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师者魅力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lll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被誉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的孔子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老百姓叫他孔圣人,读书人称他孔夫子。是好学、善学、乐学成就了他的博学,而博学成就了他的师者魅力! 孔子生活在春秋末年社会剧烈动荡变革的时代,《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出身贫困,幼年丧父,青年丧母。在竭蹶艰难的生活道路上,从不放弃读书求学,靠持之以恒地好学、善学、乐学,终成为博学多识的一代鸿儒!
  
  一,好学
  
  孔子非常重视读书学习。一部《论语》凡20篇,共486章,计15918字,贯穿始终的是学习之道。
  孔子视学习为终身事业,活到老学到老。他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孔子喜读《周易》,翻来覆去地读,竟把编连竹简的牛皮绳子磨断了许多次。即使读到了这样的地步,孔子还是不满意,说:“如果我能多活几年,我就可以多理解些《周易》的文字和内容了。”这个故事一直流传至今,人们用“韦编三绝”来形容读书勤奋。五十岁了还要学,而且想多活几年的目的竟然还是为了学习。可见其“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是学过来的,可谓“一路走来,始终如一”。怪不得他老人家颇为自豪地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例子记载:“孔子明帝王之道,应时君之聘,伐树于宋、削迹于卫、穷于商周、困于陈蔡,受屈于季氏、见辱于阳虎,戚戚然以至于死。”不管是在落难穷困潦倒之时,还是在鲁国任大司寇顺风顺水之时,以至到他晚年迟暮寂寥的岁月里,孔子始终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述而》篇中,孔子曾说:“我非生而知之,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孔子把人的智力,按好学不好学,分为四等:“生而知之者”是上等,“学而知之者”是中等之上,“困而学之”是中等之下,“困而不学”是下等。孔子不承认自己是上等,只承认自己好学,尤其好研究古代历史,对于古代,求知心切,学得很扎实。努力探索追求才有所获。孔子一再声明自己是经后天努力学习而成才的,总是强调自己是普普通通的人,靠孜孜不倦地坚持自学,才成为博学的人。
  孔子认为自己的可贵之处在于“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也就是一种激情满怀、不知疲倦、永不自满的躬践精神。子夏“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论语·子张》)的话,也可以看作是孔子好学精神的一个绝好说明:每日每月学所不知的新东西,又每目每月习已学过的东西。学而时习,温故知新,这就是好学。
  在《论语·阳货》篇中,孔子曾一口气连用六个句子,从六个不同的角度论证不好学的弊病,“好仁而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而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而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而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而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而不好学,其蔽也狂。”
  一个人特别仁爱,如果他不学习,不思考,就会愚笨,也就是说容易受人愚弄;一个人特别聪明,如果他不学习,不思考,就会活得太飘忽不定。没有根基,老在空想中逞小聪明,老荡在半空中沉不下来;一个人笃诚守信,如果他不学习,不思考,过于诚信,而不权变,就容易被人陷害;一个人特别耿直,如果不好学,不注意言辞,就容易说话尖刻,直刺人心而伤人;一个人好勇而不好学,遇事不经过脑子,不问清楚情况就处理,往往就容易干出有勇无谋的傻事,惹出一个一个本不该有的乱子;一个人刚强而不好学,就容易刚愎自用,内心难免狂妄自大。
  孔子对学习的精辟议论,其实是他一生勤奋求学的总结。他把一生取得的成就归结为善学好问。他留给我们的心得体会是:“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二,善学
  
  1,学无常师、乃为大师
  孔子少时家庭“贫且贱”,没有条件上官府学校。一辈子也绝对没有上过重点中学,进过名牌大学,没有读过硕士,更没有读过博士、博士后。他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论语·子罕》)。他做过“委吏”,即仓库的保管员;他当过“乘田”,即牧场的放牧管理员,放牛娃和牧马人;他还做过“儒”,当吹鼓手,做司仪,替人家办理丧事(《论语·述而》)。孔子就是在人间这所社会大学里,勤奋学习,迅速成长为一个道德高尚、博学多艺的人。
  《论语·子张》中记载,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问问你老师,在哪儿学的这么多东西?子贡怎么回答的呢?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子贡说,文王武王之道,古圣先贤传下来的,从治国治世的道理到经世致用的学问,未坠于地,并没有到今天就失传、沦丧,在哪儿呢?都在人的身上,在人间的传承里。也就是说,古往今来的学问不仅仅是刻在竹简上、写在纸上;还在不同人的身上。《礼记》记载,孔子向“大德不官,大道不器”的山野之隐士学习,他能够“不耻下问”,以至“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无常师,择善而从,如朱子所言:“无一事不学,无一时不学,无一处不学。”正是这种好学精神,造就了“出类拔萃,生民未有” (《孟子·公孙丑上》)的至圣先师。
  讲门户的人,喜欢言必称师,但老师的老师是谁,颇耐琢磨。相传孔子曾阀礼于老聃,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但从可靠文献上没有看到孔子有过哪一个明确对他给予耳提面命、苦口婆心的老师。倒是有许多地方记载孔子非常虚心好学。遇到不明白的事情,总是诚心诚意地向别人请教。
  有一次,孔子到太庙——鲁国国君的祖庙里去参加国君祭祖的典礼。他一进太庙,就问这问那,几乎每一件事他都问到了。人们见他这样。便说他是“每事问”。他笑了笑说:“我就是要每事问嘛。”(《论语·八射》)“每事问”的成语便出于此。
  还有一回,他和弟子驾车去晋国,一个小孩蹲在路上玩耍,挡住了他们的去路。孔子叫小孩让开,可小孩站起来,指着地上用砖头、瓦片堆成的城说:“老人家,您说说,是应该车给城让路,还是城给车让路呢?”孔子觉得小孩的话很有道理,又不失礼貌,便问道:“你叫什么名字?多大了?”小孩回答:“我叫项橐,今年7岁。”孔子听了,很有感触,他对弟子说:“项橐7岁就很懂得礼,他可以做我的老师啊!”
  孔子就是这样,处处虚心学习,无论对方地位比自己高,还是比自己低;也无论对方的年龄比自己大,还是比自己小。不拘场合,不论身份,有可学的东西就学,时时“敏而好学”,处处“不耻下问”,不断地寻找机会充实自己。孔子不但学习别人好的方面,而且也善于以别人的不足引 以为戒。一个人如果张开耳目,他会发现,留心处处皆学问。法无定法,师也未必有常师。从而转益多师是吾师,学无常师,乃成大师。
  2,举一反三、学以致用
  孔子认为学习的妙处在于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所谓“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对于能“举一反三”(《沦语·述而》)、“闻一得三”(《论语·季氏》)、“闻一知十” (《论语·公冶长》)或“告诸往而知来者”(《论语·学而》)的学生,孔子向为赞赏,以为此方可“师逸而功倍”(《礼记·学记》)或“孺子可教”(《史记·留侯世家》)。
  孔子反对记问之学,强调学习要有悟性,主张学问要与生活结合起来,与世事人生结合起来,要能学以致用。 (《论语·子路》)中有“子日: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古代诗歌很多,《诗经》305篇,传说是孔子所编。因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所以孔子有“不学诗,无以言”之教诲。但孔子同时也提出,如果一个人诵诗三百,把整部《诗经》熟得能倒背如流,可是,给他一个政事,让他去做。他磕磕绊绊,内心不能做到通达透彻,什么事都完不成;让他去出使四方,办个外交谈判的事情,也不能流利地跟人家对答。虽多,就算他诗都会背了,有那么多学问,有什么用呢?
  这段话表明孔子的一个态度,就是学以致用。真正的学以致用,就是把知识落在实处。
  学以致用的时候还要有变通,变通在孔子看来,是一个很高的层次。孔子说: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论语·子罕》)。一个人坚持容易,变通难。坚持之后还要通透,这就学到了一个很高的境界,这个层次最难。
  学习永远不是一件僵死的事情,既然没有常师,可以无处不学,并且学以致用;那么真正的学,在今天就要求我们每一个人,能用自己的心站在通达的大智慧上,去完成一种激活,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三,乐学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孔子好学、善学,但他一点都不以为苦。在我们的思维定势中,往往一提到学习,马上就想到了“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就想到了“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就想到了“学海无涯苦作舟”……似乎一提到“学”,就离不了“苦”。而孔子不,孔子“乐学”,以学为乐,《论语》一书中有46次用了“乐”字,其中16次与“乐学”有关。他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他还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我们现在提倡“活到老,学到老”,其实孔夫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在身体力行了,依孔子自述的话“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就是说好学、乐学不晓得老!
  《史记·孔子世家》的记载较详细:“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孔子闻之,日:‘由,尔何不对曰:其为人也,学道不倦,诲人不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千百年来,无数经学家注释孔子这段话,真可谓众说纷纭、各有千秋。但大家共同认可的是:孔子一生爱好学习而不感到疲倦,教诲别人而从不厌烦。努力读书追求学问,所以他豁达快乐,超凡脱俗,忘记忧愁,不知不觉已经到了晚年。
  孔子“读《易》韦编三绝”,这其中没有乐趣能做到吗?在《论语》中,孔子表扬最多的学生是颜回,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孔子以同样“乐学”的标准评价自己,“不改其乐”、“乐在其中”、“乐以忘忧”这都是乐学的保证。
  态度端正了,也乐于学习,且能吃苦,勤思考,自然也就能学有所成。陶行知先生说,当教师的,得先“学而不厌”方才可能体会到“诲人不倦”之大乐!孔子的一生,可谓是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终生好学、硕果累累。学习是改变人生命运的关键,好学、善学、乐学成就了孔子的师者魅力;正是学习的精彩,才有了孔子人生魅力的精彩!
其他文献
从2006年起,安徽省高考的语文试题均为本省命制。我认为,其中作文题的命制起点高,导向正,功能强,蕴涵了诸多崭新的教育理念。试谈一管之见。  选拔功能:检测基本素养,突出“中成”目标  这里讲的“基本素养”主要指热爱母语、感受生活、领悟语言、训练思维、学会审美、规范写作的意识与能力,——其中最根本的要素是“感受生活”和“规范写作”;“中成”目标即新课标上规定的写作教学目标,例如“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
文学作品在高中课程中的分量越来越重,随着教学的逐渐深入,问题也越来越多,其中一个最重要的问题是,文学作品教学缺乏与中学相适应的文学理论的指导。我们教师在分析文学作品时,往往都从成人视角来分析,经常是教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听得昏昏欲睡。教师埋怨学生“不解风情”,不能懂得文学的奥妙;尽管花了不少力气,而在各类测验中文学作品阅读的得分情况往往最差。如此情况,弄得教师无计可施,学生无可奈何。对于文学作品的
3月17日,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汇顶科技”或“公司”)发布“活体指纹检测”技术,破解了传统指纹识别技术容易伪造、存在安全隐患的难题。  而就在3月4日,汇顶科技报送了最新的IPO招股说明书。本次募得的资金将投入触摸屏控制芯片技术升级,On-cell触摸屏控制芯片开发等多个项目中,其中,将有39403万元投入指纹识别芯片和模组开发及产业化项目,占全部募集资金总额的29.12%。本次
孔孟仁爱思想是儒家学说的精华所在,传承两千多年仍有其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尤其是其中的尊重人性,以人为本等人本意识,对于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以爱为先 尊重人性  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仁”是由家庭关系出发的有等级差别的爱,“仁”由礼和乐相辅相成,礼区别人与人之间的等级,乐调节人与人之间的感情。   我认为,孔子的“仁”带有很强烈的心理学感情色彩,具有很大的包容性和现实感。
高中实施新课改已届一轮,正当对其进行回顾总结之际,南京市江宁区开展了高中语文好课评比活动。全区8所高中14名语文高手云集临江高中,就苏教版选修教材《现代散文选读》“活生生的‘这一个’”这一专题中《画人记》《把栏杆拍遍》两文进行了切磋。作为评委,听完这14节课后,我总体感觉不错,一是参赛者教学基本功扎实,课堂教学语言比较规范,板书设计比较精巧,课堂组织管理比较得法,多媒体运用比较恰当;二是教学设计有
王先霈,著名文学评论家。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湖北省作家协会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主要著作有《小说技巧探赏》、《明清小说理论批评史》、《文学心理学概论》、《圆形批评论》、《佛语哲思》等。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湖北省政府屈原文艺创作奖,国家教委首届人文社会科学著作二等奖,香港柏宁顿(中国)教育基金会第一届孺子牛金球奖,中国图书奖,湖北省社科著作二等奖,首届国家精品课
人在写文章时需要思维,从选题、立意、布局、文句等各个方面进行酝酿、思考。思维活动一旦从某一点出发,就会沿着某种路子“想”开去,这就是所谓写作的思路,也即运思。  至于如何具体地开展运思,那是因人而异,因文而异的。这里,对三种常用的运思方法,作一简略的介绍。    一、大体轮廓运思法    这种运思方法,是把文章的轮廓先想好,并用提纲的形式将这种轮廓记录下来,进行审视和整理,大体上给文章的观点、材料
高中阶段的汉字教学,要融入造字法,熔词语、成语、诗词、美学原理、历史、地理、民俗知识、古文化常识于一炉,激活汉字的生命力,让它从平面走向立体,从单元走向多维,从静止走向变化。生动形象地阐释汉字表达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  汉字是学生学习语文的窗子,凭借它可以勾连出相关的词语、成语、诗词,拓宽学生的视野。  一个“岑”字,可以联想到它是“姓”,可以联想到文学史上的岑参,可以想到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
“三位一体”作文教学研究从2007年10月至今,历时三年有余。该项目是在“创新写作教学与研究”子课题研究和“初中生写作兴趣激发”课题研究基础上,中学作文教学研究方而的一项重要成果。    一“三位一体”作文教学研究背景及价值、主要观点和创新处    中学作文教学长期处于无效、无序、无趣、无法的状态,而作文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交流的重要途径,也最能反跌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和语文素养。  传统的作
“爱情将成为赋予生命的永不衰退的使人类世代相传的纽带”,苏霍姆林斯基如此高度评价爱情。爱情是人世间最美好的情感之一,是文学艺术永恒的主题,人类文学艺术以无数的篇章吟唱、讴歌人性中这一美好的情感。但在中学校园中“爱情”一词曾经是那样的讳莫如深,老师、家长谈“情”色变。可爱情是发散的,禁锢又怎能封闭住他们的心?学生并未因老师、家长的担心、惧怕而消减他们对“爱情”这一青春话题的兴趣。处在生理和心理急剧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