益处,不仅可以为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开辟一条新的通道,还有助于学生探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理念,进而为未来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那么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采取哪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强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呢,这个问题成为摆在语文教师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下面,笔者就此浅谈一下自己的认识和看法。  一、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生自学的兴趣和欲
期刊
中学生如何学好英语一直是教育界研究的重点课题,现代教育注重学习与生活相结合,这也是新时期英语教学的要求。自古以来教育的真正目的都不是单纯学习课本上的知识,而是要把课本上的知识学以致用,英语学习更是如此,我们要把英语课堂上学到的东西进行生活化尝试,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又能把英语知识融入到生活中。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浅谈一些英语教学生活化的设计。  一、英语教学生活化的含义  语言是人
由于受农村资源条件等的限制,近年来农村小学的数学教研现状不容乐观,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数学的教学质量。数学教研工作是以教研组为单位来开展工作的,广大农村小学一线教师以此为阵地进行教学研究。但实际情况并不理想,在农村小學中很难形成这样的队伍,数学教研工作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分析了当前数学教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效开展工作的措施。  一、农村小学开展数学教研工作的重要意义  1.开展农村小学数学教
期刊
期刊
连接词是连接词与词、短语与短语或引导从句的桥梁,是衡量语篇内各单位之间逻辑或语义关系的主要手段。从语篇的角度来看,英语连接词具有重要的语篇建构功能,它是把语言中的较小单位变成较大单位的建构手段。因此,建构功能是连接词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功能。通过连接词的正确运用,能将句子和句子、语段和语段,有时甚至是段落与段落合理地连接起来,使它们之间建立起各种语义关系,从而使整个语篇在意义上具有一定的连贯性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