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帕替尼治疗局部晚期/进展性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的血清学反应评估

来源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RAIR-DTC)患者阿帕替尼治疗过程中的血清学疗效反应与传统结构影像学疗效评价的疾病进展趋势及预后的关系。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22年6月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行阿帕替尼治疗局部进展和(或)转移性RAIR-DTC的Ⅱ期临床试验患者19例,其中男9例、女10例,年龄46.0(41.0,57.5)岁。探讨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g)变化与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1.1(RECIST 1.1)结构影像学疗效评估及疾病进展趋势的关系;探讨剂量调整后Tg变化和结构影像学上靶病灶最大径变化的关系。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Wilcoxon符号秩检验分析数据。

结果

(1)中位随访49.41个月,19例患者基线期Tg为363.20(13.08,2 490.50) μg/L,血清Tg治疗响应时间为0.47(0.47,0.98)个月,依据RECIST 1.1标准的靶病灶治疗响应时间为1.80(1.30,1.90)个月。初始治疗2周、4周、8周后,全队列中位Tg分别下降38.68%、64.70%和78.94%,8周后中位靶病灶最大径缩小幅度为33.48%。根据患者最佳疗效反应,将其分为部分缓解(PR)组(15例)和疾病稳定(SD)组(4例),PR组与SD组患者中位Tg下降幅度分别为87.00%与28.79%,相应组别中位靶病灶最大径缩小幅度分别为45.00%与21.22%。据末次疗效评估,将患者分为疾病进展(PD)组(13例)和非PD(包括PR和SD)组(5例),PD组患者中位Tg升高幅度大于非PD组(381.55%与175.43%;U=10.00,P=0.037)。第1次剂量调整后,Tg升高幅度与对应靶病灶最大径增大幅度分别为167.31%与2.14%,第2次剂量调整后两者分别为231.06%与9.73%。第1次剂量调整前后Tg变化及对应靶病灶最大径变化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3.06和-2.23,P值:0.002和0.026)。

结论

在阿帕替尼治疗RAIR-DTC中,相较于传统影像学(RECIST 1.1),Tg可更灵敏地反映阿帕替尼疗效及疾病进展趋势。

其他文献
为了评估内镜超声引导下带有烧灼系统的新型管腔金属支架——HotAXIOS治疗感染性胰腺坏死(infectedpancreaticnecrosis,IPN)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对2021年12月—2022年1月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行内镜超声引导下HotAXIOS治疗的总共5例IPN病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5例均成功完成治疗,用时8~21min;术后第1天腹痛、腹胀症状均明显缓解,复查腹部CT提示包裹性坏死均明显缩小,后续成功施行2~9次直接内镜下坏死组织清除术治疗,辅以抗生素治疗后,体温趋于正常、血炎
为了探讨帽状息肉病的临床、内镜特征,并评价其内镜下切除治疗效果,对2017年6月—2021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submucosaldissection,ESD)或内镜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mucosalresection,EMR)结直肠息肉切除治疗,经术后病理证实为帽状息肉病的14例病例(共56枚息肉)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男8例,女6例;年龄14岁~74岁,其中
正确地识别壶腹部乳头是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成功的先决条件。本文介绍了3例通过前置透明帽直视镜在困难憩室乳头插管中的使用,为该类病例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Ⅲ型先天性胆管扩张症为胆总管十二指肠开口部的囊状扩张,是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的其中一型。Ⅲ型先天性胆管扩张症发生率极低。本研究报告了1例成人Ⅲ型先天性胆管扩张症患者,经内镜确诊并实施十二指肠镜胆管造影、乳头括约肌切开、胆总管末端囊肿切开、鼻胆管引流术,患者术后恢复快,效果良好。
本文报道1例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中特殊胆总管穿孔病例,该病例在穿孔部位、分型、引起胆总管穿孔的器械等方面,均属罕见。
医源性消化道穿孔是消化道内镜检查及治疗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消化道不同部位穿孔的影响因素与治疗原则也有所不同。一旦发生医源性消化道穿孔,内镜下治疗策略主要包括金属夹闭合、支架封堵、黏合剂封堵及缝合器缝合等。本文就消化道不同部位医源性穿孔治疗策略与新进展作一综述。
内镜下抗反流黏膜切除术是一项新兴的、安全有效的内镜下胃食管反流病治疗方法。由于长期口服质子泵抑制剂存在不良反应,而外科手术创伤较大,因此对于症状顽固的质子泵抑制剂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抗反流黏膜切除术是很好的选择。该方法因疗效显著、安全性较好及手术简便,最有希望成为标准化的内镜下胃食管反流病治疗手段。
期刊
目的分析靶向药物治疗对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RAIR-DTC)患者生命质量的短期影响。方法前瞻性收集2020年2月至2022年4月间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接受索拉非尼、仑伐替尼或安罗替尼治疗的19例RAIR-DTC患者[男10例、女9例,年龄(54.5±14.5)岁]。测量患者靶向治疗前及治疗后1、3、6个月甲状腺球蛋白(Tg)水平;记录靶向治疗后患者不良事件。采用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1.1进行疗效评价。根据欧洲生命质量学会五维度健康量表(EQ-5D-5L)获取患者靶向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的
目的评估阿帕替尼联合131I治疗进展性、转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pmDTC)的疗效。方法前瞻性纳入2017年11月至2022年2月间南京市第一医院收治的7例pmDTC患者[男1例,女6例,年龄58(51,66)岁],予阿帕替尼治疗(500mg,口服,每天1次),治疗3(2,4)个月后,行18F-FDGPET/CT或CT监测靶病灶(TL)。随后在不间断阿帕替尼治疗的情况下联合131I治疗,3个月后再行18F-FDGPET/CT或CT监测TL。治疗期间每4~8周检测甲状腺球蛋白(Tg)及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