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花椒

来源 :作文通讯·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efer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晨,我走在上学路上。冬日将尽,昨夜霏霏细雨翩然而至,滋润了万物。清晨的阳光在早早萌芽的嫩叶上恣意舞蹈,雨后的空气洁净清新,我忍不住深深吸了一口气。鼻端忽而飘来一阵异香,让人禁不住四下寻觅。
  是它!拨开一簇绿叶,一枝红色的花椒赫然映入眼帘:它红得发亮,似天火烧制而成,抢眼,似喷薄而出的岩浆。那一抹红,映亮了我的心。这不是外公种过的野花椒吗?
  微风吹来,野花椒叶影轻摇,错落重叠,香气从枝条间猛烈喷涌,这味道仿佛具有形体,有边有缘,一片空间迅速被它占领,让人恍惚间回到了往昔。
  那年,我在家门口的篱笆桩下发现了一丛嫩芽,新葉微红,外公告诉我,那是鸟儿带来的野花椒。野花椒生长十分缓慢,自然发芽也非常困难,随鸟儿粪便排出,再经阳光呼唤,自然繁衍起来。它耐寒,耐旱,喜日光,抗病能力强。它坚韧的生命,一次又一次战胜自然强加于它的困难。若论坚强,它不会输给冰山上的雪莲,也不亚于在肥沃的土地上报春的梅花。外公手捧着野花椒念叨:种子泡水喝,除湿止泻,还有营养呢。
  野花椒在逆境中的顽强生命力,在逆境中实现自我价值的经历,让我深深感动。原来,逆境中有灰暗消沉的色调,也有绝处逢生的勇气与力量。
  红色的野花椒如同涌动的火光,冲破迷雾,点燃我心中的梦想,照亮我前行的方向。
  教师点评
  这篇文章托物寄情,从现实中感悟哲理,笔触虽有些稚嫩,但是清新、自然、给人以理性的力量。小作者观察细致,注意炼字,相信不久的将来能写出更好的文章!(孙明)
其他文献
凉!  多雨的南方总会好客地邀秋风出席,天地间就平添了几许寒气。  我站在2500米的赛道上,双腿绵软,不住地深呼吸,“放弃”两个字每每要从嗓子眼儿蹦到嘴边。我狠狠地咽了下口水,似乎这样就能将懦弱的念头彻底扼杀。  站在旁边赛道的你总能第一时间察觉我的不安,单手握拳在我的肩上不轻不重地捶了一下,又跟做贼似的悄悄附在我耳边:“我等你!”湿热的气息喷在耳根上,痒痒的。  大军压境般的不安好像被这句话唬
第四章 解疑  涂桦为了验证高冷轩的真实身份,上专业网站查询到验证AIR的方法:至今为止,AIR还无法使用有强辐射的东西,因为使用强辐射的东西时他们会爆炸。  涂桦马上打电话给华凯,让他帮忙找一找有强辐射的东西。华凯立马行动,找来了一台强力电风扇。  接下来就要设法让高冷轩使用这台电风扇。涂桦想到学校里正好有个游泳馆,他们可以找机会把高冷轩推下泳池,这样就有借口对高冷轩使用强力电风扇了。  “给高
只要膝盖不痛,杨本芬每天都可以在iPad上写出好几页。从她年近60岁开始写作那天起,她从不知道什么叫瓶颈,每次一坐下去,就像打开水龙头,文字涓涓涌出,什么时候打开什么时候有。如今她81岁了,即将出版第二部作品《浮木》,第三部作品也在撰写中,但出书这件事对她而言还是充满了不真实感。“没想到会出,真是一个意外。”杨本芬反复对记者说。她被人所知,是因为处女作《秋园》。   她身上带着些过分的谦卑。采访
“走!咱们去蹭蹭?”  “好嘞!”  …………  眼下正是“悬梁刺股、囊萤映雪”的期末复习阶段;不幸的是,也是热浪滚滚,溽热侵袭的时期。我们每天都闷在蒸笼一样的教室里,日子如蒸桑拿一般煎熬!  不知是谁发现了“新大陆”:“办公室里开空调了!可凉快啦!”此后,曾经严肃、甚至令人生畏的办公室成了同学们心中的避暑胜地。  “咱们去跟老师请教问题?顺便蹭蹭空调去?!”我对好友使了个眼色。她会心一笑,我翻“
几年前我写过一篇短文《恨书》,恨了若干年,结果是卖掉。  这话写着容易,真到实际操作也颇费周折。  卖书的主要目的是扩大空间。因为侍奉老父,我多年随居燕园,房子虽说不小,但大部分为书所占。四壁图书固然可爱,到了四壁容不下,横七竖八向房中伸出,书墙层叠,挡住去路,则不免闷气。而且新书源源不绝,往往信手一塞,混入历史之中,再难寻觅。有一天,我忽然悟出,要有搁新书的地方,先得处理旧书。  其实处理零散的
题目  请以《翻过那座山》为题,写一篇记叙性文章。  要求:1.文章不少于600字;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个人信息,如地名、校名、人名。題解  近几年,在全国各地的中考作文命题中,经常有比喻型作文题出现,但是对于初中写作教学来说,比喻型作文较一般命题作文写作难度更大,尤其是审题立意的指导训练方面。  一掌握审题方法  审题就是审清题意,明确题目要求,包括文体、题材、中心、写作对象、字数等各方面要求
现在的人,管老师叫先生的很少,而老师中配得上“先生”二字的更少。幸甚至哉,我至今已遇两位真正的“先生”,说来有趣,这二位又偏偏都是光头。  第一位先生姓于,但大家多以其字“水寒”称之。时间久了,“水寒”变成一个称呼,年级中各人都有耳闻,但很少人知道究竟缘何而得此称号(尤其是外班同学,因为他只教我们班语文)。其实第一堂课他便介绍过:因为名字中带着“冰”字;此外,荀子有云:“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而
部编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写作要求“学习描写景物”,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写作要求“学写游记”,八年级上册还安排了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身边的文化遗产”。于是,我们策划了历时一学年的景点打卡活动,以“远方”为主题,利用闲暇,走出书房小圈子,探自然山水,访名园建筑,用美图、美文记录足迹,留下美景,抒发情思,表达思考。后将学生成果汇编成作文集《远方》。  要求如下:  1.活动主题:走进各地景点,了解
那天,我同往常一样背上书包走出学校。  校门口也一如既往,聚集了数不清的等待孩子放学的家长。用不着我费力寻找,妈妈和那辆陪伴她多年的电瓶车正在老地方等我。她双手扶着车把,神色平静地注视着远方。她总是那样气定神闲,不论我来得早还是迟,不论天气如何变化。我径直走过去,视线穿过涌动的人潮,四目相对,我们相视而笑。当我走到妈妈身边,她一边从保温袋里取出一只盒子,一边说:“天气热,这是哈密瓜,切成小块的,你
题目  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背后都有着动人的故事和神奇的传说,它们或承载着历史的风雨,或寄托着百姓的希望,或传达着人们的喜怒哀乐。  假设你是一件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风筝、泥人、剪纸、空竹、宫灯、面人、景泰蓝……在你的身上既有历史的印记,又有来到新时代的喜悦,你会有怎样的经历呢?请你发挥想象,以“我是‘非遗’”为题目,写出“我”的故事。题解  很显然,这个想象类作文题目的提示语给我们提供的信息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