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南开区少年宫创作公益歌曲《守护希望》

来源 :天津教育·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yuguohou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刊讯(记者 吴淑媛)4月初,由天津市南开区少年宫创作的歌曲《守护希望》视频在网络上播放,这是一首以抗击疫情为主题所创作的公益歌曲。歌曲歌颂了所有防控疫情一线工作人员无私无畏的伟大精神,表达了对在各个岗位上默默付出的抗“疫”英雄们的崇高敬意。在视频中可以看到,南开区少年宮儿童画专业的孩子们拿起手中的画笔,描绘出心灵中最美好的愿望和对白衣天使的崇高敬意,用他们自己的方式表达心中的爱和祝福。
  (责任编辑
其他文献
题目  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背后都有着动人的故事和神奇的传说,它们或承载着历史的风雨,或寄托着百姓的希望,或传达着人们的喜怒哀乐。  假设你是一件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风筝、泥人、剪纸、空竹、宫灯、面人、景泰蓝……在你的身上既有历史的印记,又有来到新时代的喜悦,你会有怎样的经历呢?请你发挥想象,以“我是‘非遗’”为题目,写出“我”的故事。题解  很显然,这个想象类作文题目的提示语给我们提供的信息非常
清晨,我走在上学路上。冬日将尽,昨夜霏霏细雨翩然而至,滋润了万物。清晨的阳光在早早萌芽的嫩叶上恣意舞蹈,雨后的空气洁净清新,我忍不住深深吸了一口气。鼻端忽而飘来一阵异香,让人禁不住四下寻觅。  是它!拨开一簇绿叶,一枝红色的花椒赫然映入眼帘:它红得发亮,似天火烧制而成,抢眼,似喷薄而出的岩浆。那一抹红,映亮了我的心。这不是外公种过的野花椒吗?  微风吹来,野花椒叶影轻摇,错落重叠,香气从枝条间猛烈
钱老头儿不老,三十來岁,方脸,高个子。粗短的头发笔挺地竖立着,鼻梁上架着一副方形眼镜,两道浓密的“关公眉”,一双不大的眼睛闪烁着敏锐的光芒,仿佛两把利剑直直插入你的身躯。  既然钱老头儿不老,那此称呼从何而来呢?某日,钱老头儿于讲台前为我们讲解科学例题,我们正低头做笔记时,他漫不经心地说:“我像你们这么大年纪时,数学老师姓王,头发秃,年纪大,故称王老头儿。”随即咽咽口水,轻轻地补了一句,“那时候老
她的名字不方便透露,其他也没什么好说的。一句话:她是个好姑娘。为什么这么肯定?因为我了解她,她连地上的一只蚂蚁都不敢踩。她的老师对她的评价是:好脾气、温顺。她不漂亮、不迷人,但就是好,纯粹的好。  说说她的际遇吧。那天天特别蓝,天上有白云,空气中有花的香气,阵阵清甜沁人心脾。那时的她才三四岁,身穿一件粉色短袖衫,正和几个小朋友一块玩。她的爸爸去小卖部买水,还顺便给她捎来一大本贴画。那本贴画镶了金银
题目  请以下面的内容为开头,续编一则故事。  参与戏剧节演出的演员名单公布了,有我,可我的角色是没有一句台词的路人甲。  要求:1.题目为“我是配角”;2.以上故事开头的文字直接抄写在试卷上,续写内容不少于600字;3.故事情节设计要合理;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题解  抓住关键词“配角”,审题也许不难,但是抓住了关键词并不等于就“稳准”了,考生还应该全面关注题目的每项要求,做到“勿漏
青春是动听的乐章,用它充滿活力的音符谱写生活的旋律;青春是盛开的鲜花,用它娇艳的花瓣洒满人生的道路;青春是翱翔的雄鹰,用它强壮的翅膀在广阔的天空中搏击风雨。  青春,对我来说就是一个未知的领域。因为我不知道它最终会把我带向何方,我只知道,它是我人生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席慕蓉说:“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这句话如当头一棒,敲醒了沉醉在青春里的人。  我们的青春像一部电影,除了一小部分是彩色的,
【摘 要】文言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极其关键,且很多学生有较好的理解文言文的能力,要求在具体的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意识,渗透人格教育,发挥出文言文教学的特色和优势。本文主要分析中学文言文教学的双重指向,首先站在不同视角,从两个方向出发,分析文言文教学人格指向和审美塑造情况,从而实现两者的融合,促进中学生文言文理解能力的提升,塑造审美和人格的双重指向。  【关键词】中学;文言文;审美;人格;双重指向  一
我心中有截儿树枝,它叫目标。它不是一个大理想,它只是个小梦想。  记得那次书法比赛上,参赛选手众多,个个实力非凡。可我有个目标———写最好的字,做最好的自己。  进场前,表情镇定地回应着朋友、老师、亲人祝福的我,双脚差点儿颤抖得连考场都走不进去。  晕晕乎乎地找到座位,广播声第一次惊醒了我:“比赛开始。”我这才发现周围的考生已经提笔书写了,只剩下我还坐在座位上发呆。  我慌忙提起笔,蘸上墨,拉近宣
“真心相待,润物无声”是他在育人中的追求,“学以致用,联系生活”是他在教学中的理想,“守住心中那份宁静”是他在工作中的坚守。他就是天津市蓟州区第一中学物理教师付海林。  2002年从天津师范大学毕业后,付海林到蓟州区第一中学任教,至今已有17个年头。17年来,他始终工作在教学第一线,其中,带过的高三学生已超过10届。2010年学校成立实验班后,他就一直担任高三实验班物理教学工作,连续三年担任物理学
日月如梭,转眼我们就到了初一。  我认识了陈老师,他是一位有意思的老师。  陈老师会“变脸”。  他的脸上总露出微笑,这微笑是甜蜜的,让我感到很温暖。对于成绩不优秀甚至连好都谈不上的我而言,就像太阳照在背阴的墙角,映照在终日不见阳光的小草上,有一种久违的亲切感。于是,在他的课堂上,我们就拥有更多的自由。但过于放肆的时候,陈老师就会变脸。刚才还云淡风轻,刹那间便雷霆萬钧。有一次上课时,陆宇轩和同学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