徜徉碧水蓝天间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lebing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各种工业企业的飞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已然成为影响人类生存质量的严重问题。本文就如何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有机渗透环境保护教育,提升学生的环境保护认识水平,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作探讨。
  关键词: 中学化学教学 环境教育 实施途径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但同时随着工业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的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许多造成严重后果的环境污染事件被媒体频频曝光,环境污染与人类生存的矛盾也日益尖锐起来,其中最严重的是化学品造成的污染。治理已经发生的污染固然重要,而治理的根本还是在于防患于未然,要使人们在发展建设的同时时刻考虑到对环境的影响,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因此,在中学阶段向学生介绍有关环境化学和防治环境污染的知识变得非常必要和迫切。
  一、加强中学环境教育的重要性
  我国的环境现状并不容乐观。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特别是大批中小型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大气污染、水污染已经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产生了严重的影响。据报道,2007年12月31日我国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结果显示:2007年我国全国排放工业固体废物为4914.87万吨,工业危险废物为3.94万吨,废水中化学需氧量为3028.96万吨。近年来,燃烧煤和机动车辆排放出的废气对大气造成的污染更严重。面对极具严峻的环境形势,如果不加强环境保护力度,让不断增加的工业“三废”继续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就会严重制约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经济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是一件事关未来、影响深远的大事。
  二、化学课堂应当成为中学环保教育的载体
  化学学科的特点,决定了中学化学教育应当成为中学环保教育的重要前沿阵地。许多污染物的成分、特性、形成过程、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危害,以及如何防治等都与化学教学内容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化学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帮助学生逐步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三、如何在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
  在化学教学中,化学教师理所当然地应当肩负起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使命,有意识地在化学教学中不断地渗透环境保护教育。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实施途径。
  1.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
  在中学化学教材中,有许多与环境保护有关的知识点。例如初中化学“空气”这一节,介绍了空气污染的初步知识。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列举一些空气污染事件实例,比如马斯河谷烟雾事件、多诺拉烟雾事件、伦敦烟雾事件等世界重大环境污染公害事件,列出一些重要数据,特别是介绍受害人群所身受的极端痛楚的经历,加深学生对空气污染问题严重性的认识,激发学生探讨如何防治空气污染的热情,增强教学效果。在水是人类宝贵得自然资源一节中,教材介绍了水污染的初步知识。这时可以介绍像水俣病事件、痛痛病事件等造成严重危害的世界公害事件,也可结合学生在周围现实中接触的水污染造成不良后果的生动事件,让学生深切地体会到水污染对人类生活产生的严重影响,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并适时地指导学生展开针对防治污染的方法和措施的讨论,帮助学生认识工业“三废”要处理达标后再排放,生活污水需要净化后才能排放,农村要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的重要性,并且鼓励学生将来进入社会后要积极投身环保事业。
  又如高中化学“硫酸的工业制法”这一节,介绍了环境保护的初步知识。我们可以列举一些有关二氧化硫的污染事件,如世界上几起著名的环境污染公害事件,海湾战争、巴格达战争,伊朗油井大火等。还可以结合酸雨的危害和防治,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比如,在生产和实验中可能产生的硫化氢、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废气,可以用什么方法将它们分别除去?又可以怎样利用这些废气制得有用的化工产品?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最后归纳:对于酸性物质,一般可用碱溶液吸收或制成相应的化工产品(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同理,碱性物质通常就用酸溶液来吸收(如氨气用浓硫酸吸收),某些有毒物质可使它们转化为沉淀或可溶物(如硫化氢可通入硫酸铜溶液中,转化为硫化铜沉淀)等。这样,使学生初步掌握消除或减轻环境污染的简单原理,使他们明白,环境污染的治理不仅可以消除污染,还能通过努力使废物得到充分利用,实现变废为宝。
  除此之外,还可以结合平时的作业、单元练习、测验等,在不偏离教学大纲要求的前提下,穿插安排除杂质气体、提纯溶液和消除环境污染等方面的思考题、习题,以便随时巩固学生环境保护方面的知识。
  2.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进行环境教育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教学作为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肩负着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的重任,并且比课堂教学更具有直观性。
  一方面,教师可以以环境污染物为试验样品,指导学生观察分析和研究。例如发动学生在一些环境污染重点防治企业,如火力发电厂、化工厂周边收集雨水,结合pH值测定的教学,让学生自己动手测定收集的雨水样品的pH值监测本地有无酸雨危害发生。
  另一方面,教师在做演示实验或指导学生实验时,要切身实地地进行环境教育。例如,在做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指导学生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残留在集气瓶中的二氧化硫气体,并强调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做氯气、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的性质实验时,要增加尾气处理装置,以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在实验结束后,要将产生的废液、废渣等倒入指定的容器统一处理,避免对周围的环境造成污染。这样从自身做起,教育学生保护环境要“从我做起”,才能帮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环境保护习惯。
  3.在化学课外活动中加强环境教育
  一方面,可以通过组织化学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指导学生运用课堂上所学习的化学知识,开展环境保护活动。例如,组织学生记录当地空气质量日报的数据,结合测定当地大气污染物的种类和浓度,分析造成当地大气污染的主要因素,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对于有建设性、有可操作性的建议可以推荐给当地的环保部门,从而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参与热情。还可以组织学生到附近的工厂参观、观察污水的排放和处理方法,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到野外收集废电池、到工厂社区进行环境保护宣传等。这样,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周围环境的污染程度及环境污染的危害性,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
  另一方面,注意教育学生从自身做起,在日常生活中时刻牢记环保使命,从小事做起,例如节约使用能源(如节约用水、节约用电等)、合理分类存放生活垃圾、不使用容易造成环境污染的物品(如含磷洗衣粉、喷发胶等),并且要勇于和各种破坏环境的不良行为做斗争,为保护好人类的生存家园作出自己的贡献。
  总之,中学化学教师应当努力利用化学教学的优越条件,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为保护我们的生活环境,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其他文献
摘 要: 古诗和剪纸的结合意义众多:其一,加大学校校本教研的力度,将学校两大特色校本教研(“诵诗育人”“剪纸”)有效融合;其二,探寻诗教文化的又一出路,让诗歌教学别出心裁;其三,弘扬传统文化,让学生在学习诗歌的过程中领略世事真理,在学习剪纸的过程中锻炼细心、恒心和耐心。  关键词: 古诗 剪纸 结合  我校的校本教材《唐风宋韵》和《学剪纸》已经开展了很长时间,不论是学生的语文积累,还是学生动手能力
美国发达的高等教育源于其悠久的办学历史和教育体制:最古老的高校有250多年历史,大部分州立大学有150年的办学历史,因此历史沉淀深厚。美国高等教育的责任明确,国家政府只管宏观政策的调控和拨款,州政府是高校具体运作责任的主要承担者。美国高等教育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走向大众化教育的,比中国早30~40年,其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地方。尤其是它的一些重要思想和理念,就像是美国高等教育的风向标,一
摘 要: 早在1999年,国家就启动了北京、上海、安徽、内蒙古作为春季高考的改革试点。十几年下来,原先采用春季高考的省市纷纷取消了这一政策,上海虽然扬言不会取消,但是名存实亡,报考人数逐年下降。同样是作为秋季高考的补充与完善,为什么自主招生政策进行得如火如荼,春季高考却鲜有人问津,遭遇重大挫折?本文分析春季高考与自主招生的相同点与区别,找出春季高考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 春季高
摘 要: 情感是教与学双边活动有效开展的思想基础和保障。情境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组织学生认真观看、评议情境,进行问题解决的模拟表演过程,从而达到对教材内容的深入理解和熟练把握的一种教学方法。情境性教学策略的使用,有助于初中生学习情感的有效激发,有助于有效教学活动的深入推进。作者结合情境性教学策略要求,就如何实施情境性教学推进教学活动进程进行了简要论述。  关键词: 初中数学
摘 要: 《弟子规》三字成句,朗朗上口,寓教其中,简洁精练的语句中囊括了为人做事的众多道理,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在幼儿教育中有积极的启发作用。作者结合自身经验,从营造诵读环境、打造特色活动、搭建家园平台三方面阐述了在幼儿园开展《弟子规》活动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 《弟子规》 诵读环境 特色活动 家园配合  《弟子规》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在幼儿教育中起到积极的启发作用。因此,在幼儿园开展《弟子规》活动
摘 要: 现行教学改革下,地理自主课堂对教师和学生提出了新的挑战,作者就如何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聚落的形成》为例做了简单尝试。  关键词: 地理教学 自主课堂 积极性  从教十年,每每到学校的校际公开课,新旧老师无不推托,无非以地理科内容枯燥,活动不好开展,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与政、历学科相比没有优越性等为借口。的确,与政、历学科相比,地理学科是一门边缘学科,既关注不同发展
摘 要: 新课程背景下要求学生能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而“互动教学”和使用预学案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方式。本文就互动教学和预学案的使用作了阐述。  关键词: 互动教学 预习案 高效课堂  一、研究背景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轻松地掌握知识,形成语文学习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新课程改革对语文教学提出的新要求。“互动教学”是当前新课改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大背景下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它以“互动
摘 要: 纵观我国目前的高考,大多省区的语文作文分值都为60分,上海、江苏等省区甚至高达70分,可见高考作文非常重要,关乎考生的前程命运。作者拟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分析阐述高考语文作文备考和应试的一些方法和技巧。  关键词: 作文教学 应试作文 应试技巧  应试作文不同于平时写作,更有别于文学创作。笔者曾将应试作文的特殊性概括为三点:60分钟决高下;800汉字展文采;数十秒内定命运。那么,考生
摘 要: 中学英语教学担负课程改革实验的艰巨任务。为了使课程改革实验积极稳妥地推进,不仅要改进教学方法,更重要的是要彻底转变教育观念。作者根据多年的实践体会和探索,着眼于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通过创新教学方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英语教学实效。  关键词: 英语课堂教学 创新教学方式 有效性  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人们对英语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那么,在英语教学中,怎样才能有效地贯彻《义务教
活动设计理念:  现在社会手机“低头族”越来越多,无论是走路、吃饭、公交车还是同学聚会都低着头,不知道怎样和别人交流,也不知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良的人际关系可能会导致自卑感、孤独感、学校适应困难等问题,甚至会对学生以后的社会适应造成消极影响。  本课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学会与人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活动目标:  (一)认识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  (二)掌握改善人际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