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字当头,推开写作教学的窗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ep1230_yuzt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要促使学生热情地投入到书面表达中,就要采用具有趣味性的教学手法。通过创设情境、动手操作、描摹景物、交流经典等方式都能促使学生感受写作的乐趣,提升写作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趣味性;写作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写作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由此可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组织其参加丰富多彩的写作活动。这样能起到寓教于乐的效果,让学生带着热情投入到书面表达中。
  一、创设情境,激活体验,新颖立意
  情境创设是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重点。不少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时,常常发现他们的创作兴趣不高,写的内容也较为枯燥、平淡,不能打动人心。此时若能利用小学生想象力丰富的特点,創设情境,促使其激活体验,则能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写作情境中,学生的情感更充沛,动笔的时候就不愁无话可说,他们的立意也会更为新颖。
  教授六年级下册第10课《古诗三首》的《石灰吟》时,笔者为了让学生缩小和作者之间的距离,设计了丰富的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激活了体验。在课件中给学生展现了烧制石灰的场景,并介绍了作者于谦的人生经历,引导学生说说作者如何使用象征手法借物喻人。此后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写作中优化立意:“如果作者只是单纯地描写烧制石灰,没有上升到品德的高度,这首诗歌给人的感悟是否就会弱一些了呢?”学生有所感悟,认识到要让作品更深刻,就要强化立意,用平凡的事物写出不平凡的意境。如,有学生创作了《做人要像海绵》一文,并没有套路化地将人吸收知识比喻成“海绵”,而是别出心裁地从“情商”的角度入手分析,认为像“海绵”的人是一个很好的倾诉对象,不管你对他说什么,他都会吸收进去,感同身受地体会你的苦恼。同时,这样的人若是决定要帮你,也会像“海绵”一样,轻轻挤压一下,就会倾囊而出,竭尽全力帮助你。这样的立意让文章变得更新颖。
  创设情境的方法有很多种,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可以利用网络多媒体课件构筑声音、图像合一的情境,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此外,用讲故事的方式引导学生交流生活中的趣事,也是一种很好的情境创设方法。
  二、动手操作,经历过程,择选素材
  不少学生在写作时不知道如何入手选择素材,这是因为学生对生活的敏感度不够,若能促使他们参与到各种实践活动中,在动手操作中经历活动的每一个过程,久而久之,学生的敏感度得以增加,下笔也就有了动力。
  笔者在教授六年级下册第16课《表里的生物》后,引导学生参与到“‘解剖’一个玩具”的主题活动中。在该活动中,学生要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玩具,将其拆解开来,了解其内部构造,然后再将其重新装起来。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观察,并深入感悟自己的体会。如,有学生拆了自己的玩具钢琴,想要探索其发声的奥秘。鼓励其说说在寻找“机关”的时候遇到了什么麻烦,自己当时的心情如何,怎样解决问题。在看到了钢琴复杂的内部结构后,探索之心是否受到了打击,又或者是否更坚定了想要揭秘之心。最后还引导学生回顾一下探索失败或者成功时,自己的内心感受是什么。这样学生就发现,在动手操作后,自己深入经历了整个过程,找到了不少可以写作的素材。该学生选择了围绕精密部件一一试验的过程作为写作素材,写了找到发声关键部件后内心的喜悦之情。
  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实践活动设置写作主题,还要试着带领他们走入到社会中,强化其感悟能力。此时要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关注被忽略的体验。这样在写作时就能让心理描写等细节更为生动具体。
  三、走进自然,用心观察,描摹景物
  不少学生在描摹事物的时候不知道该从何处入手写作,常常只是运用“美丽、壮观”之类的套语,无法写出自己的特点。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走入自然,用心观察周围的景物,思考用何种方法观察更为高效,还要思考如何才能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怎样使用更合理的修辞手法。
  笔者在教授六年级上册第1课《草原》时,引导学生走入乡村中,感受乡村独有的田园风光,体会风土人情,然后将自己观察到的内容写入作品中。首先鼓励学生结合课文进行思考,看看文章如何展现景物,体现少数民族同胞的热情。此后参与到活动中,用心观察,并描摹下来。如引导学生观察乡村的农田,说说丰收的农田具有怎样的特点,如何描写玉米、麦穗、高粱等不同的植物。学生尝试用沉甸甸、饱满、茂盛等词语来形容。此后引导学生抓住景物的特点来描写,如鼓励学生思考:“你觉得玉米在形貌上和其他的植物有什么不同之处吗?能否抓住其特点?”如,有学生提出:“玉米上有长长的须子。”引导学生思考:“你能否用适合的事物来比喻呢?”学生提出:“我觉得可以用‘长着络腮胡子的老者’来形容。”这样就让描写更为细腻。
  学者陶行知提出了“六大解放”的思想,带领学生走入大自然中进行采风活动,正好符合这种思想,能促使学生的双眼把握住景物的形貌特点,耳朵倾听大自然不平凡的声音,双手触摸了解事物的特点,充分解放时空,投入到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这样能全面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促使其收集到更多的素材。
  四、交流经典,碰撞思维,借鉴结构
  要提升写作能力,还要积极展开拓展阅读。《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并积极展开运用,将掌握的写作方法运用到创作中。在教学中也要积极组织学生展开经典作品的阅读和交流活动,引导他们碰撞思维,交流感想。此时要重点讨论作品的结构特点,并思考如何借鉴利用。
  笔者在教授五年级下册第5课《草船借箭》之后,引导学生展开阅读交流会,说说作者如何构思,更好地展现人物形象。如,有学生提出:“我觉得作者运用了先抑后扬的方法,一开始将诸葛亮置于艰难的境地中,写了他立军令状的过程,又写了造箭的难度。这样能突显出后文诸葛亮的智慧。”此后引导学生互动交流,思考在自己创作中是否也能运用此类手法。如,有学生在创作《快乐的一天》时,也运用了类似的手法,先写了自己认为这一天真倒霉,好不容易有一个星期天,想睡懒觉、看电影、吃冷饮,但是没想到要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学生还写了自己不耐烦的心理。此后该学生又写了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中和小伙伴们玩得很快乐,还学到了不少新知识。这样就起到了先抑后扬的效果,展现出了课外活动的丰富性,也体现了复杂的心理变化。
  不少学生在写作时总是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写作缺乏结构性。所以要引导他们积极展开经典阅读的活动,不仅感受阅读的快乐,更要从中掌握写作结构,并运用到创作中。若能结合阅读展开一些趣味仿写活动,则能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结合小学生活泼好动、对未知事物充满兴趣的特点,组织他们参与到丰富多彩的写作实践活动中。这样就能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在作文中展现自我,写出快乐。
  参考文献:
  [1]谢宝磊.浅谈小学语文趣味写作教学息[J].小品文选刊:下,2019(7):0074-0075.
  [2]曹中枢.写不尽的趣味 道不尽的灵感——浅谈如何做好小学语文中的趣味写作教学工作[J].天津教育,2019(17):163-163,165.
其他文献
【摘要】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围绕本体性教学内容组织教学的有效策略进行了研究。我们可优化目标与设计,融合阅读与实践,依据年段特点,选取本体性教学内容,优化训练目标;根据本体性教学目标,设计学生语言实践活动,优化教学设计;融合主题学习与实践运用,构建阅读课堂模式,落实本体性内容。  【关键词】小学语文;优化训练目标;优化教学设计;主题学习;实践运用  我们提到的语文“本体性教学内容
[摘 要]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的实施要点:一是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二是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三是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四是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  [关键词] 小学化;幼儿园  幼儿园“小学化”现象一直存在,屡禁不止, 成果在全国各地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蔓延着,甚至在部分二三城市愈演愈烈。究其原因,我认为更多的是以下因素(社会、园方、家庭、教师、学校、培训机构等)造成的。 
【摘要】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写作是个难题,它是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体现与实践。《语文课程标准》将第二学段的写作界定为“习作”,我国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也一直承接着注重“训练”的观点。为此,笔者认为教师要结合课标的习作教学要求,采用适当的习作教学策略,重视课内读写结合,加强课外读写训练,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切实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关键词】中年级;习作训练;读写结合;轮流作文;积累素材  中年级,是习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不断推进,与传统小学教学相比,在课程设计方面增加了对英语学科的重视程度。相比于传统教学而言,新课改对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更加灵活多变,提高了学生学习主动性,使学生在学习英语时能够得到综合提高。本文主要以2012部审人教版三、四年级英语教材为例,通过引入角色扮演教学法,分析目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现状,以及角色扮演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重要意义,并提出相关的教学对策,使英语课堂多样化。 
【摘要】“爱种子”模式下的阅读教学,是通过“借助导语,整体观照;强化阅读,关注学法;群文整合,梳理总结”的应用策略,借助单元导语从整体入手,引领学生在文本的整体背景上品悟单元课文,最后回归整体进行单元课文的归纳总结,以构建有效的阅读教学,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爱种子”模式;阅读教学;应用策略  “爱种子”教学模式利用“三环四得”把“互联网 ”引入教学中,对学习方法和学习流程、教学方法
【摘要】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的编写推动名著阅读教学改革,如何从单篇文本精读晋级到整本书阅读的教学策略研究成为热点。教学实践中使用“四步三主法”的教学策略推动《昆虫记》整本书专题阅读,学生思维品质得到训练,教学效果良好。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阅读策略;《昆虫记》;“四步三主”  部编版语文教材在阅读教学上的改革体现在从过去的单篇文本精读过渡到精读文本、群文阅读、整本书阅读等多层次阅读。现行阅读教学
【摘要】在农村小学的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重中之重,也是难中之难。学生往往由于写作的因素,学习成效处于瓶颈状态。如何帮助学生突破这个瓶颈呢?文章作者通过多年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探索,总结出“四法”作文教学,以此抛砖引玉,冀望广大教师共谋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之法,为农村学生的写作夯实基础。  【关键词】农村; 写作; 方法  写作,是贯穿小学语文的关键知识点,是小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学习技能。可是,在农村小
[摘要]感恩教育是小学德育生活化的重要载体。实施感恩教育,能显著提升德育实效。“营造良好的感恩文化氛围、打造优质的感恩教育队伍、开展丰富的感恩教育形式”是农村小学实施感恩教育行之有效的策略。  [关键词]感恩;德育;氛围;策略  感恩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有一颗感恩的心很重要,所有的人都要有感恩的心。”实施感恩教育,让学生感悟感恩、践行感恩,努力进取,是学校德育和心理健康
班主任是一个教学班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日常生活中班主任与学生相处时间最长,他们的点滴工作影响着每一位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健康成长,在教育教学过程当中不可或缺。作为班主任,我感到无比自豪而又深感“革命”任务艰巨,在二十多年的“摸爬滚打”过程中,我已形成一套与学生相处的模式。  一、与生为友,调适开学心态  一个刚入学或者刚到一个新班级的学生,由于处在一个新环境里,新同学的氛围里,学生难免拘
【摘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全面发展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人格的健全,树立正确的人才观,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从而使他们拥有健康的人格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关键词】关爱心灵;尊重学生;面向全体  教师的工作是教人为人和教人为学的一项神圣的工作。教师的工作就是为了让每一位学生将来都能拥有美好的生活。步入新时代,二孩的开放、互联网信息的冲击,学生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