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管理与人文情怀

来源 :江苏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阴高中是一所有三个独立校区(高中部、初中部、实验学校)、总计6000多名学生、接近600名员工的大学校。高中部是江苏省重点中学。有百年的办学历史,初中部是一所仅有几年办学历史的新校区,实验学校则是一所刚刚合并的薄弱完中(包括两届中专生),如何把这所构成复杂的大学校办好,无疑是对学校管理者的一个巨大考验。顾吉祥校长选择了从制度改革和管理创新入手,从引进先进的管理模式开始。
  在构建现代学校制度的过程中。他首先尝试在学校管理改革中应用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思想(而不是简单地去认证并拿个资格证书)。在学校管理中引进和实施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是要有点勇气的,因为当时教育理论和实践界对学校引进ISO族质量管理标准多持批评态度,认为学校会衍变成为工厂,把纯洁的师生关系变成雇主、雇员和顾客的交易关系,把青少年的教养场所变成一条车间的流水线。顾校长并没有退缩,而是敢于面对争议,付诸行动。他带领学校干部首先认真学习和领会质量管理的理念和策略,研讨在学校中实施质量管理的可能性和可行性。他先在实验学校尝试引进和建立学校质量管理体系,把实验学校当作一块试验田,取得经验和教训,然后再推广到三个校区。
  在这个年代,改革和创新是主流,而改革和创新需要有一定的冒险精神和风险意识。事实证明,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是可以在学校落地并生根发芽。江阴高中实验学校经过三年的努力。从一所薄弱学校一跃成为全市最好学校之一。质量管理结出丰硕成果。不仅解决了一方百姓子女的就学困难,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实现了顾校长所说的“重点学校的另一种责任”,同时也为基础教育的均衡化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经验。
  借助于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在顾吉祥校长的推动下。江阴高中又相继实施了新的绩效考核制度和全员聘任制度。这些制度在实施之初也遭遇了一些抵触和非议。很多人担心自己会成为学校制度改革的牺牲品,或者担心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害。制度是一个尺度,是一种衡量标准,不可缺少,但是如何去宣传和实施新制度,是对校长和管理层的政治智慧和领导力的考量。学校领导的观念更新了。管理制度确立了。如何让广大员工理解新制度、认可新制度并执行新制度,体现出制度的导向作用,人文情怀是不可或缺的。
  顾吉祥校长没有忽视“文化”这个重要问题。“观念更新→制度支持→文化培育→制度完善”的实践路径已经表明他们对这一问题的清醒认识。江阴高中是一所百年老校,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传统”,要使制度要义和人文精神有机融合,浑然天成,江阴高中也有创新的思考和行动。顾校长提出了“淡化学校制度的科层取向,强化制度设计的专业取向”,如“制度不以约束人的行为、强制服从为目的,而是以激发教师专业探索兴趣、帮助教师建立专业自主、促进教师自我反思行为为主旨”;如“制度并不强调通过检查与考核等行政手段来明确教师所处的水平等级。而是试图建立一种合作、探究、反思的教师群体文化。不断完善教师的实践行为,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等思考,就给刚性的管理制度配以了柔性的人义关怀。
  制度建设和文化建设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江阴高级中学若干年的实践已经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相互关系。不信,可以到江阴高中去走走看看。
其他文献
邳州市实验小学,于1994年夏诞生在古老而美丽的京杭大运河畔。得改革春风的吹拂和素质教育甘露的浸润,邳州实小茁壮成长,一跃成为苏北广袤大地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学校秉承“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理念,以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艺术传统为基石,在民乐、民舞、京剧、书法等领域挖掘现代教育内涵,拓展素质教育之路,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  为构建民族艺术教育的大环境,学校从显性的校园文化氛围做起,科学规划,合理
[摘 要] 文章就“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中的教学内容进行全新的设计,引导学生从最简单易懂的两个问题情境切入,在原有知识经验基础上,完全自主探究发现用“去分母”的方法解含分数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  [关键词] 去分母;解方程;一元一次方程;自主探究;类比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首先取决于学生对知识生成过程的体验”.  学生体验知识的生成过程,如果是自己积极
策划人:张俊平 朱从卫 孟晓东    策划人语 “领跑者”的超越    此时此刻,我们做这样一期策划,缘于内心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想境界的一种信心、期待和追求。  众所周知,2001年,国家启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无锡市锡山区与他的同市兄弟惠山区一起,成为首批国家级课程改革实验区。作为江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领跑者”之一,5年多来,锡山区教育工作者做了大量“第一个吃螃蟹”的工作。锡山人曾用“走进
[摘 要] 随着社会多样性的脚步不断加快,审美教育也逐渐成为教育行业重视的一个方面. 尽管数学作为理科的一部分,但是其中却无处不蕴含着独特的审美价值. 文章将主要以审美教育理论来谈谈初中数学中的审美价值,从三个方面讨论初中数学之美给学生带来的帮助和为教学带来的益处.  [关键词] 数学之美;审美教育;初中数学  新课标教学目标强调教学要从学生的知识技能、过程能力和情感态度三方面来综合考虑,其中审美
[校长档案]  黄艳梅,淮安市人民小学校长,中学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全国模范教师,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学技术学科带头人、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淮安市“十大女杰”。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坚持质量强校、文化名校,坚信以人为本、和乐致远,力求以“健康、礼仪、智慧”的阳光形象引领师生行进于“和乐”文化之旅。
一、现象分析    现象1:重形式轻内涵——小组合作流于形式,过于追求数学的情境化,教学只求“表面”热闹,教学过于追求手段“现代化”,只为开放而“开放”,探究泛化。  现象2:重过程轻结果——我们的教学从机械的决定性教学转向互动的交往性教学,从注重学生的外在变化转向注重学生的内在发展,从强调学生学习结果转向强调学习的过程。  现象3:重认知轻情感——对学生的探究兴趣、学习态度、科学方法、创造精神以
[摘 要] 在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教学中,将轴对称、二次根式、一次函数等相关内容一网打尽,充分挖掘其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借助数形结合的“原动力”、分类讨论的“生长节”、假设方程的“选择器”,作为后续课堂“生长数学”教学的开端,使数学知识和方法在此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关键词] 生长数学;复习课堂;勾股定理  生长数学下的价值判断  1.?摇授课对象  本节内容授课对象为某实验初中八年级平行
摘 要:“互联网 ”时代背景下教育者不断尝试新的学习理念和形式,直播教育迅速发展,其远距离实时交流对话的特征为传统远程教育发展带来了突破。以QQ、微博为代表的Web2.0社交网络以其社会性、关联性等特征也成为非正式学习的重要手段。如何挖掘直播环境下二者相结合的新型学习方式成为研究重点。本文通过对时下热门的某直播网校进行研究,探究直播平台和社交网络相结合的学习新形式,并分析该种教学形式的特征、不足并
[摘 要] 文章以“探索相似三角形的判定(2)”一课为例,立足“四基”,探索基于原点的课堂重构:回归基本知识、回归基本技能、回归基本思想和回归基本活动经验. 利用知识与探索方法的关联展开教学活动,让“数学化”学习过程自然发生;学生经历体验过程,深化了数学思考,明晰了数学本质.?摇  [关键词] 数学教学;立足“四基”;回归原点;课堂重构?摇  2019年11月,笔者有幸参加了全国第二届生长数学教学
[摘 要] 数学新课标明确指出,数学思想是数学知识和方法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和概括. 在教学中,如果能从数学思想的高度去规划、设计教学过程,会明显提升学生对数学的认识. 本文通过在教学中对问题进行梯次设置,将复杂问题转化为熟悉问题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化归思想,进而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化归思想;问题转化;教学案例  研究背景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指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