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孔β-TCP生物陶瓷的制备与料浆含水率对β-TCP性能的影响研究

来源 :硅酸盐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kigh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选择β-Ca(PO4)(β-TCP)粉末为主体材料,加入适量高温粘结剂,利用发泡法,制备出以β-TCP为主晶相的多孔生物陶瓷,并进行常规性能测试和微观形貌观察,讨论料浆含水率对β-TCP性能的影响,以确定制备β-TCP陶瓷更合理的工艺参数。
其他文献
针对人脸识别中的非线性特征提取和有标记样本不足问题,提出了在核空间具有正交性半监督鉴别矢量的计算方法。算法利用核函数将人脸数据映射到高维非线性空间,在该空间采用边界Fisher判别分析(Marginal Fisher Analysis,MFA)算法将少量有类别标签样本进行降维,同时采用无监督鉴别投影(Unsupervised Discriminant Projection,UDP)对大量无标签样本
强化学习研究智能体如何从与环境的交互中学习最优的策略,以最大化长期奖赏。由于环境反馈的滞后性,强化学习问题面临巨大的决策空间,进行有效的搜索是获得成功学习的关键。以往
本文详细阐述了国内外学者对可降解生物医用材料的研究状况,介绍了材料的类型及在生物体内的反应,论述了材料的降解机理。认为该材料是一咎具有发展前景的生物材料。
本文用二种Y2O3-Al2O3-SiO2(YAS)钎料进行了Si3N4/Si3N4的连研究。在20kPaN2,1450℃-1650℃保温15min的实验条件下,Si3N4/Si3N4的接头强度随连接温度的增加先增后降。微观分析表明:接头强度与YAS/Si3N4的界面扩散反应和接头残留玻璃相的厚度有关。
分类数和初始聚类中心的选取对红外图像的分割结果有较大的影响。传统的模糊C均值算法的分类数和聚类中心往往设定为经验值。为获得最佳的分类数,提出采用轮廓指标确定出较理想的分类数。针对传统的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对初始聚类中心比较敏感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直方图灰度值的最小最大距离法来确定初始聚类中心。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可行。
三次Timmer曲线能够插值的控制多边形中间控制边的中点,但它却不能保证与该控制边相切,且三次Timmer曲线不具有凸包性。针对于此,提出了一类曲线(称之拟Timmer曲线),拟Timmer曲线不
本文阐述 72 1型分光光度计微安表故障的种类 ,分析了故障产生的原因、排除方法及一些必要的调整措施 ,为该仪器维修提供一定借鉴的经验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types
论述了在51系列单片机中采用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的必要性。移植采用完整的、可移植、可固化、可裁减、源码公开的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μC/OS-Ⅱ,以51系列单片机SST89E564RD为例
选用SiC作为骨料,低熔点陶瓷结合剂和活性C作为成孔剂,对不同的烧成温度下多孔陶瓷的基本性能进行了研究,温度的提高使SiC多孔陶瓷的气孔率增大,气孔形状逐渐呈不规则变化晶界玻璃相对SiC颗
提出了一种无理数字典码的测试数据压缩方案,能有效地压缩芯片测试数据。方案利用无理数序列建立字典,编码时只需进行相容性检查,无需填充无关位,简化了操作步骤;同时,选择局部压缩